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
- 紫砂壶经典款式的创新发展
——论《供春龙》的艺术特色
表现空间。此件《供春龙》将经典款式供春壶与龙图腾结合起来,形态是古典的,艺术表现却是创新的。本文将对此壶的灵感来源与艺术设计进行分析,说明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个性特征以及紫砂壶经典款式在发展中的创新。一、开天辟地的“供春壶”关于紫砂壶创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有“陶朱公”之称,后世认为范蠡即是紫砂壶的创作者。或许是受制于工艺,又或许是人们的饮茶热情还未到达巅峰,紫砂壶艺术并未在春秋时期发展起来。明朝正德年间,历经千年发展的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2023-12-09
-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
——浅谈紫砂《太湖石供春套组》的创作
就以这件《太湖石供春套组》(见图1)为例,展开对其造型特征和文化价值的详细论述。图1 一、紫砂《太湖石供春套组》的造型特征紫砂壶自从问世以来,造型特征十分丰富精彩,也造就了紫砂壶辉煌灿烂的发展历史,发展至今已经不是简单的喝茶器具这么简单,它是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工艺品,给人以一种超乎器具本身的功能,依靠着出众的工艺技术以及独具匠心的精神,成就了紫砂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陶艺之林中屹立不倒,紫砂壶以其出众的艺术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紫砂从业者不断向前,给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期2023-03-04
- 招财进宝 财运绵绵
——浅述《金蟾供春》的造型艺术之美
一最高境界。古有供春壶,最初被称作“树瘿壶”,因其壶型如老树疙瘩,树瘤瘿节缀满壶身,形似银杏树瘿而得名。品鉴此壶,禅趣悠然心自陶。老树斑驳的树皮,布满裂痕的树纹,无不向世人彰显着它悠久的历史,向世人诉说起一段尘封的历史。枝头处,那一抹金黄,在秋日的空中,繁花凋零后,依然在枝头处摇曳,淡定而惬意。金黄的叶子,耀眼的阳光,岁月静好,惊艳了时光,更是装点了少年的梦。那年,秋高气爽,一位读书人带着一位名叫供春的书童,书童供春常常看见寺里的僧人在制作紫砂壶,于是也淘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8期2022-09-16
- 供春学做紫砂壶
王杨供春从小就喜欢各种陶器,常常在陶器店铺里一看就是半天。特别是紫砂器,那独特的色泽、莹润的质感,让小供春着迷。可是因为家贫,供春没有机会学习制陶,只能给一位读书人做书童。当时,这位读书人在宜兴城外的金沙寺潜心读书。碰巧,金沙寺的和尚们平时也做一些陶盆、陶罐,供春工作之余就总去看和尚们烧制陶器。供春也想亲手捏一捏陶泥,亲手制作一件器具。为此他一次次央求和尚们教他制陶的手艺,得到的回复总是“对不起,手艺不外传”。尽管如此,供春每天都在工棚外,默默地把和尚们的
格言·校园版 2022年13期2022-06-07
- 漫谈紫砂《供春唐羽壶》的创作感悟
壶的诞生以来,“供春”就是第一件为人所知晓的花器,它出现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一位叫供春的书童所创作而成的,所以用其名为这件作品取名。供春是一名书童,陪同主人来到宜兴金沙寺读书,在寺庙中认识了一位会做紫砂壶的老和尚,供春就偷偷和他学习,后来他就用老和尚缸底陈腐已久的紫砂泥照着寺外一颗千年老银杏树的树瘿完成了第一把供春壶,烧成以后这件作品古朴自然,小巧可爱,形象逼真,广为流传,逐渐就开始在民间流传这一器型,此后供春也是名声大噪,为后人所熟知。这件紫砂《供春唐羽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期2022-03-03
- 浅谈紫砂壶“古树参天”的创作感悟
一件紫砂作品就是供春壶,它的创始人也叫龚春。今天这件紫砂壶“古树参天”就是以供春为基础进行创作和改良的,接下来就以紫砂壶“古树参天”的创作感悟来谈一谈。“供春壶”是一位叫龚春的人创作的第一把紫砂壶,龚春是一位书童,在明朝的正德年间他陪同主人去金沙寺陪读,寺庙里有一位老和尚擅长制壶,供春就偷偷跟着老和尚学习,慢慢地他就用老和尚缸底陈腐已久的紫砂泥根据寺庙门口一颗古银杏树树瘤的形状制作出了一把紫砂壶,而且这把壶壶身还惟妙惟肖地将树瘿上的花纹雕刻了出来,经过烧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2022-01-26
- 简述《“砂墨生花”提梁套壶》的艺术美感
开创性的名字——供春,这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壶名,在紫砂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若轻的地位。本文介绍的这件作品《“砂墨生花”提梁套壶》即是来自于传统壶型“供春”,我们在其惟妙惟肖的造型中可以感受到紫砂花器的神奇,也可以从线条块面之间感受到艺人制作此壶时的情感体悟。明朝正德年间,小书童供春随主人在金沙寺求学,见寺庙中僧人以砂泥制作茶具,顿觉好奇,于是跟随僧人学习制壶技艺。后根据寺庙中银杏树的样子制作了一把紫砂壶,并在壶底留刻了姓名,于是这把紫砂壶就被命名为“供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2022-01-26
- 顺其自然的归真之美
——浅谈紫砂壶“供春”的创作特点
