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金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依据器型,可将其分为方器、圆器、花器,其中花器最具有意境,花器作品好似一幅立体的画,无形的韵味通过有形的物体为载体,寄托自我意识。春天,千娇百媚,万紫千红;夏天,热情似火,激情奔放;秋天,麦浪翻滚,五谷丰登;冬天,傲雪凌霜,纯洁无瑕。天地之间,大千世界,一花一木,一鸟一虫,皆有灵性,它们在各自的世界里,生根发芽,吸收着天地之灵气,茁壮成长。当花瓣凋谢,当叶子枯萎,当砂粒流失,终将回归于大地,一切趋于无限。匠人们用勤劳的双手,用朴实的陶土向自然致敬,寓意着哲学的本质,“天人合一”这一最高境界。
古有供春壶,最初被称作“树瘿壶”,因其壶型如老树疙瘩,树瘤瘿节缀满壶身,形似银杏树瘿而得名。品鉴此壶,禅趣悠然心自陶。老树斑驳的树皮,布满裂痕的树纹,无不向世人彰显着它悠久的历史,向世人诉说起一段尘封的历史。枝头处,那一抹金黄,在秋日的空中,繁花凋零后,依然在枝头处摇曳,淡定而惬意。金黄的叶子,耀眼的阳光,岁月静好,惊艳了时光,更是装点了少年的梦。那年,秋高气爽,一位读书人带着一位名叫供春的书童,书童供春常常看见寺里的僧人在制作紫砂壶,于是也淘了些细腻的泥土,做起壶来。书童在树下,抬头望向这抹美好,看着树叶从树枝飘落,和着风在空中摇曳,树瘿的岁月沧桑,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这不经意间的一抬头,忘却了世间纷繁,只那一眼,生命的美好在此停留,于是弯腰静心,决定把这一瞬间的美好化作紫砂壶。以银杏树的树瘤化作壶身,树瘤上的花纹刻绘于壶体,经过火的炙烤,最终烧制成型,供春壶因此而制成。书童供春以手工捏制成型,采用捏塑的方法,把一团泥捏成球状,再把这泥球内部掏空,以此作为壶身。
供春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银杏树树瘿状,因其特殊的外形,从而命名为“供春壶”。壶体采用球形,泥土来自于大地,色泽浑朴,用最质朴的材料,创作出完美的作品。供春壶的表面用手捏制出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仿照着树皮的纹理,错杂缭绕于壶身。整器取材于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以天地万物为创作灵感,古韵优雅,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供春壶,壶有壶韵,以其独特的质朴,自然天成,妙趣横生。从古至今,供春壶名满天下,历来都颇受紫砂艺人、名家的青睐,名家们对其研究讨论,再进行创作复制,将美学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了学习技艺和提高技艺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技艺,加入创新元素,但无论怎么改变,万变不离其宗,均是依照供春壶本有的面貌进行复刻,完美地诠释了人与天地,道法自然,天地乾坤。现如今,《供春壶》被永久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它静静地被置于馆内,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被人熟知的历史,参观者通过明净的玻璃,与书童供春产生共鸣,回忆起那一抹金黄,那一缕耀眼的阳光透过树枝,洒下一片金黄。它是我国茶文化宝库中的瑰丽至宝,是紫砂壶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耀的星。
金蟾供春集紫砂雕塑、传统紫砂花器、文化内涵于一体,充分展现了深厚的制壶功力和艺术修养。金蟾供春壶与传统的供春壶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取材于自然,经过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高于自然,苍老树皮纹理缭绕,斑驳纹路自然多姿,招财金蟾,巧思妙构。
金蟾塑以壶钮,雕镂精微,在民俗层面更添一丝文雅气息。蟾蜍常被世人称之为“金蟾”,古人有云:“家有金蟾,如有一宝,财源绵绵,得金蟾者必是大富大贵”。蟾蜍亦被世人称之为三足金蟾,何出此言,原是相传月宫中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所以后人也因此把月宫称之为“蟾宫”。八月秋闱,宫中有桂,攀折桂花,亦名曰“蟾宫折桂”,以此寓意金榜题名。不仅如此,金蟾在民间是信仰的灵物。蟾能聚财、镇财,使金钱不流失,另有财源兴旺、招财进宝、幸福美好的寓意。金蟾的加入,更赋予此壶深层次的艺术魅力,此壶除了可以泡茶品茗外,还可以置于茶盘之上,当作一件艺术品,陈列观赏,着实引入注目,其自带的吉祥寓意更是让人所津津乐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紫砂陶好比一艘船,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可它终究会以自已的姿态,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它的繁华盛世,将社会文明与之紧密相连。在五百多年的紫砂壶前史的舞台上,出现了许多匠人,匠人们用他们那质朴的双手创作,佳作不断,传世之作不在少数。这些传承下来的紫砂精品,在往后的传承中,为紫砂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研究与探讨、学习与临摹,一批批令人赞叹的作品也随之而出,受到了多方爱壶人士的追捧,趋之若鹜。
陶之精华是紫砂,紫砂壶作为自然的创作媒介,匠人们在上面捏塑着梅花的冰清玉洁,竹枝的虚怀若谷,青松的顶天立地……匠人们穷尽一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坚守自己的初心,无不在传承着最传统、最朴素的匠人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因为专注,所以出彩。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匠人文化,缺的是坚守与传承之人。匠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把紫砂文化以紫砂壶为载体,让世人更全面地去了解紫砂文化和艺术,紫砂文化的传承,通过紫砂壶这一载体,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架起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