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特

  • 东西方比较视域下赖特有机艺术论的文化积淀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美国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家,在其有机艺术论的建构中吸收并学习了以中国古典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东方智慧,是东西方文化走向同一轨道的典型案例,也是全球化语境下的重要文化事件。本文在东西方比较视域下,从唯一神派自然崇拜与“共生”、斯宾诺莎泛神论与“道”以及超验主义文学与“万物同一”三个方面阐明接受道家美学之前的赖特所蕴含的文化积淀与东方智慧的交融汇通。厘清以赖特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艺术家接受东方古典美学的前置思想渊薮与

    当代美术家 2023年4期2023-08-04

  • 论《卡彭塔利亚湾》中的混杂性
    析了亚历克西斯·赖特笔下的《卡彭塔利亚湾》中的澳大利亚白人与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语言和文本叙述混杂到关系混杂,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土著真实历史。白人与土著混杂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澳大利亚白人的殖民话语,为土著的历史以及文化身份的重构赢得一片空间。【关键词】亚历克西斯·赖特;《卡彭塔利亚湾》;混杂性;解构【中图分类号】I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004-03【DOI

    今古文创 2023年25期2023-07-20

  • 詹姆斯·赖特诗歌的生态思想解读
    诗歌奖的詹姆斯·赖特的地位仅次于罗伯特·勃莱。诗集《树枝不会折断》是赖特创作生涯的转折,同时诗歌母题也出现较明显的生态转向。赖特将美国田园式的抒情诗建立在鲜明跳跃的意象、简洁质朴的词语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境之上,饱含对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深切关怀。本文从生态思想角度切入,对《树枝不会折断》进行文本细读,探讨赖特生态意识的源起和赖特生态审美的现代价值。关键词:詹姆斯·赖特;生态审美;树枝不会折断;诗歌作为美国深度意象派的代表之一,詹姆斯·赖特以其简洁而意境深

    雨露风 2022年5期2022-06-19

  • 浅析赖特实现社会主义的三大策略
    凤 孙铭阳摘要:赖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替代性选择是走向社会主义,由此,他阐释了资本主义应该被替代的五个命题:资本主义是无法持续的经济体系、深化反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革命性转型、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终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他提出三大策略:(一)断裂式转型。是指资本主义社会采取革命手段推翻政府,实现社会解放与社会主义;(二)间隙式转型。其策略是有意进行间隙式活动,用以促进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转变,终将通过革命促使资本主义断裂;(三)共生式转型。建立对立社会力

    西部学刊 2022年8期2022-05-13

  • 有关理查德·赖特作品概况的简评
    摘要: 查德·赖特是一位美国黑人小说家、评论家、诗人。他的作品主要以写美国黑人题材、写种族歧视主题闻名于世,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土著之子》,其他名作还有《局外人》、《没完没了的梦》以及自传《黑孩子》等。他的这些作品让我们了解到黑人家庭在白人世界生存的困境。关键词:赖特;黑人文学;生存困境理查德·赖特最著名的作品是《黑男孩》和《土著之子》。作为一名具有先锋意识的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评论家、诗人,他的作品主要以写美国黑人题材、写种族歧视主题闻名于世,作品中洋溢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2-25

  • 现实主义背后的文化殖民主义
    创者——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被誉为黑人文学的“里程碑”。由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特殊,作者将当时最敏感的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创作主题,所以现实主义成为了小说最为突出的特征。在小说显性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与之并行的以文化殖民主义为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分析这一叙事暗线,揭示出它对小说显性情节发展的交互和补充作用,可以丰富对主人公别格形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作品主题意蕴的理解。关键词:赖特;土生子;文化殖民主义;隐性叙事进程;黑人民族文化赖特

    美与时代·下 2021年9期2021-10-09

  • “超可断言性”即“真”?
    摘要:克里斯平·赖特倡导将“超可断言性”当作真谓词,进而为反实在论提供“真”概念的正面解释。他通过论证“超可断言性”可以满足等值模式(ES)“P是‘超可断言的当且仅当P”,来推动他所主张的“多元主义真理论”。赖特的这一尝试并不成功,“超可断言性”面临诸多挑战,如它实质上并不满足等值模式(ES),又使反实在论陷入两难境地,以及它具有可废止性等。如果赖特无法对这些挑战做出合理的回应,那么他将不能捍卫自己的真理论立场,同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超可断言性”不可