值。一、紫砂壶“供春”的造型设计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已然形成了完善的造型体系,但无论器型如何变化,始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不同的造型特点大致可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等三大类。其中,自然形体是根据自然中的花鸟虫鱼等实体形象设计创作而成,运用了贴花、捏塑、彩绘等丰富的装饰工艺,以惟妙惟肖、自然生动为主要特色。“供春壶”是一把经典壶型,供春在紫砂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供春壶”是第一把花器,具有不可或缺的象征性意义。据传,“供春壶”是一位名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2022-01-26
- 漫谈紫砂壶艺的前世与今生
把紫砂壶,名叫“供春”,做于明正德嘉靖年间,距今五百余年。其实不然,供春的出现,是制作者龚春常看一位老和尚制壶,顺手学了去。所以史上第一把紫砂壶距今年代不详,众多学者根据文献资料推算紫砂壶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不过“供春”确实是史上第一把有名有姓的紫砂壶。在此之前,有紫砂,也有壶,作为日用,既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没有得到文人的追捧,被称为紫砂壶的“草创期”。而供春的出现,不仅开创了紫砂的花器时代,开启了仿生艺术,也是紫砂壶正式步入艺术殿堂的开端。五百年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2021-12-09
- 浅谈紫砂提梁“供春壶”的艺术创新与传承
。这件紫砂提梁“供春壶”就是传承传统艺术和追求不断创新互相融合的一件作品,在传承紫砂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创意和灵感,把作品与时代结合到一起,设计出符合当下时代,能够引领时代的作品,这也是我们现代紫砂艺人应该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把紫砂文化和紫砂技艺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单单说起供春壶,了解紫砂,喜爱紫砂的人们肯定不会陌生,供春壶的壶身肌理古朴苍劲,又仿佛根瘤盘节,鱼零落错,甚至有的形态各异,自由变化,这都是供春壶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供春壶的特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2021-11-15
- 简述现代紫砂壶《供春》的艺术特色
紫砂壶——小书童供春和他的“供春壶”。“供春壶”是一款历史悠久,具有研究价值和仿造价值的壶型,据史料记载:其首创者是一位名不见惊传的小书童,名叫龚春,所以这把壶也叫“供春壶”。龚春作为书童陪同他的主人在常州当地求学,暂住在金沙寺,每天看到寺庙中的僧人用一种陶泥制作日常器皿,逐渐掌握了制泥的技巧,并利用水缸中的剩余泥料仿照寺里的银杏树的树瘤制作了一把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供春壶。这把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壶身如老树疙瘩,布满了瘤节,既形象又突显了制壶工艺。供春壶出世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2021-10-15
- 供春壶
嘉靖年间,一位叫供春(一说龚春)的小书童在宜兴金沙寺观察到僧人以细土制壶,从而得到启发,随后他仿照树瘤的形状制作了一把紫砂壶,这把壶便是供春壶。据说留存下来的供春壶少之又少,因此,供春壶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收藏品。民国期间,宜兴人士冀老汉以制作陶具为营生,虽然战乱四起,但冀老汉一家却相安无事,家人其乐融融。冀老汉凭借着制陶手艺,赚得了一家人的口粮。这日,几名官兵来到冀老汉的铺子,自称是潘大帅的手下,应潘大帅的要求,命令冀老汉制作一把供春壶。冀老汉表示自己只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3-24
- 从塑造“供春”看紫砂艺术的传承之路*
4221)1 “供春壶”介绍缤纷的紫砂壶艺有着数不尽的紫砂壶造型,在这些造型之中,“供春壶”(见图1)无疑是相当独特的。这把壶相传是所有紫砂壶的鼻祖,是开创了整个紫砂艺术典当的作品。有关“供春壶”诞生的故事在紫砂的故乡,宜兴丁蜀镇可谓口耳相传。供春作为一名书童跟随进士吴颐山来到金山寺伺读,由于无意中看到寺内的老和尚用紫泥捏做茶壶,就取了老和尚用来洗手的缸底沉淀的洗手泥,照着寺院内大银杏树的树瘿制作出了“供春壶”。在这个故事中,透露了不少的历史信息。首先进士
陶瓷 2021年1期2021-02-23
- 师法自然 心造灵壶
《松桩》与《寿桃供春》,均由我用家中珍藏多年的老紫泥制成。老紫泥泥色成熟稳重,泥质紧密结实易掌控,又因耐高温,烧成稳定性佳,色泽温润讨喜,质感与明清古壶相近,老味十足,所以称得上是泥中佳品。我所用料又是老紫泥中的精品,精上加精,便能助器生魂。《寿桃供春》 管银芳/ 作 《松桩》 管银芳/ 作先观眼前这件《松桩》。壶身取形自老松桩,整体呈稳健遒劲之势。壶体上随性亦不失精巧地胥出点点松针,层次感显著。针对树瘿、树洞的刻绘,可谓下足了功夫。为揣摩细微之处,我常常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2021-01-21
- 细说《供春提梁》之八品
朝正德年间小书童供春制作的紫砂壶——树瘿壶,又称之为供春壶。可以说供春壶揭开了紫砂壶艺的新篇章,使得其登上历史的舞台。目前,这把供春壶的真迹已难再寻,但是不管如何,至少供春壶是一款经典的壶型,开启了紫砂壶艺的序幕,展现出了艺人的技艺和情怀,在紫砂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经典仍在继续。供春壶的诞生充满了戏剧性,但是又像宿命一样带着必然性。供春是一个小书童,跟随主家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备考。主人专心攻读,家童供春闲着很无聊,山寺又没有网络,他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2021-01-14
