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创作特点及演奏赏析

2024-04-27 15:35兰景绚
艺术大观 2024年3期
关键词:船歌曲式结构创作特点

摘 要: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将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作品蕴含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六月-船歌》是钢琴套曲《四季》中的一曲,描绘了一个盛夏夜晚,人们坐着小船在湖水中缓缓漂流的景象,充满诗意与梦幻色彩。这首乐曲融汇了西方船歌的传统元素,又赋予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成为柴可夫斯基最受欢迎的钢琴小品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结构特征、创作特点以及演奏方法,深入探讨其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所在。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3-00-03

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六月-船歌》是浪漫抒情风格的典型作品,通过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展现了盛夏荡舟的意境,深受广大乐迷喜爱。然而,仅凭简单的弹奏是远远不够的,艺术家级的演绎需要更为复杂和丰富的技巧手段做支撑。为此,本文将系统地围绕主题旋律的连贯性,中间声部的衔接处理,踏板的精细控制等多个维度展开。希望通过不同维度的解析,能使演奏者进一步深化对该作品内涵和技法的理解,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声音艺术的表达,以期达到艺术效果的最佳呈现。

一、《六月-船歌》的创作背景

1875年,当时35岁的柴可夫斯基正值创作高峰期,圣彼得堡的一本杂志《小说家》的编辑伯恩纳德邀请不同的诗人各写一两首小诗,一共十二首,描绘俄历十二个月份的“性格”。同时邀请柴可夫斯基创作十二首钢琴曲,与这组诗相配搭,这就是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所描绘六月正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万物生机勃勃,正值盛夏,连作曲家自己的心境也十分明亮。这首乐曲借鉴了威尼斯贡杜拉船歌的体裁与节奏特征,用舒缓摇曳的调式演绎了一个盛夏夜晚湖面上船只荡漾的景象。柴可夫斯基巧妙地融合西方船歌传统与俄罗斯民歌的元素,配合优美的旋律,成功描绘了这个意境。

二、《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分析

《六月-船歌》采用了常见的复三部分曲式结构,包括一个引子,两个主题以及再现和尾声部分。具体来看,全曲共六部分,前三部分交替出现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类似“问答”式的呈示手法;中间部分情感高涨,是全曲的中心和高潮;之后第一个主题完整复现;最终尾声部分圆满解决,乐曲静静结束。开始是两小节引子,用从容的速度,带有动感的节奏,营造碧波荡漾的背景,引出发自内心的感怀的歌声,在声音的控制上要区分出三个层次——高声部的旋律既明亮又柔和,每小节的最低音好似低音乐器在演奏,始终保持一个长的歌唱线条中声部除了用节奏和优美的和声伴奏外,还时时出现短小的伴唱旋律与高声部相呼应[1]。

第7-10小节中每小节的第四拍都有一个很富表现力的和声,弹奏技术较为困难,要尽量使用谱上的指法,且保持高声部旋律的连奏,声音要比中声部的和声明亮些,二者不要混成一团。第二乐段b(第12小节第三拍后半拍起至22小节),旋律更舒展、更宽阔、更悠然自得。中段由g旋律小调转为明朗开阔的大调,带有温暖色彩的二重唱旋律,似薄雾浓云散尽,伴随着馥郁芬芳的抒情气息,在宽阔的湖面上飘荡。行至谐谑的快板(Allegro giocoso)则展示粗犷豪放、性格奔放的一段俄罗斯舞曲,与柔美的呈示部、再现部形成强烈的性格对比,持续的切分和弦伴奏,音色坚定而丰满,在重音穿行的力度变化中推出一种震撼的力量(见谱例1)。

三、《六月-船歌》的创作特点

《六月-船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成功融合了西方船歌的传统与俄罗斯民歌的风格,既有欧洲音乐的旋律性,又充满东方音乐的抒情性,使之成为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一)采用欧洲船歌体裁

《六月-船歌》采用了西方船歌的许多典型特征,体现出欧洲船歌风格。如整首乐曲采用了4/4慢速拍子,拍速舒缓平稳;左手低音区模仿船桨划水的规律节奏,是整个乐曲平稳前行的动力;主题旋律舒展流畅,旋律曲线起伏有致,充满歌唱性,仿佛是船夫们远远传来的歌声;以及从强拍逐渐减弱到弱拍,有一种摇摆不定的节奏感等。这些音乐语言都是典型的欧洲船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所以从整体风格和风格特征判断,《六月-船歌》确实采用了欧洲船歌的传统写法,这成为该作品最大的创作特色之一。

