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 南怀瑾就该被鄙视?
    读”栏选了几本南怀瑾的书,被一位书友鄙视了:“你居然读南怀瑾,你真的好恶心。”另一位书友则回击:“竟然还有这种干涉人家读什么书的……这种行为就不恶心了?”我感谢后一位书友帮我挡箭,但对前一位书友也并不生气,反倒自嘲“报应来了”。三年前,我和朋友在一位女书友家喝茶,某男书友见了书架上有套《南怀瑾选集》便奚落:“海炎,我们可以鄙视一下某某了,她居然读南怀瑾。”我当时呵呵呵笑了几声,算是默认了这种鄙视。之前鄙视别人读南怀瑾,现在自己读南怀瑾被鄙视。岂非报应?!也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9期2022-06-11

  • 南怀瑾独特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 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肄业。父母对他期待不高。 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食 面对失眠,南怀瑾有独特的“心肾气交睡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1期2022-03-23

  • 南怀瑾独特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 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肄业。父母对他期待不高。 可能就是因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食 面对失眠,南怀瑾有独特的“心肾气交睡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2期2022-03-21

  • 南怀瑾重颜值
    红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寂寂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人―种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課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很长,仪容仪表也不注意修饰打理。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南怀瑾接着说:“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时候,也要注重自

    北方人 2022年1期2022-02-07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文/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

    北方人 2021年20期2021-10-30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

    北方人(B版) 2021年10期2021-10-28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

    北方人 2021年10期2021-10-28

  • 南怀瑾:茫溪故人
    944年冬天,南怀瑾从峨眉山大坪寺(净土禅院)悄然来到了多宝寺。关于南怀瑾在峨眉山大坪寺之前的一段经历,当时成都的报纸是这样描述他的:“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侩奇士。复又辞去教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在峨

    美文 2021年5期2021-03-15

  • 南怀瑾家训:父子之间不责善
    玄圭南怀瑾是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但在子女尤其是儿子南一鹏眼中,南怀瑾却不是那么严苛和“负责”,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南一鹏是陪伴南怀瑾时间最长的儿子,从出生到25岁那年出国留学,他一直在父亲身边。父親于他而言,是半夜起床带他去看医生的慈父,也是请他喝人生中第一杯咖啡的朋友;他会顶着烈日陪孩子参加高考,也会在南一鹏调皮捣蛋时“家法伺候”。南一鹏说,他这辈子最感恩的事情,是父亲从来没有缺席过,还有在那个几乎所有父亲都极其严苛甚至

    现代妇女 2021年3期2021-03-08

  • 南怀瑾现象”综论
    纪90年代起,南怀瑾的著作在大陆大量出版,一时成为最畅销的系列文化读物之一。如今,南怀瑾的著作几乎都有大陆版,其人也受到“许多人的高度的崇敬”[1]。这一著作热销、作者被热捧的现象堪称“南怀瑾热”。同时,在这波热潮中,学界也就南怀瑾的著述及为学问题展开了争鸣,热捧和争议并存,形成了“南怀瑾现象”。本文从这一现象的成因、围绕南怀瑾著述的争议、对南怀瑾其人的评价及定位三个方面,结合学界主要意见做简要述评。一、“南怀瑾现象”的成因“南怀瑾现象”形成于20世纪末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3-07

  • 南怀瑾家训: 父子之间不责善
    玄圭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国学大师。南怀瑾是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但在子女尤其是儿子南一鹏眼中,南怀瑾却不是那么严苛和“负责”,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南一鹏是陪伴南怀瑾时间最长的儿子,从出生到25岁那年出国留学,他一直在父亲身边。父亲于他而言,是半夜起床带他去看医生的慈父,也是请他喝人生中第一杯咖啡的朋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2期2020-07-23

  • 南怀瑾《论语别裁》视角看《论语》俄译新思路
    侯墨兰摘要:南怀瑾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著有《论语别裁》一书。在本书中南先生提出了许多看似新颖另类、别出心裁的观点,与大众和主流学者的解读大相径庭,实则是通过其多年深入研究和用心品读勘正了人们以往对《论语》、对孔子的诸多误读。南先生的观点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论语》的新视角,也为中国典籍俄译提供了翻译的新思路。本文根据《论语别裁》的解读,对论语名句现有的俄译版做了粗浅的改译尝试。关键词:《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典籍俄译

