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 信用卡疯狂套现惹的祸
    生的吉林省松原人于丹虽然只有大专学历,却一度把信用卡套现的活儿干得很溜。2008年,于丹在当地保险公司上班。几年后,于丹谈了个比自己大两岁的男友叫肖明亮。肖明亮有一阵子经常在网上买彩票,但投入并不多。2013年夏天,也许是受到男友的影响,于丹一度也迷上了买彩票,幻想着运气好能中个大奖。于丹先是把自己手头十多万元现金全部用于购买彩票,但结果事与愿违,手头的积蓄用光了她还是没有中到大奖。此时的于丹已经身不由己,不甘心的她继续加大投入,幻想一夜之间能把亏掉的钱赚

    检察风云 2020年16期2020-09-26

  • 最美的时节遇见你
    键词】古诗词  于丹  意象专题  贬谪诗词  写作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一文中,比较了中国诗和外国诗的区别,说到中国诗在内容上的特点是富有“暗示性”,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确实,中华文化博观约取,古人丰富的情感当被时间沉淀,经岁月磨洗而最终以珍珠般晶莹美丽的诗词呈现时,它们便成为了文明之结晶,中华之瑰宝。而中国人的性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词的涵养和熏陶。我们谁没有在童年时背诵过古诗词,美丽诗意的种子自幼便被根植于心中,“诗书文章朗朗读,琴韵奏响绕梁堂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9期2020-09-24

  • 于丹:不忧不惧,向上生长
    佶念四十岁以后,于丹才第一次登上庐山。立冬时节,在南昌讲完课的她一路辗转抵达庐山脚下,已是下午四点半。还没来得及换运动鞋,就被庐山管委会的领导招呼,“您先别急着放行李,就现在,跟我上山。”天色渐渐暗沉,云深雾重,抓一把空气,仿佛能攥出水来。于丹心想,明天再来也是可以的吧?但带路人斩钉截铁的语气打动了她。台阶湿滑,越走暮色越重,眼前灰茫茫一片,带路人领着她不断往前走,不时告知她“还不够高”。就在她走得近乎绝望的时候,空气中的暮色渐渐开始稀薄,出现了干松的鱼肚

    女友 2020年1期2020-06-03

  • 疲惫生活里的诗和远方
    命变得与众不同。于丹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朋友王先生家做客,晚餐后和朋友夫妇一起欣赏斜阳。突然,王先生问她:“一个月前的今天,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于丹拼命回忆,但她确乎想不起来一个月前的这一天傍晚自己是不是在家里,甚至都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北京。于是王先生就又问:“那么,十天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于丹再努力回忆,似乎当时自己不在北京,做了什么也都忘记了。王先生只好再问:“那么三天前呢?还记得吗?”于丹告诉他,三天前的傍晚自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1-30

  • 父亲是我的人生引路人
    王洁于丹曾说过,她之所以能如此熟练地把“孔子”“庄子”信手拈来,皆得益于她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旅途中的引路人——她的父亲。父爱,给了她最好的人格成长环境,陶冶了她的情怀。教育的前提,是让女儿学得轻松耳濡目染的环境,和风细雨的方法,有利于孩子一种习惯的养成。于丹现在喜爱诗歌源于父亲从小就在和她说诗歌。还在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着女儿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女儿:“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女儿说:“不闹啊。”爸爸把女儿扛起来

    现代妇女 2018年11期2018-11-07

  • 父亲是我人生引路人
    王洁于丹曾说过,她之所以能如此熟練地把“孔子”“庄子”信手拈来,皆得益于她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旅途中的引路人——她的父亲。父爱,给了她最好的人格成长环境,陶冶了她的情怀。教育的前提,是让女儿学得轻松耳濡目染的环境,和风细雨的方法,有利于一个孩子一种习惯的养成。于丹现在喜爱诗歌源于父亲从小就在和她说诗歌。还在小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着女儿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女儿:“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女儿说:“不闹啊。”爸爸把女儿

