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
- 试论辽朝的承“中国”之制
;制度建设;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K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5-0006-05契丹始兴松漠之间,自公元4世纪以来一直活跃于我国北方地区。公元10到13世纪,契丹族建立了疆域庞大的辽朝,盛极一时。辽朝在坚持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广泛吸收接纳周边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多元融汇的社会文化面貌。这种广泛吸收接纳周边民族文化的现象,在制度实践上则集中体现为遵循“中国”之制,即辽朝的官制、礼制、文教、律法等方面都与中华传统政治制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5期2024-06-21
- 蒙自彝族尼苏、姆基和壮族土僚女性日常服饰的融合嬗变
性日常服饰;文化交融;服饰变迁中图分类号:TS941.12; K89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6-0120-09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4.06.013彝族尼苏、姆基和壮族土僚是红河蒙自地域的世居族群。蒙自地处康滇古陆边缘,位于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主要地形有坝区和山区两种,因其属于云南低纬高原带,所以全年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蒙自的彝族尼苏自称“尼苏颇”(ne33
丝绸 2024年6期2024-06-17
- 金代皇家仪仗初探
仪仗;职官;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 K24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1-0033-08皇家仪仗自西周便有之,此后历朝历代在因循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了包括车舆、伞扇、旗帜、鼓吹、礼器和兵器等器具在内的仪仗体系。皇家仪仗是彰显统治阶级身份的重要媒介,《汉书》有言:“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1]324,可见皇家仪仗的礼仪内涵及其在中原仪卫制度中的作用。金朝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天眷改制之时借鉴了诸多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2024-04-29
- 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酉阳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
也是当地音乐文化交融形成的产物,本文以酉阳民歌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历史演变、种类、唱词、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发掘出它的核心内涵,找到它在文化交融中的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酉阳民歌;文化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3-00-03酉阳民歌是酉阳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酉阳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酉阳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区,
艺术大观 2024年3期2024-04-27
- 大同地区北魏墓葬与民族融合现象探索
;民族融合;文化交融;宗教信仰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37大同地区北魏墓葬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文明瑰宝之一,同时也承载着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印记。北魏时期的墓葬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现象,墓葬形式、陪葬品、宗教信仰和墓葬地的选择都表现出多元性和包容性。通过对大同地区北魏墓葬与民族融合现象的探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1 研究背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2023-12-29
- 文化交融环境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的教学对策
初中音乐 文化交融引言:组织教学活动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期间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个性特色、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等层面高度重视。初中时期可以说是青少年智力思维发展及主体意识觉醒的关键期,学校需要结合初中生的发展情况增设符合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多门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音乐这门学科和其他课程一样重要,同样是初中必学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情操以及审美意识的艰巨重任,可以使得学生的精神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文综) 2023年34期2023-09-03
- 东大杖子墓地所见东周辽西地区文化交融与演进
时期辽西地区文化交融与演进的情况,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关键词】竖穴土坑墓;封石墓;等级差异;文化交融辽宁东大杖子墓地位于辽宁省建昌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内,该墓地是因1999年文物与公安部门联合破获一起涉及国内外的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大案(10·28大案)后被得知的。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墓葬区位于东大杖子村中部老河道以西的村落中,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据推测墓葬总数应超过200座[]。200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2023-07-10
- 中国汉字“微”生态语境下的视听化表达
达。关键词:文化交融;互动性;新纪录电影;弹幕文化;《“字”从遇见你》中图分类号:G206;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4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外在形态美和深刻的内在意蕴映射出我国古人非凡的智慧。每个汉字都充当着文明的窗户,从中不仅可以洞悉泱泱中华距今6000多年的风土人情、文化思想和处世哲学,还可以从厚重的历史中体悟华夏文明古国历久弥新的民族精
艺术科技 2023年1期2023-06-22
- 中国古代舞蹈在唐代全盛现象探析
;全盛现象;文化交融;继承创新【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10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31中国古代舞蹈技艺精湛、动作讲究,与乐和谐交融,在不同时期散发不同的魅力并影响他国的舞蹈文化。有唐一代,中国古代舞蹈进入鼎盛时期,舞蹈种类丰富、乐舞机构完善、舞人舞技高超、与其他艺术交相辉映,别开生面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2023-05-31
- 民俗文物研究:美美与共的民族婴儿摇篮