    青年生活 2020年18期2020-07-10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國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于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即可。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始终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1期2020-04-28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

    幸福·悦读 2020年1期2020-04-20

  • 南怀瑾重颜值
    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籍籍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個学生,这个学生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也很长。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南怀瑾接着说:“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这样才能有翻身的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41期2019-12-02

  • 一般父亲
    流念珠南怀瑾在写第一本书《禅海蠡测》时,南一鹏刚出生不久。那时,他经常右手写字,左手抱着二女儿,右脚则摇晃着睡在竹摇篮里的南一鹏。后来母亲将这一幕告诉南一鹏,南一鹏便跟父亲开玩笑:“爸,你的学识就是这样‘接踵而至传给我的吧?”南一鹏从小就和父亲一样,喜欢吃糖,所以牙齿毛病特别多。有一次,凌晨一点多了,南一鹏突然牙疼。南怀瑾赶紧带他赶去一位牙医大夫家。在大夫家门口,南怀瑾不断地按门铃。牙医开了门,发现门外站的竟是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南怀瑾,不禁感嘆:“原来你也有

    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10期2019-11-22

  • 一般父亲
    ◎ 流念珠南怀瑾在写第一本书《禅海蠡测》时,南一鹏刚出生不久。那时,他经常右手写字,左手抱着二女儿,右脚则摇晃着睡在竹摇篮里的南一鹏。后来母亲将这一幕告诉南一鹏,南一鹏便跟父亲开玩笑:“爸,你的学识就是这样‘接踵而至’传给我的吧?”南一鹏从小就和父亲一样,喜欢吃糖,所以牙齿毛病特别多。有一次,凌晨一点多了,南一鹏突然牙疼。南怀瑾赶紧带他赶去一位牙医大夫家。在大夫家门口,南怀瑾不断地按门铃。牙医开了门,发现门外站的竟是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南怀瑾,不禁感叹:“原来

    爱你 2019年37期2019-11-14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南怀瑾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于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  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父母对他期望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著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食  面对失眠,南怀瑾有独特的

    新传奇 2019年40期2019-11-01

  • 我看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橫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他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那时人心惶惶,人们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能填补心灵的空虚,能使人得着精神的安慰。《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19年17期2019-09-10

  • 南怀瑾唱“三好”歌乐享康宁
    何旭南怀瑾的饭量很小,他中午一般只吃少量的花生米,晚上则喝一碗稀饭,春夏时节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到了秋天,则换成薏米小米稀饭。有人问过南怀瑾,每天吃这点东西,会不会饿。南怀瑾说道:“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儿,量要少。”在饮食上,南怀瑾以素食为主。除了稀饭,他还喜欢吃点北方的素馅饺子、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不过,南

    华声文萃 2019年7期2019-09-10

  • 南怀瑾唱“三好”歌乐享康宁
    何旭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被世人称为国学大师、易学大师。南怀瑾一直活到95岁,他有着独到的养生经。饮食:唱好清淡歌 南怀瑾的饭量很小,他中午一般只吃少量的花生米,晚上则喝一碗稀饭,春夏时节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到了秋天,则换成薏米小米稀饭。有人问过南怀瑾,每天吃这点东西,会不会饿。南怀瑾说道:“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0期2019-09-10

  • 南怀瑾重颜值
    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籍籍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也很长。 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 “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 南怀瑾接着说:“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这样才能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41期2019-09-10

  •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一次,著名学者南怀瑾出版了一本新书,可新书出版发行没几天,有个叫许慎的人居然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南怀瑾在新书中将成语“屦贱踊贵”解释错了,并指责他浪得虚名。对于这样的指责,南怀瑾的朋友们愤愤不平,他们认为书中出现一点小失误在所难免。南怀瑾得知后,马上联系出版社停止发行新书,并进行修改。对此,朋友们都说南怀瑾太软弱,可南怀瑾却说:“人家的意见是对的,我当然要虚心接受。”几年后,南怀瑾创办的《人文世界》杂志举行大型征文活动,南怀瑾看到了许慎的来稿文章,并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5期2019-07-31

