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燕
(宜兴 214221)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长期流传着一位开创性的人物——供春,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而出名的人。《陶庵梦忆》中记载:“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供春壶”一直是作为艺术珍宝,被秘藏于名门大族之家,被文人吟咏记载于文赋之中,被辗转流传到海外。“供春壶”比供春本人重要得多,它是紫砂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符号。人们之所以把供春奉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是因为紫砂从供春开始,终于从简单的喝水器皿纵身一跃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并为后世紫砂铺开一条发展的道路。“供春壶”的诞生,不仅开创了一代壶艺新风,更为文人参与紫砂架起了一座桥梁,从此,紫砂和中国文化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这款紫砂“灵芝供春壶”(见图1),是在传统“供春壶”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吉祥文化内涵的灵芝、仙桃两种装饰,使此壶反映出了当下时代风尚和审美心理。
图1 灵芝供春壶
紫砂“灵芝供春壶”精选原矿段泥制成,此壶色调清逸质朴、朴实纯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浮想联翩。壶的色泽和粗糙壶体仿造古老的树根与树皮历经沧桑,充满了深重的历史感。“灵芝供春壶”最经典的部分是壶钮的设计,壶钮仿若几株灵芝在营养丰富的土壤中生长着;壶盖鼓起,宛若土壤一般,给灵芝的生命提供养料;一弯流壶嘴出水爽利,端把耳形下压,上丰下敛,和壶嘴与壶身相应和,壶把处生长着两颗精致美观的仙桃;压盖,子母线紧密贴合,气密性良好,且实用性高,适用于把玩。
紫砂“灵芝供春壶”以传统的“供春壶”为基础而制成,关于此壶,历史上有金沙寺书僮供春的传说。最早有文字记载供春的人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江阴人周高起。周高起酷爱宜兴紫砂,著作了第一部论述紫砂壶的专著《阳羡茗壶系》,盛赞紫砂壶的珍贵。该书的创始篇记叙了供春其人:学使吴颐山早年为求读书清净,带着一青衣(童子),来到了宜兴的金沙寺中就读,这童子就是供春。供春在服侍吴颐山生活的空闲之时,看到寺中的老和尚学习陶工之法,“搏其细土,捏筑为胎,制成茶壶”,就偷偷地学习老僧的技艺。可他并没有去生搬硬套,而是敢于创新,看到寺后山上一棵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许多树瘿,像一个个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人,他就模仿着用手捏了一个壶型。因没有工具,便用茶匙挖空壶身,然后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壶把,用手指按平壶的表面,并留下了许多指印,烧成后果然与众不同,自然朴雅,透出一股灵秀之气。当时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当时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人们都叫它“供春壶”。由于身份原因,供春结交的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爱喝茶,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被人尊为壶中之首的“供春壶”,也由于吴颐山的看重以及他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供春在当时就出了名。这样一款“供春壶”流传至今,早已经成为经典壶型。“灵芝供春壶”在“供春壶”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手法的创新,所加入的灵芝、仙桃两种装饰物,使这把紫砂“灵芝供春壶”有了崭新的蕴意诠释。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具有吉祥意义的装饰以及美好的寄予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紫砂“灵芝供春壶”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理念的审美心理,壶器上的灵芝和仙桃是具有象征寓意的巧妙装饰物,是中国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性或自然变化的规律的关注和领悟、以及与人类思想意识活动的联系与想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时代风尚和审美心理。紫砂“灵芝供春壶”独特的艺术创新,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们审美心理的演变过程,对于把握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十分必要。
人类以实用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崇拜世界,还未能达到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因此,从美学艺术角度讲,蕴含吉祥文化的装饰手法依旧是中国装饰图案园艺里的最为光辉灿烂的一笔。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而言,这些观念主要来源于原始农耕生产与存在要求而引发的对自然的崇拜,起源于人们采集和耕作活动过程中翻云覆雨的自然神灵的祈福之愿。一把小小的紫砂“灵芝供春壶”,因为有了艺术的滋养,才有了千变万化的壶中乾坤和独步千秋的无穷魅力。在“供春壶”中融入吉祥的元素,无意中把这款紫砂“灵芝供春壶”带进了艺术的殿堂,并成为推动我国紫砂壶艺向前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1]徐秀棠.紫砂工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徐凤.供春壶时大彬壶徐有泉壶——读壶记系列[J].新民晚报.201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