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术

  • CT灌注参数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成年烟雾病患者接受联合搭桥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血运方法如直接搭桥术、间接搭桥术和联合搭桥术[1]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降低卒中风险的首选;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CHS)[2-3]为直接及联合搭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表现为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颅内出血。头颅CT灌注(CT perfusion, CTP)可用于评估MMD脑血流灌注情况[4]。本研究观察术前CTP参数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后成年MMD患者发生CHS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9期2023-09-27

  •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上常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通过再造冠状动脉血流通路、恢复心肌正常供血来缓解临床症状。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两种,体外循环是利用人工装置代替人的心肺功能,将回心静脉血经过人工装置处理后经动脉输回体内[3],广泛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能够在手术中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是临床上一门重要技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入临床,该手术是在正常跳动的心脏上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对医生手术技术要求较高[4]。为了提高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7期2023-09-25

  • 浅谈冠脉搭桥术
    出现之前,冠脉搭桥术曾经是治疗冠心病的“一枝独秀”,而且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对“搭桥”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搭桥术”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冠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英文缩写CABG,是国际上公认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始于1964年,是一项用于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其方法是用移植的血管即桥血管(常为下肢的大隐静脉

    家庭医学 2022年20期2023-01-09

  • 多元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
    26001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技术,能重建心肌血运,改善心脏功能[1]。但成功的搭桥手术仅是治疗开始,术后“护桥”将伴随患者终身。如不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搭桥”随时可能有再堵的风险,所以对患者自身的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2-3]。但该群体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很不理想,故需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主动去改变不良行为。多元化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整合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7期2022-04-16

  • 药物无法控制的心肌桥 才考虑“搭桥术
    除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两种手术方式。如果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等症状,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综合判断是心肌桥引起的,那么可以根据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采用一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和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来治疗心肌桥。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心肌桥对于冠状动脉的压迫,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冠脉痉挛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减慢心率,减少对冠状动脉受压迫程度和降

    自我保健 2021年9期2021-11-20

  • 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自主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患者猝死。冠脉搭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利用患者本身的血管或血管替代品连接主动脉与冠状动脉远端以改善缺血部位的血供,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但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是否能够积极进行自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性感知主要指个体依据自我目的、需求自由选择行为的状态,自主性水平较高的患者有助于改善其健康行为,促进术后快速康复[2]。因此,积极寻找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自主性感知水平的相关因素并积极采取对应干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2021-11-03

  • 颞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对照研究
    (或)间接血管搭桥术,最常选择的受体动脉是大脑中动脉(MCA)[3⁃4],但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期间仍存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的缺血风险,尤以儿童风险更大[5],因此认为,颞浅动脉(STA)⁃ACA直接搭桥术可能改善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灌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收治32例存在额叶缺血的烟雾病患者,分别行STA⁃ACA和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EMS)以及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以验证STA⁃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10-18

  •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对患者心肌指标的影响分析
    3000)心脏搭桥术是国际公认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最有效方式,是指患者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或受到严重堵塞时,进行的一种心脏旁路手术[1]。常规心脏搭桥术需切断心脏对身体的血液供应,于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无法避免会受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指标异常。此外,体外循环对加速炎性介质释放,诱发机体炎性反应,对器官与组织带来伤害,不利于术后恢复[2]。文献报道[3],非体外循环可减少体外循环对各系统造成的损伤,可靠性、安全性较高,可促使患者围术期生理状态更加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6期2021-05-11

  • 血管搭桥术在复杂前循环动脉瘤中的应用
    孤立术联合血管搭桥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但有研究显示,采取血管搭桥术的动脉瘤预后不良率是采取常规术式动脉瘤的3倍[8],故应重视需采取血管搭桥术的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一、血管搭桥术指征复杂动脉瘤采取单一治疗手段的术后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前循环动脉瘤为15%~25%,后循环动脉瘤高达40%~75%,孤立或者远端和近端闭塞可能是一种选择[9],但闭塞有发生远端缺血的风险。单纯颈总动脉(CCA)或颈内动脉(ICA)闭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有1/5患者可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01-02

