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杰作 历史的丰碑

1997-03-17 12:1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6期
关键词:函授培养目标教育

祝 捷

1897年8月24日,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仿吾同志诞生于湖南新化。为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他在军事、政治、文化、教育四条战线上顽强地拼搏奋进,写下了不朽的篇章。60年革命生涯中许多卓识壮举,将永远载入史册。这其中,也包括创办中国高等函授教育这鲜为人知的一页。

当人民解放军的炮火终于震散夜空的乌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旭日东升之际,刘少奇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身为人民大学的副校长,如何带好新中国大学这个头?成老深感责任的重大。他以一个革命家的慧眼和胆识,选择了与中国情况相结合的道路。创办高等函授教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1951年6月,刚刚建校的中国人大即成立了函授教育筹备委员会,成仿吾任筹委会主任。他主持制定了函授教育方案和《关于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函授教学的提案》(下称《提案》),并与吴玉章、胡锡奎二位校长一起向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并刘少奇同志呈报《为创办函授教育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以下称《报告》)。对函授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办法、课程计划、组织机构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设想。获准后即进入实施阶段。1953年2月,中国首批经济类10个专业二年制专科2700名学员开始了函授学习。中国高等函授教育正式诞生1952年10月,成老调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0月24日,他在校务会议上提出:“苏联的函授教育是发展的,有一套制度……培训在职教师是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就派人筹备函授部。”之后,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翌年5月5日,来自东北铁路沿线57个中小城市135所中学的1300余名中文、数学教师开始函授学习。到1956年底,已有39所普通高校举办了高等函授教育,在籍函授生达2.7万人,年招生能力已达2.3万。中国高等函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全日制教育与函授教育的历史结合,拉开了中国继续教育的序幕。

创办函授教育,是成老整个革命生涯的细枝末节;然而,对于中华民族的教育伟业,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拓展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而且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函授教育思想。

函授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有“远距离”的共性,但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又有不同之处。我国的函授教育,就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趋同性

1953年,东北师大高师函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使在职的初中教师不脱离工作岗位而能通过函授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政治思想水平,胜任初中的教育工作”;1954年2月,又根据全国中学教育会议精神,将培养目标改为“使函授生进修师范专科的主要课程,达到基本上胜任初级中学的教学工作”;1955年,又把培养目标明确为:“使具有高级中学毕业程度但不及师范专科毕业程度的初级中学教师不脱离工作岗位,达到师范专科毕业程度”。上述教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函授教育规格要求向全日制靠拢的趋势。1956年5月,高教部(56)综于大字第400号文件《关于综合大学开办函授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以上各专业的函授生的培养目标与正规高等教育相应专业的学生相同”。这表明,国家确定了对不同教育形式下学历教育的趋同规格要求。而且,这一直作为函授教育方向、压力和动力沿袭至今。

事实上,成老“同规格”的提法产生于我国的客观实际:我国人才奇缺的国情要求培养大批规格化人才,计划经济下劳动人事制度使学历成为求学者的重要动力。于是,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就成为与国与民皆利的最佳选择。至今,我国高等函授教育的主体仍为学历教育。原因大约也在于此。当然这里的“趋同”不应理解为绝对相同,而是长短互补,整体相应。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中国人大把“培养国民经济和国家机关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作为基本任务,首批开设的工厂管理、工业会计、工业统计、国民经济计划、国际贸易、财政、银行等10个专业,都是经济类专业,以适应新中国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迫切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注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如东北师大中文函授专修科开设文选、汉语语法、汉语语音学、文学研究导论、中国古典文学、苏联文学6门课程;数学函授专修科开设算数、代数、几何、初等函数、解析几何5门课程;公共课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教育学概论3门课程。这些课程与初中教师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学与用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函授教育的生命力。所以,按需办学,量用施教,不仅是成老创办函授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函授教育事业经久不衰的根本保证。

3.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函授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反映了成老对函授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深度。东北师大函授创办初期,成老对各教学环节做了极为重要的原则指示。他说:“学生的自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函授生寒、暑假集中教学一定要搞”,“教师必须在讲授之后定期解答学生的质疑,并指导阅读参考材料”,“函授考试成绩不及格不能毕业”。根据成老的指示及初步实践,东北师大函授教育的教学形式是以自学为主,辅以定期的重点讲授和辅导。具体规定了自学、重点讲授、辅导、作业及检查、考试和考查5大基本环李,并对各环节的基本职能及分工与合作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较深层次上揭示了函授教育的特殊规律,乃至成为指导和评价之后几十年函授教学的重要原则。

4.保障体系的多维性

作为一种远距离教育形式。其保障体系十分重要。成老在函授教育实践中探索创建的保障体系,具有鲜明的多维性特点。

其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包括办学院校、地方教育部门、函授生所在单位三个方面。

其二,正规办学,严格管理。以开放教育形式完成学历教育任务,成老一开始就把正规办学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教育原则及教学方法。他一再告诫说:“我校目前的函授生是基础差的初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加快函授教育正规化的进程。”严格管理,一是管理机构设置;二是制度建设;三是管理干部配备、机构设置。中国人大1952年即成立了函授部,下设一处三科,编制近40人。东北师大在完善行政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在中文,数学两系设置主管函授教育系主任。这种建制有三个特点:机构独立;行政、教学管理并重;在学校各机构中有相应地位。这种管理体制,较好处理了普通高校办函授的独立性与依托性的关系,成为我国至今仍基本保持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其三,优选教师,编好教材。对于函授教师的选派,两校先是在地方选聘,由函授站承担辅导任务。初步实践后即调整为主要依靠校内教师,奠定了学校与地方相结合、以学校为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函授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结构。这种结构有三个优点:一是可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师资优势,适应函授面授教学高难度的需要;二是适合远距离教育特点,满足函授生就近释疑解难的需要;三是密切了教学与社会生产、教育实际的联系,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需要。因此,至今,仍不失为我国函授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结构模式。函授教材建设,是成老抓住不放的重点。中国人大在函授组织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置了编辑出版科,以确保函授教材的供应。东北师大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函授教材建设的措施,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其四,校地结合,分工合作。充分注意地方机关及函授生所在单位对函授教育的影响,是成老创办函授时就有的一个基本思想。成老在东北师大办函授的第二年,就召开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长会议,共议函授教育大计,并以“协议”的形式。明确规定学校和三省教育厅各自的职能和义务,使函授站工作纳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之下。函授教学辅导站。是函授教育的需要,但把函授站纳入政府教育管理系统,却是中国函授教育的特色。

上述四个方面,仅是成老构建函授教育保障系统的几个主要方面,其它如“点面结合,稳步发展”、“又红又专,全面提高”等基本思想,对指导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成仿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创办中国高等函授教育这一历史事件,对我们将有许多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成人教育学院(长春130024)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函授培养目标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自学
自 学
回忆《诗歌报》函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