    江淮论坛 2021年4期2021-09-23

  • 以“有机”之名——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通过还原其生存年代以及早年的生活、工作经历,了解大师有机建筑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催化因素,并对其草原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以及有机建筑理论进行了简短的概括阐述,从而揭示出大师在现代建筑史上的独特性,以期从中重新发现当代建筑实践的正确方向。关键词:赖特;有机;现代主义建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萌发时期的一位建筑大师,和勒·柯布西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三位一起被后人推举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四位先驱人物,西方建筑自他们开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2021-06-22

  • 珠宝店黑影
    售价也非常高昂。赖特是个刚“出道”的小窃贼,决定铤而走险,趁夜偷一对宝石。偷东西前,他先到一家小酒吧喝酒壮胆,喝得有点迷糊的时候,他忍不住对旁边的人说: “老兄,我要去偷那些宝石,只要一对颜色相同的就可以,你说我会成功吗?”这时,醉醺醺的赖特根本没注意,身边坐的正是巡警卡尔和司科特,就摇摇晃晃地走了出去。两个巡警面面相觑,他们还没碰到过这么大胆的窃贼,决定跟过去看看。出乎意料的是,赖特从一家食品厂的仓库里直接打开门,翻墙就进入了珠宝店,而店里的保安都已经呼

    学与玩 2021年3期2021-05-11

  • 探究《黑孩子》中语言行为对主体意识的建构
    容摘要:理查德·赖特的自传性小说《黑孩子——童年与青年时代的记录》中主人公“我”的语言行为以其个性鲜明的特征和反映主体意识的特性成为“我”构建主体身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心理语言学对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理论的阐释,小说中“我”的语言行为既是语言能力的外化表现,又承载了“我”在时代和种族背景下特殊的心理。在语言理解、接收和输出的三个层面上,“我”故意曲解父亲的言语、从聆听到阅读以及开展写作实践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反映了主体意识萌生、主体能力提升和主体身份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2021-05-08

  • 超越与重生
    义抗议文学先驱,赖特代表作《土生子》开辟了黑人文学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受瞩目的文学作品。小说讲述了别格误杀白人玛丽,最终锒铛入狱的悲惨故事。本文试图从黑人布鲁斯思想入手,探讨布鲁斯隐喻生存哲学、布鲁斯实质论、超越布鲁斯,旨在解读赖特对传统布鲁斯内涵的超越。关键词:理查德·赖特;别格·托马斯;土生子;布鲁斯思想引言作为一种黑人独有的音乐形式,布鲁斯在美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不仅开启了自然主义抗议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15

  • 《土生子》主人公别格的悲剧命运探析
      要:理查德·赖特的小说《土生子》在20世纪深受美国读者青睐,其主要原因在于作品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形象——别格·托马斯。本文将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三个主要层面来分析主人公别格性格的形成原因,从而进一步探析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关键词:《土生子》;赖特;别格;性格纵观美国的历史,种族歧视问题源远流长,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1619年第一个非洲黑人被带到美国开始,罪恶的奴隶制度便在美国出现。在奴隶制度下,黑人就是一种物品,是白人的奴隶。奴隶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6期2020-10-30

  • 感悟?生活:每天做最重要的事
    钱晨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在赖特9岁那年冬天,有一次他跟叔叔在雪地上走了很远的路。在途中叔叔让他回头看看那留下的两串足迹,“你的脚印太没有目的性了,一会儿偏向那些树木,一会儿又折到栅栏边,似乎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你看我的脚印多么笔直,知道原因吗?因为我时刻没有忘记做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你一辈子也别忘了我的话!”“我从未敢忘记,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做什么,每天都不要忘记做最重要的事。后来我设立了目标——建筑设计,这就是我今生每天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21期2020-08-14

