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慈
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高等教育,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均积极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从而使私立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数量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质量上拥有了像哈佛、斯坦福、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大学。仅以亚洲国家为例,据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日本的高等学校中,私立占73.6%,学生占73.4%;韩国私立占82.2%,学生占74.8%;印尼私立占86.6%,学生占66.7%;而印度,早在1983年,私立高校就约占73%。再看国内,凡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的省市,均能提前实现国家规定的大众化教育目标。如浙江省,计划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比国家目标提前8年实现。辽宁、江苏、山东等均决定在2005年实现大众化教育。而河北省要到2010年才能达标,与兄弟省市相比,不仅差距太大,而且为全国实现大众化教育目标的贡献值实在太小了。即便如此,到2010年,河北省毛入学率达到15%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毛入学率达到15%,意味着河北省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规模由目前的近30万人扩大到90万人,即增长两倍以上。因此,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快全省实现大众化教育目标的问题,已现实地摆在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者的面前。目前的状况是,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阻力,我们认为最大的阻力是来自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需要在以下5个问题上进行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观念需要转变之一:“毛入学率达到了1596就是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认识不全面,也是精英教育思想的反映。因此,完整、全面地理解大众化教育概念有助于我们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教育进程的规律后,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96~5096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96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并且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应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量的增长,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50%;第二是质的变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多样化,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与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化。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质的变化,也就是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数量增长的保证。如果抽掉了大众化教育概念中质的变化,只就数量增长谈大众化教育,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在讨论大众化教育问题时,必须从大众化教育概念的完整内涵出发,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作指导,才能实现大众化教育中数量的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我们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假设我们将本科全日制公办高校作为精英教育的主体,那么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他们仍将作为高水平的大学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直至普及教育,事物的发展总是后一阶段包含前一阶段合理的、为社会所需要的部分,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观念需要转变之二:“实现全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只能采取高校扩张战略”
所谓高校扩张战略是指充分利用并大力开发省内外、特别是京津高校资源,实现多方面的联合与合作,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使现有高校通过扩张的方式,大幅度提高培养能力,并在扩张过程中,使教育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具体措施是建设一批多元化巨型大学,再由若干巨型大学组成像廊坊那样的大学城。在此,我们先不评价这种扩张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是先分析一下河北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参见下列几组数据:
第二,现有高校内涵发展空间有限。由于历史原因,全省高校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欠缺太多,因而教育资源十分紧缺。这两年经过连续扩招,多数院校的培养能力已经饱和,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不堪重负的程度,如再依靠现有高校,通过挖掘内部潜力,达到在校生规模增长约3倍的计划,只能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第三,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比如全省本级高教预算内基建设资自1986年至今,一直维持2 362万元,10多年保持不变。难怪今年扩招后,有的学校靠租赁校舍才勉强解决新生住宿问题。
应该肯定,近几年省委、省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尽管如此,教育投资仍感捉襟见肘。而且上述有限资金投入的重点,首先应该保证基础教育经费,其次是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资金还应投向若干所重点大学和部分重点学科,用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财政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去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280元,不到35美元,而美国人均教育经费2000美元,香港近1100美元。穷国办大教育,穷省办大教育,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和省情。如果按照高校扩张的思路靠建设一批巨型大学来实现大众化教育目标,从理论上讲确实可行,但实际上,建设这样的大学城完全靠政府投入显然不符合省情,只能由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来完成。因此,这样的大学城,从本质上分析仍属国有民办性质。从实际情况分析,在我们河北省境内能有多少这样有实力的财团来建设这样一批巨型大学?暂且我们同意该事实成立,那么硬件建设的完成,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建设即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这些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运行。由此可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把高校扩张战略作为全省实现大众化教育唯一途径的思路显然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浙江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形象的比喻,他们把高等教育比作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那么,大鹏的两翼一是高校园区,二是社会力量办学。他们的高校园区的概念不同于我们的大学城概念,兄弟省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观念需要转变之三:“民办高等教育是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不是重要组成部分”
