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
- 张元济与潘承厚潘承弼兄弟交游考
【摘要】张元济主持的商务印书馆古籍影印事业是现代出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影印工作的具体过程,体现着传统士人向现代转型的内在特征。本文以张元济与苏州潘承厚、潘承弼兄弟的古籍影印合作为中心,依托双方往来书信、日记等文献,梳理和考证了其主要步骤:重叙旧谊、洽谈借印、草拟合同、借印善本、出版报偿,并揭示了双方交游的其他内容。此外,本文还推考了民国年间滂喜斋藏书的面世过程。【关键词】张元济 潘承厚 潘承弼 滂喜斋 宝山楼 古籍影印张元济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目睹中国社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1期2023-06-26
- 张元济与《古本戏曲丛刊》出版
【摘要】张元济是我国著名的出版家,为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史诗级的工作。《古本戏曲丛刊》自1954年由郑振铎发起出版,至2021年历时六十余载完成全部出版。张元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关心《古本戏曲丛刊》的出版工作,并曾校阅《古本戏曲丛刊》部分样章、补充若干珍稀版本。本文就张元济与《古本戏曲丛刊》,系统爬梳、整理相关书信及其他史料,做初步研究,力图对张元济研究能有所补充。【关键词】张元济 郑振铎 丁英桂 《古本戏曲丛刊》 商务印书馆 古籍整理出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1期2023-06-26
- 张元济:愿留老眼觇新国
展。卧病在床的张元济有感于新中国朝气蓬勃的欣荣景象,于1954年初写下两首告存诗篇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微躯撑拄又三年,弹指光阴境屡迁。为报亲朋勤问讯,夕阳红好尚依然。预期计划盈三五,社会主义万般新。愿留老眼觇新国,我倘能为百岁人。张元济一生经历丰富,阅尽沧桑,年届垂暮,“及身亲见太平来”。新中国成立后,他献身文教,热忱国是,积极参政议政,“夕阳依旧晚来红”。关于张元济晚年关心时事,建言献策的具体情形,既往研究已有若干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补充一些
百年潮 2023年1期2023-05-30
- 张元济:见到了毛泽东,才看到中国有了希望
已见太平来。”张元济(1867-1959),浙江海盐人。清朝翰林,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史馆馆长、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亲身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夜,张元济思绪万千,不能入寐。旧中国的黑暗历史在他的脑海中一页页翻过,他庆幸终于盼到了改天换地的这一天,披衣而起,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昨日会推元首,我公荣膺之选,为吾国得人庆也。”見到毛泽东,才看到中国有了希望1949年,张元济应邀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国家大政,与毛泽东等中共领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4期2023-04-21
- 读《仁智山水:张元济传》,探出版之道
焦《仁智山水:张元济传》一书,采用提炼、梳理、归纳等方法,分析解读出版文化奠基人、著名出版家、藏书家、书业巨擘张元济先生的出版经历,挖掘值得今天出版人学习借鉴的出版“金科玉律”。读书层面,当代出版人要像张元济先生一样,在淡定超然中坚持与书为友,读书不歇,提升修养、安身立命、美化形象。为人层面,当代出版人要像张元济先生一样,“与时俱进”“休休有容”,交友兼容并包,交往诚信待人。行事层面,当代出版人要像张元济先生一样,秉持“昌明教育平生愿,胡向书林努力来”“窃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2022-11-07
-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代杰出出版大家张元济原本在科考路上一帆风顺,18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后被委任为刑部主事,次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总理衙门章京。从履历上看,张元济无论在科考还是仕途上都堪称春风得意,这在万千读书人中可谓凤毛麟角。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后,张元济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下于6月16日受到光绪的单独召见,君臣相对,就变法问题做了大致的探讨。9月5日,张元济上奏变法总纲5条、细目40条,分别就变法全局、满汉、用人、理财等五大问题做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2年8期2022-08-24
-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代杰出出版大家张元济原本在科考路上一帆风顺,18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后被委任为刑部主事,次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总理衙门章京。从履历上看,张元济无论在科考还是仕途上都堪称春风得意,这在万千读书人中可谓凤毛麟角。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后,张元济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下于6月16日受到光绪的单独召见,君臣相对,就变法问题做了大致的探讨。9月5日,张元济上奏变法总纲5条、细目40条,分别就变法全局、满汉、用人、理财等五大问题做