  • 探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有机建筑思想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1934年设计建造而成。流水别墅作为赖特的成名之作,确切诠释了赖特所主张的有机建筑理论,在现代建筑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流水别墅共有三层,面积约为380平方米,由许多天然的材质搭配人工建造方法结合而成,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建筑样式。流水别墅概括了赖特的有机哲学,他把建筑放置在溪流之上的做法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氛围,这种既有空间维度,又有时间维度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期2020-05-29

  • 两个字的发言
    一次,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每周的业务讨论例会。会上,一些同事为了工作上的事情口若悬河、争吵不休,惟独弗莱明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沉默不语。这时,赖特爵士扭过头来问他:“请问小弗莱,你对刚才同事们发表的意见有何看法?”弗莱明坐直了身子,然后满脸严谨地回答了一個字:“做!”听了弗莱明的回答后,会场爆发出哄堂大笑。人们觉得,弗莱明一定担心自己说不到点子上,所以才只能回答这少得可怜的一个字。没想到,了解弗莱明的赖特爵士开口道:“大家不要笑,请认真感受。其实小弗莱的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10期2019-10-14

  • 浅析现代建筑中的唐风唐韵
    筑与现代主义大师赖特的东方情缘。关键词:唐朝建筑;日本建筑;赖特一、引言隋唐是中华建筑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代的建筑,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的成就的基础上, 吸收融和了外来建筑的影响,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唐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建筑规模、布局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为以后中国历代建都树立了典范, 并对日本的平城(今奈良)、平安(今京都) 两京的兴建也有很大的影响。二、唐风建筑的类型唐代建筑的规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2019-10-12

  • 浅谈赖特有机建筑论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美国卓有成就的现代建筑大师,同时也是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的代表人物。赖特从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感受中找到灵感,他提出的有机建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的建筑,依照自然所启示道理行事,而不是刻意的去模仿自然。本文分析了赖特有机建筑思想形成的原因,讲述了赖特有机建筑风格的特点。重点分析了有机建筑思想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希望对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关键词:弗兰克·赖特;有机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2019-09-10

  • 战神
    子,这群野兽!”赖特将军帽狠狠摜在桌上,一脚踢飞椅子。他率领的特遣队是“魔鬼一样的精灵”,可眼前的小山包,是天堑。特遣队对小山包进行了两天一夜的轮番进攻,“疯子”们用子弹、刺刀、牙齿,一次次把特遣队打挎,焦黑的山包上堆满尸体。军部发来最严厉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下小山包,打通南撤的道路。尖利的风“噢呜”嚣叫,巴掌大的雪片“咕咚咚”倾倒,天黑了。赖特无奈地下令,等待天明。士兵们蜷缩到厚帐篷中,冻得瑟瑟发抖,气温降到了零下40度。天终于亮了,天地白茫茫,成了

    小小说大世界 2019年2期2019-05-14

  • 他把房子盖在瀑布上
    随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学习。于是,考夫曼在挑选乡间木屋的建筑师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赖特。不过,许多人都觉得,这并不是最佳选择,赖特这个人是个“拖稿大王”,还总是疯狂超预算。事实也是如此,足足等了半年,工地还是一堆草。连个设计图纸的影都没见着。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考夫曼来电话说他途经赖特的工作室,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就要到了,看看草图画好了没有。 赖特在电话这头异常平静地告诉他:“草图画好了,可以过来。”(其实那个时候,图纸连一笔都没画。)接下来的这两小时,成

    智慧少年 2018年11期2018-12-24

  • 自然之“道”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有机建筑”的倡导者。赖特崇尚自然,其设计的建筑充满诗意,流水别墅是对“有机建筑”最好的诠释。时至今日,他的设计思想也引领着未来设计的走向。关键词:赖特;自然;有机建筑;未来设计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20世纪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所遵循的设计思想。实际上,他从未给这个术语予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8期2018-11-26

