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心率检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009-07-15 03:30肖春虎张家龙
体育教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桡动脉肋骨高强度

刘 伟 肖春虎 张家龙

科学有效的体育课和科学有效的自我锻炼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监控教学和锻炼强度的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就是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然而,监测认定学生运动量和锻炼强度的心率测量方法却不尽相同。有的老师像医生诊病一样触摸手腕桡动脉处,有的触摸颈动脉处,也有的直接触摸胸部心脏处。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准确,认识不一。我们认为,这要看学生的活动状态,如果是在安静或中小强度状态下,测量手腕桡动脉处的心率是合理的,也能很好的反映出运动强度特点。如果是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状态下就不可以了。

一、心率检测的准确性

记得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中,学生进行800m距离有障碍跑步时,笔者和另一位教师负责心率测试工作,本人测得的心率是35次/10s,33次/10s,33次/10s,而对方是31次/10s,28次/10s,29次/10s,几次测试的心率都比对方高。后来,我们同时测试同一名学生,仍然是我测试的心率高,原因是我直接触摸学生的左前胸心脏处,对方是触摸手腕桡动脉处,到底谁的更准确发生了分歧,当时又没有心率遥测监控设备佐证。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观专业中长跑队间歇跑训练,医务工作人员用遥控心率仪器测量终点时运动员的即刻心率,测得的心率与运动员自己触摸左前胸心脏处的心率基本是吻合的,在32—35次/10s之间,由此现象反映出:1)心率遥测仪与直接触摸左前胸基本上是一致的,在32—35次/10s之间。2)专业运动员高强度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在32—35次/10s之间。那么缺乏训练的普通学生应该高于32次/10s以上,然而那位教师却测得31次/10s、28次/10s、29次/10s,显然是不准确的。

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心脏收缩压出血液冲撞血管壁产生血压,离心脏越近,所感受血压的波动越明显,离心脏越远感受血压的波动越细微。如同一块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面上,离石头落点越近的水波纹越大,越远水波纹越小。如果是高强度运动,心脏在高频率跳动的状态下(心脏在高频率收缩的状态下,每搏输出血量变少,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相应也小),离心脏远端的血压波动会更细微,或者感受不到心脏在跳动。因此,在手腕桡动脉处测得的心率是不准确的。

二、心率测量的合理性

也有的体育教师认为,在颈动脉处测量比在桡动脉处离心脏近,而且颈动脉是大动脉,应该是很准确的,也更简便易操作。笔者是不赞成的,因为在高强度运动状态下,心脏血液多流入四肢运动器官,加上重力的作用,流人头部的血液会大大减少,由于头部供血不足使大脑缺血,从而缺氧,这也是学生们跑至终点时,站不稳、头晕、脸色苍白或恶心呕吐的原因,如果此时再触摸按压颈动脉,岂不使大脑更缺血缺氧,更加重学生头晕恶心,甚至发生重力休克吗?因此用触摸颈动脉处测量学生的心率是不合理的,是不可取的。

有的体育教师又想准确获取第一手资料,又不好意思触摸学生左前胸心脏处,尤其是男教师测量女学生,怕触碰到女学生胸部敏感处,引起麻烦。那么,为了避嫌,只好男教师测量男学生,请女教师测量女学生。其实,左前胸心脏处离乳房是有距离的,乳房在第四、五肋骨前外侧,而心脏位于第五、六肋骨后面,但是在站立位时,触摸第八、九肋骨的肋弓胸窝处,即可感知心脏跳动的频率。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即时测量时,头脑必须要有快速记数的概念和意识,这样才能与即刻心跳的频率同步吻合起来。2)触摸左前胸第八、九肋骨心窝处,手掌要稍稍加压贴紧,这样才不会出现漏数的错误。这两点做好了,就会清晰、准确、合理地感知并测得高强度运动状态下的即刻心率。

猜你喜欢
桡动脉肋骨高强度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肋骨缺失应重视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短时高强度运动可比长时中等强度运动
迷人肋骨
日安,白天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