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 《越境》
李冬木数十年鲁迅研究成果的集结。书中以1902 年至1907 年鲁迅留学日本的7 年为线索,围绕“周树人何以成为鲁迅?”具体考察了留学生周树人如何确立起其作为近代思想基础的“进化”与“国民”的观念,并将其反映到后来的创作当中的思想历程;具体廓清了“个人主义”“尼采”“狂人”等言说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周树人思想和文学方面的影响,力图揭示周树人在波澜壮阔的20 世纪初,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完成个人主体塑造的精神历程。全书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研究方法
工会博览 2023年27期2023-10-24
- 关键词:鲁迅研究
评价,也曾是鲁迅研究的起点和最终旨归。随着社会语境和学术思潮的变迁,如何为“大写的鲁迅”找到“小寫”的层次,进而还原鲁迅的丰富性和多面性,逐渐成为海内外学者共同的追求。对英语世界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鲁迅不仅具有文学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典范”意义,更是其了解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一个有效的窗口。鲁迅的作品始终是英语世界现代文学译介的重心之一,与之相伴相生的,是对“鲁迅神话”的祛魅,对鲁迅研究格局的改写,对业已符号化的鲁迅遗产的释放,对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或压抑的鲁
华文文学 2023年3期2023-08-17
- 鲁迅学的真正成熟
——评张梦阳《中国鲁迅学史》
较成熟,总结鲁迅研究及鲁迅学发展正恰逢其时,也非常重要、必要。2021 年9 月出版的张梦阳新书《中国鲁迅学史》便总结了一百年来鲁迅研究及鲁迅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最新动态,很有学术和现实价值。《中国鲁迅学史》与《中国鲁迅学通史》比较评论张梦阳的这本《中国鲁迅学史》,首先需要和他2002 年出版的《中国鲁迅学通史》进行比较,因为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出版后影响重大,2005 年被收入“中国文库”,并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已成为研究鲁
名作欣赏 2023年16期2023-06-24
- “笺注”作为鲁迅小说批评新范式
。[关键词]鲁迅研究;《阿Q正传》;笺注;文学批评[作者简介]吴金梅(1975-),女,文学博士,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逸群(1995-),男,大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大连116622)。迄今为止,在现代文学领域最全面、体量最大的注释当属《鲁迅全集》,但《鲁迅全集》的注释“依然属于简注,其注释只是点到为止,不作深入的考注。”【金宏宇:《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注释现象之考察》,《长江学术》2021年第2期。】而鲁迅作品的专门注本则尚为匮乏。且与阐释评论浩如烟海
关东学刊 2023年2期2023-05-30
- 鲁迅作品在日本翻译与接受研究综述
,因此日本的鲁迅研究是中国学者或日本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对之加以整理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鲁迅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一、鲁迅作品翻译与接受的整体研究从鲁迅作品在海外翻译和传播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日本的相关翻译和传播实践以及研究状况等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关于国外鲁迅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首先应提及乐黛云主编的《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尽管该书只是对国外鲁迅研究论文的翻译和集合,但乐黛云写的序言却是一篇很好的归纳总结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3-12
- 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学术史论(1989—2021)
藤井省三及其鲁迅研究藤井省三(1952-),日本学者,被誉为“日本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权威”“日本中国学界最权威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与翻译家”,其学术研究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中心,具体围绕华语电影、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鲁迅比较研究及华语圈文学史写作等五个方面展开。1989年,藤井以其敏锐的文字感知能力在日本推介莫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是日本为数不多的率先翻译莫言作品的翻译家之一。另一方面,藤井的《华语圈文学史》作为一种“越境”文学史,以“日常经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1-24
- 朝花夕拾:东亚鲁迅学的传承与发展