  • 他在瀑布上搭了座房子——莱特和他的流水别墅
    的设计者弗兰克·赖特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本文以赖特一生为线索,用另一种视野来探索建筑大师的杰作诞生的底蕴。每个人都有秘密,而相比于其它设计行业,建筑师因为客户以及合伙人或学徒经常一起在他们的工作室里日夜相伴,所以能够看到听到他们的个人生活,使他们的私生活大白于天下。因此世界上许多知名建筑师都面临着各种谣言和传闻,甚至是丑闻,这可能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吧!而事实上,这些大师的生活里也绝不仅仅只有他们的经典作品。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一生

    大东方 2018年3期2018-09-10

  • 浅析流水别墅的设计创意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经典之作。本文对流水别墅的设计进行探索与分析,从而深入的认识这一建筑的瑰宝,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并从它的身上体会赖特的”有机建筑”这一设计理念。关键词:流水别墅;赖特;设计;有机建筑一、流水别墅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个孤傲的美国人对东方文化却一往情深,他便是赖特。而流水别墅作为赖特的经典之作,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周围是成片的栎树林,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整个山谷。匹兹堡百货公司的老板考夫曼迷上了这咚咚的泉水,并买下了这块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2018-07-28

  • 浅析《土生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土生子》;女性人物;社会反讽《土生子》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出生于美国本土地区的黑人青年因错杀一个白人姑娘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众多作家及评论家已经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精确深入地分析,指出了造成主人公别格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为美国畸形的社会制度。但很少有人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显然“她们”也是造成别格悲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黑人女性方面、白人女性方面分别探析“她们”对别格悲剧的催化作用。一、女性人物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2018-07-21

  • 两位美国后现代诗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姻缘
    ·勃莱和詹姆士·赖特都对中国的古典诗词怀有执着的追求和喜爱,是美国当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两位作家。本文以这两位诗人为关注对象,探讨这两位美国后现代诗人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与中国古代诗人、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关键词】美国后现代诗歌;罗伯特·勃莱;詹姆士·赖特;中国古典诗歌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92-02在全球化的当下语境中,在欧洲文化中心主义遭遇后现代的“去中心”、文化多元的国际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2018-06-08

  • 感受赖特的温度
    谐法则。建筑大师赖特(一八六七至一九五九)毕生追求的建筑艺术真理——有机建筑,就是这一切最好的诠释。该理念给冰冷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无机物注入温度,变得“有机、生长”,贯通了心灵、个人、建筑、自然、宇宙。建筑学在其专业的间架结构、土木工程之外,最为根本的,还是一门人学。赖特一生多产而传奇,是西方现代建筑史上的巨擘,一个世纪以来,其设计大都成为美国地标,巍然屹立。赖特家族标志“川”意为“为追求真理,不惜抗衡整个世界”,这也一直是他的座右铭。他孜孜以求,独树

    读书 2018年3期2018-03-09

  • 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中的存在主义
    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经典代表作《土生子》于1940年问世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但是也因为书中对暴力的的大量描写而成为一本颇有争议的著作。本论文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解读主角使用暴力犯罪的原因及作家赖特想要表达的黑人民族主义观点。本论文主体结合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来分析《土生子》中的存在主义特色。通过该分析旨在让读者了解到主人公别格因其自由选择而犯罪,又为其罪行承担责任。别格的悲剧反应了黑人群体个人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指出只有从根源上树立起民族意识,才能拯救

    青年时代 2018年35期2018-02-24

  • 赖特建筑设计思想研究状况及思考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大师,创造了“大草原”和“美国风”风格的建筑形式,他是有机建筑理论的开山鼻祖,被公认为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最有远见的建筑师。对赖特的建筑名作、建筑思想,与其他名家的建筑思想进行了对比,也对东、西塔里埃森建筑学校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析,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人员提供一种思路。关键词:赖特;有机建筑;建筑思想中图分类号:TU- 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2-0149-021 引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绿色科技 2018年2期2018-01-31