(二)融入俄罗斯民歌元素

在继承吸收了欧洲风格的同时,《六月-船歌》也融汇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元素,体现出柴可夫斯基作品中典型的民族风格特征。如旋律节奏中的短促音型、三度跳跃、假声部分等,都采用了俄国东正教颂诗中常见的语汇;主题旋律中多次转入短调,这在俄罗斯民歌创作中很典型;弱起强落、从前线退后的旋律轮廓也使用了俄国民歌中的一些固定模式;还有三度重叠、属九转位和弦等在当时还比较前卫的和声语言。可以说,无论是在旋律设计、节奏处理还是和声语汇方面,《六月-船歌》都融合了俄罗斯民歌创作的诸多元素,使整首作品除了欧洲风格明显,也充溢着浓浓的俄国民族气息。

(三)融汇生动景象描写

《六月-船歌》通过丰富多变的音乐手法,成功描绘出一派生动活泼的夏日湖光山色。如通过引子中左手平稳的船桨节奏,营造出湖面波光粼粼的效果;两次主题交替出现,有问答的效果,仿佛两只小船在湖面上来回追逐、你唱我和;中间部分情感高涨,速度加快,可能是两只小船在湖中心嬉戏追逐的景象;之后第一个主题完整回归,像小船又回到了湖边;最终尾声部分静静落幕,和声渐弱,消失在空灵的谐音中,就像湖面涟漪逐渐平息。所以,通过丰富多变的音乐手法,配合高低起伏的节奏变化与情感波动,《六月-船歌》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夏日盛大景色的音乐版本,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四)富于抒情性

抒情性是《六月-船歌》的又一大特点。如主题旋律舒缓流畅,旋律曲线柔和婉转,恰如歌声般动听;丰富多变的和声在烘托美妙旋律的同时,也丰富了音乐的情感内涵;左手低音区有力而不失律动的伴奏,成为情感流淌的支点;整首作品从略带忧伤的小调色彩,到欢快活泼的大调段落,再回归初时的静谧,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可以说,从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连贯的节奏,到丰富的情感表现,每一方面都展示出高度的抒情性。这也与浪漫主义追求情感释放和主观能动性的艺术特征与理念不谋而合。正因如此,《六月-船歌》成為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富浪漫抒情色彩的代表之一。所以,成功吸收西方传统元素与东方民族风格的融合,加之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的完美统一,是《六月-船歌》最大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成就了它在柴可夫斯基众多作品中的不朽地位。

四、《六月-船歌》的演奏方法及技术要点

(一)突出主题旋律的歌唱性

要充分突出《六月-船歌》中主题旋律的歌唱性,需要从技术和情感两个层面着手。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演奏者需要保证指法的流畅连接,左右手指法衔接自然,利用手指的连续触键和手腕的带动,使大跨度的跳跃音符也能平稳地落在正确的琴键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旋律线条的连贯,避免出现断奏的情况,实现真正legato式的连接。其次,演奏者还需要通过手指力量的传递和配合,使不同力度的音符和声之间也能实现顺畅的过渡。此外,在快速段落不能出现断音或跳音,这需要利用连贯指法和手指替换等技巧来实现。同时,从情感表达层面来看,演奏者需要充分体会音乐本身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将主题旋律像在心中吟唱一样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这需要通过灵活丰富的力度变化来实现,突出音乐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呆板生硬的机械演奏;还需要在保证技术处理的基础上融入对音乐内在情感的理解,用发自内心的方式将旋律的情感脉络歌唱出来[2]。

(二)注意legato连奏的处理

要充分突出《六月-船歌》中主题旋律的歌唱性,legato连奏的精细化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所谓legato连奏,是要求演奏者通过灵活连贯的指法以及准确无误的音准,实现旋律线条或和声部分之间完美无间的连接,使音乐如歌唱一般流畅,避免出现任何断音或跳音的情况。具体来说,演奏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左右手指法必须衔接自然,音与音之间不能出现空隙。这就需要利用手指连续不断地触键,当出现大跨度跳音时,可以通过手腕的带动来支持手指between键,保证音符之间的连接。其次,在快速段落不能出现任何断奏或跳奏的情况。这需要利用顺畅连接的指法以及灵活的手指替换来实现。再次,在进行中的声部更需要注意声音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圆润的手指替换技巧,实现力度的软化转接。最后,利用踏板的延音效果也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声部之间的衔接度。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以免造成音色混杂。只有在这些技术要点上下足功夫,演奏者才能真正掌握legato连奏技巧,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六月-船歌》中蕴含的极高的旋律歌唱性与连贯性。

