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霞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并在提问中提升语文能力。为此,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问”,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通过多种途径训练,让学生学会“会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意识;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2-0031-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思、敢问、敢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段阅读要让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是锻炼说话的有效途径。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总是尖子生唱独角戏,多数学生做听众,语文能力普遍低下。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学生提问意识的萌生需要适宜的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消除思想顾虑,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提问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和土壤。因此,首先要实行教学民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热爱老师、亲近老师、相信老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进而大胆的质疑,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巧妙设疑、激励质疑,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为提问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自由。为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见解创设时间和空间,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决不能批评,应启发他利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其自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课上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中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感悟的契机,提供思维的空间,启发学生在积极探索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让学生自读教材内容,自己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首先是对标题的质疑;其次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不理解的词句,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最后在不疑处置疑。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一看就懂,许多学生觉得没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无中生有”的发现问题,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学生会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发现耐人寻味的问题。
2.课堂上要改变角色,提倡少讲精讲。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提问,重视设问形式的多样化,既可采取“教师—学生”的纵向提问,又可采取“学生—学生”的横向提问,鼓励学生相互质问、辩论,营造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相互探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
三、训练提高,让学生“会问”
鼓励学生善思好问,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作用不容忽视,但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使学生“会问”,使学生明确在哪里寻找疑点。在关键时刻,教师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的方式,使学生一步步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渐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根底做起,练好基本功,全面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
【责任编辑 王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