  •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觀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

    特别文摘 2019年14期2019-07-20

  •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一次,著名学者南怀瑾出版了一本新书,可新书出版发行没几天,有个叫许慎的人居然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南怀瑾在新书中将成语“屦贱踊贵”解释错了,并指责他浪得虚名。对于这样的指责,南怀瑾的朋友们愤愤不平,他们认为书中出现一点小失误在所难免。南怀瑾得知后,马上联系出版社停止发行新书,并进行修改。对此,朋友们都说南怀瑾太软弱,可南怀瑾却说:“人家的意见是对的,我当然要虚心接受。”几年后,南怀瑾创办的《人文世界》杂志举行大型征文活动,南怀瑾看到了许慎的来稿文章,并

    发明与创新 2019年17期2019-07-16

  • 我看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他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那时人心惶惶,人们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能填补心灵的空虚,能使人得着精神的安慰。《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17期2019-06-30

  • “一般父亲”南怀瑾
    流念珠南怀瑾身上有许多闪耀的标签,如国学大师、实业家、中国文化传播者等等。可对于儿子南一鹏来说,南怀瑾身上只有一个标签,那就是“一般父亲”。南怀瑾在写第一本书《禅海蠡测》时,南一鹏刚出生不久。那时,他经常右手写字,左手抱着二女儿,右脚则摇晃着睡在竹摇篮里的南一鹏。后来母亲将这一幕告知南一鹏时,南一鹏便跟父亲开玩笑:“爸,你的学识就是这样‘接踵而至传给我的吧?”南一鹏从小就和父亲一样,喜欢吃糖,所以他的牙齿毛病特别多。有一次,凌晨一点多了,南一鹏突然闹牙疼。

    伴侣 2019年5期2019-05-27

  • 注重自己的仪态
    红1949年,南怀瑾初到中国台湾。当时的他还寂寂无闻,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南怀瑾注意到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给人一種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都是蓬头垢面的,非常不注意仪表。后来,南怀瑾找那个学生单独谈话:“你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上学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钱。我没有额外的钱去理发。”学生向南怀瑾说出自己的苦衷。“拿去理发吧。”南怀瑾爽快地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20元钱,是南怀瑾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南怀瑾接下来说:“不管在什么时候,哪怕是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4期2019-05-09

  • 南怀瑾先生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下)
    生两岸法律交流南怀瑾不但能站在高处为祖国和平统一出谋献策,而且也重视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他常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无法制不能维持社会。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必要有法制。尤其中国处在今天的情况,正是新旧交替的大转折点,当然应该建立完整的法制,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南怀瑾说:“我是赞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提法的。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不能是个口号,具体表现当然在法制上。苏联那套不能用了,既不能全学英美法,也

    统一论坛 2018年6期2018-12-29

  • 南怀瑾重颜值
    红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寂寂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也很長,仪容仪表也不注意修饰。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南怀瑾接着说:“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最倒霉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

    做人与处世 2018年21期2018-12-21

  • 南怀瑾先生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上)
    影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是南怀瑾先生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牵线搭桥3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顾总结南怀瑾先生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意义深远。南怀瑾中华文化是促进祖国统一的强大动力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乐清。南怀瑾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青年时曾跃马戍边,参加抗日;1949年前往台湾生活36年,后旅居美国,移居香港;晚年回归祖国大陆,设坛讲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12年9月,南怀瑾在江苏吴江太湖大学堂逝世。南怀瑾长期精研

    统一论坛 2018年5期2018-11-29

  • 南怀瑾的教育理念对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启发
    学的基本问题。南怀瑾终身从事中华文化经典的研习和教育工作,并一直自觉地运用基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理念讨论教育与人性、教育与人的成长关系、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课程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源等教育学基本问题。南先生的尝试,充分体现了他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并以现代表达方式自觉自信地运用这些理念直接讨论、解释中国本土教育甚至人类教育问题的鲜明特点。这对我们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颇具启发意义。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教育理念;中国本土教育学;南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4期2018-10-31