- 供春壶
嘉靖年间,一位叫供春(一说龚春)的小书僮在宜兴金沙寺观察到僧人以细土制壶,从而得到启发,随后他仿照树瘤的形状制作了一把紫砂壶,这把壶便是供春壶。据说留存下来的供春壶少之又少,因此供春壶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收藏品。民国期间,宜兴人士冀老汉以制作陶具为营生,虽然战乱四起,但冀老汉一家却相安无事,家人其乐融融。冀老汉凭借着制陶手艺,赚得了一家人的口粮。这日几名官兵来到冀老汉的铺子,官兵自称是潘大帅的手下,应潘大帅的要求,命令冀老汉制作一把供春壶。冀老汉表示自己只
故事林 2020年19期2020-10-28
- 浅谈紫砂壶“游龙供春”的创作感悟
紫砂壶造型当中,供春壶的造型也绝对是非常独特,加上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对这一壶式的再创作始终是需要用谨慎的眼光来考量的,“游龙供春壶”就是对供春这一壶式进行再创作十分成功的例子。一般人学习制作紫砂壶,通常是从最简单的茶壶造型开始,比如掇球、石瓢等,这些壶形包含了紫砂壶的基本形态,当技艺锻炼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从双手中自然衍变出其他的造型,到那个时候就可以较为轻易地去学习和制作其他造型的紫砂壶了。然而供春壶却是其中的一个例外,要说供春壶的造型业内有人戏称,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2020-09-03
- 晚明文人笔下的时大彬
学艺时,先从模仿供春开始。“时大彬,号少山。或陶土,或杂砂抟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瑯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遗,擅空群之目矣。(案:大彬,《茗壶系》作大家)周高起曰:陶肆谣云“壶家妙乎称三大”,盖谓时大彬及李大仲芳、徐友泉也。予为转一语曰:明代良陶让一时,独尊少山故自匪妄。”这是吴骞《阳羡名陶录》中对时大
东方收藏 2020年4期2020-06-01
- 紫砂陶刻,紫砂作品的语言艺术
——以紫砂陶刻作品“六方花盆”为例
,这就不得不提到供春,供春之名盛在以一款供春壶开创了紫砂花器时代,被称为紫砂花器鼻祖,其实,鲜为人知的是,供春还是紫砂陶刻的开山之人。供春之前,紫砂器上是没有款识的,供春壶的出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遂由供春跟随的主人吴氏代笔在壶底落款,再由供春本人描刻,《阳羡茗壶系.正始》中有云:“见时大彬所仿,则可供春二字,足折聚讼云。”自此,开始了紫砂壶底落款的创作特征,推动了宜兴紫砂的发展。款识,是对作者最基本的说明,是紫砂陶刻赋予紫砂载体最初的语言。紫砂陶刻的兴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2020-02-03
- 从《供春》中感受紫砂创作的工艺美
最值得铭记的就是供春和他的成名作——树樱壶,又叫“供春壶”。宜兴紫砂壶的起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其中一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且在紫砂行业默认了下来,那就是供春壶是紫砂壶的起源,是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因此,供春壶在紫砂壶的发展史上绝对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厚的意义,可以说它是紫砂壶的鼻祖,它的诞生开创了一门民间传统工艺。现在,供春壶是中国紫砂壶中的代表之一,标志着紫砂壶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道路,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供春是明代正德嘉靖人,他在宜兴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2020-01-06
- 论紫砂雕塑与紫砂壶
——作品“龙壶供春”的创作感悟
来越普遍。“龙壶供春”就是一件将紫砂雕塑技法融入到紫砂壶形体装饰的作品。在传统紫砂壶式当中,供春壶本就是一件相当特殊的壶式,其师法自然,具有很强的天然意境,而在供春壶表面肌理的处理上更是有别于绝大多数的紫砂壶。作品“龙壶供春”在原本供春壶的基础上,融入了“龙”的元素,这样的创作并非是凭空而来的,具有着现实的文化基础。首先“龙”的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相当特殊的,各种文艺塑造中都可以看到这一形象,所以一般人普遍对“龙”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也就很自然地将“龙”延伸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2020-01-06
- 紫砂壶讲述的故事
5把壶:3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他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他们相守还不到20年。还有“鹧鸪提梁壶”,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的词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则写道:“江
幸福 2019年29期2019-10-31
- 如果紫砂会说话