;婴儿摇篮;文化交融;民族融合引言随着博物馆事业不断推进发展,各个博物馆藏品也渐趋丰富,涵盖面十分广泛。其中,有一类文物被统称为民俗文物,既包括珍贵的古代民俗器物,也包括距今较近的民间使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实用器物,这类文物在地市级和旗县级博物馆中收藏更多一些。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这个“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时空概念,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文化交融、城市发展关键节点、具有典型性文化内涵的民俗实物,即便时间还不够久远,也应该被重视和征集到博物馆中来
东方收藏 2023年2期2023-03-28
- 敖汉部蒙古族头饰研究
头饰;民俗;文化交融一、核心概念辨析“敖汉”是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据《清史稿》记载,达延车臣汗(达延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游牧于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日喀尔喀。在明代,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从杭爱山徒牧瀚海,跨越老哈河南下。图鲁博罗特次子为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士谢图有两个儿子,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明末,蒙古宗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在位时期,隶属于察哈尔的岱青杜楞因不堪林丹汗的暴政,借其弟额森伟征那颜出离察哈尔部,后游牧至老哈河中
东方收藏 2023年12期2023-02-26
- 浅论《啸亭杂录》中的满汉文化交融
,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多方面表现,既有满族对于汉文化的吸收,又有汉族对满族习俗的借鉴,同时,分析作为统治民族,满族对待满汉文化的态度,以及满汉文化交融的深远影响,从而揭示满汉文化双向互动,最终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关键词:《啸亭杂录》 文化交融 尊孔崇儒 国语骑射 首崇满洲一、《啸亭杂录》作者与背景《啸亭杂录》是清代的个人笔记,对于研究清代掌故、人物、制度等,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者昭梿是代善第六氏孙,承袭礼亲王爵,嘉庆二十年(1815)因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2022-05-12
- 论李安电影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李安导演一直试图从电影中探索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内涵,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元素层出不穷,这也从侧面突出了李安导演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文化融合的坚定态度。《推手》和《喜宴》两部电影中都有类似的文化矛盾和冲突,无论是在饮食文化、婚姻文化、家庭伦理关系、性取向等方面的具体差异,还是于民族关系、父子关系和多元文化关系的复杂交织,都能凸显出李安导演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重点探讨李安导演在影片中对中西方文化的解读,思考影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2022-05-09
- 时代掠影
吐蕃;粟特;文化交融;丝绸之路对于郭里木棺板画,其墓葬主人的说法主要有苏毗说、吐蕃说和吐谷浑说。诚然这三种说法至今都难以确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郭里木棺板画所呈现的应是青藏高原北部吐蕃统治时期的生活画卷。学者霍巍认为其墓葬主人的族源应为北方鲜卑系统的吐谷浑人,但其反映了青海吐蕃文化的多元因素[1]。学者罗世平认为1号墓的A、B板分别表现的是吐蕃民族的会盟和丧葬场景且传达出一种天国观念[2]。学者许新国支持吐蕃说且认为这一时期的吐蕃绘画融合了中原、中亚和西亚的
美与时代·上 2022年3期2022-04-26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者形象”及“文化交融”四个不同纬度下“中国形象”书写的阐释和提炼,探索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本性,创造出真正的中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关键词】新移民小说;中国形象;弱者;知识分子;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2)03-0026-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合肥学院科研基金人文社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RW032DA)。文学中
今古文创 2022年3期2022-02-03
-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西化”倾向的客观审视(1)
体现出在世界文化交融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担忧。面对社会的重压,教育部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但却始终没有压住舆论的风波。在当今社会,“西化”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既然产生就并非空穴来风,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和内容,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恰当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社会的担忧,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西化倾向;文化交融外国文学作品可以反映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会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然
速读·下旬 2021年11期2021-10-12
-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西化”倾向的客观审视
体现出在世界文化交融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担忧。面对社会的重压,教育部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但却始终没有压住舆论的风波。在当今社会,“西化”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既然产生就并非空穴来风,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和内容,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恰当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社会的担忧,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西化倾向;文化交融外国文学作品可以反映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会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然
速读·下旬 2021年11期2021-10-12
