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晖 黄建新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当前,新型农民的培养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定位欠准、主体缺失以及培养方式有一定的误区等问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养;思考
作者简介:李晖(1966—),女,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1-0028-03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对于这一点,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都已达成共识,无须赘言。但是,在新型农民的目标定位以及如何培养新型农民等问题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新型农民培养目标定位欠准
什么样的农民是新型农民?“新”在哪儿,与传统的农民有何不同?2007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原则上指出了新型农民的内涵。但在具体理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有文化”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立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会经营”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进行生产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1]。全国人大代表王希武提出“懂政策、懂法律、懂科技、懂经营、会管理,除了要有生产创新的技能,还要有开拓市场的眼光,并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具体地讲,思想、观念、语言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掌握科学知识,能抓住市场机遇,能创业、会创业,能追求先进文化,这样的人就是新型农民”。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农民是“农夫”,农夫与自然经济相契合,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而新型农民就是“农商”,是一个新的范畴,它是现代农民的经济学意义表述。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
从上面可以看到,对新型农民内涵上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人认为新型农民就是一种复合型的全能人才,是无所不能的人。这种对新型农民的理解,我们认为标准过高,不仅在我国目前,就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达到,即使能培养出这样的新型农民,估计数量也是极少,难以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39.1%;15岁以上的文盲率为8.3%。每百名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占59.6%,小学程度占32.3%,文盲占8.1%。以这样的文化程度,要培养出如此高素质的农民,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在西方学者眼中,中国的农民一直是peasant而不是farmer,peasant是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耕农,而farmer是以经营农庄为业的农民,即现代农民,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外,中国农村仍然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手段落后,不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耕作,生活只能维持在生存状态,这种经济形态下的农民我们称之为传统农民。其特点是文化素质低下,思想比较保守,不懂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是典型的peasant而非farmer。要将大量的传统农民培养成现代农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非一时一力可以做到的。
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对新型农民培养目标的定位一定要准,新型农民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对定义“新型农民”的九个字(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理解要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拔高,比如,达到什么文化程度才算“有文化”?怎样才算“懂技术、会经营”?是要求三个方面都具备还是只要某一个或两个方面达到要求就是新型农民?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传统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生产工具非常简单,投入的生产要素科技含量低,农民不需要有多少专业知识和技术就可以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投入的生产要素科技含量低,加之生产者又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致使他们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而现代农业则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以资本和科技投入为主,生产工具以机械化作业为主,此时农民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否则就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应该是“职业化”农民,他们或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生产技能,或者懂得生产的经营管理等等。从发展趋势来看,职业化的农民就象工厂里的工人一样,也应该有专业化分工的,农业生产越发达,分工将越细,农民的职业种类将更多。固然,我们需要全能型、复合型的新型农民,但那只是少数人可以做得到的,绝大部分农民因为文化素质等诸多原因,不必样样精通,只要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即可,这样的农民我们认为也是新型农民。
二、新型农民培养主体缺失
培养新型农民无疑只能以农村居民为主,没有人愿意当农民的话,谈何培养新型农民?一些地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过分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观的指导。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和大中专毕业生非农化就业倾向的加剧,转移出的农民再也没有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活动。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恰恰是农村稀缺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力资源。据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7日报道,陕西省某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于2006年对该县的一些乡镇及乡镇中学进行典型调查,得出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总数减少。据对两个乡的调查,外出打工人数分别占到劳动力总数的57.8%和55%,有一个村全村有419名劳动力,而务农劳动力只有60人。二是务农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到60%至70%,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都在18至40岁之间,农村留守人员以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者为主,号称“三八六O一二部队”。三是当前的中学生看不起农民,不愿意当农民,“厌农”思想非常严重。据调查,96%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当农民,仅有4%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表示愿意留在农村。这份调查报告值得人们深思:虽然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可问题在于,文化程度稍高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弱病残者,要将他们打造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谈何容易。
不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体缺失问题,新型农民的培养就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但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当前农业比较收益较低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又一时难以改变。因此,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有效利用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学技术特派员、有线电视节目、农业类书籍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先对目前留在农村的少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推广农业技术,造就一支拥有一技之长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乡土人才。然后通过示范作用,手把手的指导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以此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当然,最根本的做法应该是鼓励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形成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善经营、懂管理的农业产业经营人才队伍。我们认为,这部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最有可能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即真正的新型农民。因为这些农民在外务工、经商,既取得了收入,又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了市场观念,学到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他们见过世面,视野较为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他们的返乡流动可以促进文化、科学、技术、信息在农村的传播,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鼓励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方面可以把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引进农村,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可以全面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他们返乡创业,还能够吸收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使得新农村建设拥有坚固的人才后盾。因此,他们是当前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各种利益机制,为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新型农民培养形式存在误区
怎样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其意义自然非同一般。但是,考察我国农村的现状,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技能培训不够,农民仍然依靠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生产规模小,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被农民所掌握,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还相当低,这是农民收入增长极其有限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都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许多地方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型农民的培训形式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比较重视,而对“扎根农村”、当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培训却重视不够。2006年农业部国家财政安排农民培训经费7亿元,其中用于阳光工程的转移劳动力培训经费为6亿元,仅仅安排1亿元用于农民科技培训(其中还含其他科技项目经费),由此可见,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资金远远高于农民科技培训[2]。
在这里,有一个概念我们要搞清楚,即农民进城务工、转移到非农领域后其身分还算不算农民?我个人认为,如果他们不再返回家乡而是在城市定居,我们就不能称其为农民,只有在土地上进行生产经营的才是真正的农民。我们要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该是这一部分人。但目前各地农村进行的新型农民培养,大部分财力、人力都放在了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上。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阳光工程的培训内容与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关系,阳光工程的意义在于对即将转移到非农业领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岗前培养,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它并不是为了培养新型农民。
针对当前新型农民培养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我们应引进高度重视。固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也很重要,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从长远来看,这部分人中的一部分会选择回乡再次成为农民,他们可能成为新型农民中的精英。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忽视那些扎根农村的农民,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人,是新型农民培养的主体。对这部分农民(有相当一部分是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老弱病残者或者是文化水平较低者)的培养,要考虑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实施分类指导和培训。对于文化程度较低且年龄又偏大的农民,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让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知道科学种田,懂得某项养殖技术或了解某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即可;对于文化程度稍高如初高中毕业生,除了培训他们掌握较高的生产技术外,还应开展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成为较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参考文献:
[1]肖高沛.浅谈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养新型农民[J].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10-27.
[2]张菊霞,夏金星.湖南省新型农民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07年1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