讲述过去的故事。供春的六瓣圆囊壶追溯紫砂壶的渊源时,不可不提到一个人——供春。明正德年间,师承金沙寺僧的供春,对紫砂壶加以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紫砂壶制作得更富有文化气息。鉴于他在紫砂壶推广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供春也被奉为紫砂壶制作的鼻祖。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六瓣圆囊壶就是供春目前存世的两件作品之一。此壶高96毫米、宽118毫米,原是仿景德镇的明永乐窑竹节形把壶。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纹,以应壶身的瓣纹。壶身分上下两节望造而在壶肩相接。
金桥 2019年5期2019-09-10
- 青竹紫韵,古朴供春
——浅析“竹节供春壶”的外形特征与内涵意蕴
传有一小书童名为供春, 他在江苏宜兴金沙寺跟随一位师傅学习制壶技艺,一日供春在银杏树下休息,望见大树的树瘿,突发奇想将其纹路用于制壶中,最早的紫砂壶便诞生了,后人将其称之为“供春壶”或“树瘿壶”,有人称“供春之壶,胜于金玉”,足见其价值。 “供春壶”是典型的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产物, 不仅为紫砂壶的发展开创了新思路, 又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真可谓是至高的和谐。图1 竹节供春壶这一把“竹节供春壶”(见图1)在外形上回归了“供春壶”, 又将
江苏陶瓷 2019年6期2019-03-12
- 集自然美于一壶
——“松皮供春”创作体会
载:吴颐山的书僮供春,见金沙寺僧炼泥制壶,心中仰慕“窃仿老僧心匠”,仿寺中那棵银杏树的树瘿,“亦掏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制成了名扬千古的“供春壶”。2、“松皮供春”的创作体会欣赏“供春壶”,那壶面斑斑驳驳的自然印记,记录了银杏树杆因受外力侵蚀而长成的树瘿,非圆非方,稀奇古怪,因其不常见而产生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供春观其形而成其壶,不仅有眼力,其手上的工力也令人叹服。“松皮供春”是作者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心中有感悟而设计创作的。当今仿“供春壶”的陶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8期2019-01-17
- 紫砂壶讲述的爱情
5把壶:3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他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他们相守还不到20年。还有“鹧鸪提梁壶”,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的词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则写道:“江
现代妇女 2018年9期2018-09-18
- 浅析《供春壶》的精神韵味
古而远于古”。宜供春壶“道法自然”形成了中国艺术含蓄,隐秀,意在言外和传神为主,形神兼备的特色。供春用写意的慧眼来看物象,用生动的造型激发情思,用质朴的气质创造意境,用精炼的手法追求达意。其艺术感染力超越了视觉,通过形和意直达心灵。供春壶的造型是紫砂造型中出现的最早的抽象造型,制作上随意性也是最高的。但这随意性也是建立在最严谨的法度空间上。它强调造型整体比例的合理性,每一个局部的任意“放荡”、 表面每个大小、深浅不一的块面、每一个文饰的布局、每一根线的粗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7期2018-09-13
- 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的壶艺继承者——供春及其作品。据“正始篇”记载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供春出身贫寒且刻苦实践,后成为制壶名家。他还“削竹为刃,斫木为模”,创造了很多制壶的专用工具。但是,流传至今的“供春壶”极少,且多为赝品。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造型精巧的“树瘿壶”现存北京国家博物馆,壶身作老松树皮状,壶把亦如松根,艺术性很高,正是这两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把紫砂器形成专业化和艺术化的领军人物。复古与创新之间的交替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2018-04-08
- 宜兴紫砂壶之文化探析
著。书中记载:“供春,学宪吴颐山公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矣。世外其孙龚姓,亦书为龚春。人皆证为龚。予于吴周聊家见时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云。”大意是:供春其人,是当地名人吴颐山的书僮。曾经陪伴吴颐山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闲暇时,抽空模仿金沙寺的老和尚抟坯制壶,灵巧地利用手指按压,制作成优美的壶胎。他的后代用他的方法制作的壶,书写作龚春,故人们一度把
中国茶叶 2018年3期2018-04-03
- 杂记
道有一茶壶名曰“供春”。它是灰褐的颜色,表面凹凸不平;细细抚过,时而皴褶,时而平滑、却不腻润;隆起处上有类似流水纹的细褶,但又非刻意雕琢而出,只让人觉得古朴、真淳。它身上还有一个故事。明代有一稚子名为“供春”,他天资聪颖,好学善思。一日,他来到一寺庙中,见师傅正在烧陶,他觉得很有趣,便悄悄观察,不久便将那一套技术领会心中。回家之后,他就用这套方法,捏制、烧成了一只茶壶。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但正是因为这一点,这只“丑壶”拥有了些不同的神韵。壶盖上手柄做成了新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2018-03-14
