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现代茶具市场,宜兴紫砂已经成为一张名片,不仅代表着宜兴这座千年陶都的文化历史,也是茶具中难以逾越的一项标杆。很多人都会炫耀自己的茶桌上那一把标志性的宜兴紫砂壶,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一眼就能明白。但是追问之缘何喜欢,却又一下子说不清它的好。确实,宜兴紫砂壶的优秀不仅在于它的性能,也在于壶中的那一钮一盖的配合与默契。一把优秀的壶,功能性齐全,造型优美,装饰精致,可以装饰我们的茶桌,点燃浓厚的饮茶氛围,也可能增加味蕾间的清香甘甜。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让人沉醉于这一份紫砂浓情之中,陶醉不已。
纵观紫砂的发展史上,始终绕不开一个神秘的名字和一把极具造型艺术的紫砂壶——小书童供春和他的“供春壶”。“供春壶”是一款历史悠久,具有研究价值和仿造价值的壶型,据史料记载:其首创者是一位名不见惊传的小书童,名叫龚春,所以这把壶也叫“供春壶”。龚春作为书童陪同他的主人在常州当地求学,暂住在金沙寺,每天看到寺庙中的僧人用一种陶泥制作日常器皿,逐渐掌握了制泥的技巧,并利用水缸中的剩余泥料仿照寺里的银杏树的树瘤制作了一把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供春壶。这把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壶身如老树疙瘩,布满了瘤节,既形象又突显了制壶工艺。
供春壶出世后,在茶具市场掀开了轩然大波,文人阶级对其尤其感兴趣,因为紫砂与生俱来的那种古朴淡雅一直是文人阶级所追求的境界。无数紫砂艺人和文人雅士争相制作紫砂壶,供春壶也成为效仿制作的经典壶型。
相较于传统紫砂,现代紫砂更加的精致典雅,这和时代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先进的技术不仅惠及千家万户,也提高了紫砂泥的开采、筛选、锻炼等一系列过程。所以现代紫砂在工艺上更加精进,装饰内容更加丰富,泥料也更加细腻有质感,造型更是极具创新意识。艺人制作的这一款《供春》保留了传统的古味,也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展现了紫砂花器独一无二的美。
乍看此款《供春》壶与传统形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细看下会发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相同的是整体的造型皆是如树疙瘩一般坑坑洼洼,极大地还原了银杏树树瘤的自然纹理,妙趣横生。
有所区别的是:此壶壶身上的疙瘩并非是捏塑而成的,而是通过刻刀勾勒成型的。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刻痕都有迹可循,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布满了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褶皱感,艺人充分运用紫砂泥的肌理质感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中“虫蚀木”的自然效果。此外,壶嘴与壶把也都小巧可爱,与娇俏的壶身大小相称,比例协调。壶嘴略微弯曲,嘴头向下,自然乖巧;壶把也是极富自然生态气息,仿佛是银杏树的树枝缠绕而成,在壶把的下端,树枝自然地分叉,然后与树瘤状的壶身相融合。线条走向清晰明了,仿若一气呵成,尽显紫砂泥的风流韵态。壶钮为灵芝造型,这与传统的供春壶有着很大的区别,设计新颖但是又与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完全吻合,没有突兀之感。所以在精心设计与精心制作下,整体都古朴雅拙,将银杏的风情与砂泥的风流都一展无遗。
紫砂花器建立在仿生的基础上,将自然生物的特性融合到紫砂壶中,此款《供春》就是最好的佐证。银杏树的苍劲拙朴,在视觉上特别有美感,褶皱的树皮尤其逼真,壶钮的灵芝造型更是清晰分明。可以说,这把花器经典就是自然的馈赠,将自然界中的银杏树之树瘤形态和紫砂泥完美结合,美不胜收。
通过欣赏,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壶型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光器讲究的是线韵的变化之美,我们在器型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线条的流转和变化。而花器,似乎是将线条的存在感弱化了,反而更加注重点的质感。所以在《供春》中很少看见流畅的线条,但是却突出了树瘤的形状与肌理,这样丰富了整体造型的空间感,更加具有欣赏性,也更能体现紫砂创作的美学价值。所以说不同的造型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这也是紫砂壶的独到之处。尤其是紫砂花器,其造型中不仅蕴含紫砂的框架结构之优美,更是囊括了生活的美学与自然的意趣,在每一个仿生设计的块面之上,都浓缩了艺人独立的思考以及高超的技艺。
《供春》不仅造型优美,其内在意义更是深刻。它取材于寺庙中的银杏树,众所周知,银杏树是我们江苏省省树,寓含顽强、坚韧不拔,其金黄的树叶在丰收的秋天更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无需芳香,但包含了清雅幽远的唯美氛围。将银杏树作为创作题材,完美体现了银杏树树瘤的自然状态,也体现了银杏刚毅坚强的优秀品格和精神。因此这把壶不仅有着银杏的朴实无华,也兼具了刚柔并济、清新雅致的风格。传统的供春壶形象生动,尽显千年古树的苍劲老辣之风,这一款创新版“供春”则是采用若水墨画般淡雅的作品色调,使其更具有文人气息,仿生效果逼真,极富艺术感染力,充满了喜悦之情。
也正是因为紫砂壶体现出了十足的艺术性,并且在文玩市场和收藏界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壶友对紫砂壶钟爱,因为紫砂壶的造型与艺术告诉我们:紫砂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它的观赏价值、把玩价值、收藏价值都在慢慢地显示出来,并且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期待,未来的紫砂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惊艳,可以将独属于中国的茶具文化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