  • “纪念南怀瑾先生百年诞辰”公益讲座在珠海举行
    孙天兰“纪念南怀瑾先生百年诞辰”公益讲座于11月4日在珠海新海利大酒店举行,并隆重推出《南怀瑾文集》。本次活动由东方出版社和广东联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珠海广播电视台原总编辑殷亚敏先生主持活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三子南一鹏先生致辞,主讲嘉宾是南怀瑾先生幼子南国熙先生和著名中医刘力红教授,来自各行业近千人参加活动。“道不远人,说不尽的南怀瑾”南国熙在本次讲座中,结合大量珍贵照片,梳理了南怀瑾先生一生的行迹及为人处世的观点。南怀瑾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天

    新阅读 2018年12期2018-09-10

  •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养生之道
    张慧蕊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国学大师、教育家,2012年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先生如此高寿,晚年时期也精神矍铄,这与他独特的养生观念息息相关。家庭奠定好心态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一个小村落,小学只拿到肄业证书。父母对他期待不高,父亲更是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南怀瑾始终有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他曾说:“知足常乐,才能自在逍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正是有了这种好心态,他才能保持着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睡眠与饮食面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8期2018-09-08

  • 南怀瑾说孝
    张君燕南怀瑾精通儒、释、道等,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一次,南怀瑾在一所大学演讲,谈到孝道时,很多学生提出了不解。很显然,传统文化中诸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当代显得迂腐,已经不合时宜了。有学生说了自己的看法:“有些人总是给父母塞钱,却很少回去看望父母,我觉得这不是孝,只有陪伴才是孝。”不过,很快就有人提出反对:“我们老家有一个懒汉,天天陪在父母身边,但一分钱都挣不来,父母有时甚至跟着他饿肚子,这样子算孝吗?”这两个同学的话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期2018-04-27

  • 南怀瑾:健康奥妙尽在子午觉
    南怀瑾:健康奥妙尽在子午觉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他不仅精通儒、释、道思想精髓,而且坚持习武、习禅,怡然得享92岁高寿。南怀瑾先生长寿的关键之一,是坚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4小时)。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出现“睡眠亏空”,反而神康体泰。仔细推敲,原来南怀瑾先生睡觉的两个时辰并非随随便便,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他健康的奥妙全在坚持这“子午觉”。南怀瑾曾表示:“根据我的体验观察,正子只要闭眼睡

    饮食保健 2017年21期2017-11-28

  • “告密”也是慈悲
    乔凯凯国学大家南怀瑾小时候学习不好,小学毕业时成绩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他不愿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商店做学徒,决定在家自修。于是,父亲请博古通今的叶公恕来辅导南怀瑾。为了让南怀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为他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一日,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南怀瑾偷跑出去玩,刚好被邻居撞见。南怀瑾知道邻居信佛,平日善良、温和,开口闭口都是“慈悲”二字。于是,南怀瑾向邻居求情,“请不要告诉老师我偷玩的事情,否则他会惩罚我的。”邻居没有说话,南怀瑾以为他默认了。可是当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26期2017-09-09

  • 南怀瑾生平述评
    对台湾地区学者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成就作一个概述和初步评价。南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在长达40年的学术生涯中,著作达32种,其著作在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他对五四打倒孔家店的反思;他所提倡的经史合参、中外比照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当今文化复兴所需要的。关键词:南怀瑾;概述;评价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98-02用满腹经纶来形容南怀瑾先生一点也不夸张。南先生的名字使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2017-08-17

  • “告密”也是慈悲
    乔凯凯国学大家南怀瑾小时候学习不好,小学毕业时成绩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他不愿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商店做学徒,决定在家自修。于是,父亲请博古通今的叶公恕来辅导南怀瑾。为了让南怀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为他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一日,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南怀瑾偷跑出去玩,刚好被邻居撞见。南怀瑾知道邻居信佛,平日善良、温和,开口闭口都是“慈悲”二字。于是,南怀瑾向邻居求情:“请不要告诉老师我偷玩的事情,否则他会惩罚我的。”邻居没有说话,南怀瑾以为他默认了。可是当