    人民周刊 2018年3期2018-03-21

  • 于丹:师德是最大的品牌
    刚开始的新学期,于丹提出了三点期待:要成为真正的自我,不要被这个世界克隆成盗版;要真正去热爱,将艺术作为一辈子的信仰;要从大学里带走相伴终生的好习惯,哪怕不幸遭遇苦难,也能泰然自若。于丹认为,学生们形成对学校的基本印象,直接关系到今后几年的学业。20多年来她一直喜欢在周一上午给学生上课,给自己和学生一个起点。记忆中的课堂谈起自己的老师和作为老师的自己,于丹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在经历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教师节后的周一上午,她对记者说,老师们用自己的生命提携学生,

    中国名牌 2017年11期2017-10-20

  •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的脱口成章等成为于丹语言魅力中的亮点。【关键词】于丹;《百家讲坛》;语体于丹面对提问曾这样坦然地回答:我觉得站在讲坛上,首先要遵照栏目的要求,完成定位,即站在大众平台上阐释经典,15岁的中学生要听得懂、有兴趣,将古代的经典放在当下环境中做当下的解释,这是职业化的标准,和大学讲课完全不同。我要做的是把道理“稀释”,变成大众的语言,唤醒人“心中有,口中无”的道理,要让大家觉得是听到流行歌曲一样,而不是对经典动辄仰视,只会死记硬背。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老少咸宜,特

    资治文摘 2016年10期2017-07-13

  • 向孩子学习,共同成长
    王源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曾因在《百家讲坛》中的精彩演说而备受瞩目,为大众所熟知。2006年,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感悟》等著作。她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给世人的生存智慧。内容不单是知识和趣味,也是现代人寻求心灵安定所需的精神力量,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家

    琴童 2017年1期2017-02-18

  • 国学的市场狂欢
    年“十一”期间,于丹开讲《〈论语〉心得》,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竟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国学热。于丹后来回忆说,她本来以为这只是帮万卫老师一个忙。这个万卫老师,即《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他听说于丹读过《论语》,便想到了找于丹来主讲。本来,于丹是拒绝的,但经不住万卫一直劝说,她就来央视录节目了,完全是试一试的心态。于丹一上来开口就说,哗啦啦讲完了一节内容。说完之后大家都鼓掌,问:“于老师,你下次还来吗?”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于丹一夜爆红,被视为“国学超女

    看历史 2016年11期2017-01-03

  • 于丹位居高校名人网络热度榜200强榜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分别以1156、1060的网络关注度领衔高校名人榜。位居榜首的于丹,谦称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者,她的《论语心得》以简简单单的故事表达论语之意,架起文学精粹抵达现代生活的桥樑。从《百家讲坛》走入公众视野的她,将她的快乐观、幸福观传达给日渐浮躁的世人,一时之间,“寻求内心的安宁”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哲学。坐拥359万微博粉丝的于丹,以594社交热度遥遥领先,在微博上时常传递着自己的生活观,对身边事物的见解,谈文化

    杰出人物 2016年9期2016-12-14

  • 孔子的温度和颜色
    老师推荐我去看《于丹<论语>心得》,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有很多的思想小火花向外冒。于丹说:“孔子没有颜色,只有温度。”我理解的是孔子的话有些让我们兴奋,给我们亲切感,好像来到温暖的火炉边;有的话引起我们的反思,使我们如坐针毡,全身发冷。于丹还说:“孔子是灰色的。”我认为她说的不对,适合孔子性格的颜色可以是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平易近人的肉色,象征胸怀博大的蓝色,积极进取、孜孜不倦的绿色和纯洁无瑕的白色……其中,肉色,白色和灰色的性质差不多,且也比灰色高雅。孔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6年3期2016-08-17

  • 于丹品牌出版:十年主题流变与未来走势
    [摘 要] 回顾于丹自2006年国庆7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的作品出版情况之后,关注于丹十年出版,分析于丹媒体形象和品牌延伸的二元互动,探讨于丹品牌出版的十年主题流变与未来走势。[关键词] 于丹 品牌出版 国学普及 出版主题[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72-03[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Yu Dans publication

    出版科学 2016年6期2016-05-14

  • 瞧!文化名人们这样当爸妈
    不崇拜妈妈—— 于丹在女儿面前不隐藏脆弱学者于丹在女儿3岁时,曾经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和观众分享过她当妈的感受。于丹说:很多人会问我,你的女儿学不学《论语》,崇不崇拜你?其实我女儿不知道什么是《论语》,也从来不崇拜我。相反,在3岁的女儿面前,于丹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脆弱。有时候,劳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她长叹一声“好累呀”,这时,女儿会跑上来说:那我给妈妈画幅画吧!女儿用她特殊的方式给妈妈力量。于丹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带着童话的思维在成长,大人千万不要用科学的思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8期2016-05-14