(三)细致地表现力度、速度的变化

《六月-船歌》中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处理得当,对展现音乐情感和层次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力度的变化。全曲中频繁出现Cresc.和Dim.等音乐记号,代表需要增加和减弱音量的变化处理。这需要演奏者根据具体情景精心设计力度的层次变化,像A主题中先后出现多个Cresc.记号,代表旋律部分需要逐步增加音量,处理一个高潮的效果;而B主题高潮后有Dim.记号,意味着需要逐渐减弱声音,结束这一段落。演奏者可以提前规划好这些变化的起止点和幅度,再配合细致的指法,通过手指的力量传递,来有层次感地呈现这些音量的变化。其次,速度变化的处理。如B主题进入快板后,速度明显加快,情绪高涨。这类转折点不能突兀,需要优化前后速度对应,也可以利用节奏感渐快的处理,让转折更加平稳自然一些。此外,快、慢速度的不同段落,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法规则,快速段落需要连贯指法,慢速段落则可使用传统指法。所以,速度变化的处理也需要结合段落特征和情感需要来运用不同的指法,让转折更加流畅顺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细腻地呈现力度、速度的变化,丰富音乐内涵,增强层次感和音乐张力。

(四)区分不同声部的层次

《六月-船歌》进行到多声部时,必须区分不同声部的层次,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力度关系。首先,主旋律声部是情感表达的主线,必须采用足够大的音量,通过细腻丰富的力度变化来紧贴乐曲的情绪走向。同时还要适度运用延音踏板,使主旋律的音色更加饱满圆润。其次,中声部主要起到烘托补充的作用,可以通过略微减弱的力度体现这一定位,如补足主旋律之间的空隙,使声部更连贯;也可以只延长主旋律的效果,突出主次之别。再次,低声部主要发挥和弦推进和支撑的作用。这需要选择性地渲染部分和弦音,突出它在和声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太突兀以冲淡主旋律气氛。最后,高声部则主要为补充和声、烘托氛围。这需要适当淡化其力度,避免壓过主旋律线条,并可通过和弦或琶音的处理为音色增添亮点。所以,在多声部的演绎过程中,必须明确不同声部在表达情感和推进过程中的定位,通过灵活运用力度对比、补音连线、踏板控制等技法来处理声部的层次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丰富音乐的内涵和效果。

(五)控制好延音踏板的运用

在演奏《六月-船歌》时,恰当运用延音踏板可以丰富音色效果,烘托音乐氛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破坏原有的音色构成,影响乐曲结构的清晰度。因此需要对踏板进行细致、精确的控制。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可以足量使用踏板取得丰满效果,但不能过度依赖,需要根据旋律、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性,以及后面和声的推进适时放踏,处理好音色的延续性。第二,在快速段落如进行部位,不能全程使用踏板,这会模糊快速运动的线条,需要根据手指连贯性来掌控放踩。第三,在中低速段落,可以采用不完全踩下的“半踏板”技巧,只延长部分线条,不破坏本该明晰的节奏感。第四,在尾声类段落,需要注重声部之间的衔接统一,适度使用踏板发挥作用而不过度依赖。所以,踏板的细致运用需要考量各类因素,在发挥作用与保持结构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精深理解与灵活把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3]。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首看似简单的钢琴小品,在演奏把控上其实蕴含着很多细节和技巧性要求。无论是主题旋律的连贯性处理,还是中间声部的层次对应,踏板的精细控制等,都需要演奏者基于对该曲式结构与内涵情感的深刻理解,做到心领神会、得心应手。可以说,正是这种对结构细节的充分考量并转换为演奏技法的能力,决定了一个演奏者能否充分挖掘出这首杰出音乐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通过这次对《六月-船歌》演奏方法的全面剖析,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作品的构造与细节,也强化了分析和把控音乐结构,转化为演奏技巧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谓乐曲演绎的“钥匙”,是每一位演奏者在整个音乐学习、演奏、赏析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强化与提高的。相信经过此次分析,这种能力必将得以巩固与升华,这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吕文鑫.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音乐作品分析[J].艺术品鉴,2022(33):161-164.

[2]南盼盼.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演奏技巧及艺术魅力[J].黄河之声,2022(02):132-135.

[3]杨晨.柴可夫斯基四季作品分析——以《六月船歌》为例[J].黄河之声,2020(13):28.

作者简介:兰景绚(2000-),女,陕西宜川人,研究生,从事钢琴表演研究。

猜你喜欢
船歌曲式结构创作特点
往事
汉江船歌
散文诗章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高校民乐合奏课教学改革刍议
科雷利的小提琴技巧探析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