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右美沙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2009-04-29 03:58李建山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抗菌药物

李建山

【摘要】目的 为了观察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右美沙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133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44例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右美沙芬治疗, B组44例采用复方甲氧那明、右美沙芬及抗菌药物治疗, C组45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0~14d。观察3组咳嗽、咯痰症状的得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得出的结果为治疗后A、B组咳嗽及咯痰症状得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101) 。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A、B组患者的头晕、便秘、嗜睡和头痛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多( P < 0. 05) ,上述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 由此得出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右美沙芬能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症状,无细菌感染证据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复方甲氧那明;右美沙芬;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 R56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63-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70%以上由病毒引起[1]。发病时患者除有鼻炎外, 50%患者表现为咽喉炎, 40%患者伴有咳嗽,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自限性的,一般在1周后消失,但咳嗽常持续较久[2]。据统计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使用抗菌药物频率较高的疾病。为了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治疗方案,本文对13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分别用了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2月- 2008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13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其中男69例,女64例,平均年龄(27 ±2)岁,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 (1)年龄16~46岁; (2)发病初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如流清鼻涕、打喷嚏、流泪、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 (3)感染急性期症状消退以后,咳嗽迁延不愈,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时间持续3~8周或≥8周;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5)肝、肾功能正常;(6) 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 (7) X线胸片检查正常; (8)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激发试验阴性。排除标准: (1)对所用药物成分过敏者; (2)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其他病因引起咳嗽; (5) 30d内有使用过受试药物或从事驾驶、精密机械或仪器操作及高空作业者。剔除标准:未按预定方案服药者。入选病例随机分成A、B、C 3组,其中A组44例,B组44例, C组45例。3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服复方甲氧那明和右美沙芬治疗,B组患者服复方甲氧那明、右美沙芬及抗菌药物治疗, C组45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为10~14d。剂量: (1)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2)右美沙芬片每次15mg,每天3次。(3)抗生素(β2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酮类) ,按说明书剂量使用。

1. 3观察内容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填写咳嗽、咯痰症状得分表。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天清晨填写日记卡。日记卡内容包括咳嗽、咯痰症状得分及不良反应。咳嗽、咯痰症状得分计分方法具体为: (1)咳嗽症状得分(分别计算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得分) :无咳嗽计0分;间断咳嗽,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计1分;经常咳嗽并感到不适,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计2分;昼夜咳嗽频繁或剧烈阵咳,影响生活和工作计3分。(2)咯痰症状得分:无痰计0分;痰量少,昼夜咯痰总量为10~15ml计1分;痰量中等,昼夜咯痰总量为16~50ml计2分;痰量多,昼夜咯痰总量超过50ml计3分。患者在疗程完成后回医院复诊,医生询问病情、不良反应、进行体格检查并回收日记卡。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 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咳嗽与咯痰症状得分

治疗后A组和B组咳嗽、咯痰症状得分均低于C组( P < 0. 01)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3讨论

本文入选患者均为上感后持续咳嗽患者,在就诊前曾自行服用或在外院使用过抗感冒药、中成药以及非系统地服用了抗菌药物,但咳嗽症状仍持续反复,甚至加剧。就诊时患者虽有痰, 考虑到痰细菌培养检查需时较长、费用高、阳性率低,而且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基本正常、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升高是感染的敏感指标[3]) ,故本研究未把痰细菌培养检查列为常规检查。单用抗菌药物的C组与B组(复方甲氧那明、右美沙芬和抗菌药物组) 、A组(复方甲氧明和右美沙芬组)比较,患者的咳嗽症状无改善,这就说明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并非细菌所致,而服用抗菌药物对于咳嗽的治疗并无优越性。临床上许多医生在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其引起的咳嗽仍然常规使用口服甚至静脉注射的抗菌药物,这样做不仅浪费药品,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还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本文结果显示[2] ,A组对咳嗽的疗效与B组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少。70%以上的上感为病毒感染所致[1]。病毒感染会造成气道上皮受损,黏膜下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刺激血管的活性物质、组胺等炎症介质产生和释放,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以上各种改变,均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4]。所以,绝大多数上感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复方甲氧那明是含有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氯苯那敏4种药物的复合制剂,其中前2种药物均有解除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肺牵张反射引起的咳嗽的作用;那可丁为外周性镇咳药;氨茶碱有加强纤毛运动、排出痰液及抗炎作用;而氯苯那敏是H1受体拮抗剂,能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症状。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且无成瘾性,治疗量不抑制呼吸。因此,在复方甲氧那明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沙芬,可全方面治疗咳嗽。

综上所述,应用抗菌药物不能改善和治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症状,复方甲氧那明联用右美沙芬能改善上感后的咳嗽症状,且安全性好。因此,对于上感后的咳嗽,无细菌感染证据者不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 - 13.

[2] Delmar C, Glasziou P. Upper resp iratory tract infection [J]. Clin Evid,2003, (10) : 1747 - 1756.

[3] Stephen, Grace. R. Oxford handbook of resp iratorymedicine [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44 - 160.

[4] 田曼,葛传生,麦根荣. 病毒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 受体机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1) : 45 - 47.

(收稿日期2009-11-20)

猜你喜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抗菌药物
鼻腔冲洗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心理护理对减轻大学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