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酉阳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

2024-04-27 00:29刘慧王明珠
艺术大观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刘慧 王明珠

摘 要:酉阳民歌是酉阳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音乐文化交融形成的产物,本文以酉阳民歌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历史演变、种类、唱词、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发掘出它的核心内涵,找到它在文化交融中的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酉阳民歌;文化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3-00-03

酉阳民歌是酉阳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酉阳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酉阳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区,它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是多个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因此,才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1]。着眼整个民族文化交融现状,剖析酉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立足于当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融程度的日益加深,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日益增强、差异性不断缩小的现状,对酉阳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重点是要为国家提供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事实与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各个民族在文学艺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现实基础。本人通过对酉阳民歌的研究了解了酉阳当地的音乐文化,从而找到它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联系。

一、酉阳民歌的历史演变

酉阳县地处重庆西北,总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仅有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同时也是重庆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达85万人生活在此。酉阳是川东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历史文化中心,还是土家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酉阳民歌根植于这片沃土,集结了土家、苗、汉各族群众的集体智慧,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

酉阳民歌最早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其一,南宋时期为镇压金魁起义,冉守忠从夔州领兵来酉阳平叛,由于夔州是巴人“竹枝歌”的发源地,因此,酉阳民歌中融入了许多巴人音乐的元素;其二,清雍正年期间,酉阳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大量汉人迁入酉阳地区,同时,大量汉文化也随之迁入,使汉族歌谣与酉阳原始民歌发生又一碰撞;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酉阳民歌的形态逐渐成形,又加上酉阳与湖北、湖南等省市连接紧密,因此,酉阳民歌在风格和传承上也形成了相互交融的局面[3]。

二、酉阳民歌的种类

(一)山歌

山歌是酉阳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是当地人民在乡间劳作抒发情感即兴演唱的歌曲。酉阳县境位于武陵山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山势崎岖,该地区受特殊地貌的影响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衍生出了山歌这种交流方式。酉阳山歌根据情景运用的不同又可分为田歌、情歌、闲情歌、苦情歌等,酉阳山歌的歌词短小精悍,大多为即兴演唱,多为七言四句,酉阳山歌的曲调自由高亢,旋律较自由,较少受节奏限制,多以徵调式、羽調式为主,旋律进行起伏较大,多以四度、五度为主,演唱形式多以独唱和对唱为主。例如,情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两地由于大山和河流的阻挡,青年男女隔山对唱成为他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时政歌是山歌里的一种,内容多以反映社会各阶级的矛盾,体现人民生活的苦难现状,酉阳土家族的时政歌产生时间较晚,是当地人民有感于身边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曲。

(二)小调

一种是在市镇市集上流行的歌曲,小调大多数都属于分节歌的形式,一曲多段词,经常采用十二节气、季节等时间顺序去演唱,从多角度较细致地陈述内容,如《送郎调》。酉阳小调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婉转曲折,表现力极强,旋律起伏不大,歌唱形式以独唱居多。在酉阳民歌中,小调是一种以独立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它不受实用性功能的控制。

(三)号子

号子又被称为劳动歌,它产生并运用于劳动中。号子在酉阳民歌中占有很大分量,按照劳动方式又可分为“农事号子”“船工号子”“石工号子”等。劳动号子属于节奏性强、旋律性较差的民歌,主要功能是组织劳动力,传授劳动经验与知识等,劳动号子的歌词可分为无词歌、即兴歌、叙事歌、生活歌等。“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最常见的歌唱形式,它的旋律往往较为简单,结构较为固定,经常采用相同的旋律或相同的节奏型反复进行。

(四)花灯歌

花灯歌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传统曲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帕子、扇子不离手,载歌载舞,是演唱与表演的结合形式。在酉阳境内的花灯歌多以歌舞形式居多,在流传中融合了本土地方戏、小调等唱腔,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演唱风格。酉阳花灯的曲调十分丰富,有十几种形式,如“闹五更”“采茶调”等,常以马锣、勾锣作为伴奏乐器,演奏的曲牌有“长路引”“水波浪”等。从表演形式上看,酉阳花灯又可分为平地花灯和高台花灯。平地花灯多以男女二人合作表演,一旦角一丑角。高台花灯以九张方桌相重叠,搭成高台,又称为“翻龙九台”,表演者多以高难度动作令人称赞叫绝。

三、酉阳民歌的歌词分析

(一)歌词结构

酉阳民歌的歌词十分灵活,常见的有二句、四句、五句、七句等。二句体在山歌中最为常见,如《娇啊窝》全曲只有两句旋律和歌词,短小精悍,“对门坡哦娇啊窝,对门坡上薅洋荷哦”,短短两句交代了事件和地点。酉阳土家族民歌多以四句、五句为一组,五句唱词中,头四句描写事物,第五句歌词则多为中心句,这种类型是酉阳土家族所独有的。

(二)修辞手法

本人通过对酉阳民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经常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兴、夸张、对比、设问等,这些手法在艺术表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各个角度揭示了酉阳人民的情感轨迹。如“看见太阳要落坡,我和情妹唱情歌,搓跟树藤甩上去,吊住太阳不准落”中的“树藤”与“吊”两组字蕴含着许多男女之情。《妹是南山一枝梅》这首歌曲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作词者把妹子比作南山上的一枝梅花,蜜蜂为了找寻蜂蜜不惜飞遍整个山谷,蜜蜂落在梅花枝头都舍不得回去,借此说明妹子很惹人喜爱。