  • 《土生子》中的空间政治
    摘 要: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极具先驱性的非裔美国作家。他不仅塑造了“新黑人”形象,开创了“抗议小说”的形式,而且他还敏锐地意识到了社会空间对黑人的压迫。在《土生子》中,他从空间维度细致描绘并深刻剖析了种族隔离给黑人精神和行为带来的影响,揭示了种族主义的空间政治。关键词:赖特 《土生子》 空间政治20世纪非裔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因其对美国黑人经验的真实描绘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已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书目。赖特在本书中所刻画的“新黑人”形象以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06

  • F.L.赖特 -----美国住宅建筑大师
    F.L.赖特 -----美国住宅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1959年4月9日卒于美国菲尼克斯。F.L.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建筑)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Prairie School)的代表人物。F·L·赖

    创意与设计 2017年4期2017-11-03

  • 西方现代设计大师对中日建筑环境设计影响之比较
    在华以及弗兰克·赖特在日的建筑设计创作理念研究,和对中日现代优秀的建筑案例去分析、归纳、总结、比较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来更好地分析西方现代设计大师对中日建筑环境设计的影响。关键词:现代设计;建筑环境;墨菲;赖特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75-01一、引言建筑环境设计作为现代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無论是在理论研究问题上还是在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其发展历程与现代设计的演变进程是息息相关的,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2017-09-22

  • 致命悬赏
    畔卡梅尔小镇上的赖特和妻子坎蒂丝又吵架了,吵得很凶。争吵到最后,坎蒂丝气呼呼扔下句狠话,摔门而去:“这日子没法过了,明天就离婚!”也难怪,赖特生性懒散,隔三差五就丟工作;还特别爱做白日梦,天天巴望着天降横财,一夜暴富。这不,眼瞅人至中年,仍要靠坎蒂丝养家,还车贷房贷,支付各种生活开销。“哼,谁说我没用,赚不来钱?只是时机未到罢了。不信是吧,咱走着瞧。”赖特冲坎蒂丝的背影咕哝几声,又坐回电脑前,习惯性地在搜索框里输入了“苏略湖”“罗德里格”等字眼。很快,一则

    故事林 2016年23期2017-09-11

  • 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白人种族歧视的福柯权力观解读
    说之父”理查德.赖特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及细腻的描写极大推动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其代表作《土生子》所塑造的“新黑人”形象颠覆了人们以往对黑人的思维定式,揭示美国黑人遭受的生存困境。美国白人社会作为主流文化对黑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体现了福柯的权力规训理论。在如同监狱般的美国社会中无形的歧视与规训使比格变成权力的被压迫者。关键词:理查德.赖特;种族压迫;福柯;规训权力[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2017-08-22

  • 理查德·赖特《黑小子》的饥饿书写
    0 引言理查德·赖特是美国非裔文学波澜起伏发展里程的第一座高峰,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之一。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勃赖顿·杰克逊(Blyden Jackson,1910—)把1940年至1957年这一时期称作“赖特时代”,他认为“赖特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施咸荣,1988:78) 。赖特的代表作《黑小子:美国饥饿》(BlackBoy,1945)是一部经典美国自传体小说,记载了赖特对自由的追求经历了痛苦而心酸的过程,也使他成为最具世俗主义

    外国语文 2017年6期2017-08-15

  • 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常鸣 傅昊摘要:赖特建筑思想的核心就是有机建筑设计理论。有机建筑理论的贡献是草原式住宅的合乎情理的逻辑发展同时还吸收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合理内核。有机建筑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是处于建筑理论边缘的民间智慧,虽然有机建筑理论当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建筑理论,但是赖特建筑的有机理论价值观以及他所运用的形式语言值得我们分析思考。本文将从形式语言的框架与应用这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对赖特作品的分析,论述其作品中形式语言设计手法的特征和设计应用实例,从而阐释这种语言对现代建筑以