-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时代关切、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济平台、创新文化交融方式搭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平台、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搭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平台。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有资源;文化交融;政治共同体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理论与实际发展于一体,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思想,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创新思想,又是对国家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全新要求。边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与多个国家接壤,边境人员来往密切,民族成分多元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8期2021-08-30
- 热贡艺术在文化交融中的传承与发展
:热贡艺术;文化交融;传承;发展1 热贡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热贡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繁星,照亮了华夏文明。同仁①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藏族为主,同时还有汉族、回族、土族、保安族等民族,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境内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海内外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数百年来,同仁地区一大批手工艺人们从事民间绘塑艺术,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够绘制唐卡作品。当地享有“中国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4期2021-08-30
- 少数民族高职学生文化交融及民族意识形态建设创新
研究高职学生文化交融的表征与机理,探索民族意识形态建设创新机制。提出基于民族学生文化交融的民族意识建设创新的建议和做法:尊重民族信仰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机制创新;融合民族艺术文化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教育创新;认同民族生活习俗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模式创新。关键词:意识形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54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校情生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3期2021-08-04
- 邕江水道视角下的古代南宁壮汉文化交融研究
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交融历史,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族群分布从壮族分散聚居到壮汉民族交错杂居;(二)形成地方特有的语言文字,即平话与古壮字;(三)生产经济上的农盛商兴;(四)民间信仰呈现出诸神共存的格局。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交流,南宁壮族与汉族在文化上形成兼容并蓄的特色。这种互融共生的文化现象,对于当今民族团结共荣,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邕江水道;古代南宁;壮汉民族;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西部学刊 2021年8期2021-07-11
- 以“海丝”文化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美育的实践路径
上丝绸之路;文化交融;自然【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17-02Practical Path to Carry out Kindergarten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Sea Silk" Culture as the CarrierZENG Naling (Haisi Kindergarten,Chidian Town,Jinjiang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2021-06-30
- 基于文化交融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
演。本文基于文化交融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作出探究。关键词:文化交融 群众舞蹈 创作编排 思维创新群众舞蹈已经成为当前每个社区常见的锻炼方式,同时也是社会不同群体参与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它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作用,也使基层群众精神文化更加积极向上,引领群众向着更加健康、更加乐观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基层群众舞蹈中,在舞蹈动作、音乐选择和舞蹈编排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基本都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进行舞蹈排练,动作相对简单,而且一成不变的情况较多,
参花(上) 2021年12期2021-06-14
- 艺术社会学视角下唐代婴戏图研究
;社会互动;文化交融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9YJC76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伴随着唐代人物画的兴盛,唐代婴戏图逐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并走向成熟。唐代绘画著录著述《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等开始有了有关婴戏图的文献记录,出现了以张萱、周昉、韩滉、戴嵩等擅长婴戏图绘画的画家,逐步形成了以张萱、周昉为代表的“宫廷风格”和以韩滉、戴嵩为代表的“田园风格”。总的来看,唐代有关婴戏图的文献记录有限,文献记录中的作品大多因年代久远,留
美与时代·上 2021年2期2021-05-17
- 海兽葡萄镜纹饰的研究与探析
葡萄;铜镜;文化交融0 引言青铜器出现并盛行于4000年前的夏代到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的“金”主要被制成礼器和兵器,多用在祭祀先祖、赏赐功臣、歌功颂德等重大场合。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器的比重开始减少,与之相反的是生活用器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而汉代以后,青铜器日益走向世俗化,铜镜、货币等成为其主流,尤其是铜镜历经千年发展变化形成了许多风格迥异、富有时代特色的造型和花纹流派。1 铜镜的发展铜镜是古代照面的用具,一般来说多为圆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3期2021-04-22
-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西方文化;文化交融;《別告诉她》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1-0085-03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跨文化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而电影《别告诉她》的导演王子逸就是一位美国华裔,故事也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所改编。虽然她是黑头发黄皮肤的黄种人,但却在美国出生、长大。换句话说,影片导演的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在美国,她本人也受到了西方思维方式与观念的浸润。正是由于这一点,影片从与导演有着