  • 于丹做了件好事情
    著作。许多人批评于丹,说她讲得不好,但我认为于丹做了好事情。她为什么轰动?是群众需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哲学,需要知道我们文化的传统。他们有自动的要求,文化寻根与小儿女寻找亲生母亲一样自然,失去“母亲文化”很久了,自发的理性追求当然特别强烈。于丹碰上这个时期,一下子成了红人。她请出孔子跟群众见面,让文化饥民喝到一碗文化甜粥。(摘自“搜狐读书” 图/豆薇)

    特别文摘 2016年8期2016-05-04

  • 于丹教女,不当严师当『疯妈』
    张德强于丹教女,不当严师当『疯妈』张德强她是中国当红的文化名人,顶着各种光环,有人称她是“女易中天”,也有人叫她“学术超女”。于丹不喜欢这些称谓,更喜欢让人把她看作一个九岁小女孩的妈妈。那么,面对当今社会上家长为了让儿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疯狂地报奥数班、英语班、海外游学班……常被人视为“心灵导师”的于丹会要求女儿也满腹经纶,走精英教育路子吗?孩子是坡上的鲜花于丹认为,中学生的心智发育已基本趋于成年人,有了较强的判断与自我控制能力,这个阶段要对他们进行规范

    人生十六七 2015年22期2015-11-19

  • 于丹:女儿是我最美的梦想
    是被孩子修正的。于丹没生孩子的时候,常想要生一个特别漂亮的,特别结实的,等到女儿苗苗真生出来的时候,于丹立马就失望了:孩子黑乎乎的,才六斤多。但大夫一量:身长正常,体重正常,头围正常……从那时起,于丹的人生标准就改变了,原来,正常就是最好的生命。随着苗苗一天天长大,于丹开始觉得是孩子在教她,启迪她。于丹最喜欢和女儿玩的一个游戏是“画图说话”,女儿在一张白纸上用各色画笔随便涂画,母女俩拿着它你一句我一句地讲故事。一次,女儿在纸上画了四个太阳,于丹让女儿开头。

    分忧 2015年4期2015-09-10

  • 于丹:湖泊上的“草原梦”
    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于丹。这里是于丹精心营造、呵护的“水下草原”。他已在这里度过了23个年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工业化的推进使中国环境问题凸显,湖泊污染尤为严重,很多“草型湖泊”退化为“藻型湖泊”。1992年,于丹作为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者,在大量走访调查之后,锁定在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开展“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调查”,决定将其打造成中国淡水湖泊的生态标本。梁子湖本底非常好,种类非常丰富。但是,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造成湖里水生物种类基本灭绝,原来的二类水质

    博览群书 2015年7期2015-09-02

  • 逐渐走到清淡
    禹有一日在台湾,于丹和朋友王先生夫妇坐在王家的阳台上闲望着远方。王先生突然问于丹:“一个月前的今天,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于丹拼命回忆,却拼接不出记忆中零星的画面。“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会被忘记,但我要让你记得今天这个傍晚在我家的阳台上看过的落日。”王先生的话深深打动了于丹于丹成名于《论语》,而《人间有味是清欢》则完全是于丹对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的心得与感受。别人问:“从解读历史精典到写市井百态,你不担心读者会不买账吗?”于丹回答:“讲《论语》的时候,

    爱你·心灵读本 2015年6期2015-07-06

  • 许嘉璐欠了学生半堂课
    出名的北师大才女于丹也是其中之一。谈起恩师许嘉璐,于丹说了记忆犹新的一件事。许老师上课都提前到教室,然后站在那里一讲就是50分钟。只有一次例外,他进教室后表情很凝重,讲了 20多分钟后说:“实在对不起,同学们,今天我不能讲下去了。因为陆达松先生病危,他是我上大学时得益最多的老师,也是章太炎的再传弟子,我必须马上赶过去。这种情况下,我站在这里也魂不守舍,讲不下去了,只好欠同学们半堂课了,以后我会找机会补上的。”说完,许老师就走了。于丹说,许老师走后,同学们都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8期2015-07-01

