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压
-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分段酸压关键技术
单井自然产能低,酸压改造技术是提高单井产量、实现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3],但直井改造后产量低且差异大,难以满足高效开发需求,“水平井+分段酸压”可形成多条人工裂缝,增大缝控范围,改善油气渗流条件,已成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的核心技术[4]。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已历经近80年发展,国内外研发了常规酸、胶凝酸、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地面和地下交联酸、固体酸、有机酸和自生酸等酸液体系,利用上述酸液及其组合发展了缓速酸酸压、前置液酸压、多级交替注入
天然气工业 2022年12期2023-01-13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差异化分段酸压技术及其应用
发方式,采用分段酸压技术进行改造,平均测试产量2.72×104m3/d,取得了致密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突破[6-8]。但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长水平段采用单一酸压技术针对性不强,不同水平井压裂后产量差异大,低产井比例高,不能满足该类气藏经济有效开发的需求,亟需针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优化对应的酸压技术进行差异化精准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和气藏开发效益。近年来,国内外逐渐认识到碳酸盐岩储层因其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且非均质性强,笼统酸压难以确保全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年5期2022-10-28
-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带柯探1井酸化解堵工艺及应用效果
产的问题。常规的酸压方法为通过油管或套管通道向地层陆续挤入压井液、压裂液的施工流程,该方法针对高破裂压力地层、井口设备压力级别低等井的施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常规的酸压施工无法正常进行[1-2]。1 连续油管定点替酸工艺1.1 井口施工压力高的常规解决方法1.1.1 更换井口采油树酸压施工时,采油树承受着井口的施工压力,当施工压力高时,可通过更换更高压力级别采油树的方式来解决。但更换高压力级别的采油树需要更高的成本,且在酸压后的油气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油压
山西化工 2022年3期2022-07-06
- 顺北油田S 井超深超高温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大型酸压关键技术
m,主要采用深度酸压工艺进行储层改造[4-6]。通过深度酸压造缝,利用强导流能力的酸压长裂缝深度沟通多个断溶储集体、改善断裂带内储层连通性,是此类储层实现建产、增产的关键[7-9]。但S 井断溶体储层埋深更深(8 270.00 m)、温度更高(182 ℃)、井筒条件更复杂、目标地质体刻画不清晰,深度酸压改造面临巨大挑战和风险,主要表现为储层难以压开、目标体精准改造难度大和远距离高导流酸压裂缝形成难度大,导致储层酸压改造后产量低且递减快,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石油钻探技术 2022年2期2022-04-08
- 川西南靖和1 井茅口组立体酸压技术
m3。若采用常规酸压改造工艺,则存在钻井液污染程度较高,改造时纵向控制率不足、横向穿透性不够等问题,使压裂后的测试产量、油压迅速下降,无法释放最佳储层能量[4]。目前,海相地层还是以酸压改造为主[5],如:对于孔隙型储层,多用“高黏前置液+稠化酸”,进行深度长缝改造[6-8];对于裂缝性储层,则多用“滑溜水+低黏度酸液”,进行缝网大体积改造[9-11];对于裂缝性-孔隙型储层,则采用变黏酸[12-13]、变排量[14]和封隔器[15-16]等方式实现分段酸
石油钻探技术 2022年2期2022-04-08
- 海上探井深层碳酸盐岩酸压测试工艺研究与应用
方法有基质酸化、酸压。基质酸化对于解除近井地带污染效果明显,但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储层,基质酸化难以沟通储层远端缝洞,作用有限。渤海发现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以不均质的缝孔为主,想要沟通远端缝洞,只能采用酸压技术。酸压是在大于地层破裂压力时将酸液注入地层,在目标地层形成人工裂缝,并沟通储层裂缝带达到增产目的,不仅可以缓解井底附近污染堵塞问题,还可以改善远井地带渗流状况,尤其是沟通非均质性较强的天然裂缝[1]。1 海上深层碳酸盐岩酸压测试难点1.1 施工压力
化工管理 2022年7期2022-03-23
-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压缝开启部位与延伸方向实例分析
缝的起裂及延伸是酸压研究最关键的工作。传统观点是以李海涛为代表的广大学者,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和岩石破裂准则进行地应力分析,认为裂缝将沿着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起裂并延伸[1]。董国华等通过建立水力压裂平面模型,证明破裂将沿着垂直于最小主应力的方向扩展[2]。杨焦生等通过煤岩水里裂缝扩展规律指出水力裂缝在多个方向起裂,水力裂缝会主要沿垂直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但延伸产生多裂缝,主要沿天然割理、裂缝方向随机扩展[3]。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和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22期2021-12-17