- 《供春壶》的清雅神韵
重要组成部分。《供春壶》以其古朴纯厚的造型潜移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手笔。紫砂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更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生活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它也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取各种文化的精髓,使得紫砂壶更加珍贵,成为我国漫长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又一标志。供春制壶,传世极少,后世所见,多为仿作。据史料文献描述,《阳羡茗壶系》之《大家》篇云,时大彬“初自仿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乃作小壶”。时大彬开始仿制供春壶是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0期2018-01-27
- 也谈《供春壶》的文化魅力及历史渊源
统,从金沙寺僧到供春,五色土变成了蜀山人的富贵土,从时大彬到陈曼生,这捧富贵土登上了紫砂文化舞台,从黄玉麟到七个老艺人,紫砂有了自己的辉煌。历史上第一把紫砂壶---供春壶,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供春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历来仿制供春壶的名手大家很多,黄玉麟、顾景舟、裴石民、江案清,徐汉棠等,都对供春壶做过细致研究和仿制。中国艺术讲究含蓄,隐秀,形神兼备。供春壶“道法自然”,艺术感染力通过其形、其意直达心灵。供春做工相当精巧,并且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6期2018-01-26
- 素淡相守鹧鸪情深
——顾景舟与妻子的故事
5把壶:3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他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呀,他们相守才不到20年。还有“鹧鸪提梁壶”,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则写到“江南远
金秋 2017年18期2017-12-19
- 素淡相守一把壶
五把壶:三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意思是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呀,他们相守不到二十年呢。还有“鹧鸪提梁壶”,扁圆形壶身,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他把对她的浓浓深情与不舍,费尽心力抟进了壶里。有人说他一辈子
莫愁 2017年25期2017-11-14
- 素淡相守一把壶
五把壶:三把“小供春”、两把“鹧鸪提梁壶”。小供春,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他跟寺庙里的老僧学制壶,16岁制出“供春壶”。顾景舟做“小供春”,意思是想说,他对她的爱还正年轻呀,他们相守不到二十年呢。还有“鹧鸪提梁壶”,扁圆形壶身,把手为三柱高提梁,侧看如一只飞翔的鹧鸪鸟。鹧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悲情之鸟,其叫声听来像是“行不得,哥哥”。苏轼有“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他把对她的浓浓深情与不舍,费尽心力抟进了壶里。有人说他一辈子
莫愁·智慧女性 2017年9期2017-09-20
- 紫砂艺术收藏面面观
名家有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李仲芳、邵亨裕等。清末民初时有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王寅春等。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有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等。近几十年制壶高手、大师纷纷涌现,揭开了紫砂壶制作的新的一页。据旧籍《阳羡名陶录》记载:“宜兴壶(紫砂壶)之创始系金砂寺一僧习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附陶家穴烧成,遂以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供传世。”明代正德年间,有个叫供春的
科学生活 2017年6期2017-08-16
- 转身你我已经云泥
钻牛角尖的小书童供春,供春在天下万物中又偏偏对僧侣们用来制陶的泥巴迷得颠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却成就了那一堆土。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但没有记载他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而从僧人处获得陶泥后,这个小书童又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银杏树树干的
文苑 2017年6期2017-03-23
- 转身你我已经云泥