  • 于丹:让孩子不靠谱的童真再持久一点
    儿的“首席玩伴”于丹39岁怀孕,40岁生女。没有孩子的时候,她常想要生一个比别人的孩子都好的孩子。女儿坠地的时候她却很失望:当时的苗苗才六斤多,黑不溜秋的。但医生一量:身高,正常;体重,正常;头围,正常……从那个时候起,于丹的人生标准就改变了:原来,正常就是最好的生命呀!当妈妈之前,于丹对孩子有一大堆的期望和设计。有了女儿之后,她对孩子的期望修正为:第一,孩子要身心健康,能享受生活;第二,要正直和善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要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一种依赖性

    伴侣 2015年6期2015-06-08

  • 学术不可娱乐化
    值高校秋季开学,于丹在9月4日晚发出一条微博,援引清朝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的“开学讲话”,勉励今年入学的新生。可没多久,网友就指出,这篇“光绪讲话”是假的,来源于一部网络小说。而且此前多年,对这篇“讲话”的“证伪”在网上已热炒了好几拨。有“学术超女”之称的于丹由此再次受到广泛质疑。于丹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论语》而一炮走红,成了社会上的“学术明星”。她的《〈论语〉心得》等讲演文章,在受到追星族热捧的同时,也不断受到学界的批评,被指出其知识有误,对孔子等

    杂文选刊 2015年11期2015-05-14

  • 于丹:终其一生遇见真我
    做了什么!”这是于丹在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发布会上的开场白。关于这个问题的出处,她写在了新书里。有一日,在台湾。于丹和朋友王先生夫妇,坐在王家的阳台上闲望着远方。王先生突然问于丹“一个月前的今天,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于丹拼命回忆,却拼接不出记忆中零星的画面。“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会被忘记,但我要让你记得今天这个傍晚,在我家的阳台上看过的落日。”王先生的话深深打动了于丹,这就是她想要传递的生活态度,正如她的新书书名“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轼贬谪四年

    英才 2015年3期2015-03-13

  • 杨恒均认为于丹演讲太多牵强
    的戏是开幕式后请于丹做主题演讲,她谈中国文化。这是我第一次听于丹演讲,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于丹的想法。那次,她演讲起来如滔滔长江之水,唐诗宋词信口道来,旁征博引,这一讲,就是将近两个小时。于丹为了突出中国文化优越而对西方文化与宗教的不以为然,把中国的伦理抬出来同西方的宗教抗衡(好像西方就没有伦理似的)。为了教育她碰到的一个不懂得高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她用大段讲述一个禅的故事。她说,古代一位混混买了三匹八吊钱一匹的布,付款时声称“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6期2015-02-14

  • 于丹:跨越东西的中国竖琴演奏家
    教授斯凯拉·坎盖于丹,第一个站在世界竖琴艺术前沿的中国姑娘、世界竖琴舞台崭露头角的杰出青年演奏家。她是喝东方墨水、由中国老师指导培养出来的竖琴演奏家,却破天荒在西方人垄断的竖琴界荣获大奖,实现了中国竖琴界零的突破。她在美国的几度奋斗成就卓然,在竖琴大国将一个个异国学生推上舞台。最后,她将生活与事业的落脚点选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共存的香港,希望能有更多东方人学习和享受竖琴艺术的独特魅力。如同与她生命相依的竖琴,于丹的音乐、气质、人品都在古典韵味中散发出优雅的芬芳

    小演奏家 2014年8期2014-11-03

  • 于丹的短板
    眼中,满腹经纶的于丹是最受欢迎的“段子大王”和“学术超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于丹是短板多多的小女人。于丹生来偏科。一次在饭桌上,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问于丹:“妈妈,527减107,等不等于527减100加7?”于丹想了想,回答说:“等于啊。”女儿于是就让妈妈算算看。于丹停了筷子认真一算,才知道自己错了。于丹的错误惹得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她却不恼不火,说:“数学计算失误,确实是我的短板,但这个短板至少也带来了两个长板效应。第一,它激励了女儿——女儿会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7期2014-10-11