  • 大脑前动脉搭桥术在复杂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
    脉瘤,需行血管搭桥术。大脑前动脉(ACA)近端和远端分属翼点经侧裂入路和双额经纵裂入路两个显露范围,单一入路难以针对动脉瘤实施血管搭桥术,且前交通动脉位置深在,术野狭小,远离颞浅动脉(STA)等常规供体动脉;同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变异较大、周围穿支和分支较多,这些原因均使得大脑前动脉瘤血管搭桥术难度较高(最困难的主要是前交通动脉瘤),给神经外科医师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3]。2016年,Ota等[4]回顾总结全球范围内仅30例前交通动脉瘤相关资料,最大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01-02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9例临床探讨
    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常用冠心病治疗术式,能进行血流通路再造,对心脏细胞血氧输出不足进行纠正,且能快速缓解心前区不适、胸痛等症状,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但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等弊端,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耐受性差。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冠心病治疗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8-06

  • 个性化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认知性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床治疗中,心脏搭桥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促进心功能的修复,能够长期、持续的控制病情稳定,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1]。经心脏搭桥术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术后恢复形成了干扰和妨碍,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状态。为了改善患者认知性,使其获得满意的治疗体验,则需要给予其优质的术后护理服务[2]。本研究探讨了96 例心脏搭桥术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认知性及满意度,评价个性化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其中的应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2020-07-28

  • 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
    护理小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桂林市南溪山医院收治的实施心脏搭桥术活疗的患者21例进行观察(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实施常规护理及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的连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实施心脏搭桥水治疗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及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关键词】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心脏搭桥术;连续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属于临床中治疗冠心病作为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对患者的综合情况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5期2020-06-03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目前通过冠脉搭桥术能够有效治疗,其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冠脉搭桥术治疗后,需通过抗血小板予以治疗[1]。对此,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进行分析,简述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76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其中实验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男女分布比例是21/17。年龄分布范围是4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2020-05-30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常用方法,包括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两种方式,通过建立血流旁路使心肌再血管化,从而保证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等症状[3]。基于此,本研究以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为对照,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 年3 月至2019年3 月收治的100 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2期2020-04-01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俗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案之一,其能够有效缓解和治疗冠心病,且手术技术较为成熟。但该术式对患者创伤较大、对机体损害较为明显,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恢复。因此,我们应尽早建立科学、准确、有效的护理服务体系,制订合理、专业的护理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服务,以便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研究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2019-12-20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3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心功能指标、手术情况指标方面的优势更为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2019-09-10

  •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法施行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动脉介入、冠脉搭桥术,针对不能实施介入治疗或存在严重冠脉病变者,首选冠脉搭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冠脉搭桥术中常用体外循环法,但该方法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而且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提出在冠脉搭桥术中应用非体外循环法,应用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明确非体外循环法的优势,笔者给予患者分别实施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总结不同方法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调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接受冠脉搭桥术患者,按照随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6期2019-08-30

  • 冠状搭桥术是怎么回事
    么还要选择冠脉搭桥术呢?其实,在心脏支架植入术出现之前,冠脉搭桥术曾经在治疗冠心病领域“一枝独秀”,且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对冠脉搭桥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冠脉搭桥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冠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始于1964年,是一种用于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患者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其方法为用移植的血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3期2019-08-27

  • 心肺康复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4000)冠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患者治疗优选方法,但是基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以及患者疾病病情情况,所以患者术后胸腔活动受限情况明显,直接影响肺功能以及运动情况。给予此类患者常规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有限。相关资料指出,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冠脉搭桥术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冠脉搭桥术患者为例,总结心肺康复方案、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2月~2018年9月,总计84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3期2019-02-09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研究新进展
    西桂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评定方式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问题进行集中评定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参数建立有效的分析和评定结果报告,从而一定程度上合理性提高相关问题的认知水平。运动试验评定: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情况评定过程中,运动试验参数较为关键,主要指的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评定,有效评价患者机体整体功能储备效果,从而辅助患者制定更加贴合其需求的运动训练方案,保证康复工作有序开展。目前,6 min步行试验较为常见,不仅操作较为便捷且成本较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期2019-01-19

  • 冠状动脉支架术与搭桥术,该怎样选
    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及心脏康复治疗等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上述其他方法是当前冠心病综合治疗的最重要方式。服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肌缺血,延缓疾病进展,但服药并不能使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解剖学层面恢复正常,所以在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血运重建术。在血运重建术中,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两种主要手段,其中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是治疗的前置条件提及冠状

