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2-01 08:50:57高文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冠心病

高文婷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高文婷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85例年龄≥60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 现观察上述患者的疗效。结果 85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包括早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3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 上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而冠心病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 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 手术的风险较大,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2]。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54例, 女31例;年龄60~76岁, 平均年龄(68±4)岁;术前心绞痛史65例,合并高血压27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7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39例, Ⅳ级22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72例患者有3支以上冠状动脉发生病变。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恐惧、孤独心理, 患者往往希望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尽快解除痛苦, 但是他们担心术后疗效不明显,亦担心离开亲人且增加自身家庭经济负担。为解除患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各种疑虑, 促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临床上应组织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监护室护士与患者见面, 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各种管道的作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等, 同时还可以邀请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减轻甚至消除患者不良情绪。②一般护理:通常情况下,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多为择期手术, 手术前患者多需接受内科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将患者心功能、心脏氧供与氧耗调整至理想状态。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其进行交流, 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主要是指导患者咳嗽、腹式呼吸、术后早期活动、床上大小便等。③合并症护理: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在术前定时监测血糖、血脂、血压, 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 鼓励患者多吃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并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禁忌烟酒,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空腹血糖不超过8 mmol/L, 餐后血糖不超过10 mmol/L[3]。

1.2.2 术后护理 ①呼吸系统监护:a.肺部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 但是老年患者稳定内环境、调节体温的控制能力较弱, 从而使得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 如轻微咳嗽、无寒颤、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偏低,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急促, 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不错过任何可疑征象。b.冠状动脉搭桥术过程中麻醉、手术创伤、体外循环等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分泌物潴留, 加之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发生肺萎缩, 从而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 因此术后呼吸系统监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呼吸机支持期, 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四肢末梢循环、呼吸音、胸廓活动度、呼吸频率等, 并且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 并确保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通畅。在气管插管拔除期, 由于肥胖、残余麻醉剂的作用, 老年患者易发生呼吸遗忘, 此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 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 在深呼吸时还可以嘱咐患者用软棉垫压住胸部切口, 通过这些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②心脏功能监护: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排指数、心排出量、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力、动脉血压等指标, 并根据这些指标调节血容量以及血管活性药、强心药、利尿药的剂量。当心排指数<2.5或者手术终止前患者不能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时, 应给予患者主动脉球束反搏治疗, 在此时间密切观察反搏仪、监护仪显示的心电图, 及时发现主动脉球束反搏并发症。③并发症护理:a.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 血压过低会影响组织灌注, 血压过高易导致吻合口破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为此, 护理人员术后给予患者镇痛药、镇静药, 预防疼痛或休息不佳导致的血压升高;同时, 调整好血管活性药物, 观察患者认知能力、神志, 预防脑部并发症的发生。b.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导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骤升, 因此术中与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尿糖、电解质等指标, 补液以平衡盐、等渗盐为主, 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输入量, 注意术中血糖不高于13 mmol/L。此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皮肤黏膜抵抗力较低, 易发生糖尿病褥疮, 因此应保持皮肤黏膜清洁, 定期翻身, 预防皮肤黏膜感染的发生。④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冠心病以及其他合并症的存在, 脏器功能的下降, 药物动力学以及药效学随之发生改变, 因此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密切监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结果

85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包括早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3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 上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

3 讨论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方法, 主要适用于内科药物疗效不佳、病情严重、不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冠状动脉搭桥术有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两种模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手术期间心脏跳动仍然得到了保持, 因此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费用低, 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疾病,所以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 围手术期以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中, 85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 结果显示术后仅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 且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在这些护理措施中, 不同措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合并症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呼吸系统监护预防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心脏功能监护预防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发生, 并发症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所述, 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汪涤菲, 薛蓓.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上海护理, 2010, 10(5):42-44.

[2] 张甜甜.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2):297.

[3] 智红晓, 马慧, 李军, 等.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山东医药, 2010, 50(34):46.

[4] 徐宏.整体护理对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作用的探讨.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6):1055-1056.

[5] 蔡巍巍, 陈兴澎, 王亚宏, 等.48例高危冠心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 11(9):657-65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56

2014-12-30]

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4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8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停跳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结果及短期随访比较分析:附233例报告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