  • 于丹的短板
    眼中,满腹经纶的于丹是最受欢迎的“段子大王”和“学术超女”,称得上“中國第一才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于丹是短板多多的小女人。于丹生来偏科,一直对数学不感冒。一次在饭桌上,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问于丹:“妈妈,527减107,等不等于527减100加7?”于丹想了想,回答说:“等于啊。”女儿于是就让妈妈算算看。于丹停了筷子认真一算,才知道自己错了。于丹的错误惹得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她却不恼不火,说:“数学计算失误,确实是我的短板,但这个短板至少也带来了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3期2014-09-10

  • 于丹呼吁教学回归板书时代
    范。比赛播出后,于丹在微博上呼吁当代教师好好反思,尤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被电脑代替,应该更多地拿起笔写汉字,回归“板书时代”。随后,于丹以自己任教大学的经历告诉今报记者:“老师现在都做课件,做PPT,看起来好像是文字工作者,其实都是键盘上的文字工作者,在键盘上选字都知道是这个字,一旦关上电脑让他自己写,就都不知道了。所以,长期以来,在用课件的同时,我都要求自己在上课的时候留一块黑板,一有新的想法,随时都可以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上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8期2014-08-15

  • 于丹:精神治雾霾
    日下午,文化名人于丹在新浪微博上对她的330万粉丝再施一盆心灵鸡汤:“雾霾持续到了周末,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同时,于丹发了一组自己在秘鲁“天空之城”马丘比丘拍下的清新照片。不料于丹此言论引发了大规模的批评。@文化批评家王晓渔:当雾霾渗透到所有领域,渗透入每个人的卧室,再呼吁回到私人领域就有些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4期2014-06-26

  • 父亲的严厉和深爱成就女儿于丹
    赖晨“学术超女”于丹3岁能认字看书,4岁能背诵《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8岁饱览中外文学名著。2006年,她的著作《于丹心得》出版,在国内上市一年销量达600余万册,目前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于丹的成就,离不开于廉这位成功的父亲。严厉父亲造就好学女儿于廉于1925年生于沈阳,于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于廉历任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等职。他还曾长期担任万里(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3期2014-05-19

  • “学术超女”于丹被轰下台
    外:当主持人邀请于丹上台与大家分享感受时,台下呛声四起,“滚下去,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尴尬地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后,站到了后面,下面依旧高呼“滚下去”,最后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网上爆出于丹被轰下台一事后,有不少观众出面证实,并澄清现场细节。网友“Helen Claire”是北大学生,称自己是当晚的观众之一,并没有听到很大声的“滚”,主要是各种“下去吧”和一句“你没资格代表我们”。她说,现场观众非常文明,并说自己在最后也嘘了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2期2014-04-03

  • 于丹的“精神治霾法”能灵验吗
    中国都在说雾霾,于丹自然也不会缺位。2月25日下午,文化名人于丹在新浪微博里对她的330万粉丝再施一盆心灵鸡汤,不料很多网友觉得口味太重,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底线。于丹微博原文说,“雾霾持续到了周末,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奉于丹为大师者,在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心灵鸡汤一贯的清新和销魂。有些人定胜天的

    华声 2014年5期2014-03-31

  • 不要剥夺孩子的尊严和自由
    买很多奢侈品。”于丹在一次演讲中直言: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于丹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两岁时,于丹就告诉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以前父母带她出去玩时,她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 岁,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11期2014-02-07

  • 于丹的短板
    眼中,满腹经纶的于丹是最受欢迎的“段子大王”和“学术超女”,称得上“中国第一才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于丹是短板多多的小女人。于丹生来偏科,一直对数学感冒。一次在饭桌上,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问于丹:“妈妈,527减107,等不等于527减100加7?”于丹想了想,回答说:“等于啊。”女儿于是就让妈妈算算看。于丹停了筷子认真一算,才知道自己错了。于丹的错误惹得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她却不恼不火,说:“数学计算失误,确实是我的短板,但这个短板至少也带来了两

    知识窗 2013年10期2013-05-14

  • 于生活中寻找趣味 ——读于丹新著《于丹趣品人生》
    寻找趣味 ——读于丹新著《于丹趣品人生》□ 张永生【书 名】《于丹趣品人生》【作 者】于丹【出 版】中信出版社【日 期】2011年10月版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5年前,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讲《论语》,短短一周时间就成为一位文化明星。5年后的今天,她又将“人生的幸福感”这一命题融入到新书《于丹趣品人生》里,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才能渐渐地靠近幸福。《于丹趣品人