    环球人物 2017年9期2017-05-31

  • 6 平凡中的伟大
    得到一本好书《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南怀瑾,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的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是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对比,别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南怀瑾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他并没有把人生局限于一时的生老病死,也没有固定在一定的区域,而是从大处着眼,从身边及四周的情况谈起,不但有事业还有生活,不仅有修身养性还有学问与成就。以前,总以为自己是幼儿园教师,是教师职业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每天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4期2016-07-01

  • 南怀瑾“三好”养生经
    何旭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温州乐清,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易学大师。南怀瑾一直活到95岁,这位世纪老人有着他独到的养生经。饮食:唱好清淡歌南怀瑾先生的饭量很小,他中午一般只吃少量的花生米,晚上则喝一碗稀饭,春夏时节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到了秋天,则相应地换成薏米小米稀饭。有人问过南怀瑾,每天吃这点东西会不会饿。南怀瑾说,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

    晚报文萃 2016年2期2016-05-26

  • 南怀瑾教育思想初探
    叶建柱摘要:南怀瑾先生认为,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他推崇传统文化对人修身养性的作用,他认为中国文化都在古文里头,支持推广儿童读经,同时也重视实用知识与技能,提倡因材施教、愉快“读”书。关键词:南怀瑾;教育思想;中国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3-0003-02南怀瑾先生是作为国学大师被世人所敬仰的。他在做学问之余,毕生倾力教育事业,教育实践极其丰富,当过教官,做过教授,兴办学校,因而他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3期2015-12-07

  • 失意忘形
    南怀瑾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往,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常朔摘自《金刚经说什么》)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5年11期2015-11-24

  • 低调南怀瑾
    志 远蕾蕾低调南怀瑾◎徐志 远蕾蕾南怀瑾一生自律,刻意低调,从不主动去宣传自己。不仅如此,他还适时地隐藏自己的锋芒,尽量少出风头。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他讲课很受学生欢迎,教室里坐满了人,窗子外面还挤着不少人。与之相比,其他教授讲的课就显得很受冷落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他竟然主动把课程停下来了。有人问他何故,他的解释是正因为课程太受学生欢迎,所以不能讲了。他说:“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自己应该急流勇退,以

    爱你 2015年15期2015-11-17

  • 南怀瑾的律己
    古滕客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位见解卓异的学人。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凤毛麟角。虽然如此,但南怀瑾却非常律己,做人处世都讲原则。南怀瑾仅上过一年小学,没有文凭。他的学问主要靠私塾传授,以及刻苦自修。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为多所私立大学聘请,衣食有了着落。随着著述日富,名声日高,一些公立大学也瞄上了他。然而,没有文凭就不能到公立大学当教授。怎么办?台湾“教育部”有意为他破例,主动派人登南怀瑾的门,请他在

    上海企业 2015年8期2015-08-12

  • 低调南怀瑾
    徐志远 蕾蕾南怀瑾一生自律,刻意低调,从不主动去宣传自己。不仅如此,他还适时地隱藏自己的锋芒,尽量少出风头。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他讲课很受学生欢迎,教室里坐满了人,窗子外面还挤着不少人。与之相比,其他教授讲的课就显得很受冷落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他竟然主动把课程停下来了。有人问他何故,他的解释是正因为课程太受学生欢迎,所以不能讲了。他说:“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自己应该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事实证

    爱你·心灵读本 2015年8期2015-07-06

  • 南怀瑾的川味情结
    彭忠富/ 文南怀瑾跟四川很有缘分,例如他人生的最后传记,就是指定由四川青年作家王国平完成的。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底子。1937年5月,年仅20岁的南怀瑾只身入川,在四川一待就是10年。他本是中央军校教官,后在都江堰灵岩寺偶遇禅宗大德袁焕仙,拜其为师,从此走上学佛学禅、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四川、重庆我都待过,川西、川南、川东、川北都去了很多次。我在四川10年,成都的五老七贤,有几位都是我的老朋友。”