民间故事选刊 2022年16期2022-08-23
- 夏瑞芳张元济合作与交谊考
料,对夏瑞芳与张元济订交的年份、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商务编译所的成立、商务印书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夏瑞芳的政治态度等进行考辨,以此纪念夏瑞芳先生为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关键词】夏瑞芳 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 股份制 编译所125年前,商务印书馆创立于上海。名列四位创办人之首的夏瑞芳先生(1871—1914),字粹芳,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出生于贫苦农家,笃信基督教,毕业于基督教会所办清心书院,当过排字工人,因不满所在《捷报》馆英籍老板粗暴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3期2022-05-30
- 高凤池日记的出版史料价值
载顺序,对涉及张元济、商务印书馆、美华书馆等内容进行考证和分析,以凸显《高凤池日记》的史料价值。【关键词】高凤池 日记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在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早期的创业元老中,就地位而言,总经理夏瑞芳之下即张元济、高凤池二人。张元济(1867—1959),1901年投资商务,次年加入商务,曾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高凤池(1863—1950),字翰卿,1897年投资创办商务,1905年加入商务,曾任发行所所长、经理、总经理、监理等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1年4期2021-12-29
- 以科层制破除人情网:企业家张元济的关系网络心态考察
,此十多年间,张元济与“教会派”主要人物高凤池之间围绕人事问题进行了长期博弈。高凤池等“教会派”人士倾向于依靠强关系网络(人情网)来选拔人才,所进中高阶人才多与“教会派”沾亲带故,这在早期曾促进商务印书馆迅速起飞,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情网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张元济则致力于制定一系列基于弱关系网络的制度,以科层制消除人情网的负面效应,并引进王云五,实现了弱关系心态的代际流动。张元济的关系网络心态是中国出版业现代化转型在个人身上的投影,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
编辑之友 2021年4期2021-07-29
- 甲辰开复后的张元济与清末教育新政*
剑民国时期的张元济在政学商界深孚众望,在学界影响尤深。追根溯源,这和他参与清末教育新政有密切联系。他在甲辰开复之后,先后赴学部、外务部等处供职,宣统年更是被内阁数度征召。张元济通过这段时期的事功活动,发现个人从政不可为,故此转而将其在政学两界的高端人脉嫁接到商业领域,最终将商务印书馆打造成睥睨四方的商业巨擘、与北大比肩之教育重镇、源源不断与政坛互通人才的变相官场①有关探讨可参见黄剑:《商事如政事——张元济“以政入商”下的文化运作》,《安徽史学》201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3-26
- 从读书到出版:张元济早期阅读史及其效应
新的思考路径。张元济的一生始终和读书、谈书、校书、访书、出书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上述思路,考察张元济的阅读史对理解其出版思想和出版活动,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目力所及,未见有以张元济阅读史为研究对象的专文或专著。因此,本文不揣冒昧,以张元济书信和日记等为基本史料,爬梳和厘清张元济早期阅读史④,力图较准确地回答张元济早期阅读史中“在哪里读”“读什么”“怎么读”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张元济早期阅读史对其日后出版实践所产生的具体效应。一、知古而不泥古
现代出版 2020年3期2020-11-17
- 高凤池日记的出版史料价值
载顺序,对涉及张元济、商务印书馆、美华书馆等内容进行考证和分析,以凸显《高凤池日记》的史料价值。【关键词】高凤池 日记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在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早期的创业元老中,就地位而言,总经理夏瑞芳之下即张元济、高凤池二人。张元济(1867—1959),1901年投资商务,次年加入商务,曾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高凤池(1863—1950),字翰卿,1897年投资创办商务,1905年加入商务,曾任发行所所长、经理、总经理、监理等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0年4期2020-09-10
- 张元济
黄美烨摘要:张元济(1867-1959)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及教育家。从官场到商界,他不遗余力地奋斗六十余个春秋,为的是我国近代出版事业和文化事业,如他所言,“盖出版之事可以提撕(携)多数国民,似比教育少数英才为尤要”,“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出版与教育,本就不是分离的,更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张元济可以说是以出版扶助教育的第一人,是开辟草莱的灵魂舵手,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关键词:张元济;教育;文化一、创办尚公小学,推动教