- 西北油田顺北5-8CH 井酸压效果显著
CH 井实施分段酸压后,截至10 月8 日,已累计产原油1 613 t,产气19.45 万m3,酸压增效效果显著。分段酸压是油田开发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扩大动用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石油开发中最为常用。顺北油田断裂发育,不连通储集体较多,适用于分段酸压提高单井产量。顺北5-8CH 井井深8 552.4 m,水平位移688.91 m,最大倾角23.064°,预测地层压力86.9 MPa,温度166.79 ℃,9 月23 日实施酸压。施工中,数十
非常规油气 2021年1期2021-12-02
- 顺北断溶体油藏重复酸压时机优化研究
331)0 引言酸压技术是碳酸盐岩油藏增长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机理、酸压工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酸压工艺优化、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认识和成果[1-8]。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在重复酸压理论与技术、重复酸压可行性研究、重复酸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对重复压裂裂缝延伸方式及判断方法、重复酸压井效果综合评价基础上,建立重复酸压井选井、选层原则[9-15];通过优选酸液配方、注入量、注入工艺
非常规油气 2021年5期2021-11-13
- 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酸盐岩油藏多采用酸压方式投产,实现储量有效动用。本文针对R区块重复酸压效果差问题,开展暂堵转向酸压技术研究,包括技术机理、暂堵剂优选及性能评价、暂堵剂组合参数和配套工艺优化等,指导现场重复酸压12井次,阶段累增油3.5万吨,效果显著,可为其它油藏提供借鉴经验。主题词:碳酸盐岩油藏 重复酸压 技术研究 实施效果1.概况R区块为裂缝-孔洞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油油藏,上报含油面积10.5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585万吨,储层裂缝、孔洞、洞穴发育,基质无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7期2021-09-10
- 深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立体酸压数值模拟
断被发现[1],酸压是实现该类油气藏高效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深层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地层高温、天然裂缝发育及酸压过程中形成的酸蚀蚓孔都会影响酸液对水力裂缝的有效刻蚀[2]。但同时,滤失进入天然裂缝的酸液也会刻蚀天然裂缝壁面,增加天然裂缝的导流能力[3]。利用酸液对天然裂缝的刻蚀,郭建春等[4]提出了以构建“酸压裂缝体”(由酸蚀水力裂缝和酸蚀天然裂缝构成)为目标的立体酸压技术理念。而揭示酸液在天然裂缝、酸蚀蚓孔中的动态滤失机理,并精细描述“酸压裂缝体”中
天然气工业 2021年4期2021-05-11
- 南川区块茅口组泥灰岩胶凝酸酸压试验
产能。若使用普通酸压体系存在酸岩反应迅速、溶蚀距离有限等问题。调研发现,以胶凝酸为基础的酸压技术在四川盆地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胶凝酸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其主要作用为增加酸液黏度,减少酸液向地层的滤失[3-5]。90年代,由西南油气田研制的CT系列胶凝剂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改造中获得成功应用,之后在四川盆地酸化施工中逐渐推广[6]。随着储层改造规模需求的增加,水平井酸化、闭合酸化、多级交替注入酸压、转向酸压、加砂酸压等工艺在四川盆地各气田进行了现场研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1年2期2021-05-06
- 浅层碳酸盐岩多级注入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岩储层得到开发。酸压作为碳酸盐岩储层中最常见的增产措施手段[1-2],已经逐步成为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和探明储量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临兴区块是中海油的陆地区块之一,以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开发为主,近年来钻遇了奥陶系马家沟组,经岩性分析为碳酸盐岩,测井解释结果显示此层组赋存有天然气。该储层与国内常规碳酸盐岩储层有所区别,岩性为白云岩,并且具有埋藏浅、温度低、渗透率低、天然裂缝发育等特征,储层埋深2 000~2 500 m,温度50~60 ℃。此类储层采取酸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4期2021-05-03
- 酸压特性表征动态参数优选及神经网络判别实例研究
