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福
摘要本文立足于当前中等职业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结合实际,从德育任务和内容体系、德育教育形式、德育评价体系、德育模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创新体系,探索、研究德育模式创新的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创新 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来有着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在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高中。与普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相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相对减少且质量低下。中职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纪观念和政治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面对当前中外文化的不断碰撞,面对深化改革和知识经济的机遇,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日益开放、多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要适应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创新德育教育的新观点、新体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1 德育任务和内容体系创新
实事求是地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炼出各学段的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形成爱祖国、爱劳动、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树立为企业创优,为自己添彩的社会风貌。
此外,各校应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体系。如把“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就值得一提:(1)学会做人。(2)学会求知。(3)学会健体。(4)学会审美。(5)学会劳动。(6)学会创造。(7)学会生存。有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以礼仪教育为特色的德育体系,提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礼仪教育为特色”的分层递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学校礼仪队在社区内各种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成为学校的形象代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有些学校确立德育在职中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与规律,以人为本,从六个“角度”完善德育结构:(1)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去强化学习目的性教育。(2)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去优化校园文化。(3)从道德建设的角度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4)从道德养成的角度去开展文明规范活动。(5)从心理培育的角度去实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6)从公民规范的角度去加强法纪教育的力度。
可以说无论是“六个角度”、“七个学会”还是“礼仪特色”,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创新,值得提倡和推广。此外,“乡土教育”和“敬业精神”更是闪烁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亮点与创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教化育一方人。如广东省中山市就把数不胜数的中山乡土风情民俗作为职业教育德育的新内容新任务。沙溪服装、古镇灯饰、坦洲咸水歌、张溪龙舟赛、小榄菊花会、慈善万里行……这些朴实儒雅的民风,包容和谐的乡情,为中山职教德育注入了创新的血液,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明显提高职中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量点之一。西方著名管理学家迪尔认为:企业文化五要素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美国兰德公司对世界500强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保持百年不衰的企业紧紧地抓住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三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为顺应企业市场需求,中职学校需要通过校企联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
2 德育教育形式的创新
一普访五多访。中等职业学校的“一普访五多访”的家访制度是:要求全校教师对所有学生每学年要普访一次;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学生多访;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多访;对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多访;对社会交往复杂的学生多访;对问题家庭学生多访。
德育基地建设。德育基地是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是广大职校生参加军事训练、劳动技术教育、专题教育、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科技文化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各自的德育教育特色,采取就近原则,积极组建德育基地。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革命历史展览馆、邀请社区综治办到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举行劳教人员现身说法活动、国防教育中心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空中家长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建立家长学校,大规模、全方位开展家长教育。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沟通家、校关系。2006年12月,中山市在广东省首创“空中家长学校”,聘请40余人担任家教专家组成员,利用互联网和短信解答家长和社会人士有关家庭教育的咨询。开办以来,“空中家长学校”网站点击量达到200多万次,解答家长学生的提问4000余条,共80多万字。成为中职学校联系家长、老师、学生的便捷渠道,有力促进了职业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共育新人。
文化引领。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温馨、文明、向上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重视发挥企业文化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学校通过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开展教学见习、实习以及专业调查等途径,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教育等途径,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直观的认识,以培养他们适应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能力。
3 德育评价体系创新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加强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有利于调动社会参与学校德育评价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良好局面。
上述表格表明:就评价的学段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了各年级的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评价范围而言,基本构建了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等方面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评价内容而言,构建了评价德育条件、评价德育过程、评价德育效果等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评价主体而言,构建了学生自评、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学校领导审核考评等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4 德育模式的创新
师生双主体。既要承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要强调教师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见表3)
德育导师制。“德育导师制”是“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的简称,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总之,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面对中等职业学生,我们必须要从内容、形式、评价、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德育体系,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品德健全的人才。
注释
①刘传沛.根植香山,材益天下—中山乡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香山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②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③陈志伟,余冠仕,柴葳.这样办教育人民满意---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改革发展纪实.中国教育报,2008.2.27.
④《关于进一步办好德育基地强化学生实践教育的意见.粤教思〔2007〕94号广东省教育厅,2007.12.24.
⑤叶澜.教育概论.人教社,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