    艺术评鉴 2017年11期2017-07-18

  • 邻家球星
    ,英国摄影师雷-赖特经常会为英国最著名的球星们拍照。他按下快门诞生的那些肖像讲述了一个时代,彼时看起来球星们也过着凡人的生活。70年代初,雷·赖特曾是英国媒体圣地弗利特街上的一个化验员。平时他一个人住在幽静无光的小房间里。下班后,赖特回去酒吧里消磨时光,那是他展露口才的好地方。正是那时他与两名水晶宫球员成为了好朋友。这两人邀请赖特为他们拍摄全家福,赖特带着自己的相机赶往伦敦东南,拍下了一张张让人赞叹的图片,其他球员见状也纷纷希望赖特能帮他们拍照。后来赖特

    全体育 2017年1期2017-05-25

  • 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阶级镜像
    骆夷摘 要:赖特在阶级问题研究中经历过两次立场与逻辑的转变。最初以支配为中心对阶级进行了不成熟的探索,建立起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中期将马克思主义与韦伯主义相融合,在罗默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剥削理论;后来整合了多种阶级阶层研究思路,建构起一个综合性研究框架。多种立场的转变凸显了赖特思想的不彻底性,究其根源在于赖特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观而轻宏观的理论研究方式。其中期理论更富建树性,为学界做出突出贡献。关键词: 赖特;阶级;阶层;剥削;分析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现代化 2016年5期2017-04-12

  • 不要为琐事分神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时代》杂志评选出的“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位人物”中,他是唯一的建筑师。谈及自己的成功,赖特坦言,9岁时的一次教训,帮助他树立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并最终为他带来成功。9岁那年,赖特跟叔叔在大雪覆盖的地面上走了很远的路。途中,叔叔让他回头看他们留下的两串足迹。“你的脚印太没有目的性了,折来折去,一会儿偏向那些树木,一会儿又折到栅栏边,似乎完全忘记还要赶路。”叔叔说,“看我的脚印,多么笔直,知道原因吗?因为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6期2017-04-06

  • 致命悬赏
    畔卡梅尔小镇上的赖特和妻子坎蒂丝又吵架了,吵得很凶。争吵到最后,坎蒂丝气呼呼扔下句狠话,摔门而去:“这日子没法过了,明天就离婚!”也难怪,赖特生性懒散,隔三岔五就丢工作,还特别爱做白日梦,天天巴望着天降横财,一夜暴富。这不,眼瞅人至中年,仍要靠坎蒂丝养家,还车贷房贷,支付各种生活开销。“哼,谁说我没用,赚不来钱?只是时机未到罢了。不信是吧,咱走着瞧。”赖特冲坎蒂丝的背影咕哝几声,又坐回电脑前,习惯性地在搜索框里输入了“苏略湖”“罗德里格”等字眼。很快,一则

    微型小说选刊 2017年8期2017-04-05

  • “史上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为你设计狗窝 ——吉姆•伯杰写给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01男孩吉姆·伯杰写给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信件原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他70年辉煌的职业生涯中,设计了千余座建筑,其中建成的有500 多处。1959 年,他逝世后,被美国建筑师协会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他被公认为真正的建筑大师,而他最小却或许是最不寻常的设计,诞生于1956 年,起始于一封来自12岁的男孩吉姆·伯杰的信。吉姆·伯杰的父亲是赖特曾经的一名委托人。这个小男孩的请求很简单:他想要委托赖特为他的狗埃迪设计一座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6年4期2016-06-17

  • 化丑为美:赖特俳句中的女性意象解析
    蕾摘要: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身后出版的817首俳句中有40余首是关于女性意象的书写,他运用并置的写作手法表现女性病态、丑陋和邪恶的美,而这种异化的缘由则是西方种族歧视与男权社会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这种将后殖民主义的主题与现代意象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无疑为赖特俳句的现代性增添了一笔。关键词:理查德·赖特;女性意象;美学;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I712.12文献标识码:A理查德·赖特(1908-1960),非裔美国作家,其小说《土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6-16

  • “比特币之父”现身?
    一名叫克雷格·赖特的澳大利亚男子近日声称,自己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赖特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证据,此外,他的说法也得到比特币圈内大老的认可。据报道,赖特提供了证实自身说法的证据,这样的证据为“比特币之父”所独有。在一段视频录像中,赖特使用了比特币上线交易之初的密钥。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乔恩·马托尼斯日前发表文章称,他“坚信”赖特就是中本聪,他已经见到支撑这一说法的三类证据。不过,也有媒体认为赖特的说法还有待确认。据悉,比特币的概念20