青年生活 2020年14期2020-08-04
- 张元济:与五位中国一号人物有过交谈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数次跨时代的伟大人物。作为文化名人,他几乎与当时的所有文化要人都有过联系,尤其是他曾经先后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五位中国第一号人物有过交谈,这是绝无仅有的。为光绪帝建言献策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与爱国实业家,1867年出生于广州,祖籍浙江海盐。1884年步入科举之路,8年后金榜题名,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又任刑部主事与总理衙门章京。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大多数的变法人士不同,张元济一直是变法运动
新传奇 2020年19期2020-07-31
- 讲述中国百年出版史
馆和它的董事长张元济先生的故事。电影《浴火书魂》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保护中国文化,保护国粹的一段历史。这样庞大的一个主题,可以用很多表达手法来展现,既可以选择用宏伟的表达手法,史诗般地再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也可以选择细腻的表达形式,来细致入微地刻画身处乱世中的人物。本片导演则选择通过张元济先生决心购买一套明代古书这样一个小中见大的故事,体现他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努力。想要完成这一壮举,自然少不了很多阻碍,首先就是来自金钱上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7期2020-07-28
- 张元济以“三不准”律子
江舟张元济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爱国实业家。他于1901年加入商务印书馆,1926 年任董事长直至逝世。在此期间,他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等职,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悠久、影响力强的文化事业机构。在工作中,张元济一直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著称;在生活中,他对自己和家人一样要求严格。1933年,张元济先生的儿子张树年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就找工作这件事情向父亲张元济征求意见。张元济对儿子学成归来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5期2020-06-08
- 张元济以“三不准”律子
文/江舟张元济(前排)和家人合影张元济的著作《涉园图咏》张元济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爱国实业家。他于1901年加入商务印书馆,1926 年任董事长直至逝世。在此期间,他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等职,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悠久、影响力强的文化事业机构。在工作中,张元济一直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著称;在生活中,他对自己和家人一样要求严格。1933年,张元济先生的儿子张树年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就找工
青春期健康 2020年9期2020-06-04
- 张元济加版税
899年4月,张元济受聘担任南洋公学译书院主事(即院长)。在天津的严复闻讯后,立即写信给这位老友,要张元济与南洋公学的创办人盛宣怀商量,如译书院能出月薪400两白银,他愿意抛弃一切事务,到译书院当专职翻译。严复还解释说,400两白银看起来很多,但因为他家老小有30余口,加之银价日落,非此数目无以解决生计问题,而且与聘外国人动辄1000余两白银不可相提并论。严复是当时中国的第一翻译人才,他做专职翻译,本是一件最合适的好事。也许是盛宣怀无法满足严复400两白银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9期2020-03-05
- 不以资历选人才
姚秦川张元济,1867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和爱国实业家。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到了1920年,张元济开始担任商务印书馆监理一职。当时,在张元济的带领下,商务印书馆办得蒸蒸日上,前景喜人。不过,此时的张元济却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危机感,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再加上知识老化,与年轻人相比,“各方面相差一截”。于是,张元济决定起用更有水平和能力的新人来主持工作。一开始,张元济将胡适作为重点人选,奈何胡适不愿离开北大。不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9期2019-10-16
- 戊戌“母子对”