自然完井后需采取酸压改造措施后才能获得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储层酸压裂缝能否与天然裂缝或溶洞系统沟通是储层酸压施工效果的主控因素之一。作者以某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各井酸压施工曲线的动态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分析,判断该区各井酸压施工沟通储集体的类型及是否为定容体,了解该区目的储层地质特征,进而调整酸压施工方案,完善酸压施工设计,提高酸压施工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1 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岩溶作用和成藏的多期性,造成油藏内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1年3期2021-03-25
- 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致密碳酸盐岩体积酸压试验
常规的水平井分段酸压工艺实现了储层的酸压改造,但由于工艺自身特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难以形成大面积有效体积压裂,导致后期稳产效果较差。本文对体积酸压在大牛地气田下古碳酸盐岩储层的适用性进行论证。所谓体积酸压是从体积压裂引申而来,是指在酸压过程中,通过特殊的工艺措施使天然裂缝扩张,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形成的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交织,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增加储层改造体积,达到提高产量和采收率的目的[1]。体积压裂技术已在北美地区获得成功的应用与推广[5],成为其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1期2021-02-25
- 非均质碳酸盐岩裸眼水平井/大斜度井酸压精细分段技术
工程技术研究院)酸压裂缝在长井段上的合理部署是裸眼水平井/大斜度井分段酸压的关键技术难点之一,是立体酸压技术重要内涵。长井段的布缝位置及数量对酸压后的产能影响大,不合理的分段难以实现全井段储层立体动用[1]。灯影组裸眼水平井/大斜度井酸压裂缝的合理部署面临两大难点:①如何降低致密条带对酸压效果影响。储层发育“致密层”和“硅质夹层”条带[2],这些条带常成为“渗流屏障”,阻碍油气向酸压裂缝流动[3];②酸压裂缝的起裂位置不容易控制。裸眼长井段上应力分布不均,
钻采工艺 2020年4期2020-10-28
- 顺北油气田超深超高压碳酸盐岩酸压工艺技术应用分析
了目前顺北油气田酸压改造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了顺北油气田酸压改造的难点,酸压改造现场配套设备、酸压技术思路、酸压液体和工艺技术参数等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酸压改造后的产量情况,对施工井的施工曲线进行了分析,给后续顺北油气田酸压改造工艺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顺北油气田;碳酸盐岩;超深超高压;酸压1 区域地质概况顺北油气田主体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其东南延伸至古城墟隆起的顺南斜坡顺北地区,面积达1.99万km2,储层平均深度超过7500m,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10-21
- 低渗透裂缝型碳酸盐岩酸压气井动态特征分析
署的三口预探直井酸压后产能测试显示该地区有望成为中石化继普光、元坝后又一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气田[1]。李琼玉等[2]通过实地踏勘考察雷口坡组气藏和光学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的结果认为:雷二、三段的有利储集层段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赵向原等[3]、胡向阳等[4]利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雷四段裂缝的成因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四段储层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多重孔隙和裂缝共存,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裂缝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22期2020-09-04
- 酸压裂缝体形态与流动能力的控制因素
——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为例
0 引言开展体积酸压的目的是增加酸压裂缝在平面上的复杂性且将酸压改造理念从平面拓展到立体空间,强调酸压裂缝体的概念,既注重酸压裂缝体的复杂形态和流动能力,又关注酸压裂缝体沿井筒方向上的部署(长井段储层分层/分段优化),最终实现油气藏的立体高效开发[1-5]。酸压裂缝体的形态和流动能力控制既是实现立体酸压的核心,也是长井段储层分段的重要依据[5]。已有学者通过开展酸压物理模拟实验,对控制碳酸盐岩酸压裂缝体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天然气工业 2020年6期2020-07-02
-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念的革新
——立体酸压技术
,常规基质酸化或酸压是其主要的增产手段,工艺对象及技术相对简单[2-4]。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等盆地;据2015年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果,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27%[5]。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先后发现了安岳、普光、元坝、塔中、龙岗等一批深层海相大型、特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已成为天然气产量贡献的基石[6]。“十三五”以来,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逐渐迈向超深层(埋