今传媒 2021年1期2021-01-26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与东南亚文化融合现状探析
西民族文化;文化交融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广西与东南亚多个国家存在海陆交界,使其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多个国家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是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东南亚各国的良好窗口。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引导当地人民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走出去”相关工作。在此背景下,探析广西民族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融现状,不仅可以为东南亚各国家提供学习交流我国民族文化的契机,同时可以促进多民族地区在共同进步的价值追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9期2021-01-18
- 从《赵氏孤儿》不同版本中的女性角色看中西文化之交融
;女性角色;文化交融风靡东西方的《赵氏孤儿》元杂剧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王国维先生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中国戏曲经典。纪君祥根据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家族的盛衰史进行创作,写成元杂剧《赵氏孤儿报仇》(亦作《赵氏孤儿冤报冤》),明朝徐元将其改编为《八义记》。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来华教士马若瑟(Joseph Maria de Prémare)将其翻译并传回法国。欧洲大陆很快便出现了它的英、德、意、俄文译本,这其中有1741年英国哈切特(Willi
艺海 2020年9期2020-11-13
- 从《战狼》和《复仇者联盟》系列看中美英雄主义的转变
对比;改变;文化交融英雄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文艺创作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众多的创作。而随着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英雄主义也成为了热门拍摄主题。尤其是近些年,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有大量的电影体现了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然而,受中美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中美大部分电影中所体现的英雄主义有很大的差别。不论是《007》,《钢铁侠》、《美国队长》,又或者是《超人》、《蝙蝠侠》,它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中都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而中国所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2020-10-21
- 基于文化交融下舞蹈创编创新研究
讨论,在当下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舞蹈创编该如何进行。关键词:社会生活;文化交融;舞蹈创编;源于生活舞蹈是舞者以身体和动作为语言,表达情感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舞蹈在艺术领域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舞者用自己的身体造型和动作就可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使人直观的感受到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舞者用流利优美的动作和柔美的身体线条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迸发出自己对舞蹈的热情,让观众走进舞者的内心世界,亲身体会舞者的感受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这正是舞蹈所拥有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2020-10-20
- 藏汉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就藏汉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翻译策略谈一下笔者的看法。关键词:藏汉民族;文化交融;翻译引言:众所周知,藏族文化古老且充满神秘色彩,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正因为藏族文化的古老和神秘,需要通过汉译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藏族文化。但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两个民族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性,使很多的翻译并不能很流畅的表达,影响着翻译作品的质量。而提高翻译质量的方法就是要理清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结合民族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翻译工作,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藏汉文化交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9-10
- 郎世宁——东西方艺术之探究
词:郎世宁;文化交融;探究中图分类号:J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15-0037-01一、中国文化对郎世宁的影响郎世宁出生在意大利艺术之都米兰,长大后加入了耶稣会,这使郎世宁的一生印上了挥之不去的种族和宗教的烙印。郎世宁作为传教士进入中国,他表现出来的艺术才能受到了清朝皇帝的青睐。作为一名宫廷画家,郎世宁在清廷任职50多年,跨越康雍乾三个朝代,在这一过程中,遍览中国优秀传统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巨大的艺术魅力,对郎世宁的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5期2020-08-03
- “一带一路”倡议下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探视
语国际传播;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4-0071-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8年就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的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創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文化既有延续性,也有包容性和融合性。当“一带一路”已经确定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并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回应的情况下,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7-14