    保健医苑 2018年11期2019-01-09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1]。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需在主动脉阻断、心脏停搏、体外循环的条件下开展,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受损[2-3]。此外,体外循环易导致机体炎性介质的释放和产生,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给器官和组织带来损伤。有研究者提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外循环给机体各系统带来的损伤,其安全性较高,使病人的围术期和生理状态更加接近,但此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4]。本研究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病人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3期2018-08-14

  • 双抗治疗可减少静脉血管病变
    著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年的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并具有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潜在趋势。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桥血管的通畅与否关系着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而抗血小板治疗则是保障桥血管通畅的药物治疗基石。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外科主任赵强教授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ACAB”,历时近4年,比较了替格瑞洛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单用替格瑞洛和单用阿司匹林受试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年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结果显示,与以往单用阿司匹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7期2018-08-10

  • 冠脉搭桥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胡读者:冠脉搭桥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部分到达缺血的心肌,以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就像在心脏上架起“桥梁”,故又俗称“搭桥术”。做冠脉搭桥术前必须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包括验血、做心电图、拍胸片、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其次术前要停用所有口服抗凝药,如波立维、阿司匹林等,以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多休息,保证良好的睡

    益寿宝典 2018年14期2018-01-27

  • 冠脉搭桥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江 胡先君冠脉搭桥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部分到达缺血的心肌,以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就像在心脏上架起“桥梁”,故又俗称“搭桥术”。做冠脉搭桥术前必须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包括验血、做心电图、拍胸片、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其次术前要停用所有口服抗凝药,如波立维、阿司匹林等,以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多休息,保证良好的睡

    保健与生活 2018年5期2018-01-27

  • 缺血性烟雾病搭桥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TA-MCA)搭桥术是一种经典有效的术式[1]。术后颅内出血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3]。目前,对搭桥术后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报道较少。为研究缺血性烟雾病搭桥术后颅内出血的可能原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9例缺血性烟雾病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缺血性烟雾病搭桥手术后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行烟雾病搭桥手术治疗的79例患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2018-01-24

  • 新发现有望改变搭桥术后治疗指南
    著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一年的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并具有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潜在趋势。该结果有望改变中国乃至全球冠脉搭桥术后治疗的指南。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CABG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桥血管的通畅与否密切关系着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而抗血小板治疗则是保障桥血管通畅的药物治疗基石。瑞金医院心外科主任赵强教授牵头联合了国内6家一流的心脏外科中心,历时近4年的科学设计、严格实施、高质量随访、独立的统计分析,

    医药前沿 2018年32期2018-01-17

  • 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李继峰(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心胸外科 郑州450000)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观察组采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ICU入住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0期2017-11-17

  • 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孙婷婷,赵胜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11日~2016年7月20日我院收治的102例心脏搭桥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各51例。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90.45±0.57)分、躯体功能(86.01±2.23)分、心理功能(91.27±1.28)分、生活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2017-11-03

  •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046000) 张 伟△常 春 申 剑 杨 强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介入疗法及药物治疗等,冠脉搭桥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调查显示,对于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预防桥血管栓塞[1]。为此,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94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资

    中国卫生统计 2017年4期2017-09-03

  • 术中更改术式对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死亡率的影响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死亡率的影响陈璟莉 严虹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术中更改术式对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死亡率的影响以及术中更改术式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接受冠脉搭桥的患者207例,根据术中是否更改术式分为二组,术中未更改术式191例,更改术式16例。分析冠脉搭桥术中更改术式对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死亡率的影响,以及术中更改术式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更改术式组死亡率为25.0%,未更改术式组为1.0%,术中更改术式最常见的原因是在钝缘支搭桥时出现血流动力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5期2017-06-21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00)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临床疗效观察雷 白1,2, 刘 苏2(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100037 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75例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收集记录术后患者死亡人数、并发症。结果:实际随访270例术后患者,

    河北医学 2017年5期2017-06-19

  •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及不停跳的疗效对比观察
    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及不停跳的疗效对比观察金中强(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及不停跳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10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实施体内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采用非体外循坏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观察组)。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脑利钠肤水平、左室舒张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2017-01-16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王朝晖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 观察组则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3±2.73)h, 术中出血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2017-01-14

  •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进展龚嘉淼 梅举术后新发房颤;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在15%~45%,多发生在术后第二天,同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死亡率都明显增加[1-4]。目前多项研究显示,体外循环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5-7],而关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预防治疗等相关研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各方面并结合目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6期2017-01-10