惶惶。刑部主事张元济曾上奏折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知道难逃一劫。张元济虽然拥护这场变法运动,但他毕竟没有直接参与康、梁密谋;再考虑到为了不使身边的老母亲受到惊吓,他决定不逃离,听天由命。然而,老母亲显然已经知道儿子有可能受到株连。面对外界传言,她处之泰然,已经作好面对最坏情况的思想准备。倒是张元济惟恐有人冲到家里来抓他,使老母亲受到惊吓,所以,在那些风声鹤唳的日子里,他一如既往地到衙门正常上下班,让大家每天看到他在这里出现。尤其是步军统领崇礼也在署办公,这样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9期2019-09-10
- 出版巨擘张元济
向东今年是张元济逝世60周年。这位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毕生与书有着不解之缘。身处乱世中的张元济,依靠“为古人续命”的强大信念,仅凭着一己之力,几乎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精华。一入官场险误终身1867年,张元济出生于浙江海盐的一个书香世家。1892年,26岁的张元济考中进士,受到光绪帝召见,随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还有他的浙江同乡蔡元培。 彼时,晚清政局动荡不安,周围列强虎视眈眈,清王朝正处于内
世界博览 2019年2期2019-02-14
- 菊生风骨 济世文心
示一卷近代名家张元济先生的单联“细雨春林一半烟”,一笔浓墨挺劲的颜筋,满纸的书卷文气。素好收藏,眼力独到,应兄细心地说:张元济的毕生功业随着悠长岁月一起隐入书卷,细雨润物无声,束成一卷云烟。他转而调侃道:张元济的对联完整买一对,最少也得大几万元,现在拍得下联一卷,真应了联语“一半烟”呢。秋天遇上菊生先生的法书,就是缘分。我对张元济先生并不陌生,大约十多年前,一个天高云淡的深秋,我的好友翼庐孙海鹏先生自江南归来,携回数件江南故家旧藏,其中便有一副张元济先生的
海燕 2019年1期2019-01-25
- 张元济婉拒孙中山
□ 雷碧玉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为人精明,做事严谨。在20世纪初的文化巨变中,商务印书馆完成了从印刷工厂到出版巨头的蜕变,张元济功不可没。有一天,孙中山找到张元济。他先是称赞张元济为商务印书馆付出的辛劳,而后拿出自己的手稿《孙文学说》,说想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希望张元济能够帮忙。“实在是出版社有规定,我不好破例。”张元济犹豫片刻,婉转地说。“可否告知有哪些严格规定?”孙中山太想发表自己的言论作品了,迫切想了解能否撇开这些明文规定,借其
中外文摘 2018年13期2018-11-21
- 远游欧美,心系馆务
——从1910年张元济环游之旅中的一封信谈起
新一、日程概述张元济于1910年3月17日从上海起程,5月4日到达英国,后在欧洲大陆游历,10月30日回到英国;11月9日从英国出发,前往美国;后又从美国经日本回国,于1911年1月18日回到上海。(详细行程参见表1)二、往来通信值得一提的是,张元济对寄给商务印书馆高层的信和对方寄给他的信均有编号。在1910年5月10日发出的第十号信中,张元济提到“三月廿六日发第九号信想收到矣”,应该是指他5月5日(也就是他到英国的第二天)从英国伦敦发出的信,为第九号信,
出版与印刷 2018年3期2018-10-17
- 简评张荣华《张元济评传》
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在晚年写下的一副对联。百年中国,内忧外患,许多人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而张元济却选择辞去官职以出版来推动国民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在张荣华教授的这本《张元济评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张元济伟大的一生,嗜书、寻书、编书、藏书,张荣华教授用客观公正的语言娓娓道来,书写了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的传奇人生。关键词:张元济;书评;商务印书馆读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张荣华著作的《张元济评传》后,我感慨颇深,终于算是
青年时代 2018年17期2018-09-14
- 商务印书馆为何能大树常青
的实际掌舵人,张元济在精明之外,也有其超脱的一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引避贤路”。之所以会有如此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1919年后五四新文化、新思潮的蓬勃兴起。面对如此变局,张元济一方面尽量跟上潮流,但另一方面也感到精力有限,思想有些跟不上时代,由此萌生退志。当时, 随着《新青年》《每周评论》 《新潮》等新杂志的创刊,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等明显落伍了。而在这时,陈独秀等新崛起的文化干将时不时在报刊上点名批评商务印书馆的保守,商务印书馆在这几年的业绩
百家讲坛 2018年8期2018-08-24
-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代杰出出版大家张元济原本在科考路上一帆风顺,18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歲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后被委任为刑部主事,次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总理衙门章京。从履历上看,张元济无论在科考还是仕途上都堪称春风得意,这在万千读书人中可谓凤毛麟角。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后,张元济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下于6月16日受到光绪的单独召见,君臣相对,就变法问题做了大致的探讨。9月5日,张元济上奏变法总纲5条、细目40条,分别就变法全局、满汉、用人、理财等五大问题做