钻牛角尖的小书童供春,供春在天下万物中又偏偏对僧侣们用来制陶的泥巴迷得颠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却成就了那一堆土。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但没有记载他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而从僧人处获得陶泥后,这个小书童又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银杏树树干的
文苑·经典美文 2017年3期2017-03-15
- 紫砂
——陶瓷中的一朵金花
上有名的紫砂艺人供春(又称龚春),就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他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做过进士吴颐山的家童,随吴读书于宜兴金沙寺时,曾向老和尚学习制壶方法,制成树瘿式的壶(树瘿即树瘤)。后来,供春就专门从事制紫砂壶工作,创制出许多精美的作品。有人称颂供春壶“栗色喑喑,如古金铁,敦庄周正”,又有人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值金一笏”,“供春壶”成为史书记载的第一批紫砂稀世珍品。供春之后,又出现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大制壶名家。其中,时朋之子时大彬对紫砂的泥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6年1期2016-12-25
- 《供春壶》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性
214221《供春壶》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性蒋 旭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供春壶》保持了传统的树瘤造型,再现了供春的质朴和自然感。虚实相间的空间,给人以层次感。树枝状的壶把,下弯的形态,从上向下生长,下端与壶身连接处枝条的断痕自然清晰。同是树枝状的壶嘴呈朝上伸展的趋势,极具张力。壶把和壶流,一上一下的造型两两对应,保持了重心的平衡,整体视觉协调统一。供春壶;文化;风格《供春壶》在中国紫砂史上,供春是紫砂壶的开山鼻祖,而他创作的供春壶是紫砂学界公认的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0期2016-12-12
- 转身你我已经云泥
钻牛角尖的小书僮供春,供春在天下万物中又偏偏对僧侣们用来制陶的泥巴迷得颠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却成就了那一堆土。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却没有记载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而从僧人处获得陶泥后,这个小书僮又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银杏树树
文学教育 2016年28期2016-09-27
- 转身你我已经云泥
钻牛角尖的小书僮供春,供春在天下万物中又偏偏对僧侣们用来制陶的泥巴迷得颠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却成就了那一堆土。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却没有记载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而从僧人处获得陶泥后,这个小书僮又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银杏树树
文学教育 2016年10期2016-09-10
- “供春”考辨
文 图/战志杰“供春”考辨文 图/战志杰有关紫砂陶茶具的起源及其创始人供春的研究,一直是个争论颇多的话题,也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难题。一方面,记载早期紫砂陶茶具的历史典籍和文献资料较少,且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些典籍、文献中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玄虚和臆造的成分;另一方面,随着考古出土实物的不断增加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出土实物与历史典籍的记述存在很大差异,有些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带有“横空出世”意味的“供春创始说”,既不符合当时当地的制陶业应有
大众考古 2016年1期2016-09-02
- 供春提梁,承古传今
求的目标。现以“供春提梁壶”(见图1)为例,浅谈其创作思路,探讨其实用性能,并对其艺术层次进行分析。1 “供春提梁壶”的创作思路在紫砂界流传着关于壶的很多故事,其中影响最广泛也最深刻的一个,莫过于是苏东坡先生创制的提梁壶了。自问世以来,它因那圆润持重的造型、简明潇洒的提梁设计、恰到好处的布局安排,历来备受世人青睐,一直是后世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却始终未曾被超越。据说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小书童手里提的一盏灯笼,提梁则受屋顶大梁的启发。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创新
江苏陶瓷 2016年3期2016-06-11
- 制茗壶承文脉