-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文化交融;黎锦晖;民族性一、“平凡又非凡”的黎氏音乐回首20世纪20年代,西方外来文化逐渐加深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音乐界也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音乐既主动又被动地吸收着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养分。此时的人民大众对于音乐的需求已然不满足于学堂乐歌式的歌词与曲调,带有休闲娱乐性质的大众流行音乐应运而生。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更多的外来文化涌入其中。外来音乐作为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自然地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大观 2020年2期2020-06-24
- 白族水神的历史嬗变及其意义
;历史嬗变;文化交融;宗教整合;段赤城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2-0110-08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滇西常住外国人宗教活动状况调查与治理研究”(18AZJ008)、厦门大学2017年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2017GF00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跃雄(1989-),男,云南大理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人类学及白族历史文化研究。福建厦门 3610
民族学刊 2020年2期2020-06-05
- 浅谈敦煌壁画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
壁画;乐舞;文化交融;多元性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107-01敦煌艺术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颗明珠,灿烂又辉煌。其中敦煌壁画蔚为壮观,具有丰厚的意义。壁画上的内容之多、艺术含量之高、独特的艺术形象之丰富,蕴含着极具美感的舞姿造型,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天上人间”的盛世美景。在敦煌壁画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敦煌乐舞。敦煌乐舞以汉文化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2020-06-01
- 文化交融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变迁与振兴
然村为例,在文化交融视域下探析乡村文化的变迁,提出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内源性和外源性发展,应在时代变迁中凸显文化的区域特色、乡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传承和创新中对乡村“原生型”“关联型”“碎片元素型”活态文化功能进行整体性提升。在尊重多族群主体性、相融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整合-展示”“吸纳-交融”“整体-活态”的文化传承与变迁路径。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交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从2004年至今,我国已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5-21
- 丝绸文化与汉代诗歌的交融及成因分析
:诗歌交融:文化交融两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中国、安息、罗马等联结起来,并使这些国家以其经济和文化的最高水平互相吸引。这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期。一、丝绸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丝绸文化也自然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不仅包括丝绸产品、生产工艺等物质层面,也包括其所承载积淀的一定时期内的习俗、文学、艺术审美等精神层面。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是属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伟大发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5-03
- 明朝满汉交流对汉族服饰的影响
国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开端,满汉文化在融化后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民的衣食住行的习惯,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服饰变化,许多人由汉族传统的朴素服饰变成了具有满族鲜明民族特色的华丽装扮,这种改变上到皇族、官吏,下到黎民百姓,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本篇论文将围绕“明朝时期满汉交流对汉族服饰的影响”来重点解析其中的奥秘。关键词: 明朝时期;满汉文化;文化交融;服饰变革明朝时期在文化交融上比较领先,很早就开始与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民来往密切,树
人物画报 2020年31期2020-03-09
- 古希腊埃琉息斯秘仪探析
的产生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必然结果,既带有希腊本土文化的特征,又具有明显的东方印记。它是古希腊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来世的许诺弥补了城邦公共宗教的不足,对古希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希腊;埃琉息斯秘仪;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8-0055-021 埃琉息斯秘仪与古希腊宗教古希腊宗教是一个庞杂的综合体,由多种不同信仰组成,有三种崇拜最为突出。一是祖先崇拜,二是城邦公共祭仪及奥林波斯诸神崇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8期2020-02-22
- 从跨文化交流、节目制作与传播策略看《非正式会谈》
相关理论,从文化交融、节目制作和传播策略分析《非正式会谈》。关键词:《非正式会谈》;传播;节目制作;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055-022015年综艺黑马《非正式会谈》第一季在小成本、零宣传的情况下,进入周五黄金档收视前五,并引发俄罗斯、意大利、埃及、伊朗的相继报道。这档节目被新浪微博电视评为“最励志综艺节目”,被粉丝誉为2015年“良心牌”脱口秀节目。一、“地球村”的跨文化交流传播“地球村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6期2020-01-14
- 明朝满汉交流对汉族服饰的影响
国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开端,满汉文化在融化后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民的衣食住行的习惯,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服饰变化,许多人由汉族传统的朴素服饰变成了具有满族鲜明民族特色的华丽装扮,这种改变上到皇族、官吏,下到黎民百姓,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本篇论文将围绕“明朝时期满汉交流对汉族服饰的影响”来重点解析其中的奥秘。关键词: 明朝时期;满汉文化;文化交融;服饰变革明朝时期在文化交融上比较领先,很早就开始与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民来往密切,树
人物画报 2020年11期2020-01-03
- 古代丝绸之路中西凉乐舞的艺术韵律探析