    民生周刊 2012年19期2012-10-20

  • 于丹的意义、意思和意境
    勇《百家讲坛》让于丹的好口才得到尽情释放,家喻户晓的她走上了事业的巅峰,成为众人眼里的“明星学者”,讲课费水涨船高,轻轻松松出本书一卖就是上千万册。不过对于名利得失,她却显得十分清醒:“名利可能如影隨形,但你得知道你是谁。”在《百家讲坛》之后,于丹也曾遭遇过职业和人生的迷茫。当讲完了《论语》、《庄子》,所有先秦思想的精华之后,再找一个什么样的载体才能在生活里被大家津津乐道、喜闻乐见?她一直在寻思,这个载体必须是中国式的,是从东方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还必须是日

    幸福·悦读 2012年11期2012-05-08

  • 于丹《论语》解读的特色及价值
    一些必要的链接。于丹教授在这样的环境下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引导民众进入儒学殿堂,让孔子儒学影响现代人的生活。1 解读的背景当代世界是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生存单元的世界,一国要想自立自强,就需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更需要发掘自己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日益兴盛发达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给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支撑的重要精神资源。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从春秋末期开始到辛亥革命,这中间它很少遭到全面性的颠覆,而在上世纪却遭受了两次全面性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4-13

  • 于丹的性情短信
    孟祥海熟悉于丹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口才,她的短信也很有名气。据说她发短信极快,已经发烂好几个手机,而且她的短信是色香味形的大杂烩。她的短信常常是因时因人有感而发,是生活火花的碰撞,是智慧的闪现,虽片言只语,信手拈来,却充满了情趣,让人了解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于丹。在《百家讲坛》这个圈内,于丹素有“小妮子”的雅号。这还得从她给《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老师发的短信说起。2007年正月初五晚上,马老师收到于丹的短信:“亲爱的马老师,今年春节最大的心愿就是给您发个拜年短信息

    老友 2011年3期2011-06-09

  • 昔日力挺换回“恩将仇报”
    2008年1月,于丹来日本拜见了福田首相,这在日本外交史上是件大事,因为一位中国的大学教授拜会百忙中的国家首相一般是不可能的。我和日本改革新党主席荒井广幸专门走关系,联系日本外务省安排首相的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紧急定下来在1月30日傍晚福田首相接见我和于丹,并由荒井先生和大使馆孔铉佑公使陪同。此次接见日本派了一百多家媒体及请中国在日的主要媒体采访接见情景,可见日本福田首相和政府是多么重视于丹—这位孔子和《论语》的传播者。然后就是在早稻田大学演讲,在日

    博客天下 2010年13期2010-11-25

  • “学术超女”于丹的孔门恩怨
    雅婧“学术超女”于丹的孔门恩怨文/刘雅婧围绕两位孔学名人、三家出版社、四本著作,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被卷入了一场喧嚣的“孔门恩怨”。“我和于丹的交往是太亏了,感情亏,经济也亏。”孔子第75代孙孔键最近有点儿烦。他自称和于丹交往甚密,不料在5月下旬,一封突如其来的律师函下发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函中称,孔键的4本书侵犯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民事权利,希望新华书店予以配合,将4本出版物下架。很快,在部分新华书店里,身为日本聚龙新闻社总编辑的孔健所著的《于丹的天空》

    博客天下 2010年13期2010-09-20

  • 从来没有卑微的日子
    宏1989年秋,于丹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国文化研究院工作。这是一家文化部下属的单位,条件很好,专业也对口。但是,当她去报到时,才知道要下基层,去院下面的印刷厂,而且是编制户口一起下去,颇有破釜沉舟的悲壮意味。到底要多久才能调回,是一个未解之谜。印刷厂在北京南郊一个叫柳村的地方。进得厂来,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土路,道两旁是稀疏的村落,有很多瘦且大的土狗。于丹拎着一个塑料网兜,越往里走,心越凄凉,心想,我堂堂一硕士研究生,就要在这样僻静的乡村荒废岁月吗?正这么