由教育学基本规律可知,教育必须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定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当时宪法中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所以这种定位是符合教育学规律的。时至今日,我国民办高校已有1270余所,在校生150多万,其中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46所,进行高等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学校200余所,与1000余所普通高校、1100余所成人高校形成事实上的三足鼎立局面。河北省情况与全国基本相同,民办高校134所,学历文凭试点学校26所,与48所普通高校、28所成人高校,在数量上已基本构成三足鼎立局面。但民办高校在质量方面整体水平还不如公办高校。更为重要的是,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那么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投资主体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应该定位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定位,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今日实际,更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同时也显示国家所制定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政策的正确性。兄弟省市在这方面已率先突破,如辽宁省教委、省计委、省财政厅在1999年共同下发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扶持民办学校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定位的正确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级领导转变观念,早日建立起民办高等教育是全省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并能以政府的文件颁布实施。
观念需要转变之四:“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差,必须严格控制其发展”
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民办高校由于整体生源差,又有相当部分学校硬件设施不如公办学校好,加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民办高校的质量持否定态度。什么是教学质量?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就是教学质量。其内涵有两点:一是个人才能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简单地说,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应该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大众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社会适用面的多种形式办学,既然有不同性,就应当有不同的教学质量标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职业性人才,如用公办高校的知识水平标准去评价培养应用性人才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显然有失公平、客观。事实上国内万人以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能有那么多的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去学习吗?再看河北省办得较好的民办高校,他们能够瞄准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乡村医生与计算机应用人才,在职业技能上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因而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与认可。在去年扩招的情况下,白求恩、冀联等医学专修学院,东方电脑、开拓计算专修学院生源仍较充裕,就业率达90%以上,应该承认,这些民办高校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以教学质量差来限制民办高校发展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观念需要转变之五:“民办高等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不能有投资回报”
教育具有生产性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主张,将具有公益性的教育归属第三产业我国已有明文规定。高等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从理论上讲,就可以按照产业运作,按照企业管理,可以营利,可以有回报;但高等教育又具有公益性,公益性的事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在我国《教育法》、《高教教育法》中又有明确规定。这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高校能否按产业运作的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高校按产业运作对于公办高校虽然需要但不迫切,但对于自负盈亏的民办高校而言,却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合理合法的解决,则投资、集资、融资、承包制、股份制等运作都难以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我国高等学校近10余年办学情况,可以说,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事实上都在自己的运行中获得回报。据统计,公办高校中,国家财政拨款只占全部支出的60%左右,其余则为高校通过各种社会服务(如收取学杂费、科研经费、校办产业等)渠道获得,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对于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是通过收费来实现滚动发展的。因此,无论是否存在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回报问题已经现实地存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
再分析我国公立高校,为何在获得国家大量拨款之后,仍感经费不足,而民办高校没有获得国家和政府的资助,反而能够实现较大幅度的滚动发展,其根源就是民办高校引进了产业化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注重投入产出。从理论上分析,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在目的上有根本区别,但就过程而言,尤其在管理和运作方式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我国公办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上进展缓慢,其根源来源于旧的教育观念,生存压力不大,现代经营理念淡薄,民办高校的产业化思路,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因此,高等教育客观上要求走产业化道路,目前限于理论上的局限性和政策上的滞后性,还不能对其有一科学的解释,但并不妨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完全可以在民办高校领域进行大胆试验,浙江省已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最后分析回报的合理性。办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能盈利。判断一种教育行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关键看其是否将营利作为终极目标,是否违背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否唯利是图,而不在于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是否有盈利。将盈利部分按一定比例给投资者回报应该属于正常的成本开支,在观念上应该承认是对生产要素的回报,是对承担风险的回报,与法律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规定并不矛盾。纵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10余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是种为国分忧、为家长解难、为青年人成才铺路的好事,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应当肯定,石家庄市政府在投资回报问题上已有所突破,即允许投资者逐步收回本金,但仅此一条投资回报政策,还不足以使全省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地发展起来。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先进省市在投资回报问题上已有较大突破,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决好投资回报问题。可以预言,观念真正更新之日,就是河北省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之时。
作者系石家庄经济学院高教室主任、副研究员(石家庄050031)
责任编辑: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