天然气工业 2020年2期2020-04-10
- 酸化压裂工艺在砂岩储层中的应用研究
于复杂情况之一。酸压工艺在碳酸盐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能够展示出重要作用,而且一般砂岩储层都是借助于水力压裂开展后续改造工作,而对于砂岩储层来说,如果单纯应用基质酸化工艺将堵塞解除,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为此,相关企业和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对酸压工艺应用的重视程度。1 酸化压裂工艺概述以及发展现状1.1 酸化压裂工艺概述所谓酸化压裂,主要是借助于压裂液和酸液,并不需要在其中加入支撑剂,让压裂施工工艺能够将更好的实际效果展示出来。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酸化压
化工管理 2020年6期2020-01-15
-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深度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适应该储层的深度酸压工艺技术[1-5]。1.2 碳酸盐岩储层分类研究图1 马五5段孔隙度直方图在储层基本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权重系数>0.06的储层参数(见图3)作为评价参数,及含气饱和度、声波时差、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用Matlab语言编制BP神经网络程序,将以上储层参数输入程序,经过计算无阻流量,形成了碳酸盐岩储层分类标准(见表1)。1.3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机理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酸刻蚀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似,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12期2020-01-09
- 潮坪相碳酸盐岩酸压改造油井压力动态特征
对潮坪相碳酸盐岩酸压改造井压力动态特征的研究,根据川西潮坪相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井压力恢复测试结果未显示明显的酸压裂缝特征的现实,基于酸压有效改造的概念,建立潮坪相碳酸盐岩酸压改造复合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潮坪相碳酸盐岩酸压井的压力恢复测试数据,克服了目前商业试井软件对这类井解释参数异常的问题,证明了酸压有效改造区假设的可行性,为酸压改善程度、酸压受效范围的判断识别等效果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思路。1 模型的建立1.1 物理模型酸压改造后的储层物理模型如图1
石油钻采工艺 2019年4期2019-11-28
- 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酸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直接观测手段研究酸压过程,导致地层酸蚀裂缝几何尺寸无法实时跟踪监测,以及酸刻蚀物模实验研究尺度(10-1m)较小而无法反映酸蚀裂缝宏观变化过程,因此,数值模拟技术是学者再现酸压时地下水力造缝、酸液传质反应及闭合压力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形成等一系列过程的有效手段,即通过仿真模拟来揭示酸压机理并优化酸压工程参数,以指导现场酸压施工,最终实现油气井的增产[3]。近年来,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已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如川中高磨地区寒武系龙王
天然气工业 2019年6期2019-09-03
-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暂堵转向酸压技术
和胶凝酸多级注入酸压工艺,建成产能120×108m3/a,伴随气田高效运行,受储层井段长(160~557.9 m)和非均质性影响,产出剖面显示部分层段(长兴组、飞仙关组飞三段)未动用或动用率低。采用常规酸压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改造效果。暂堵转向酸压技术纵向可开启新层,改善产气剖面,横向可均匀改造,提高储层动用程度[6-7],普光气田主体储层拟采用该技术进行改造。吴勇等通过测试封堵剂的承压强度、溶解性和水不溶物含量优选出高强度暂堵剂[8],刘洪、何青琴、达引
石油钻采工艺 2019年2期2019-07-25
- 基于储层潜力的水平井分段酸压设计优化与应用
行开发生产,分段酸压是水平井最主要的增产改造手段[3]。依据以储层物性为标准的分段原则[4],将潜力井段和非潜力井段分开改造。酸压前对储层科学客观评价是分段改造方案优化的基础[5-6],面对众多工程地质资料,仅凭现场经验进行评价具有局限性和盲目性[7],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特点及水平井长井筒效应影响[8],使得均质储层常规酸化设计方法不再适用。为了提高震旦系水平井分段酸压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两种独立评价方法找出影响震旦系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碳
钻采工艺 2019年2期2019-04-25
- 吉2西块阜三下欠注原因及对策分析