    世界知识 2016年10期2016-06-02

  • 日本因素影响下的赖特草原风格
    樊迪【摘要】:赖特一生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黄金期(草原风格期)1900——1910;不毛期1910——1936;第二黄金期1936——1959。本文主要从赖特早期草原风格时期建筑作品来分析日本因素对他的影响。文章整体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结合赖特生平经历对其早期草原风格建筑作品中的日本因素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论述赖特受日本因素影响的原因。【关键词】:赖特;建筑;草原风格;日本;影响1.赖特早期建筑草原风格1.1赖特生平赖特1867年6月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2016-05-30

  • 世界
    世界加拿大男子赖特将钻戒发送至天空,并拍下这一经过向女友求婚,让女友感动不已,当即点头答应。这个戒指跟一个木制的小铲子绑在一起,然后被系在一个高空气象气球上。此外,赖特还在该气球上安置了无线电广播发射机和GPS,并用Go-Pro来捕捉高空的景象。发射之后,戒指历经4个小时到达3万米的高空,之后,赖特在一个池塘边重新拿回了戒指,并将视频播放给女友看。赖特在影片中对女友说:“我过去几个月都没加过班,周末也拒绝进公司,就是为了这个完美计划。”赖特说女友斯蒂芬森

    读者·原创版 2016年2期2016-04-07

  • 论居住:有关人类生活、建筑物和空间的思考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及其后继者为例,试图从位置、自由空间和广袤三个面向出发,将空间描述为虽不显眼却使得一切空间中的事情得以显现的可能条件。与这个意义上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就是日常的居住。一切人与事都由于居住而在场显现,所以这种居住绝不是非本真的。关键词:海德格尔;居住;本真性;赖特;空间中国分类号:B516.54文章标识码: A一人类总已经居住着了,这并非偶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居住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本质要素。植物生长,然而它们并不居住;动物活着,但它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年1期2016-03-09

  • 恶棍天使洛伦岑·赖特
    1赖特身高2.11米,体重225磅,肌肉发达。他留着山羊胡,笑起来很有魅力,已经过世的前灰熊老板迈克尔·海斯利说他像个“电影明星”,但赖特最引人关注的特点还是他的嗓音。他的声线很少颤抖,仿佛从腹腔深处传来的低沉,还带有南方口音,简直就像孟菲斯本地的爵士歌手,但是在2010年7月19日,他的声音第一次变得恐惧而尖锐。在赖特向吉尔曼镇的911打电话报警时,接线员只能模模糊糊地听到令人不安的噪音:“枪声……有枪声……天呐!”当时35岁的赖特刚搬到亚特兰大郊区不久

    当代体育·扣篮 2015年24期2016-03-04

  • 浅谈象征手法在《卡彭塔利亚湾》中的运用
    作家亚力克西斯·赖特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它既是一部关于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鸿篇巨著,也是一部表现魔幻手法的优秀作品。在小说中,亚力克西斯·赖特第一次把土著人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在我们眼前。本文主要从象征主义角度仔细探究了《卡彭塔利亚湾》中的人物描写,探究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主题表达的关键作用。【关键词】卡彭塔利亚湾;亚力克西斯·赖特;象征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75-02一、作家及作

    戏剧之家 2016年2期2016-03-03

  • 在追寻存在感中成长 ——《黑小子》文本解读
    520)理查德·赖特他的自传《黑小子》既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整整一代美国南方黑人的成长。赖特写作的主要目的不是愉悦读者,也不是给人以审美上的满足,而是要揭露美国社会现实,探查自己的内心,呼吁人性,追寻正义。苦难的童年赋予理查德·赖特一种饥饿感获得满足、存在层面获得自由的渴望,并以此激励着他最终通过写作这个行为来为“自我”、为黑人民族负责。理查德·赖特;饥饿;存在一、苦难境遇中的深刻体验理查德·赖特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腹地,从小遭受贫穷、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0期2015-10-29

