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君
摘 要:邓小平以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和差异协同思维方法为指导,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要素的整体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共同富裕的纵向和横向层次发展,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结构改革优化和改革开放的差异协同发展的思想。解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和谐社会;系统思想;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差异协同
中图分类号:A8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9)01-0009-04
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新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有着鲜明的系统思想特征,研究其系统思维,对于我国当前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经济政治文化要素协调发展的系统整体性思想
在邓小平的视野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要素之间和要素内部之间构成的和谐进步的社会。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各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在系统整体和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则居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其性能和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系统整体统一性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子系统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经济子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子系统都应该围绕它,为它服务,这也符合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一)经济要素,是基础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要素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变革生产关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发展生产,主要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1](p.276)“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1](p.250)发展生产力既是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体现了社会系统要素中发展生产力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
(二)政治要素,是保证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保障地位。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保证和集中体现,因而需要强大的政治作保证。邓小平多次提到要发展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2](p.116)。“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1](p.164)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形势发展,将改革推向前进的一个标志。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团结稳定的和谐社会。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一个健康、民主、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文化要素,是补充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也必不可少。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毛泽东曾就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p.663)观念形态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对经济和政治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在当代国际社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来看,文化要素发挥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的作用,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方向导向和价值支持。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p.208)“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p.408)对于一个进步文明的和谐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成熟的精神文明是其重要的构成要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邓小平认为和谐社会系统整体结构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民主为保证,以文化建设为补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只要任何一个方面搞不好,就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p.250)邓小平从综合平衡出发的思想,实际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存在和出现的国内社会阶级、阶层矛盾等系统整体性问题,理性地协调好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努力创造物质、精神财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以发展战略和共同富裕为内容的系统层次性思想
系统的层次性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比它较大的母系统的子系统,又是比它较小的子系统的母系统。系统的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它要求我们处理复杂系统时,从纵向上将它分为若干等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系统层次关系);从横向上将它分为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平行部分。邓小平和谐社会层次性理论体现在他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地区发展战略上。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指出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就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展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三个十分清晰的纵向层次结构。在初级阶段发展具体步骤上,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正是根据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小康社会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社会发展阶段。
邓小平关于和谐社会不同地区和个人先富带动后富思想体现了系统横向层次性思想。1978年12月,他就设计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的战略。后来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p.152)。在地区发展步骤上,他优先选择东南沿海作为突破口,阐述了“两个大局”的构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2](pp.277.278)邓小平实质上看出了同步发展或平均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的,部分人先富带动后富,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则是可以选择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的系统结构优化思想
结构性与整体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系统都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时空排列和比例关系把各个要素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实现其整体性能。系统内部组织管理方式的不同即结构方式、有序程度的不同,系统的整体功能便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结构对系统功能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系统结构优化,其功能就优化;要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就必须优化和谐社会系统结构,正确处理好各领域的比例关系。
邓小平发动和领导的改革开放,就是要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最终指导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优化,早在1980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就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就是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建设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1](pp.249.250)这里所说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比例失调,其实就是结构不平衡。针对经济体制的结构不平衡,邓小平主张改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力系统要素的结合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使资源配置到较好的环节中去,生产结构趋于合理,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保持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改革。针对政治体制方面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民主和法制的弊端,邓小平提出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p.322)也就是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的民主政治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各项制度,从而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供可靠的有效机制和制度保障。针对社会结构中由于社会体制等引起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基础上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方面不公平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要努力解决社会的公平和发展问题,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机会均等、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和谐社会应当实现“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1](p.322)。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社会稳定有序、长治久安。
中国全面而深刻的体制改革,极大地解除了体制与体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全面进行体制改革相统一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体制保障。
四、以对外开放和社会公平公正为条件的系统差异协同思想
当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形成的差异协同体。没有系统要素之间的差异就不会产生活力,增强系统的活力就必须促使系统内部差异的增大和多样化。如果没有演化协调机制协同系统内部的差异,某些差异或运动就会失去结构整体的控制,威胁系统的稳定。系统的差异协同体不仅是一种系统结构,更重要的是系统存在演化的动力机制。正是在这种差异和协同机制运作的推动下,系统才得以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离不开正确处理国际国内社会系统的差异协同。
(一)从世界范围来说,中国必须根据差异协同原则进行对外开放。按照系统观点,系统只有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对外开放,意味着本国社会系统与世界社会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速度和交换量空前增大,这为激发我国社会差异协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中国作为整个世界的差异协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系统开放性的规律要求,实行广泛的对外开放,发展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所以邓小平多次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闭关自守……我们提出发展得快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1](p.117)“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1](p.367)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认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虽然存在着矛盾,但可以相互往来、互相协同、取长补短、相互渗透,谁也不吃掉谁,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和谐发展。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益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所创造的人类共同成果,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吸收西方没有阶级性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方法等积极成果,使中国更加文明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二)从国内范围来看,我国必须正确处理好不同地区、民族、阶层、党派和行业发展的差异协同问题。和谐社会不是各个部分的孤立发展,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是以生产力为原动力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在经济领域要着力解决两大问题:其一,在生产力领域解决贫穷问题,扩大差异性,注重经济发展效率;其二,在生产关系领域要解决公平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资源、区位、历史、文化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异,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历史现象。共同富裕总是从有差异、不平衡开始的,由不平衡走向动态的相对平衡,只有承认差别、遵循差异协同机制,才能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在经济发展起来后又必须大力解决分配的公正即协同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作用,发展机会不均等、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差异因素等的存在,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因而需要政府的协调和干预。邓小平强调按劳分配并注重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以维护社会分配的公正。对于地区发展的差异,1992年12月18日他在阅读《参考消息》有关中国的两篇文章时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到本世纪未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4](p.1356)当全社会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发达地区要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也就是以财税政策为杠杆,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西部大开发、建立沿海地区与内地省份经济协作等方式,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达到地区的公平分配,使收入差距逐步趋向合理,避免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