不短的岁月。首创供春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紫砂壶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供春之手。当然,紫砂壶更早的来源肯定早于供春,经考古发掘,已将紫砂壶的创制年代推至北宋,只是或许到了明代才经由供春进而发展成熟。供春,也就成了紫砂壶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第一个人物。供春,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据史料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于宜兴金沙寺(今宜兴湖滏镇)。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6年5期2016-06-01
- 山水有情凝紫器
善,她开始喜欢做供春壶,她的供春壶,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理念,不同于寻常的供春壶造型。一般的供春壶,以树瘤为造型。而范燕萍的供春壶,是以太湖石点缀在壶身上,看似无意,其实独具匠心。范燕萍是位热爱大自然的人,闲暇之余,总是钟爱于到大自然中休闲释放,寻找创作灵感。家乡——陶都宜兴,的确是个灵秀之地,山水风光迷人,而千奇百怪、造型鬼斧神工的太湖石,引起了范燕萍的浓厚兴趣。她开始以太湖石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源泉,泥随心造,做自己随心喜欢的东西,做太湖石紫砂作品不必拘泥
收藏界 2016年5期2016-05-16
- 供春与供春壶
杨菲菲摘 要:供春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精品佳作,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而坚实,负有盛名,供春之壶,胜于金玉。本文对供春壶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关键词:供春;紫砂壶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49-01宜兴紫砂壶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煮水,煮茶用的日用生活器皿,逐步演变成今天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突破其他民间工艺品的局限,承载着中国丰富繁荣传统文化内容,是茶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2016-05-14
- 千畦抱甕园,一盏瘿壶茶——紫砂“供春”壶型的自然随性艺术
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被奉为紫砂艺术的鼻祖,而供春相对来说最为后人熟识和推崇。源于供春以紫砂泥效仿古银杏树盘驳交错的自然树瘿为造型塑成的紫砂壶,壶型奇特,古秀可爱,后辈敬仰之尊为“供春壶”。其时开始,紫砂壶便从普通的民间手工制品上升为一种艺术。紫砂壶造型一般以规矩的几何形居多,而“供春”式样的壶形是紫砂艺术中一个专类题材。“供春”壶型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它借意自然物件的形神姿态,仿生之外升华了自然随性的艺术美感。相比较几何形器物,虽然几何形器物看着规整统一、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2014-12-27
- 时代风尚与审美心理的反映——从紫砂“灵芝供春壶”谈起
开创性的人物——供春,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而出名的人。《陶庵梦忆》中记载:“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供春壶”一直是作为艺术珍宝,被秘藏于名门大族之家,被文人吟咏记载于文赋之中,被辗转流传到海外。“供春壶”比供春本人重要得多,它是紫砂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符号。人们之所以把供春奉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是因为紫砂从供春开始,终于从简单的喝水器皿纵身一跃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并为后世紫砂铺开一条发展的道路。“供春壶”的诞生,不仅开创了
江苏陶瓷 2014年5期2014-12-27
- 好运连连祝君安
期的龚春手制的“供春树瘿壶”,每部紫砂著作基本上都要提及。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位大师、艺人仿制过“树瘿壶”,也不断地进行着创新:黄玉麟、顾景舟、裴石民、徐汉棠等,创作出了形形色色的“供春树瘿壶”,或瓜钮,或灵芝钮,或水波钮,还创新出“龙行供春壶”、“供春提梁壶”等新品种,运用过紫泥、段泥、朱泥、团泥等多种泥料,每一款作品都浸淫着创作者对“供春壶”的个人理解感悟和内涵的升华,这是后辈工艺大师与紫砂师祖的精神对话,是紫砂非物质遗产的渊源延续,是追求卓越、不断超
江苏陶瓷 2014年5期2014-12-27
- 精覃思而出匠心,仿自然而生魅力——“劲豹壶”艺术鉴赏
上,紫砂陶始祖“供春”的唯一存世之作,被称为世界第一的明朝“供春壶”,甫一亮相便吸引住众人的目光,赢得一片喝彩。中国的紫砂艺术,早已位于世界艺术林苑之列,以它独特的艺术成就,彰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其间,宜兴紫砂以其泥质细腻、呈色丰富、形质新颖和纹饰多样,更是自成风格,声名远扬。作为宜兴紫砂从业者,深感荣幸。故此,想就自身深爱之壶“劲豹壶”(见图1),以及多年壶制经历,浅略探讨一番宜兴紫砂壶器的艺术魅力。图1 劲豹壶相传,使紫砂壶器真正列入艺术行列的第一
