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月霞
摘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公民教育程度十分低下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是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融合现代意义,彰显新时期的“人本主义”精神;二是在公民教育中突出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将成为多元化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1-0065-04
关于公民教育内涵,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是“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理念为核心和目标而开展的为民主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有效能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是终身教育过程”。公民教育是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公民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之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公民意识,完善其公民行为。公民意识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贡献收获意识等等。公民行为是公民意识在实践领域的产物,是公民道德的体现。公民素质的高低既是一个民族复兴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在全球化趋势下,伴随着改革开放,公民意识、公民道德以及公民行为实践越来越被学术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重视,公民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总结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全社会公民教育的开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加快我国的社会文明建设和民主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公民教育
我国的公民教育肇始于清末民初,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高举反封建大旗,对封建教育实行改革,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对公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开启了近现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先河,中国公民教育进入早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没有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因此,这个时期所提出的公民教育思想尚不全面,也未形成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1916年,以“公民科”代替“修身科”。之后国民党又实行“党化”教育,取消了刚刚建立的公民教育。到了1932年又开始恢复了“公民科”,模仿西方的公民教育体系。当时的公民教育,学习借鉴西方经验,主张公民教育要培养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公民,使之自觉履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并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民主的行为习惯和参与的能力,经过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的不懈努力,将公民教育蕴涵于民主教育的理论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公民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建立了一整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学体系,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教育的主要手段。
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真正确立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为公民获得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创造了前提条件。朱小蔓、冯秀军在《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一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阶级斗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道德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政治教育所代替,把公民教育看作是资产阶级教育而被禁忌。因此,这一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教育代替了公民人格健康发育的教育,公民教育失去了正常的教育环境。公民教育不可能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与国家政策中有明确体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公民教育理论的研究相当贫乏,公开发表的文章相当罕见,零星篇目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国外公民教育的简略介绍。据笔者统计,在整个20世纪的50年代期间,研究公民教育方面的论文仅有《美国学校内的“世界公民”教育》一篇发表。理论研究的缺乏,导致了我国的公民教育实践几乎是空白。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以人治为主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转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30年来我国在政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提供了现实条件。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实施公民教育。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但是,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与它的公民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在一个公民教育程度十分低下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对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指出,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提出开始,就意味着对传统德育的一个很大挑战,势必带来中国传统德育的转型。这一时期公民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传统德育思想和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以及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新形势下要抓好公民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其中把公民教育列为德育的组成部分,突出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着重培养公民责任感与义务感。
三、近十年来我国公民教育的蓬勃发展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表现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公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传宝教授指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或者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追求,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合理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理性的公民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看,公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选择,应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理念。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公民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再次提出公民教育问题。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指出要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加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体系构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3年,在《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中央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目标。”而公民教育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建立适应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公民教育体系,需要把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找准切入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第一个公民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更是揭开了中国公民教育研究新的一页。国家教育部并将该中心确定为国家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加强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
2005年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新公民读本》(共八册),以其崭新的内容全面体现了公民教育的框架,被学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此后不断有公民教育的专著教材问世。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公民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学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学教育阶段,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使中学生形成科学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认识。为形成公民人格奠定坚实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使青年大学生清晰了解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内容,科学定位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通过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要的理论传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生动活泼的座谈交流、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尽火传的精神支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总之,经过30年来的发展与实践,公民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检索结果,从1980年至2008年8月,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论文1710篇,以“公民教育”为关键词的论文1478篇。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逐步发展走向繁荣,并将迎来我国公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未来公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展望
公民教育是对公民进行的一种终身教育,必然受到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关于今后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学者提出,我们应该设立国家公民教育委员会,这将会使我国的公民教育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张玉敏在《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探析》一文中认为,今后公民教育的发展应强调国家公民教育委员会的职责和建立社区“公民学校”两个方面,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载体,将公民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可以使广大公民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国家意识。国家公民教育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是统一领导全国的公民教育活动,制定国家的公民教育大纲。二是做好公民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全社会了解公民教育。三是做好公民教育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四是定期在全国开展公民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每一个公民都亲身参与到公民教育活动中。五是做好社会弱势公民的帮扶工作,维护他们的各项合法权利。由于公民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系统工程,其顺利实施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而在我国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进行的,有必要在社区设立“公民学校”,对全社会的公民定期进行公民教育。
我们认为今后公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融合现代意义,彰显新时期的“人本主义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敬畏生命”、“同甘苦、共患难”价值观的体现;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向心力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显现,感动和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多年来公民教育发展的一次集中的成果检验。实践证明,长期中国公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转化为公民实践。特别是“80后”一代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精神,使我们对这一代人需要重新认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第二,在公民教育中突出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虽然具有一定优势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就现代公民教育而言,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还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传统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于公民的塑造,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突出公民意识的教育,使我国每个公民都有自觉的公民意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民主和法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公民主动而有序地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非常有限。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的有关研究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社会层面的一个明显差距,就是公民意识的差距。公民教育所强调的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国家层面上的公民道德,这种道德义务要求公民在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中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利,从小培养公民意识是中国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将成为多元化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基于这样的公民教育理念,多元化取向的公民教育模式在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在教育目标上,要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而不是一元的价值趋向。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既要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的文化,使得学生在公民认同上,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的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族群不同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在教育途径上,要着重从实践人手,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传授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能够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效果。
在未来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如何发挥公民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认为如何使公民教育中国化,更符合中华民族公民的精神需要,是一个重要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际奥委会官员向中国志愿者献花的举动,表明了世界对中国公民素质的认可与赞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彰显的奥运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未来中国公民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