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中学生阅读习惯

2009-05-04 04:48李明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写作阅读

【摘 要】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加强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期对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阅读 语文能力 写作

阅读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加强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对阅读功能的肯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在各种“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崭露头角的新秀韩寒、郭敬明们及高考满分作文的状元们,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的背后,都有着广泛的阅读在支撑。由此看来,阅读的功能及重要性不可小觑。而书籍浩如烟海,学生的学业负担重,阅读时间有限,如何才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受最大的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着手。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尽量博览群书

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我们应该把阅读当作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求,并且将他作为自己终身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享受,作为自己了解人生、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阅读它又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博览群书才会开启智慧之窗,才能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然后才独创一格。

恩格斯的知识十分渊博,被马克思誉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这种美誉得益于它广泛阅读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语言学、军事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医学等领域的书籍。陈寅恪熟读十三经、二十四史,被称为“教授之教授”,我国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被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因为他博学多才,阅读书籍涉猎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么浅显的道理!只有阅读才能让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妙语连珠,笔下生花。

二、读与背结合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无非强调熟读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应该读熟成诵,特别是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熟读成诵是有必要的。我们常说的语文学习须“要死要活”,在精读方面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的确非常需要这种“死”,没有丰富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如何积累?只有靠背了。中学时代,是青少年记忆力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为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读与思结合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的确,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披文入情,要善于在阅读中找到情感共鸣。通过阅读获得审美体验,让每一篇美文都能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道迷人风景。真正的阅读是做书的主人而不是书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和作者进行平等对话而不是做作者的思想俘虏。既尊重权威,更崇尚真理,大胆质疑,科学探究,这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阅历、知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和理解。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的读懂是从作品中读到自己,应该从作品中读到自己的“哈姆雷特”。钱钟书小时侯读书就善于比较阅读,他曾经困惑:关云长、李元霸、孙悟空,都是书中的大英雄。可他们的兵器重量却相差天壤(82斤、800斤、36000斤!),他们到底谁更厉害呢?思考的结果是:一个英雄只能在一部书中称英雄。后来钱老成了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专家。中学生虽然不一定非要成家,但养成这样的比较阅读素质也是很必要的,它能锻炼人的求异思维,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阅读素质。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谈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弗兰克林就说:“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二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读书就是要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疑问告终”,相反,如果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从疑问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克服智力平庸最正确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唤起思考。”

四、读与写结合

1.做读书笔记

陶行知先生在读书“十字决”中提到要“多动笔墨,多记笔记。”确实,读书动笔习惯一旦养成,必将终身受益。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有所记录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中学生在读书时,必须根据情况做出一定的笔记。笔记有多种形式,可以划一划(划精彩处)、摘一摘(摘精美句)、写一写(批注、评点或读后感)。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读物的长处,并消化吸收,写出梗概提纲、简短书评、心得体会,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必须记录作者姓名、书名(篇名)、何时何地出版,以便日后查找。著名学者钱钟书读书时,就非常注重做笔记,随时记录新知和心得,供自己著作时联类征引,仅《管锥编》一书的引文已逾百种。有人说他:“最聪明的人偏要下最笨的功夫”。就是如此积累,他才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黑格尔学习,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类别作详细摘录,然后按字母的顺序排列,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写作时需要什么材料,随时可以找到。黑格尔成为一代学术巨人与他这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分不开。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像大海一样不择细流,广纳百川,充实自我,自然会丰富文化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持之以恒地这样做,语文素养定会大大提高。

2.多练笔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提高与升华。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读得多必定笔下生花,写得多就会发现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读书破万卷,定会下笔如有神。这里不再赘述。

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有记,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

★作者简介:李明霞,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写作阅读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