霓裳羽衣 文化交融 艺术韵律一、引言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促进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更带来多民族文化聚集后所产生的碰撞与融合。随着历史的变迁,至今中国西北地区也有着各种能歌善舞的民族,乐舞作为文化现象的承载体,必然能够表现古代丝绸之路所创造出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结合。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传来的胡乐胡舞,以迥然异趣的鲜活艺术表演形态,冲击着中原地区传统的清商乐舞,于是,魏晋时期便兴起了既具有西域色彩,又不失中原风格的西凉乐舞,在唐代,《西凉乐》成为十部伎中具有
丝路视野 2019年3期2019-11-18
- 文化交融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
发展背景下,文化交融愈加明显,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国内外文化,都呈现出明显的交融发展状态。在此状态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进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积压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承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生机。因此,文化交融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得到保护与驱动,才能抓住契机在现代体育发展中得到一席之地,展现出自身的文化与体育优势。本文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入手,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探究民族传统体育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2019-11-16
- 浅谈清代满汉服饰上所体现的文化交融
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大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满族入关以后既吸收了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又保留了本民族服饰的特色,形成了满汉交融的服饰特点。从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满汉服饰交融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入手,试从满汉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满族的民族特色“马蹄袖”、顶戴花翎、旗袍等方面,浅析满汉服饰上的文化交融。关键词:满族 汉族 文化交融 服饰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11—02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
现代交际 2019年17期2019-11-13
- 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两方面的中西文化交融过程来展示澳门这一“见证者”身份。关键词:澳门;文化交融;瓷器;茶澳门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在大街小巷中,也有十分庄严的教堂。它承载着多种文化,并将它们逐渐的进行融合。早在16世纪时,澳门的繁荣与开放就吸引了多种西方文化的汇聚,为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机会,这也是澳门引以为豪的一点。澳门位于一个海陆交通都十分便利的地理位置,随着港口的不断增开,人口的增长,使得包含的文化也更加丰富。在澳门无论是文化、宗教、信仰、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是兼容了中西方
成长 2019年12期2019-10-21
- 唐代纺织品中狩猎纹的解读
猎纹;审美;文化交融;唐代;纺织品中图分类号: TS941.12;K876.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4-0079-06 引用页码: 041302Abstract: The hunting pattern was a very popular pattern in the Tang dynasty. It not only reflected social activities and aesthetic t
丝绸 2019年4期2019-09-10
- “局气”的餐饮之道与城市文化符号的运用
文化创新 文化交融城市文化符号是能够代表城市最突出特征的、具有传承价值和高识别度的事物或概念。对于本地居民等而言,这是他们所认同甚至引以为豪、娓娓道来的东西;对于游客等而言,这是他们对城市的记忆和对城市形象的共鸣。典型的城市文化符号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典故、语言风俗等等,当然也包括在变迁中传承下来的城市美食。本文以一家名为“局气”的北京菜为例,讨论城市新概念菜如何再现城市文化的丰厚底蕴而又演绎与众不同的色彩。文化符号的坚守对文化符号的运用,首先是守住传统文
大经贸 2019年5期2019-07-25
- 新西兰的多元文化探析
;文化模式;文化交融;国民文化1.新西兰的历史文化背景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268.680万平方公里,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隔1600公里,北邻汤加、斐济。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海岸线长6900公里。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员。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民主体制,经济上实行西方模式的市场经济政策。
山东青年 2019年4期2019-07-05
- 多重视域下的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研究
:传统文化;文化交融;戏剧结构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杰作,该剧以柳梦梅中状元、皇帝主婚解决了剧中的矛盾,最终也是夫荣妻贵来收场,这样的结局未能逃脱大团圆结局的模式,但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1]。该剧的大团圆结局丝毫没有生搬硬套之感,而是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大团圆结局也更能够深化作品的反封建思想,肯定了杜丽娘、柳梦梅艰难曲折的斗争,也展示了“至情”的力量是无穷的,鼓舞人们为了自由和幸福而斗争,使得作品的意义得到升华。1
卷宗 2019年12期2019-04-20
- “一带一路”对湛江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自由化,呼吁文化交融,扩大贸易范围,整合货币资源,以期优化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抓住黄金机遇期,在国际经济贸易新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贸易自由化;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 F75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4-0095-09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丝绸之路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古代商贸的重要通道,对连接亚洲、非洲以及欧洲商业贸易往来具有重要作用。丝
决策与信息 2019年4期2019-04-20
- 超越族群文化记录的互动媒体研究
