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丽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都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始,教师应联系课文内容,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活动。”不少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千方百计地将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方法,诸如讲授有关数学的名人轶事、播放音形并重的多媒体课件、巧设数学知识的连环问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等等作为新课的导入,这当然是很好的法子。这些方法的交错使用,确实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成为教学的误区。下面就谈谈笔者所听到的见到的有关新课导入的误区和一些对策。
误区一:故事导入,鼓槌难敲鼓中心
故事导入是不少数学教师最喜欢的导入方法之一。因为小学生都十分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名家名人,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有部分教师用故事导入时,不注意剪取故事对学生最有用的部分,或者与新知识最能关联的部分,往往喜欢将故事讲得有头有尾,兴致来了,有时竟洋洋洒洒、滔滔不绝。这样未免将时间拉长了,压缩了新课的教授时间,以致新课讲得不生不熟,成了夹生饭。有一次,笔者听一位老师讲分数的加法,为了让学生能从著名数学家的成长经历中学到信心,他举了华罗庚的事例用了10分钟之多,直到自己看了手表,才“哦”地一声不好意思打住了。其实,华罗庚的故事任何一堂数学课都可以讲,这种与所教知识联系很松散又不注意节制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对策】我认为,故事导入,至少必须注意两点:1.选取故事最好能跟所教知识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顺势导入到新授知识,学生也不会感到太突兀。2.故事的长度一般在三、四分钟左右。过长,会耽误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原有的故事进行浓缩,这就像写文章一样,与主题有关的就多写,重点写,关联少的就少写,无关的就不写。比如,在讲圆周率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圆周率发明人——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笔者从祖冲之的钻研圆周率的故事导入,只讲到了三点:①研究的艰苦性:当时,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都是用筹码(小竹棍)进行计算。祖冲之常常天不亮就起床,一遍又一遍地挪动筹码,直到深夜。他前后计算了一万多遍。②圆周率的精确性: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③发明的先进性: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的人。欧洲的数学家奥托,在祖冲之以后一千多年才算出了这个数值。这样的故事讲述时间不长,同时又跟所学内容紧密结合。
误区二:课件导入,眉毛胡子一把抓
课件导入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所设置的情境不受时空限制,集色彩缤纷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于一体,使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过分注重了它的音响和动态效果,而淡化了知识的导入,因而使学生沉浸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等到课件放映完毕,还不能对知识理出个子丑寅卯来。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根源还出在教师的课件设计上。
【对策】运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新课的导入,课件是形式、是次;新授是内容、是主。形式只能为内容服务,不能让课件设置的情境冲淡了教学内容,更不能喧宾夺主。课件设计时,既要照顾到小学生喜欢热闹这一心理需求,又要重点突出,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旦播放重点与新授知识开始衔接,导入任务就告完成,课件播放也应该停止。这里以讲授“分数的大小比较”内容为例。“唐僧师徒分西瓜”的课件是我们学校一位数学老师制作的,笔者在借鉴时做了修改。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芜人烟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渴了吧,我去找点东西来解渴!”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起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放到这儿,笔者停止播放,说:“到底谁吃的多,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分数大小的比较。”一句话,要言不烦,导入了新课。原课件还有同学叽叽喳喳地对话、老师的多次提问,很是热闹,但全被笔者删掉了。
误区三:疑问导入,错将复习当导入。
疑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疑问将学生引导到新知识的入口处。有的老师新课讲授前,也有疑问向学生提出,但不少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准确地讲,那是复习而不是导入。当然,复习旧知可以引出新知,旧知与新知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深入。但是,复习毕竟不等于导入,这里的关键就看有没有抓住这之间的衔接,有没有进行“引”。笔者听过部分老师的课,往往就是通过疑问复习了旧知以后,直截了当地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什么什么知识”,缺少的就是这种自然的过渡和引导。
【对策】用疑问导入要把握好复习和新授的衔接。衔接得好,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提起来,衔接得不好,或者说没有衔接,学生就会有生硬的感觉。比如,在前一堂课讲了“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后,在后一堂课先让学生再次认识圆柱和圆锥体,然后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等大家齐声回答完,笔者又说:“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两句话其实就是旧知到新知的“衔接”,是导入。前面的“让学生再次认识圆柱和圆锥体”是复习。复习不能代替导入。疑问导入如果能设计成连环疑问,效果更好。这种环环相扣的疑问,由于疑问与疑问之间有机联系紧密,随着疑问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疑问导入要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不要一提问,马上自问自答。
总之,新课导入的好否,将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精心设计、精心导入是避免误区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