江苏陶瓷 2014年3期2014-10-09
- 浅谈明朝紫砂壶的创始与发展
键词:紫砂陶器;供春;时大彬;变革1 前言紫砂壶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风华绝代,一定有其内在的魅力。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特别的工艺和文化内容,它造型丰富,式样繁多,规格齐全,千姿百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 紫砂壶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
佛山陶瓷 2014年7期2014-08-22
- 饮茶之具
。《正始篇》记载供春为吴氏家僮,而此时吴氏正读书于金沙寺,供春聪明过人,向寺人、僧人学习制作紫砂的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供春充分利用泥陶的本色,烧造的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石”的说法。是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鉴于他的名望,其作品也被后世所仿造。自此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供春也成为中国工艺史上最杰出的代表。由于宜兴
食品与健康 2014年6期2014-08-08
- 明代紫砂壶成型工艺比较研究
关键词:紫砂壶;供春;成型工艺明代是紫砂壶发展的繁盛时期,从有史料记载的龚春到明,宜兴紫砂壶由初期草创阶段经过不到一百年发展繁盛,器型艺术的变化改革,千姿百态。有质朴简练,突出使用功能的造型,也有生意傲然、千奇百巧、颇具玩赏意味的造型。所谓“方非一式,圆不相一”,即使是同一种类造型,也会根据泥料,工具使用,制壶人的技艺,精神修养等等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也发展出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器型。成型工艺是形成紫砂壶造型的关键,是制壶者们通过拍打,钻孔,镶嵌等等动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2014-04-14
- 从典籍中探究供春和供春壶
21从典籍中探究供春和供春壶应书良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供春、供春壶、树瘿壶、评价宜兴紫砂花繁似锦,供春被尊为宜兴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但供春壶却几乎不见传世。文献中,最早记述、最具权威且被广泛引用的关于供春、供春壶的记载当推明代江阴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在《正始》篇他这样记述:供春,学宪吴颐山家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8期2014-02-11
- 浅析明朝紫砂艺术的特点
的中国第一砂壶“供春树瘤壶”。这把壶在历史上,可谓紫砂历史性地一次创作,也就是从供春壶开始,有了第一把具有代表性的花塑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花货。明朝正德年间,这把“斫木为模”、“削竹为刀”制作的供春树瘤壶可谓是古朴精工,温雅天然的精品了,仿造树瘤的自然纹路,特有的指纹螺隐,让人感觉玄妙的禅宗哲理迎面而来。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也极具代表性质。金沙寺中的饮茶参禅,对于金沙寺僧来说,是佛界的常见的一种文化习惯,而对于供春来说,让一个小书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9期2013-02-15
- 简析供春壶
琴芳江苏宜兴简析供春壶王琴芳江苏宜兴供春精神更需今人的学习。供春天资聪颖,又虚心好学,观察细致入微,这一点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供春;恋;观察;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有“千年陶都”之称,蜀山镇的特产紫砂壶,更是誉满中外。说起紫砂壶,当地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到供春(又称龚春)。据《阳羡茗壶系》记载,紫砂壶的创始人叫供春,他是个书童,明正德年间陪伴主人吴颐山到金沙寺读书,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3期2011-11-16
- 谈“供春壶”的创作
214221谈“供春壶”的创作任艳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而坚实,负有盛名,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供春;紫砂壶宜兴紫砂壶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煮水,煮茶用的日用生活器皿,逐步演变成今天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突破其他民间工艺品的局限,承载着中国丰富繁荣传统文化内容,是茶文化、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供人们使用,又可供人们把玩、收藏,享有“世间茶具堪为首”的赞誉,并成为举世公认的最能代表民族风格和气质的茶具。而“供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8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