;互动媒体;文化交融每个族群都拥有特定居住的空间与地域,这是维系其和其他族群的文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地域上可能由于移民流动而分布着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的族群也可能一起生活在同一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如此一来。族群的边界在族群的日益流动过程中发生了改变,文化边界也随着族群的交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历史发展中族群交往不频繁的状况下,属于自然性质的族群地理边界,而在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化社会,族群边界一般指的是文化的边界。这里文化是指人们面对生存环境的基本谋生行为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论金钱石雕创作中的意境表达
;意境表达;文化交融金钱石雕是绛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一种,源自700多年前的元朝。金钱石是绛县境内的一种石头,这种源自太行山脉的石头形状如同“果核”,又与古钱币比较相像,因此得名金钱石。而当地石匠用金钱石进行雕刻,遂发展为流传至今的金钱石雕。因为石材本身具有花纹,因此金钱石雕雕刻师在创作过程中也会因材施艺,利用这种特殊花纹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而金钱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方的雕刻艺术精髓,成了中国最具特色的石雕艺术之一。对
天工 2019年11期2019-01-09
- 北朝服饰的特征与成因
;服装特征;文化交融;佛教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魏国,这便是南北朝的“北朝”的开端,直至隋文帝于581年建立隋朝,北朝的历史才宣告结束。鲜卑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秦汉以来的中原传统有很大的不同。鲜卑政权统治的北方,在之前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少数民族195年的统治,文化冲突与融合表现明显。在服饰上便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当时甚至后世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有很重要的地位。1 北朝服饰的特征北朝服饰的特征有许多,以下罗列一些最主要的
卷宗 2018年29期2018-12-17
- 从西北地区所见权杖文化看中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西亚;文化交融权杖作为一种昭示身份地位、象征权威或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器具,最早产生在西亚,如安纳托利亚高原(即今日西亚北部的土耳其)、哈兰—切米遗址出土的石质权杖头等,这些权杖头存在年代大致为公元前9500--8800年。在近几年的考古发现中表明,这种存在于西亚的独特“异域文化”的象征物——权杖头也存在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地。那么,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会发现极具西亚特色的权杖头?关于权杖的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争议,现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
卷宗 2018年22期2018-11-09
- 北宋移民对南宋民俗文化的影响浅议
;南宋民俗;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25-03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不是一潭死水。要想创造出鲜活灵动的文化,只有动态的文化交流才能给文化自身的发展带来活力。宋代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之间的交流,靖康之乱以后的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得文化随之迁移。南北文化(后期包括金、蒙古统治地区的非汉族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与碰撞之中,逐步走向融合,北方人口的南迁对南北文化的交融与
学理论·下 2018年5期2018-10-23
- 论中韩交融下的戏曲“真人秀”节目
术。关键词:文化交融 戏曲节目 真人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138-03戏剧,這一中国传统国粹,在当代出现了台上振兴而台下冷清的状态①,其特点是观众稀少,因此戏剧急需探索出一条能更让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接受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使戏曲这种传统的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生态,与此同时传播戏曲的形式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当今,国家特别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中央电视台应当下文化传承的主
艺术评鉴 2018年12期2018-10-20
- 探析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文化交融
教学中,促进文化交融。文章主要针对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文化交融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分析。关键词: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文化交融美术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比较差,学习美术的兴趣相对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美术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挖掘美术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当中。一、美术教育
视界观·下半月 2018年4期2018-10-19
- 日本文学中的佛教印记
;佛学思想;文化交融作者简介:晋学军,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从事日语教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教育、日本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日本文学的发展是伴随着日本民族的变迁而一步一步走向现代社会的。明治维新虽然可以成为日本的社会划分汉学和西学的转折点,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日本文学的转折点,但是佛教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所谓的转折点而终止。佛教传入到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五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0期2018-09-17
- 浅析唐朝汉文化与胡文化交融
通过研究胡汉文化交融,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国同中亚友好的往来的认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谋求发展的福祉。关键词:唐朝;汉文化与胡文化;文化交融;一带一路唐朝无疑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无论是经济成就还是政治繁荣,在此之后任何朝代都无法超越。经过秦汉时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的探索和创新,以及社会矛盾的逐步演化和发展,唐朝最终形成了一种社会各方面都相对稳定的局面。地主和农民、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正统儒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