    人民周刊 2010年2期2010-08-15

  • 于丹的“益者三友”
    友谅、友多闻。”于丹以讲论语心得而声名大噪,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她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三个朋友,于丹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徐滔是于丹十几年的朋友,被于丹比作“钻石女人”———美丽而坚强。她们相识于电视台,当时共同策划一档《法制进行时》的栏目,因为彼此相同的做人、做事态度,俩人一见如故。徐滔的正义和勇敢,是于丹最为钦佩的。当记者那会儿,徐滔一天到晚都待在电视台,废寝忘食,随时待命。从西站绑架案,到吴若甫绑架案,有危险的地方就有徐滔,她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深

    意林 2010年4期2010-05-14

  • 牵牛要牵牛鼻子
    。——北师大教授于丹现身香港尖沙咀商务印书馆出席《于丹心得》英文版签售活动时如是说。曾在香港被称为“国学超女”的于丹表示,生活和文化应该是多元化的。(6月15日广州日报)于丹再次被周董附体,于丹如此对周杰伦“撒娇”已不是第一次,只是不知周董心里是否有所波澜?解读“于丹式矫情”,可以给人以诸多心得。比如,于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北大教授身份,一个女人在公开场合偶尔表达一下对一个男歌手的倾慕并没什么,而问题恰恰在于,有着“国学超女”身份的于丹一而再再而三地吵

    北方人 2009年8期2009-12-04

  • 辩论台
    次会议上突然炮轰于丹:“我以前挺喜欢于丹的,突然她蹦出一句,她喜欢周杰伦,这下灭绝了喜欢她的想法。你喜欢庄子,但怎么能同时喜欢一个大喊大叫的人?”(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论语》《庄子》研究者)你认为于丹作为一个经典研究者可不可以喜欢一个通俗流行歌手?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9年18期2009-11-24

  • 于丹的成功与博士的悲哀
    曾经甚嚣尘上的“于丹热”,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术争论,笔者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客观而冷静地分析了于丹的成功及博士们的悲哀。【关键词】于丹 《论语》 大众文化对于于丹,批评不少,多是来自学术界的挑剔;赞誉更多,大都出自民众的热捧。孰是孰非,见仁见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诸子的研究为什么持续很“冷”?于丹对于经典的解读为什么曾经很“热”?时光进入现时的中国,日子便开始快节奏的奔涌。新的文化现象日新月异,热潮迭起,总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6期2009-09-01

  • 于丹和她的“撒泼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瞬间成为一颗当红的学术明星,在赢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于丹这个名字便与“论语”一起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她也因此被称为“学术超女”。近日,于丹——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又一次跳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但这次的关注不是因为《论语》,但又与《论语》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于丹在伦敦的关于儒学的讲学活动催生了一个质疑她道德的帖子,“学术超女”的睿智一时间在网络舆论的汪洋中被淹没。那么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这段由学术讲学引发的道德争议

    记者观察 2009年11期2009-08-01

  • 我看于丹
    张满飚于丹关于《论语》《庄子》的节目播出后,平民受众敬佩有加,一些国学研究博士们却联名反对,赞赏声和批判声同时在媒体上如潮涌起。谈笑风声的笃定怡悦和义愤填膺的躁动叫骂同堂比肩,形成了儒道传统文化街谈巷议的罕有奇景,将国学研究推向了一个人本的高峰,一个触及国人千百年来思想核心情结争鸣的高峰,演绎出一场任何人都始料不及又津津乐道的文化大观。反对于丹的博士们引经据典,挑出了于丹有关《论语》《庄子》释文中的一些问题。我感到,博士们所挑的问题大多是对的。如果囿于训诂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6期2009-07-24

  • 提醒的温柔
    她在电视上看过《于丹读论语心得》后,把于丹的心得,以及大量的千古名言摘录下来,整天便拿着她的笔记本孜孜不倦地教诲着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且,她每天都会在与我共进午餐时,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述她的心得体会,甚至在每天晚上睡觉前的那一小会儿都要提醒我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而不习乎?”可是当时任性的我却不以为然。等啊!盼啊!妈妈终于要去太原实习了,我总算可以清静几天喽。心中有着走向自由一般的快感和思想解放的满足