百家讲坛 2018年6期2018-08-23
-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代杰出出版大家张元济原本在科考路上一帆风顺,18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后被委任为刑部主事,次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总理衙门章京。从履历上看,张元济无论在科考还是仕途上都堪称春风得意,这在万千读书人中可谓凤毛麟角。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后,张元济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下于6月16日受到光绪的单独召见,君臣相对,就变法问题做了大致的探讨。9月5日,张元济上奏变法总纲5条、细目40条,分别就变法全局、满汉、用人、理财等五大问题做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3期2018-06-23
- 张元济:深入书林寄此生(下)
平幕后的实干家张元济主持编译所期间,商务的出版物明显带着他的文化关怀和理想色彩。总经理夏瑞芳则包办事务性工作,两人配合无间。这是契合张元济士人身份的工作状态。而身为董事元老的张元济,还难得地兼备经营才干与魄力。1910年,上海滩发生了外国金融骗子哄抬造成的“橡皮股票”风潮,不少人被卷入并蒙受巨大损失。夏瑞芳投机失败,个人带商务共损失了近13万元。张元济此时正在欧洲考察,商务同人请他回国处理,他复信说明不便马上回程,并特别指出:“对于公司,宜示外人以镇静,而
读书文摘 2018年5期2018-05-12
- 张元济:深入书林寄此生(上)
,总理衙门章京张元济来到京城西郊颐和园朝房等候光绪皇帝召见。这天朝房里有五个人—— 康有为、荣禄、张元济和两位即将赴外省的知府。康有为抓住这个机会,和荣禄大谈变法。荣禄是慈禧太后宠臣,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架子十足,对康有为的慷慨陈词不置可否。二位新知府依次见过光绪后,太监传唤康有为进去。又一刻钟过去,康有为出来了,张元济被传唤进勤政殿旁的一个小屋子里。光绪端坐在一张扎着黄桌帏的书桌后,张元济跪在桌旁。一君一臣相对。滇越边境发生划界的争执,光绪忧心忡忡
读书文摘 2018年4期2018-04-19
- 张元济“犯傻”
雷碧玉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为人精明,做事严谨。在20世纪初的文化巨变中,商务印书馆完成了从印刷工厂到出版巨子的蜕变,张元济功不可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精明之人,也有“犯傻”的时候。有一天,孙中山找到张元济。他先是称赞张元济为商务印书馆付出的辛劳,使商务印书馆成为当时响当当的一块招牌,而后拿出自己的手稿《孙文学说》,想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希望张元济能够帮忙。“实在是出版社有规定,我不好破例。”张元济犹豫片刻,婉转地道出实情。“可否告知
老友 2018年2期2018-04-08
- 重温张元济的出版思想
王玉衡摘 要:张元济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能够站在时代前沿,着眼长远发展,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我国的出版事业,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新知新学开启民智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也奠定了他在整个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关键词:张元济 出版思想 昌明教育 沟通中西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名人,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在出版教科书,保护古籍国故,推动新知新学等方面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并形成了十分宝贵的扶助教
出版参考 2018年11期2018-02-20
- 张元济与《茗斋集》钩沉
)·古籍研究·张元济与《茗斋集》钩沉吕广生(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茗斋集》是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彭孙贻的诗文集,张元济出于对同邑先贤为人的仰慕及其诗文的喜好,并欲继承本族祖未竟之遗愿,获得众亲友的助力,长期搜访彭氏诗文稿本、刻本、抄本,经同好之间的切磋、鉴别、考证,影印而成,彰显了他集出版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于一身的综合素养和精益求精的行事风格。张元济;《茗斋集》;搜访;考校;影印彭孙贻(1615—1673),号茗斋,自称管葛山
图书馆界 2017年4期2017-11-14
- 张元济与海盐
浙江海盐将纪念张元济先生(1867—1959)诞辰150周年,他是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学者。30年前的1987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近现代文化界的名人,海盐人民在县城武原镇文昌路上建起一家以“张元济”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当时,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关于张元济的学术研讨会。张元济图书馆边上附设有涉园,是占地面积8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江南园林式仿古建筑,四围黛瓦粉墙,里面曲桥卧波,亭阁相接,自然成趣。涉园内专设商务版本图书馆
