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江
[摘 要]我们知道,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体育能力和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对全面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体育学科特有性质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应在体育教改领域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并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技能教学 意义与价值 思考
体育新课程推出已有几个年头,作为全新的理念,它为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对于长期依靠老的大纲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来说,仍有很多的不理解:技能教学还要不要,是不是只要让学生开心、快乐,身体得到基本锻炼就可以了。其实这带有明显的错误倾向,不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因为这种倾向忽视了技能教学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明确指出:运动技能教学仍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域,它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的学习领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失去体育课程的特征。现在有些课的确都注入很多新的课程理念,课上得很热闹,学生也很开心,但这种课是不是就一定是一堂好课呢?不见得,因为有些课没有一个明确的技能目标,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把技能目标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如果把技能教学设定为终极目标,这就违背了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理念。那么,既然新课程把技能教学定位主要教学领域,我们就要好好地去教,而不要认为教技术技能就不是新课程了,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文色彩,同时注意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例如,2005年某市教师教学大比武中上的一堂课就相当成功:教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一种哑语学习的场景,通过帮扶盲人过障碍,让学生尝试各种过障碍方法,然后集体交流、学生示范、教师纠正、学生总结、学生比赛,学生一堂课下来技能掌握良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体育课教学,让学生尝试了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些都是围绕技能展开的,也是通过技能传授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身心的目的。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于技能教学一问题,感触颇深。对此有必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体育“技能”的理解
“技能”是运用技术的能力。而技术则是完成某一运动动作的理想模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这里反映出技术含量的两个层次:高层次是与竞技运动相关的理想技术,低层次是与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相关的技术基础。
长期以来,传统体育教学对技术的界定通常是定位在竞技运动高层次上,从技术概念的描述到教法的使用,完全以培养运动员的模式施教于普通学生,盲视教育对象的客观条件,故而步入了“教不会,学不好”的误区,耗费了大量时间资源,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较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在新课标的实验过程中,回避或放弃技能教学,对“技术”二字大有谈虎色变之势。究其根源,首先是对“技术”、“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始终沉陷在传统思维定势之中,困惑油然而生;其次是在批判纯技术教学的喧哗中缺乏冷静全面的思考,因噎而废食。淡化竞技色彩,不等于不需要技术技能教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体育教学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需要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改造的起点应定位在某一运动的起源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为基础,在理性的更高层次上追求一种自然的回归。关注技能教学的客观性、实效性;关注学习兴趣与个体差异的层次性;体现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全面性。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二、体育技能教学意义与价值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载体,而学生的身体活动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知识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应该是体育教学的永恒主题。由此而辐射到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提高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中,“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标准五个学习维度的其中之一。重视技能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保持学科教育特色的生命线,也是理直气壮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旋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运动技能”领域水平目标中明确提出:水平一~水平三(小学段),从初步掌握简单的技能动作、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到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初中段),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发展技战术;水平五(高中段),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由泛到精,由简单到复杂,从培养学生走得正、跑得自然、跳得协调入手到侧重与某一两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到高中段终端显示掌握一两项运动技术,不断加大技能的储备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学会了才可能有兴趣,有兴趣才可能经常自觉地参与,经常参与才可能养成锻炼习惯,有了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才不是一句空话。这就是技能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三、对体育技能教学的思考
1.争脱竞技体育运动规则的束缚,打破单一运动项目的界线。技能教学应该突出的是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要真正理解了运动技术教学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理解了运动技术对学生身心的意义,并从教和学双方的角度去认真地研究,加工改造竞技运动项目,打破单一运动项目的界线,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那么运动技术教学一定会富有成效、生动活泼,受学生的喜爱。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直接搬用的竞技运动纯技术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使体育课变成了专业训练课。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教师先从助跑起跳教起,而助跑的步点又是助跑的必教环节,实践中单靠几节体育课让学生准确踏上起跳板是不现实的(专业运动员也不可能100%准确踏上起跳板)。正是这块起跳板,学生在快速助跑过程中,一旦接近起跳板时就会本能地放慢速度,学生怕踏不上起跳板或犯规,形成一种心理障碍,遏制了学生在快速助跑——起跳的跳跃技能的发展,出现了“教师教不会,学生学不会”现象,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练的积极性。其实,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起跳技术和快速助跑的节奏传授给学生,起跳板改为50厘米或100厘米的起跳区域,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在快速助跑中的水平跳远能力,并采用多样的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和掌握急行跳远技能,在评价上按照学生实际能力进行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又有利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又如三级跳远运动项目,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原班引进其竞技运动的技术动作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这三跳来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能力有限难以做好,尤其是女生难以承受单足跳接跨步跳再接跳跃的连续技术动作。若将其三跳动作加以改造,改变其技术动作结构即:跨步跳、跨步跳、跳跃技术动作,降低其技术动作难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连续跳跃的成功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连续跳跃的运动技术,同时也能达到起发展学生连续跳跃能力的效果。
2.教师要合理地引导。众所周知,在一些教学公开课上,有的老师课堂启发非常好,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表面上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学生讨论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这种“导”就有些误导,往往学生学了半天什么也没学到。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制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某一范围内科学地引导学生去大展手脚,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即定的技能目标。其次,就要求教师能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而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更应该考虑该资源是否有较高的认知价值,如果把随便什么内容都拿到课堂上来,就又会回到老路上去,学生学了以后也不一定有利于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再次,是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确保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启迪、指导,使学生真正找到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说,课堂教学若只有技能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技能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只有培养学生自主生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既解放教师又解放学生自己,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技能掌握。
3.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选择地进行技能教学。虽然传统的体育教学也指出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在教学时仍然把所有的学生放在统一的起跑线上,通过严格的技能教学以期取得相同的效果。这种做法会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老是完不成任务而厌学,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没有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而失去热情。出于对个体的差异的进一步认识,新课程在承认原先个体差异等正确理论的前提下,推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由于每个学生受遗传、生活条件、运动水平等制约,他们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同样的技能学习,更不可能会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这就要运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创设不同的技能学习难度与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技能掌握以后的成功快乐。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把学生、教材、教法、难度等众多因素考虑进去,千万不要搞一刀切,不然就会回到老路。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挑战,但也是我们挑战新课程所必须要攻破的一道难题。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应重视身体技能教学。就象语文不能没有写作技能,数学不能没有运算技能,物理化学不能放弃实验技能,外语不能排斥口语技能一样同出一理。当然,新课程下的技能教学决不是单纯的技能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考虑采取如何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技能,更要考虑怎样运用技能教学这个载体使学生实现其他领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才更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所具有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乔小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教育,2005,(5).
[3]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左斌.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论新课程的教学观[J].湖北教育2004,(3).
[5]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许向军.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