漫话名园办分园

2009-07-29 07:11陈国强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保教办园师资队伍

陈国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幼教事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名园办分园也成为幼教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名园的分园”往往也是一个个新小区的亮点。

名园办分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所谓名园是指在本地区甚至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幼儿园。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健全了各级幼儿教育管理的机构和体制。幼儿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幼儿教育是中国学制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幼儿园承担着培养孩子、服务家长的双重任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教育行政部门和机关、院校等机构投入一定的经费举办了一批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在长期的办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园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园经验,成为当地的骨干幼儿园,为各种类型的幼儿园发挥着保教质量示范和教科研示范的作用,逐渐成为各地知名度高的名园。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家庭、社会对早期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父母送子女进名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政府投入幼儿教育的经费有限,不可能大量举办公办园。为满足家长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名园办分园就成为一种新趋势。

记得在2001年南京市实验幼儿园与方园置业公司联合举办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方园绿茵分园时。召开过一次有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省建设厅开发处以及南京市教育局等各方面专家、领导参加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大家认为:南京教育资源总量不少,但优质教育资源却很匮乏;如何使优质教育拓展、扩大,为更大范围的孩子服务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名园(校)+名企的办园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名园的社会信誉好,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受经济条件制约,难以实现规模扩展;社会大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缺乏办学经验,因而两者优势互补。

名园办分园的几种模式:

名园办分园大体有三种模式:

1统一管理式

即分园与总园属同一性质(如公办)、同一套领导班子管理,人、财、物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如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和其聚福园分园就属于这种模式。

这样的分园其实就是原幼儿园的规模扩大。总园可以根据分园的规模、发展速度等实际需要进行统筹管理,安排、调配工作人员,组织保教活动。

但是,因为涉及到经费来源和教职员工的编制问题,这样的模式在名园办分园中数量极少。

2输出管理式

这类分园属于民营(包括集体办)性质,即经济上要自负盈亏,与总园的经费和人员互不流通。为了办好分园,总园委派合适的人选担任分园园长。总园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常规管理、输出课程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等。一般经过3年~5年的努力,逐步成长、发展,培养出一支合格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教质量在总园的指导下,得到很大提高,获得家长、社会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园的一部分。如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方园绿茵园经过8年的磨砺,目前已成长为当地的一所名园。

输出管理办分园模式,可以让新办的幼儿园少走弯路,在充分利用总园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

3冠名式

所谓冠名式是以××(名园)分园的形式命名,总园和分园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在冠名式分园中有一类分园能很好地接受总园的指导。总园也能根据需要定期派相关人员前去指导园务管理、培养师资等各方面工作,这些分园也力求办得好一些,以不辜负名园的品牌。

但也有一种冠名式分园,办园者只求名园的品牌,试图借品牌之名忽悠家长,合格师资极少、师资队伍不稳定,急于追求经济回报,不按科学规律办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不但已不是名副其实的名园的分园了。而且还损害名园的声誉。

名园办分园的几点思考:

1名园办分园是幼教事业快速发展的一种途径,是一种让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让更多孩子受惠的,投入较少、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

2名园办分园应根据自身的管理能力、师资队伍现状,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步推进、稳定发展。但是如果追求“我的分园多”,必定欲速则不达,削弱总园实力,又不能帮助分园健康发展。

3分园要有正确的挂牌动机: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名园的经验,尽快地使自己管理规范、师资过硬、保教质量达到较高水平,让在园的孩子较好地享受优质教育和保育,绝不可以只图利用品牌获得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保教办园师资队伍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