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蕊华
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是指从事一项活动消耗全部资源的经济价值,成本的概念早已突破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范围而推广到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目标是以成本的最小化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而学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并不以追求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相反,学校教育成本的分析与核算却存在着追求成本最大化的倾向,因为学校教育成本具有不断递增的特性。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成本的这一特性,对于学校教育成本的分析与核算、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经费投入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物质生产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加强,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而在高校,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成本却是不断上升的。造成高校办学成本不断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到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教学设备以及低值易耗品等物质技术条件的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而信息交流的增加使得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费用,从而使高校的办学成本不断增长。
2.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职工工资、福利、生活工作条件以及学生的奖助学金的标准不断提高,这必然导致学校人员费用的不断增长,而人员费用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办学成本的持续增加。
3.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要保持和提高办学质量,必须配置足够数量的先进的设备,配备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的师资,而先进的设备和高水平的师资则意味着需要有较多的办学资金,由此所带来的也是办学成本的增长。
4.与中小学相比,高校劳动中蕴含有较多的知识和技术,但高校所从事的劳动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它并不能通过技术改造来降低成本,先进教育技术的使用并不能减少教师的数量。正因为如此,与物质生产领域相比,教育单位投入的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在互相替代上具有非灵活性和相当的局限性。
5.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长期以来,高校所需资金主要是靠国家提供的,高校对所得到的资金无需考虑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高校也决不会存在如企业的“经营不善”而导致“资不抵债”甚至亏损、破产的风险。似乎高校的投入总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其产出总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高校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往往使学校不必讲求经营状况,与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追求成本最小化的企业相比,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它所追求的往往是收入的最大化、声望的最大化甚至成本的最大化,这种现象被人称为高等教育的“成本病(costdisease)”。
6.物价的上涨客观上增加了办学的成本。社会物价总是具有一种不断上涨的趋势,而物价的上涨就会导致学校以可变价格计算的办学成本的上涨。
对于高校所具有的成本递增的特性,著名教育专家霍华德.R.鲍恩(Howard.R.Bowen)对此做了深刻的分析,并将其归纳为“高校费用的5条规律”。这5条规律是:(1)“院校主要目标是办学成绩卓越、声望显赫、影响深远(而这些通常是用所拥有的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人力、物力来衡量的)”;(2)“为了追求卓越的教学、名望与影响这些看来富有成果的教育目标,高校所需的费用实际上是无止境的。无论开支多少也很难被认为足够了,故此,高等院校往往开销到其财力所能担负的最大限度。结果是富有的学校的财政问题同除去最贫困者的所有学校差不多一样地严重。这特别是因为开支一旦被纳入预算便被长期地固定下来,撤掉这些开支是很困难的”;(3)“每所院校都尽其所能地筹集资金。高等院校永远不会承认他们已拥有足够的资金并想无限度地增加其资源”;(4)“每所院校都全部用掉其所筹集的资金”,学校积累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赠,而极少数储备巨额资金与筹措到大量捐款;(5)“以上四条规律积累效果是开支日益趋向增长。”
现实也证明了高校成本递增的特性。在美国,高等教育费用增长的速度超过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率,如美国高等教育物价指数(HEPl)与消费物价指数(CPl)在1961~1986年每年平均上升6.4%和5.3%,前者比后者高出1.1个百分点,而在1975~1976和1985~1986年间,高校的生均全日制等值学生的流动资金开支每年增长的速度比高等教育物价指数(HEPl)增长的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每个学生的平均开支在1988年超过了4000美元,而这一数字在1940年仅为100美元,即使考虑到可比价格,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每个学生的开支也增长了500%。一项采用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均培养费用的分析表明,人均培养费用以略高于国民收入的比例增长。以80年代而论,“当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时,引起高教人均培养费用增加约1.2%”,并且“高等教育经费(指教育事业费)也是正增长速度,并且平均增长速度为其前期国民收入的1.5倍”。一项对42个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市场经济国家从1965~1985年共21年的有关高等教育经费的历史数据的分析也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高等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增长的相对幅度越来越大。例如196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高等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就增长0.21%;到了1985年,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高等教育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就增长了0.38%。因而,美国著名教育家库姆斯在对加拿大、瑞典、美国以及欧洲19个发达国家考察后惊异地发现,“即使教育质量停滞不前或是下降,每个同学的实际费用也是保持着逐年上升这一反常趋势”。
因而,高校办学成本所具有的不断递增的特性,不仅要求我们在分析与核算高校的成本时不能以成本的最小化作为衡量成本是否合理的标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对教育经费投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教育投资逐年有所增加,可整个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较低。据世界银行199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中国教育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这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的5.5%的平均水平,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的5.2%的水平,也远远低于低收入国家3.6%的平均水平,甚至比我国1980年2.5%的水平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针对这种状况,我国《教育法》对政府教育拨款有“三个增长”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重申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这不仅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的“现代化就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