    青少年日记 2009年6期2009-07-03

  • “孔子给于丹写情书”?恶搞学者引争议
    《情人节孔子写给于丹的一封情书》的帖子在网上走红,引起网友热烈追捧。这篇文章以孔子的口吻给于丹写了一封恶搞情书,调侃于丹在过去演讲中的一些内容。此封情书一出,引起了网友的极大争议:这是否是对孔子和于丹的不尊重?经调查后发现,文章作者是一名70后写手。作者回应各大网站称,孔子和于丹,我都没有恶搞! 恶搞:“孔子”给于丹写情书“于丹小妹:你好!我是鲁国的孔丘。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我想你也不会对我陌生,甚至对我还很熟悉呢。2500多年了,你是我发现的第一个有德

    金山 2009年3期2009-04-09

  • 喝“鸡汤”人的生命焦灼
    吴冠军于丹,不少学院知识分子给了她一个绰号——“学术超女”,因为据说她的学术功力不深,书却卖得奇好。人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时,于丹表示:“我把我的这种解读,解释为一种体验式的、感悟式的阐发。什么是体验?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浸润。”于丹之所以获得如此广大的阅读群体,正是因为她把对古典文本的解读,同当下现实中的日常生命“关联”了起来。即使于丹对儒家思想的阐释在学理上是那么粗鄙、错

    南风窗 2009年4期2009-03-03

  • 学者明星化:富了自己,害了学生
    说在过去一年中,于丹的演讲费翻了七倍,两小时高达六万元,成为“目前身份最高的学者演讲人”。这种日进斗金的情况。与歌星影星没有两样,在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对于这种情况,早在1930年潘光旦在他的《教授待遇与今日流行之兼任讲师制》一文中说,著名教授之所以不能和明星相提并论,是因为除了追星族之外,许多人对于明星“不过是短期的欣赏”。但是教授之于学生,却不能是短期欣赏,而需要言传身教。他认为这种“师生关系,是应该没世不忘的。”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的讲师并不是一种职称

    杂文选刊 2008年6期2008-05-14

  • 把自己的心放大
    华已届不惑之年的于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朝气蓬勃。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她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职业。当了十几年大学教师,每接手一届学生,她都要在4年中给每个学生过4个生日。每个“小寿星”在生日这天会收到全班同学的贺卡,而他们最企盼的是看到班主任热情洋溢的信。4年中,班上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于丹认认真真写下的4封信,他们将之视为成长中最珍贵的礼物。于丹讲究仪式。她说,过生日这个仪式是希望让孩子有一份感恩之心,感谢母亲,感谢生命,感谢成长。我们生活中太缺乏仪式感的东西,

    37°女人 2008年2期2008-03-31

  • 于丹:把经典变成平民的盛宴
    7日,黄金假日,于丹,一个笑容灿烂、言辞滔滔的小女子,在一直由男性学者占主导地位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当2500年前的那位老人家由庙堂之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变成一位亲切、达观的邻居老伯,絮絮叨叨地为现代的我们传道解惑,人们不由得惊诧和欣喜:“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于丹的观众。而后,由讲稿结集而成的《于丹心得》一书出版,首印即达60万册。然而,于丹的影响这才刚刚开始,进入2007年,已经没有哪一个学者的名字比于丹更响亮。年

    人物 2008年1期2008-02-27

  • 2006年的最后一场文化高烧
     展2个月之前,于丹这个名字,还只是电视媒体圈所熟知的一个专家,现在,这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论语》布道者。仅一个月,《于丹〈论语〉心得》的销量便突破了100万册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字说明,2006年“十一”长假期间,究竟有多少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在这个曾经让易中天、阎崇年、纪连海等人成为众人瞩目的“学术明星”的节目中,于丹一身套装在他们之后,一连7天解读《论语》,创造了收视率新高,成为惟一成功的女性主讲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期2007-05-14

  • 我们的生活贫乏得只剩下电视了?
    俗为名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并要求她从《百家讲坛》下课,并向观众道歉。这两则新闻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是家长和十博士在我看来有些过激的反应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电视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一个动画片就能教坏孩子?而一个电视讲坛就能误导了学术?我们从来不高估好的影视作品对孩子的影响力。如果有人跟你说让孩子看一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画片,他就会变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你肯定会觉得是说大话,吹大牛。但为什么孩子看一部脏话连篇、有暴力情

    杂文选刊 2007年9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