    烹调知识 2015年7期2015-03-24

  • 完整版南怀瑾著述及《四书精讲》数字版在京首发
    完整版南怀瑾著述及《四书精讲》数字版在京首发本刊讯9月21日,在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南怀瑾逝世3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与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南怀瑾先生著述出版发布会暨数字版首发仪式”,推出南怀瑾先生著述及《四书精讲》数字版。本次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首次完整推出《南怀瑾四书精讲》,并同步推出数字版和线装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南先生讲述“四书”的作品,以《话说中庸》的出版为节点,前后间隔将近40年。2015年年初南怀瑾先生著述整理团队费

    中国出版 2015年20期2015-01-30

  • 南怀瑾:入川觅“剑仙”出川成大德
    百家言。”这副南怀瑾晚年手书的名联,成为今天学界对南怀瑾国学大师地位的敬仰与高度概括。70多年前,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曾滋养过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至今,在都江堰市的灵岩寺、青城山,在成都的大慈寺、人民公园等地仍能觅得南怀瑾当年的足迹和传说。江浙少年 “携剑”入川1937年,20岁的南怀瑾从老家浙江温州来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当时,他暂住在城西的贵州会馆,随身背一柄剑,常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周围的茶馆里饶有兴趣地听成都人“摆龙门阵”。起初

    新西部 2014年9期2015-01-09

  • 失意忘形
    南怀瑾]失意忘形[南怀瑾]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

    文苑 2015年20期2015-01-03

  • 南某人的清醒
    南怀瑾南某人的清醒◎ 南怀瑾有一次, 我从台北坐火车旅行,与我坐在同一个双人座的旅客正在看我写的一本书,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后来我俩交谈起来,谈话中他告诉我说:“这本书是南某人作的。”我问 :“你认识他吗?”他答 :“不认识啊,这个人写了很多书,都写得很好。”我说:“你既然这样介绍,下了车我也去买一本来看。”我们的谈话到此打住,这挺好。当时我如果说:“我就是南某人。”他一定会回答说:“久仰,久仰。”然后来一番恭维,这一俗套,就没有意思了。《书经》上说“谦

    爱你 2014年13期2014-11-14

  • 读书百遍
    毓方抗战期间,南怀瑾进入成都中央军校,业余拜清末探花商衍鎏(yǎn liú)为师,学习古文。一天,南怀瑾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玑(jī),甚为得意,于是拿去给老师看,老师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假如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您觉得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衍鎏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后来,南怀瑾又拜袁焕仙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的习作,请袁老师指教。袁焕仙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了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7期2014-06-30

  • 南怀瑾饮食微薄清淡
    杨梅南怀瑾在饮食上力求“微薄清淡”。首先是“微薄”。南怀瑾的饭量很小,講究“过午不食”,中午经常只吃少许花生米。晚餐则是一碗稀饭,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时,便喝薏米小米稀饭。有人曾问道:“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其次是“清淡”。南怀瑾在饮食上受佛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年7期2014-04-08

  • 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
    月29日离世,南怀瑾的一生,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到新生的涅槃。南怀瑾曾说:“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南怀瑾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世人对南怀瑾的一种敬仰。和20世纪众多的国学大师一样,南怀瑾饱读经书,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铸造了自己的文人风骨和精神世

    中国商人 2013年10期2013-12-20

  • 商界精英的南怀瑾情结
    总裁张跃在回忆南怀瑾的文章中曾描述:南怀瑾的“人民公社食堂”常常是热闹非凡,食客众多。来的客人都不拘束,寻着个座位就自己坐下来吃,无论是否熟识,主人家都十分热情。人来的多了,没地方坐,来客就端副碗筷,站在桌旁,也怡然自得。一顿饭下来,大家都是在聊天,谈各种有趣的事情。主人南怀瑾并不为师授道,只作为一位年长的智者,他的睿智都体现在这种闲话家常的过程中。有人曾夸张地说,南怀瑾门中“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者非富即贵。其实不然,南怀瑾广结善缘,正如张跃所忆

    中国商人 2013年10期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