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洪才 宋银秋
摘 要:作为一个传统的移民国家,新西兰像其他移民国家一样具有多元文化。本文通过对新西兰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分析了新西兰多元文化的特点,概括了新西兰文化多元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建议:新西兰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应形成一种共同的国民文化和国民意识,强调共建、共融的思想,这对于现阶段的新西兰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西兰;多元文化;文化模式;文化交融;国民文化
1.新西兰的历史文化背景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268.680万平方公里,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隔1600公里,北邻汤加、斐济。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海岸线长6900公里。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员。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民主体制,经济上实行西方模式的市场经济政策。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形成的多民族国家,总人口447万(2013)。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tangata whenua),占总人口的14.6%(2013),于14世纪抵达新西兰,随后几个世纪里毛利人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经济社会体系,他们的文化是新西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42年,荷兰人发现了新西兰,但1769年英国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随后,大批欧洲人接踵而来,1840年2月6日,已经在新西兰站稳脚跟的英国殖民者和43位毛利酋长在岛屿湾的怀唐伊镇签署了对于新西兰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怀唐伊条约》。此后的一百多年,欧洲殖民者逐渐成为新西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流,毛利民族相对边缘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毛利人的待遇才得到显著改善。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把新西兰定位于欧洲人与毛利人共同组成的两个种族两种文化的国家,承认毛利文化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努力将毛利文化建设成为新西兰的主体文化,将毛利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2005年,毛利人自己的政党毛利党成立。新西兰的历史基本上可以说是土著毛利人与白人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不断冲突又不断和解的历史,150多年的发展使土著毛利人与白人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付昂然,2017; 黄多娇,2009)。
在新西兰的历史文化中,亚洲人和岛国人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亚洲新移民为新西兰的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商业与各个专业领域。亚洲人口数量已占到新西兰总人口数的11.8%(2013)。
2. 新西兰的文化特点
新西兰属于典型的移民国家,全国447万居民主要由欧洲后裔、土著毛利人以及近年来移民到新西兰亚洲人组成。不同的民族带来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融合变化,形成了新西兰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
2.1 西方文化
新西兰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但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或是起主导作用的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原因之一是西方人占新西兰总人口近67.6%(2013),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数也占到总人口的55.6%(2013);二是西方人自18世纪后叶大批移民到新西兰后,就是以统治者自居的。其文化特征是崇尚自由、平等,主张人性解放,注重人权民主,性格开朗,有务实精神,喜欢冒险。
2.2 土著文化(毛利文化)
毛利人代表了新西兰土著文化,毛利文化在新西兰多元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从人口数量上看,毛利人占新西兰总人口数的14.6%(2013),同亚洲民族一样,也属于少数民族,但毛利文化比亚洲文化要有影响得多。毛利文化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他少数民族不具备的重要地位。其文化特征是:崇尚多神,讲毛利语,注重家族,喜爱自由。毛利人在新西兰独立以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现在生活方式与白人相差无几。民族性格奔放直爽,喜爱户外运动,擅长歌舞(如战舞)。毛利木雕和纹身(刺青)是其显著的文化特色。
2.3 亚洲文化
新西兰亚裔主要是由华人、印度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组成。近二十年亚裔数量剧增,已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1.8%(2013),并逐渐形成了新西兰多元文化中的一员。亚洲文化的共同特征是:家庭观念强,尊重长辈,性格内敛,勤奋聪明,主要信奉佛教。同时,亚洲美食成为新西兰多元文化中的绚丽一笔,华人餐馆、韩国烧烤、印度咖喱、日本料理成为新西兰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民族的衣着、民俗、节日都逐渐成为多元文化的重要补充,中医、太极、风水等中国文化越来越为新西兰文化所接受,成为多元文化大花园中的绚丽花朵。
另外,太平洋岛国居民移居到新西兰的人口也逐年增加,现在太平洋岛国裔占新西兰总人口的6.9%(2013),同样也给新西兰带去了新的文化成分。
3. 新西兰的文化模式
新西兰的多元文化是典型的“文化色拉碗”模式。“沙拉碗”意指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群体联合在一起,像一个大的沙拉碗,不同文化各自保持特色,没有合并融合为某种单一均质的文化。这一说法是相对于早期学者提出的“美国大熔炉”观点(该观点认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可以将不同种族的文化整合建构成某种统一的美利坚文化)。新西兰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基本都保持着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新西兰多元文化中,无论是西方文化、毛利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属于成熟的、有特点的文化,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其涵盖的各方面如语言、信仰、艺术、服饰、习俗及思维方式、品性等都是历史久远、特征明显、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合理稳定,是该民族历史在文化层面上的沉积,各文化特有的民族特征又成为组成多元文化的最活跃部分(黄多娇,2009)。
4. 新西兰的文化交融
“文化交融”强调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从形式上看,依然保留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个体汇入沙拉碗的多元文化色彩,但实质上,不再是随机性的五色杂陈色拉碗,而是通过文化设计将个体有机融入到色拉碗里過程,从而在色拉碗里立体成像,多元色彩,多重色调地形成某种统一主体性的国家文化理想形象。
新西蘭欧洲后裔、毛利人、亚裔三大群体间的竞和,形成了比较包容、公平的多元文化沙拉碗,但是,各元文化不可能完全平等,在新西兰多元文化中,西方文化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它的核心元素,如自由平等、人权至上、科学理性、尊重法律与劳动等等构成了新西兰文化的主流。而毛利艺术、习俗只是多元文化中的极具特色的外在部分,亚洲文化也是近二三十年来才开始对新西兰文化有所补充。文化冲突不可能完全消除,需要进一步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建立基于人权理念的民主公民新模式,形成文化交融。
5. 结语
像欧洲的多元文化模式一样,在新西兰色拉碗式的多元文化中,各元文化虽然都被相互尊重和承认,但是仍显单摆浮搁,缺乏交融与升华的过程,导致各文化间疏离的状态。即使同在亚洲文化之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各亚洲民族之间依然缺乏交流与融合,互相之间易存有芥蒂。亚裔、白人、毛利人之间更是缺乏足够的沟通,种族间冲突也偶有发生。因此,正视并了解各种族文明的差异,使多元文化进一步融合,是新西兰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否则,文化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未来就很难超越与发展。相比美国大熔炉式的强大的有感召力的文化,新西兰的文化更温和,但显得有点缺乏激情与活力。
总之,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还需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国民文化和国民意识。尤其是在新西兰这样一个由土著和外来移民共同组成的国家里,更需要强调一种共建、共融的思想,即在强调多元文化的同时不应忽视国家文化的形成,这对于现阶段的新西兰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法) 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de Certeau). 多元文化素养[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80-90.
[2](英)C.W.沃特森(Conrad William Watson) ,多元文化主义[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75-85.
[3]付昂然. 浅析新西兰的多元文化[J]. 中外交流,2017(43):102-103.
[4]胡全军. 英语国家商务文化习惯与亚文化认知[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64-71.
[5]黄多娇. 浅析新西兰的多元文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34-36.
[6]李晶. 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历史与现状[J]. 世界民族,2006(05):73-79.
[7]刘莘. 到新西兰感受异域文化[N]. 光明日报,2013-2-8 (8).
[8]齐放. 新西兰的多元文化与教育特色[J]. 广东教育,2010(04):64-65.
[9]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5-45.
[10]新西兰. https://baike.so.com/doc/37282-3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