(三)衬词分析

衬词在酉阳民歌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甚至有的比重超过民歌的正词。酉阳民歌中的号子这一类型最为常见,号子按照地区分布和劳作类型又可分为楠木号子、黑水号子、薅草号子、拗岩号子等。《花号》隶属于楠木号子的一种,全曲正词就只有两句,其中包括“拿起锄头,快来接就快来接,又来拜见那小兄台。”其余部分全由“嗬嗬耶嘿嗬、耶嗬耶哟耶嘿嗬”等大量衬词组成,多以衬词的喊叫辅以规整的步调进行劳作。《家花没有野花香》隶属于黑水号子,全曲正词只有三句,其余部分全由“呵啦啦啦啦啦啦呵”等大量衬词组成,给人一种吆喝的感觉,曲调蜿蜒曲折,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

四、酉阳民歌的代表作品分析

研究酉阳民歌不得不研究酉阳山歌,酉阳民歌中的山歌演唱内容十分丰富,记录时间久远,描写范围广泛,有从“出生”到“老去”,从“家庭”到“社会”、从“情感”到“仪式”,山歌不仅关系个人情感也涉及社会生活,从“劳动”到“时政”,既有劳动活动的描写也有对时政的评价,还有从“摆手舞蹈”到“日常玩笑”,既有庄重盛大的“神”与人关系的梳理又有另类不羁的荒诞玩笑……整个土家人的生活内容大致呈现在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娇啊咿》《木叶情歌》《送郎歌》等原生态歌曲,通过对以下几首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了解酉阳儿女的音乐和情感文化。

谱例1中的《娇啊咿》记录于酉阳县浪坪乡农民张宗香的演唱版本,全曲节奏和演唱十分自由,几乎每句结尾处都有延长,演唱处理较为自由,两字为一组,每一组的节奏都有一种前紧后松的特点,与西南普通话的音韵相吻合。整首曲子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两句歌词,两句歌词之间加入衬句“娇啊咿”进行连接,使整首歌曲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这首歌曲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歌词中的“门前凳的洗脚水”为当地的土话,意思为:门口放着洗脚水;“刹脚鞋”也是当地方言中对“换脚鞋”的别称,再现那个时候穿鞋的状态。歌曲短短四句,充分表现了土家女子的贤惠、勤劳,并将土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

谱例2中的《木叶情歌》是酉阳土家族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时的重要媒介。谱例2根据田大翠、刘显菊等人的演唱而制谱。全曲歌词一共有两段,第一段歌词描述了酉阳男女恋爱过程中“木叶”传情的重要性,少年吹奏木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求爱的成功与失败,第二段歌词描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对世俗的厌恶,把浓浓的爱意寄托在这首木叶情歌中,在音乐与歌声中恋爱,几句词几句旋律便唱出了土家族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想要挣脱封建礼仪的束缚。

五、酉阳民歌在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作用

通过对酉阳民歌的历史演变、种类、唱词、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酉阳民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验传播互动方式,即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的方式。通过对酉阳地区音乐文化的剖析,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促进文化交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时政歌中的内容描述了土家族人民忠贞不渝跟党走的决心和毅力,在土家民歌中谱写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热情、包容、开放、共赢的群体,这种精神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系统中都能得到继承,这也是为什么土家族和酉阳民歌中会有许多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原因,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二)传承民族文化

各民族都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来充实自己的文化,同时摒弃自己落后的文化,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持续的发展与进步。酉阳民歌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既是对它的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该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酉阳民歌还通过武陵山原生态民俗节等形式进行创新性发展,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该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又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傳承红色精神

酉阳土家族民间歌谣中,时政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当时的人生境遇,抒发当时的心情,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保存着一些历史与文化的信息。酉阳民间政治歌曲中,点军歌和壮丁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表明,在民歌这一文化形态中,文化持有者利用他们所熟悉的“地方知识”,对社会生活进行深描,从而发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含义。这些红色历史在酉阳民歌中也有所记载,所以时政歌在今天的传播演唱有利于深化人们的党史学习教育。

(四)促进文化交融

当酉阳民歌以清晰的教育目的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教育的功能性也同步开始了。酉阳民歌被作为一个群体的文化经验来传达、接受,还被开发成为具有地方特性的集体文化资源。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土家族的族群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以土家人所熟知的“唱”“听”等形式进行,以达到教育传承的作用。

六、结束语

酉阳民歌是酉阳土家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种重要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也不断地散发出其特有的魅力。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是不会固定不变的,对其所处的文化演化历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酉阳土家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在深入了解酉阳土家族民歌的过程中,本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当地民众珍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其音乐文化形态为促进各族文化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宇.人类学视野下酉阳土家族民歌的文化变迁[D].大理大学,2022.

[2]酉阳民歌[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03):160.

[3]汪胜华.武陵奇葩酉阳民歌[J].中国民族,2003(02):50-51.

[4]向华.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慧(1968-),女,海南海口人,硕士,教授,从事音乐学研究;王明珠(1999-),女,四川达州人,硕士,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
“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现”中华民族:从文明帝国到主权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
1931年—194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论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