  • 朱迪思·赖特诗歌的生态解读
     要: 朱迪思·赖特是澳大利亚诗坛巨匠。她的诗歌自然,颂扬爱情,礼赞生命,怒斥战争,倡导和谐平等,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充满生态智慧和生态之美,给了缺乏家园感的现代人以启示和慰藉。关键词: 朱迪思·赖特    诗歌    生态解读1.朱迪思·赖特简介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1915-2000)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诗人,也是澳大利亚唯一被提名诺贝尔文学的女诗人,一生获奖无数,被七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70年当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1992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2015-09-10

  • 赖特的剥削与中间阶级理论评析
    骆夷摘 要:赖特①有取舍地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思想与罗默②的剥削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剥削理论。为了解决“中间阶级”的“矛盾定位”问题,他采用三重剥削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定位分类。这是一种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是他试图将马克思和韦伯两种理论传统结合起来的产物。赖特的尝试出现了逻辑矛盾,呈现出思想的不彻底性,然而这些纰漏也不能抹杀赖特独树一帜的阶级思想在当代阶级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关键词:阶级;中间阶级;剥削;赖特中图分类号:F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3期2015-05-29

  • 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罗默的剥削理论、赖特的阶级理论和埃尔斯特的思想展开深入的专题研究,促使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分析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践维度,在批判和吸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境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而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关键词]分析马克思主义;柯亨;罗默;赖特;埃尔斯特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罗默、赖特和埃尔斯特等。

    知与行 2015年5期2015-01-31

  • 如何让你不杀我
    事件:强奸嫌疑犯赖特,在上法庭前闪电般袭击了女法警,随后闯入法庭,将主持审判听证工作的法官和另外一名法院工作人员当场开枪打死。行凶后,赖特又在现场附近打伤一名新闻记者,从其手中夺得一部绿色福特轿车,驾车仓皇逃跑。主持人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以免遭遇赖特的袭击。这则消息并没有影响到卡佩珊,放学后,她还是按原定计划前往朋友家参加派对。聚会很热闹,直到深夜11点多才结束。路上行车较少,显得很安静,她不由得想起了寄居在母亲家5岁的女儿。想到可爱的女儿,卡佩珊情不自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4年6期2014-07-11

  • 赖特: 与共产主义串味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去世就已近55周年。纽约的几个大型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等)都不约而同地举办了纪念赖特的展览。作为世界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赖特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其他三位。原因是他所代表的,不止是一个建筑设计流派的创立与沿袭,更是传统乏善可陈的美利坚历史上最土生土长的“美国风”。从古根海姆说起2009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回顾大展。赖特是古根海姆最早请来做设计的明星建筑

    艺术与设计 2014年2期2014-03-05

  • 美国反贪腐史上的里程碑
    议院议长詹姆斯·赖特的贪腐弊案令世界震惊。这位美国立法机构中的最高官员在和《政府伦理法案》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不得不辞职谢罪。《政府伦理法案》的出台赖特之所以敢于大肆收受好处,一方面是因为贪欲作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长期以来,美国法律对官员的个人和家庭财产不作公开要求,直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幕僚长阿丹姆斯爆出受贿丑闻。阿丹姆斯丑闻之后,美国朝野上下都意识到了监督官员收入来源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在1958年通过了《政府服务伦理规定》。这项规定直接禁止了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1期2013-08-22

  • 建在泥浆上的帝国大饭店
    筑设计师弗兰克·赖特应日本政府邀请,在东京的一大片空地上,设计建造帝国大饭店,一个与以往的设计完全不同的地方是,邀请方着重提出了“抗震”这一独特的要求。赖特曾经设计了众多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但唯独没有设计抗震建筑的经验,而且,也没有同类建筑可供借鉴。赖特的至交劝他不要承接这项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務,以免损害他如日中天的名声。“畏难而退不是我的风格。”赖特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好友的建议,他一面让助手前往世界各地寻找最新的高强度建筑材料,一面亲赴东

    幸福·悦读 2012年4期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