文化交流 2017年10期2017-10-17
- 编余琐谈
是一代文化大师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他在上海参与创建并长期领导的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成立120周年。本期《世纪》“名人书札”栏目发表宋兵、管继平解读新发现的张元济书札的两篇文章以志纪念。8月18日上午,列入上海书展分会场、由解放日报社发起主办的《一位出版家的理智与情感——纪念张元济诞辰150周年文献展》开幕。我躬逢其盛,有幸聆听专程来沪出席纪念活动的史学前辈杨天石先生的精彩发言。那天,杨天石先生对张元济先生的评价,是我所见或耳闻最全面也
世纪 2017年5期2017-09-30
- 关键之处不加引注是汪著通病
汪家熔先生在《张元济》一书中称张元济在南洋公学时的职务叫“总译”,依据什么?汪先生在这种关键之处,不加引注,不加说明——这也是汪著的通病。重要论断不说明其文献依据,叫读者怎能相信呢?叙述蔡元培为商务第一任编译所长时,也没有提出根据。给读者的印象是:此书不像学术性传记而是文艺创作。张元济受夏瑞芳邀請加入商务,除了柳和诚先生引用的依据外,在文献资料中还可以找到不少,例如陈叔通的《回忆商务印书馆》,“夏有一天便与张开谈,问张既在译书院不得意,能否离开,我们来合作
博览群书 2017年4期2017-05-03
- 陈毅不借钱
晚清及民国耆宿张元济是中国出版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上海解放时,这位商务印书馆的原董事长瘫痪在床,陈毅闻讯前去探望,张元济感动得热泪盈眶。陈毅当上海市市长时才49岁,而张元济已是83岁高龄。以后每逢张元济生日,陈毅必送蛋糕祝贺。不过,两人不是这样的一种“客气”的关系,而是互相能做到尊重和信任。上海刚刚解放时,商务印书馆几近破产,经济困难,工资也发不出,张元济向陈毅提出向政府贷款20亿元(指旧币,与1955年发行的新币比,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陈毅原本可以划
求学·素材版 2017年3期2017-03-28
- 《新治家格言》到底说了些什么
,82岁高龄的张元济在肯定《治家格言》体例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撰写了584字的《新治家格言》,这可算是对他一生处世立业、亲身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修身”以为人。张元济在《新治家格言》的首句就提出,“为人之道,修身为本”。修身,是一种思想品质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反省、检查、约束自己;二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这种反省而逐步形成某种情操,达到某种道德境界。修身,旨在为家国百姓。在张元济看来,修身之本在于正心,在于仁,在
阅读时代 2016年3期2016-12-21
- 试论“现代编辑领军人”的自我成长和组织培养
”。[关键词]张元济;领军人才;编辑人才;出版行业;自我成长;组织培养[作 者] 孔庆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副编审;于秀梅,硕士,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李芳宇,硕士,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要探寻“现代编辑领军人”的自我成长路径和组织培养制度,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人能算得上是“现代编辑领军人”。一、“现代编辑领军人”的特点和定义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遴选与培养实施办法》,指出: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申报的基
传播与版权 2016年3期2016-03-28
- 张元济古籍出版实践及其贡献
邱 阳张元济古籍出版实践及其贡献邱 阳张元济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目录学家,凭借深厚的家学功底,在乱离的时代环境中选择古籍整理出版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其在商务印书馆期间,主持编校、辑印《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量古籍,在保存善本、搜辑佚书等方面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张元济;古籍出版;商务印书馆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目录学家,民国时期出版巨头商务印书馆的重
关东学刊 2016年11期2016-03-16
- 商事如政事
——张元济“以政入商”下的文化运作
事如政事 ——张元济“以政入商”下的文化运作黄剑(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民元鼎革之际,中华书局以共和教科书为突破口,抢占商务教科书市场份额。面对危机,商务领导人张元济将其丰富从政经验与政治智慧导入商业模式,加之苦心经营政学商三界高端人脉有年,故得以及时调整并挽回颓势。商务也适时利用其丰沛人脉,在动荡不安的历史年代夹缝中求生存,以文化出版事业为桥梁,无分新旧左右、禹内域外,效仿科举大举储才,将各方势力活成一片,使人脉在商务这
安徽史学 2016年4期2016-02-03
- 离开官场做出版