  • 试误:儿童消极语言转型的“搭桥术
    顾琴[摘 要]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是“不会运用”。从能理解到会运用,是从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的重要关卡。根据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要完成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型,就要重视“试误”这一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多维语境——在语言密码的破译中“试误”,多维实践——在语言图式的迁移中“试误”,多维互动——在错误资源的开发中“试误”等策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关键词]消极语言 积极语言 试误 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7期2016-07-28

  • 试误:儿童消极语言转型的“搭桥术
    【摘要】从理解语言到会运用语言,是学生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型的重要关卡,多数学生较难跨越。根据“试误”学习理论,在多维语境和多维实践中增加“试误”语言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积极语言,实现语言价值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型。【关键词】消极语言;积极语言;试误理论;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26-03【作者简介】顾琴,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高级教师,江苏省特

    江苏教育 2016年9期2016-06-23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李静华目的 对比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行冠脉搭桥术患者6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观察组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分别记录2组患者舒张心输出量(CO)、心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左室作功指数(LVSW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2

    当代医学 2016年23期2016-06-13

  •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吴卫华目的:探讨对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2016-06-01

  • 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54例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术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应激性胃溃疡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DOI:10.14163/j.cnki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2016-05-17

  • 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围手术期护理
    键词:烟雾病;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烟雾病是指原发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网状扩张所致的脑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因脑底的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像上似“烟雾状”故称烟雾病。发病年龄呈双峰样,第一高峰在10岁以内的儿童,第二高峰在40~5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1[1-2]。烟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内科的保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并不能延缓烟雾病的进展,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3]。而颅内外搭桥手术是通过将血流从颅外引向颅

    安徽医药 2016年1期2016-03-17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
    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邱风,杨谦,孙勇,尤颢,林智,郝晓斌,朱鹏(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福建 厦门 361004)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对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54例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三支血管病变115例,三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139例。结

    海南医学 2016年11期2016-03-09

  • 试误:儿童消极语言转型的“搭桥术
    极语言转型的“搭桥术”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2) 特级教师顾琴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是“不会运用”。从能理解到会运用,是从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的重要关卡。根据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要完成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型,就要重视“试误”这一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多维语境——在语言密码的破译中“试误”,多维实践——在语言图式的迁移中“试误”,多维互动——在错误资源的开发中“试误”等策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消极语言积极语言试误实践策略语言文字是最重要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19期2016-03-04

  • 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80例临床研究
    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80例临床研究杨殿滨 吉占全 徐化静 冯均庆 牛红星 石静宝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观察组采用胸部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2016-01-26

  •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及其远期疗效探讨
    37)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及其远期疗效探讨雷 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 100037)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及其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行过心脏冠脉搭桥术的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记录术后患者死亡人数、并发症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际随访270例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和出院后死亡16例,死亡率为5.92%;术后患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衰等疾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25期2016-01-23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婷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高文婷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85例年龄≥60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 现观察上述患者的疗效。结果 85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包括早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3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 上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2015-02-01

  • 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
    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6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其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降低,同时住院时间以及插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缩短(P < 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4期2015-01-26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朴 雄 李星云(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目的 对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组)48例和对照组(体外循环组)60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2014-03-26

  •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损伤对比观察
    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损伤对比观察李廷武(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 473058)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对心肌、肾脏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在手术结束后24h内观察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UN)、肌酐(S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肌酐清除率

    重庆医学 2014年14期2014-01-26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 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进展赵乃时 梅举术后新发房颤;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新发房颤(new-onset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30%~50%,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1-7]。术后新发房颤,特别是快速房颤,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心功能,而且可使术后死亡率明显升高[1-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出现了如不停跳搭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2期2014-01-21

  • 非体外循环和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比较研究
    和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比较研究车建波目的分析和研究非体外循环和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出血量、辅助呼吸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出血量、辅助呼吸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3期2013-10-19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研究
    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但是,其术后存在较多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心脏再灌注损伤及凝血、炎症反应等的发生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手术过程中脑氧供需方面的不良情况也是导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王吉岩等[2]报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上述并发症的影响较小。现将本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

    重庆医学 2013年7期2013-09-21

  •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1)
    ry,MCA)搭桥术,用于预防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MCA 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7年国际颅内外动脉搭桥联合组[2]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大样本随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术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颅内外(EC-IC)血管搭桥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EC-IC bypass)不能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此后这一术式的临床应用陷入低谷。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我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8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