欠注;储层污染;酸压;解堵1 欠注现状以吉2-7井井组为例。该井组共有注水井1口,生产井6口。自2013年开始注水以来,阜三下段始终表现为吸水困难。井组累注水9151方,累产油11160吨,累积注采比0.82,低于低渗油田注水开发的1.2指标,地层能量难以有效補充。从生产井产出液氯离子浓度监测数据分析,生产井产出液氯离子均趋于降低,说明收到了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注入水的影响,但结合生产井产液量变化情况,井组生产井受效,但十分不明显,欠注依然是主要问题。2 欠注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18年10期2018-10-21
- 碳酸盐岩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变化规律
——以塔河地区TP326CH井为例
岩油气藏,虽采用酸压方式进行增产,但只能在开采初期短时间内得到较高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油井产量迅速降低,后期增产措施必须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地应力场变化。刘洪林等[1]分析了泌水盆地南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机理,发现随着主应力差增大,地层渗透率呈指数形式急剧增高。李春林等[2]研究了应力场与油气运聚的关系,发现油气从地应力场的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聚集。因此,明确碳酸盐岩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变化规律,有利于二次酸压等增产措施的制定。笔者使用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8年4期2018-08-20
- 碳酸盐岩油藏定点射流深度均衡酸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温潜山稀油油藏。酸压工艺是提高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储层改造措施[1-6],由于桩斜169块油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采用常规盐酸酸压工艺易导致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缝长短,无法实现深度酸压。此外,由于油层跨度大、裸眼井段长,采用常规笼统酸压工艺不能实现均匀酸压。为此,开展了提高储层改造措施的新型定点射流深度均衡酸压工艺研究,提高了酸蚀裂缝穿透深度,调整了地层吸液剖面,最大程度实现纵向各层的均衡改造。一、定点射流深度均衡酸压机理定点射流深度均衡酸压机理是针
钻采工艺 2018年3期2018-06-13
- 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
)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鄢宇杰,宋志峰,陈定斌,王立静(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是通过使用暂堵剂临时封堵压裂裂缝,强制流体转向形成新的裂缝来达到最大限度沟通有利储集体,从而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单井产量的工艺技术。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评价手段和方法,暂堵转向是否形成新的裂缝,多次暂堵是否能够形成多条新裂缝,如何对暂堵转向酸压工艺进行优化等疑问一直困扰现场。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耐温耐酸型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23期2017-12-21
-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新型酸压液体体系研究现状
碳酸盐岩储层新型酸压液体体系研究现状李 丹1,伊向艺1,2,王彦龙1,李 沁1,刘 亨1(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酸压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选择适当的酸液体系对酸压施工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难点及应对措施,概述了新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液体体系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每种新型酸压液体体系的作用机理、特点及应用。新型酸压液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7期2017-08-08
- 缝洞型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压改造效果分析
型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压改造效果分析曲少东(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 陕西 西安 710075)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采用水平井分段酸化压裂改造形成的人工裂缝与天然缝洞系统沟通,从而增加了水平段控制储集体个数,大幅度提高了单井油气产量。运用酸压施工曲线和井底压力变化分析该区块水平井酸压改造效果,研究了分段酸压过程中不同曲线对应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分析了人工裂缝在各段分别沟通天然缝洞系统的情况。研究对水平井水平段控制储集体类型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并