戌变法失败后,张元济应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的邀请加入出版业。当年的商务印书馆只是夏瑞芳、鲍咸恩等人办的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这样的转身令很多熟悉他的人有许多猜测和不解。盛宣怀极力挽留张元济,但张元济态度非常坚决。他在写给盛宣怀的信里说:中国有4万万人口,但只有40万人受过教育,受过教育的人也只学过几句八股文,如此发展下去,国家要亡。自打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以来,弊端太多,张元济认为也许走民间办企业的道路会有希望。张元济到商务印书馆不久后开始筹划编写教科
爱你 2015年21期2015-04-20
- 张元济、王云五关于“出版文化”的若干思想及评析
围、一种追求。张元济关于出版应服务于救国图存、服务于教育和人才培养,出版应以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为己任,出版要形成“进补和创造”“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出版文化思想和王云五关于“出版是衡量国力强弱和国民素质高下的一个尺度”的出版文化思想是中国出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出版文化;张元济;王云五何谓出版文化?其实业界和学界有诸种不同见解。笔者倾向于理念范畴和价值观准则的这种观点:即出版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出版理念以及在出版理念指导
现代出版 2015年1期2015-03-16
- 张元济的藏书思想探析
杨姜英(张元济图书馆,浙江 海盐 314300 )张元济(1867~1959),近代中国著名的出版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对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纵观近三十年来专家学者对张元济的研究,较侧重于张元济诗文、日记、书札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及其在图书出版、古籍整理以及创办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张元济年谱》《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诗文》《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以及《张元济全集》等专著先后问世。而在中国近代藏书史上,张元济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具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5年4期2015-02-13
- 张元济和我国近代最早的民办图书馆
宋兵摘要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关键词 张元济 近代 民办图书馆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大清王朝徘徊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时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的张元济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途径。张元济认为,“时至今日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5期2015-01-30
- 张元济的大局观
已经把文化名人张元济先生忘记了。被称为“商务之魂”的张元济先生(1867-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是近代著名出版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参与投资创立上海商务印书馆,并设立编译所,聘蔡元培为所长,并延请夏曾佑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这部书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章节体通史。辛亥革命以前,商务印书馆共出版各类课本375种,张元济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张元济不仅为中国的新式出版业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他的出版
新财富 2014年1期2014-02-14
- 张元济拒子承业
印书馆的负责人张元济的儿子张树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打算通过父亲的关系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但张元济拒绝了。张元济告诉儿子,进商务有三不利:一是对你不利。你若进了商务,必然会有人吹捧你,你就会失去刻苦锻炼的机会,浮在上面,领取高薪,岂不毁了你的一生。二是对我不利。父子同一处工作,我就要受到牵制,尤其在人事安排上,很难主持公道,讲话无力。三是对公司不利。你进公司,这将形成恶劣的风气,必然有人要求援。人人都有儿子,大家都要把儿子塞进来,这成了什么样的企业?最终,父亲
读者 2013年16期2013-12-25
- 张元济古籍整理成就及其成因
杨姜英(张元济图书馆,浙江 海盐 314300)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著名出版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充总理衙门章京。 光绪二十五年(1899)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入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参与、主持和督导商务印书馆工作近六十年,使商务印书馆从初期的简单印刷企业,转变为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及其他文化事业为一体的出版重地。 在张元济所从事的各项
