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甲型H1N1流感47例的中医证治分析

2009-04-29 08:12刘亚玲温贤敏曾义岚周小飞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证型辨证论治

叶 庆 陈 红 刘亚玲 温贤敏 曾义岚 杨 铭 周小飞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中医临床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探索其最佳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5-7月成都地区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进行中医动态观察和辨证论治并总结其中医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其中30例病例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联合中医辩证治疗;13 例采用单纯中医辩证治疗(包括一名孕妇),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或中药。分型上风温袭表证用银翘散,湿温证用藿朴夏苓汤,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用普济消毒饮,恢复期用桑菊饮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临床表现局限于中医“温病”卫气分阶段,分风温袭表证(36例,占76.6%)、湿温证(8例,占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3例,占6.4%)三种证型。患者中兼见湿证者为数众多,以舌苔黄腻或白腻显现的有39例(约占83%),其中大便溏烂或腹泻的有6例(占12.8%)。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成都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辨证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优势。患者多兼夹湿证,治疗时应注意因地制宜、芳化湿邪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型;风温袭表证;湿温证;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8650(2009)10-048-02

自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数十个国家。截止8月12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242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现将成都地区5-7月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男23例(48.94%),女24例(51.06%),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24.68±12.21)岁。其中1例患者妊娠3个月。

1.2 流行病学史

该47例患者有38例来自国外疫区,但均否认与甲型H1N1确诊患者有接触史。另9例患者中3例系四川省第二例输入性确诊病例的二代病例,接触方式为同飞机及同旅游团共同旅游3天,其中1例系患者女儿;4例和贵州第一例确诊患者同乘列车;另2例与西昌报告患者同乘列车或公交车。

1.3 诊断标准

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标准[2]。

中医证候辩证标准:参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医证候“毒袭肺卫证”“毒犯肺卫证”“毒壅气营证”和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风热袭表证”“湿温证”“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等证候标准[3]。

1.4 病原学检测

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al-time PCR (RT-PCR)方法检测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做χ2检验,对计量资料做t检验。

2 研究与治疗方法

2.1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在第一时间让中医进入病房,观察并记录其症候表现、舌苔、脉象,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以后隔日动态观察发热、咽痛、咳嗽、倦怠、头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以及咽部、肺部体征、舌脉变化等。

2.2 治疗方法

2.2.1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对症处理。

2.2.2 分组治疗:30例病例给予中医辩证治疗联合奥司他韦(达菲,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mg,口服,每日2次)抗病毒;13 例采用单纯中医辩证治疗(包括1名孕妇),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和中药。

2.2.3 中医辨证:对所有患者按照其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分为“风温袭表证”、“湿温证”、“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三种证型,对需要服用中药的患者按证型分别用银翘散(银花30g,连翘30g,桔梗15g,牛蒡子15g,薄荷15g,荆芥15g,芦根30g,枇杷叶15g,马勃15g,玄参30g,生甘草10g)、藿朴夏苓汤(藿香15g,厚朴15g,法半夏15g,茯苓15g,苡仁30g,扁豆30g,白蔻仁15g,苍术30g,陈皮15g,黄连15g,焦山楂30g,甘草10g)、普济消毒饮(银花30g,连翘30g,桔梗15g,板蓝根30g,玄参30g,柴胡15g,薄荷15g,牛蒡子15g,马勃15g,黄芩15g,甘草10g,生升麻12g)治疗,恢复期采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5g,杭菊花15g,桔梗15g,连翘15g,芦根30g,北沙参30g,薄荷15g,麦冬15g,甘草12g,苦杏仁12g)。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次150ml,每日3次(2岁患儿每次服用50ml,每日3次)。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分析

据所有患者发病和流行情况,应归属于中医“温病”和“疫病”范畴,即“温疫”,临床表现局限于卫气分阶段。辨证分为风温袭表证 36例(占76.6%),湿温证8例(占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 3例(占6.4%)。

患者发热症状最多见,共有43例 (91.49%);表卫症状均较轻,轻度恶寒2例(占4.3%),鼻塞流涕12例(占25.5%),眼结膜充血2例(占4.26%);全身中毒症状可见倦怠乏力13例(占27.7%),身痛7例(占14.9%),头晕(痛)9例(占19.1%);邪热伤津所致口干仅有4例(占8.5%);外邪犯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咽痛症状较多见,咳嗽有41例(占87.2%),咽痛(痒)29例(占61.7%)。三种证型中兼见湿证者为数众多,以舌苔黄腻或白腻显现的有39例(占82.98%),其中大便溏烂或腹泻的有6例(占12.8%)。体格检查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37例(78.7%),扁桃体肿大31例(65.96%),1例患者发现双肺散在干鸣音,以左肺为主;余未发现特殊阳性体征。

3.2 疗效观察

47例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阴性,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28±1.46)(1-7)天,其中发热患者治疗后体温正常时间为(1.07±0.26)(1-2)天。各组疗效情况如表1。

中药+奥司他韦组与单纯中药组相比,体温正常时间无统计学意义,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奥司他韦组和未用药组病例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甲型H1N1流感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2,4]。

从以上4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诊治经过来看,成都地区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辨证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药+奥司他韦治疗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单纯中药治疗组,而体温正常时间则相似。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上具有优势,但在疫情暴发流行时,因奥司他韦的储备不足,单纯的中医药治疗就显得不可替代了。中医中药价廉物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更适合应对下一轮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流感流行。

成都地区收治的患者多兼夹湿证,或许是受当地地域、气候的影响,治疗时应注意因地制宜、芳化湿邪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EB/OL],(2009-08-12),http//www.moh.gov.cn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EB/OL].(2009-05-09)(2009-05-1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5/200905/40478.htm.

[3]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EB/OL].(2009-05-14). http://www.sctcm.gov.cn/Detail.php?tid=1025.

[4] World now at the start of 2009 influenza pandemic [EB/OL],(2009-6-11),http//www.who.int.

(收稿日期2009-07-15)

猜你喜欢
中医证型辨证论治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小儿脱被征的中医证型研究
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帕金森的临床分析
膝骨关节炎局部辨证体系的初步研究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