辽宁化工 2017年9期2017-03-22
- 塔河油田变粘酸应用浅析
、酸液滤失量大和酸压缝高难以控制等难题。为解决以上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酸压效果,引进了新型温控变粘酸体系。该酸液体系可有效地控制酸液滤失,使活性酸液沿主裂缝的方向推进,从而达到酸液缓速、降滤、深度酸压的目的。1 温控变粘酸酸液体系的研究1.1 温控变粘酸的作用机理为了实现深穿透酸压,必须解决酸液滤失的控制问题。变粘酸的初始粘度在170S-1剪切速率下为30mPa·s左右,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后不断消耗,PH值逐渐升高,一般当PH值在2-4之间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2017-03-06
-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曲线特征分析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曲线特征分析陈军,文国华,王甲昌,单锋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塔中油气部,新疆 库尔勒 841000)陈岩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史文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黄锐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且裂缝发育具有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钻完井往往需要进行酸压改造储层以期沟通井周缝洞体。根据该区块酸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1期2017-01-05
- 水平井无工具分段酸压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水平井无工具分段酸压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宋志峰1,胡雅洁1,2,吴庭新3(1.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3.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塔河油田低品位油藏地质储量大,但存在前置液酸压改造单井产能低、水平井工具分段酸压工艺成本高等问题,不能满足此类油藏的经济开发。通过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无工具暂堵分段酸压方法的应用,即采用转向酸和可降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6期2016-11-28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暂堵分段酸压技术
藏水平井暂堵分段酸压技术张雄, 耿宇迪, 焦克波, 侯帆, 罗攀登(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针对塔河油田裸眼水平井“封隔器+滑套”分段酸压费用高、作业周期长、分段工艺复杂、分段工具可靠性低、工具留井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纤维+颗粒”复合暂堵代替“封隔器+滑套”分段,完成单段酸压后注入“纤维+颗粒”复合段塞,在裂缝端口架桥形成具有一定封堵强度的暂堵层,迫使裂缝从下一段起裂,实现无工具分段酸压。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耐
石油钻探技术 2016年4期2016-08-24
- 延安气田下古生界储层酸压改造工艺探索
气田下古生界储层酸压改造工艺探索高利军(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针对延安气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储层常规酸压存在难以形成高导流能力裂缝的问题,通过分析、调研、室内实验,提出从多元转向酸压、交联酸加砂压裂、常规酸压施工参数优化三个方面进行工艺的探索优化,现场试验表明,多元转向酸压效果良好,可进行小规模推广,交联酸加砂压裂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优化参数后的常规酸压工艺效果大大提升,对物性相对较好的层可大规模应用。1 酸压工艺探索和优化200
化工管理 2015年30期2015-11-15
- 长裸眼非均质储层酸压主因素优选方法研究
长裸眼非均质储层酸压主因素优选方法研究吴亚红1,王 黎2,房好青3,田西山1,李博媛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昌平 102249;2.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河南 濮阳 457100;3.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产层厚度大,完井井段长,非均质性严重。分别运用均值和均方差方法优选酸压井段物性参数,运用最优BP神经网络结构编制酸压决策软件,对塔里木盆地酸压施工
复杂油气藏 2015年4期2015-10-31
- 酸压防砂工艺在灰岩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油藏开发难点研究酸压防砂改造工艺,应用压裂防砂软件对施工参数进行模拟优化,并实施1口井现场试验,试验井开发效果表明酸压防砂工艺能够显著提升灰岩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关键词:灰岩稠油 酸压 防砂1灰岩稠油油藏特点及开发难点纯梁采油厂通38-10块沙一段二砂组油藏中深770m,平均孔隙度33.7%,平均渗透率298×10-3 um 2,50℃时原油粘度4140mpa.s,温度梯度3.1 ℃/100m,压力系数0.98,属于常温常压敏感性稠油油藏。该块地质储量74.