图书馆研究 2012年3期2012-02-15
- 张元济出使土耳其护照
宋 兵张元济出使土耳其护照宋 兵浙江海盐张元济图书馆收藏有一份1910年张元济先生旅行土耳其的护照,该护照是张元济出使欧美各国时,于1910年8月在德国期间由土耳其驻柏林总领事批发的,准予其赴土耳其旅行。护照用当时的外交语言法文打印,整个尺寸42×33厘米,文字内容在整张纸的右侧一半,除背面少许批复文字外其余空白。护照的文字汉译为:护照大清皇帝陛下特命驻德国全权公使照请土耳其奥托曼帝国文武官员准予中国教育部员外郎张元济在土耳其旅行期自由通行,并给予必要的协
世纪 2011年3期2011-09-28
- 张元济传记与张元济研究“热”
出版界出现一股张元济研究“热”。仅各种传记、论文集就先后出版了20多种,平均一年一种。涉及张元济的专著、论文那就更多了,如列目录会是长长一大串。张元济不是叱咤风云的政治明星,也不是富于传奇生涯的革命斗士。他从清末的维新派人物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出版家,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但他始终是一位书生。有人称他为“边缘人物”,有人誉其为“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视角不同,侧重各异,无可厚非。然而,人们对张元济的共同定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则完全一致。张
博览群书 2010年2期2010-06-04
- 近三十年来张元济研究述评
9)近三十年来张元济研究述评喻永庆(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1980年以来,随着张元济个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学术界兴起了张元济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涉及张元济与同时代人物的比较、张元济与古籍的保存和整理、张元济与早期政治活动、张元济与近代教育、张元济与近代出版、张元济与近代文化等方面。当前的张元济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加强张元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深化张元济与其他人物的比较或联合研究;重视以张元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4-03
- 政权更迭下的张元济
”的出版业元老张元济,在中国改天换地的时刻,要面对的不仅是“政治站队”的选择,而且是商务印书馆的生存问题1949年5月底,83歲的张元济原本相对规律的生活被全部打乱了。这位经历过中国现代史上历次改朝换代的元老、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出版家、商务印书馆的董事会主席,目睹了解放军开进上海。张元济明白: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自从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一直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商务印书馆后来坐上了中国出版业的第一把交椅,张元济倾注的心血无以计量。192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24期2009-07-13
- 张元济:中国出版第一人
是读书。”这是张元济晚年所写的一幅对联。百年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富强中国的道路,而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的一生。壹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失败。当时的翰林院里,张謇去办实业了,蔡元培回老家教书了,原本等着坐牢杀头的张元济,因李鸿章相助而幸免。李鸿章将他推荐给盛宣怀,于是他来到了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当了译书院院长,后来还当了南洋公学的校长。张元济在科举时代是和蔡元培一起考中的翰林。当年戊
国学 2009年12期2009-01-28
- 张元济著作权辨正
、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先生是该书编著者,从1939年《书录》出版以来,似乎从未有人提出过疑问,虽则初版《书录》用的是潘宗周(明训)的署名。1984年12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此书,版权页上已改署“潘宗周、张元济撰”,并由潘宗周之子潘世兹撰序,说明原委。此后,《张元济年谱》及相关文献的陆续出版,张元济当年为潘氏代编《书录》的历史真相进一步大白天下。然而,近年不知为什么,张元济对《书录》所拥有的著作权被人怀疑,甚至将要被“剥夺”。笔者在参加《张元济年谱》的编著
博览群书 2008年3期2008-07-01
- “忘年友”之误
柳和城《张元济诗文》(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六年十月第一版)第364页有一篇《文学竺岩张君家传》。细读此文,我以为决非出自张元济手笔。此传记述海盐诗人张赐采(字显侯,号竺岩)生平。竺岩公乃张元济的从高伯叔祖,即张元济的高祖张万选(一七五○——一八一九)的从兄弟,清乾隆、嘉庆时代人。两人相隔五代!玄孙为高祖辈先人撰传,绝不会称“张君家传”。从文中更能说明这一点。文末介绍竺岩公的几种著述后说:“余属其从子秀野抄而传之。秀野属为家传。余竺岩忘年友也,不敢辞。”显然作者
读书 1992年10期199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