科学与技术 2015年2期2015-10-21
- 塔河油田井筒转向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塔河油田井筒转向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罗 云,赵 建,冯 轶(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塔河油田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新井大多数需要酸压改造才能投产,采用常规的酸压只能形成一条主裂缝,储层动用程度低。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前期暂堵转向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转向酸+可降解纤维+多粒径可降解颗粒的复合暂堵工艺,实现了井筒内的转向酸压,有效提高了长裸眼井段的动用程度。塔河油田;长裸眼段;暂堵转向;酸压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缝洞受构造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年5期2015-07-02
- 塔河油田外围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胡文庭,何晓波,李楠,关海杰,杨玉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根据塔河油田外围碳酸盐岩储层超深、高温和高压的特点,针对塔河油田油井完井后大多无自然产能、需要通过深度酸压改造技术建产的实际情况,研发了深度酸压改造技术并在油田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该技术解决了塔河油田外围区块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的难题。塔河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压裂;储层改造塔河油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沙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年1期2015-07-02
- 建南碳酸盐岩储层完井与酸压工艺适应性分析
工艺。1 完井与酸压工艺存在的问题建南碳酸盐岩储层自勘探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直井射孔完井、水平井裸眼完井和套管射孔完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前 )主要以射孔酸化获取产能;第二阶段(2000年-2009年),主要以裸眼完井为主,采用胶凝酸伴氮施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J-P05井获测试产量21×104m3/d,目前稳定日产量9.0×104m3/d);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向着套管射孔完井方向发展,主要是以提高酸处理能力、防止井壁失稳为目的,根据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12-23
- 转向酸深度酸压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层先后进行一系列酸压试验,截至目前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共酸压改造直井101层次,水平井12口,其中获得工业气流44层次。总体来看,直井改造后产能较低,水平井虽有所突破,但整体酸压施工效果不理想。为获得对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在工艺方面的突破,华北分公司进行了水平井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转向酸压裂工艺技术对奥陶系马家沟组进行储层改造尝试。一、转向酸压裂工艺技术转向机理:清洁自转向剂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它在地层中随着酸液的消耗,pH值上升,当p H值上升至
化工管理 2014年6期2014-12-10
- 碳酸盐岩油气层酸化技术研究进展
岩储层的特点及其酸压改造的技术难点,综述了国内外酸化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报道了国内油田相关应用,指出了酸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碳酸盐岩;酸压;裂缝酸压改造工艺技术不仅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井增产和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勘探井发现油气或探明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1]。最近几年,我国西部发现并陆续投入开发了一批深层和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该类油气藏的特点是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产层厚度大,储层的非均质严重,基质中碳酸盐纯度高,自然投产率很低[2]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年3期2014-04-03
- 富林洼陷富291井火成岩储层酸压改造
界见显示,中生界酸压后获日产6.51t的工业油流。富121井中生界酸压后也获得了日产9.6t的工业油流。展现了该区一定的开发潜力。富291井实际钻探在中生界见到了显示,为了进一步了解富林洼陷中部富291井区古近系、中生界含油气情况。对中生界进行了试油。一、富291井储层评价富291井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富林洼陷中部富29鼻状构造高部位,实际钻探在中生界见到了显示。已试油层为中生界,井段3115.04-3205.00m。1.地质录井显示特征该井中生界储层,岩
化工管理 2014年14期2014-03-15
- 全通径酸压管柱在塔河油田托甫台区的应用
1604)全通径酸压管柱在塔河油田托甫台区的应用宋正聪 李 青 何 强 赵想安 张准行 王相召(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轮台 841604)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常规酸压管柱封隔器、水力锚与Ø88.9 mm油管内径不一致,导致施工摩阻增大,影响酸压效果,为此,进行了全通径酸压管柱研究。研发了Y241-146全通径封隔器,在不影响封隔器外径和坐封效果的前提下,将封隔器中心管内径由62 mm增至76 mm,水力锚内径由62 mm增至76 mm,该酸压管柱实现整体通
石油钻采工艺 2014年6期2014-03-11
- 大牛地气田多级注入酸压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
和实践证明,深度酸压是有效解决该类气层的关键技术之一[1-5]。截止2012年9月,大牛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累计酸压施工95井103层次,改造层位主要为I、II类碳酸盐储层,先后试验了普通酸酸压、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压、前置酸酸压、多级注入加砂酸压等工艺,其中多级注入酸压现场应用29井31层次,8层次获得工业气流,针对物性较差的II类储层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表1)。多级注入酸压工艺是大牛地气田目前常用的酸压工艺技术之一,但目前施工设计多是根据经验来决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年3期2013-09-23
- 深度酸压工艺技术研究
了影响某油田储层酸压效果因素,并对某油田储层酸压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适合于某油田储层深度酸压改造的工作液体系即:胶凝酸、乳化酸、活性酸及其配套酸压工艺技术,并对四种深度酸压工艺及其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关键词】酸压;胶凝酸;乳化酸;活性酸1.影响某油田储层酸压效果因素分析某油田储层酸压增产措施,其控制酸压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最终酸压裂缝的有效长度,其二是酸压后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2.油田深度酸压技术难点该油田油藏储层深2400~2600m,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1期2013-07-05
- 致密碳酸盐岩水平井分段酸压工艺技术*
酸盐岩水平井分段酸压工艺技术*张永春 何 青 陈付虎 王迁伟(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针对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低渗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酸液滤失严重和直井酸压改造难以有效建产等问题,采用水平井裸眼完井、管外封隔分段压裂工具实施分段,并对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别优选低滤失的胶凝酸和黏弹性清洁转向酸或交联酸酸液体系进行分段酸压改造,从而降低了酸压施工风险,取得了显著的酸压增产效果,实现了该气田致密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的经济有效开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4期2013-03-01
- ZD-10暂堵剂性能研究及其在普光气田酸压中的应用
究及其在普光气田酸压中的应用李国锋1,刘洪升1,张国宝2,张大庆1,王稳桃1,张晓英1(1.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2.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研究了ZD-10酸压暂堵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性能,并在普光气田304-1井酸压施工中进行了试验应用。试验结果证实:该暂堵剂具有悬浮稳定性能好,对地层封堵后形成的突破压力高、封堵能力强,经残酸解堵后渗透性恢复率高等特点。经在普光气田304-1井酸压施工的试验
河南化工 2012年5期2012-10-20
- 塔河油田超大规模酸压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塔河油田超大规模酸压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王宏伟,梁护战(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常规酸压已成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储层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但是常规酸压存在酸蚀裂缝距离短,导流能力有限,难以沟通远处有效储集体等问题,为此,开展了超大规模酸压施工工艺新技术研究,通过酸压工艺与加砂压裂工艺二者的有机组合,有效增加了裂缝缝长,提高了裂缝导流能力。该技术在TH1041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根据压后效果评价,该工艺取得了延拓造缝长度、改善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年6期2011-11-09
- 混凝—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普光气田试气酸压废液
处理普光气田试气酸压废液何焕杰 马雅雅 张淑侠 位华 詹适新 杨云鹏 马金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了解决普光气田开发试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酸压废液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针对试气酸压废液絮凝性差、可溶性有机物含量高和难降解的特点,在混凝—微电解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Fenton催化氧化法开展了深度处理工艺研究。重点分析考察了氧化剂、催化剂用量,p H值和时间等因素对深度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出酸压废液深度处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H2
天然气工业 2011年5期2011-09-13
- 老区重布孕出高产井
对该井进行了储层酸压改造,历时3小时多。酸压施工曲线显示,此次酸压沟通了远井储集体,酸压效果好。酸压完井后,压力达18.5Mpa,初期用6毫米油嘴控制生产,日产液达102.4吨,不含水。该井喜获高产油流,坚定了老区继续完善井网的信心。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塔河油田采油二厂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9期2011-08-15
- 国内单次注入超大型酸压施工成功
内单次注入超大型酸压施工成功■文/希 利 东 辉 光 灿7月6日23时,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河采油二厂T H12312井实施超大型酸压施工获得一次成功。T H12312井是塔河油田部署在阿克库勒凸起西北斜坡部位一口重点开发井,2008年10月5日完钻。10月17日酸压见产,累计产油5763.4吨,后产油量快速下降。为提高远井地带裂缝导流能力,提高产能,西北油田分公司对该井一层位实施酸压改造。本次酸压施工规模大、压力高、超深、高压施工时间长等施工难点,共动用主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16期2010-08-15
- 闭合酸压技术在川东北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研究院)闭合酸压技术在川东北气田的研究与应用屈 静 林立世 杨永华 张 磊 杨衍东(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酸压改造是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的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部分地区高含硫等特点,使实施储层改造措施面临大量技术难题。为此,选用该地区储层岩心进行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储层的具体特征,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闭合酸化工艺;并以一口典型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2期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