流举办的两次鲁迅研究对话会前后发表的一些文章和中文版《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2005)的书评以及中韩日学者有关鲁迅研究的文章,然后在韩国出版了《从韩中鲁迅研究对话走向东亚鲁迅学》(中文版)一书。志向建立一门有系统学问体系的“东亚鲁迅学”,从现在的趋势看,跟世界其他地区的鲁迅学不同,“东亚鲁迅学”已经具有漫长的历史与丰富的共同资源以及为互相沟通和理论建构所作的努力,可以说已经具备基本框架与丰富内涵,因此可以期待更加成熟的“东亚鲁迅学”。至于其依据,我们起码可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10期2022-11-01
- “张恩和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笔谈主持人语
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办的“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史书写——张恩和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京举行。与会的2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以张恩和为代表的老一代鲁迅研究者的学术思想与成就。张恩和(1936—2019)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至198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他在北师大的教学科研经历是与北师大鲁迅研究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密切关联的。研讨会上,专家們从“研究立场和学术眼光”“学术品格与治学精神”“书法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2期2022-07-11
- 鲁迅“作为一种方法”后如何“看”
高远东在回顾鲁迅研究历史时提及鲁迅研究在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此起彼伏中生成变幻的图景,前者使鲁迅研究沦为政治化的阐释,后者则缺乏应有的社会关怀。高远东规避了两种传统研究方式的缺陷,确立了“相互主体性”这一重要概念,提出以“立人”和“相互主体性”互为支撑的创建性构想,将鲁迅研究作为梳理传统思想文化,介入当前全球化语境下诸多思想文化问题的方式,从而真正做到了“以鲁迅为方法”。“以鲁迅为方法”之后更有应对“现代性”问题的“睁了眼看”的姿态,使其研究于厚重扎实的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2022-05-12
- 立人之言 知己之书
远东老师的“鲁迅研究”课程更是直接以他编的《探索鲁迅之路:中国当代鲁迅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作为教材。此外,黄子平老师与夏晓虹老师也介绍过王得后老师的学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远东老师的课程。那是我入学以后上的第一门本专业的研究生课,但令人印象深刻主要倒还不是因为其“先入为主”,而是由于那门“鲁迅研究”是我上过的唯二两门指定了唯一教材,并且真正原原本本地遵循教材讲授与讨论的研究生专业课。——另外一门也是高老师开设的课程,他的“中国现代小
名作欣赏 2022年5期2022-05-11
- 主持人语
定新设“域外鲁迅研究”专栏,每期登载海外鲁迅研究的论文一二篇,这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中国有鲁迅研究的专门杂志,如月刊《鲁迅研究月刊》和季刊《上海鲁迅研究》,主要登载中国学者的论文。《华文文学》的“域外鲁迅研究”专栏旨在把海外鲁迅研究的成果介绍到中国国内,给中国鲁迅学者提供参考,并借此推进中国鲁迅学跟海外鲁迅学在对话中求借鉴与发展,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纵览世界范畴内的鲁迅学的资料,我们马上认识到中国鲁迅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回顾新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
华文文学 2022年6期2022-02-23
- “古板和梗顽”的鲁迅守望者
个对王得后的鲁迅研究进行一次认真的学术讨论的计划,也很想编选他的研究论著, 以做历史的总结。但我的设想却一再被得后所拒绝: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十分有限,只是做了想做、该做的事,不值得总结与研究。得后是我的兄长,面对他的固执己见,我也无可奈何。但二0二一年却突然有了机会。首先是明年年初,正值得后的“米寿”,这就有了为他编书做纪念的充分理由。更重要的是,今年正是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于是,就不断有出版社找到我们这些“老家伙”组稿,就为我们的研究论著重新出版提供了一
读书 2021年12期2021-12-08
- 由李何林的一封佚信引出的一篇佚文
林先生写给《鲁迅研究》编辑部的一封回信,另刊出了信封及信笺照片。李何林在信中说:九月三十日信和《改版的话》均收到,对后者我无意见。王德厚同志几次催我为改版后的一期,写一篇短文,说别的付(副)会长都约写了,我也要写。我实在没有时间,不得已在国庆节假日,在改装土暖气的乱哄哄的敲打声中写了千余字,请审阅罢。…………这封信发自李何林当时的寓所——史家胡同五号,收信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外大街日坛路六号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查河北教育出版社二00三年
读书 2021年8期2021-08-04
- 阐释传统与阐释共同体
林非先生,是鲁迅研究的资深专家,其鲁迅研究专著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鲁迅研究的经典,他的鲁迅研究无疑是鲁迅研究传统中的重要一环;傅光明先生近年来致力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他希望在我国已有莎士比亚翻译的基础上,为这个时代的讀者贡献一个新的“莎翁译本”。作为经典阐释的呈现和交流平台,我们期刊唯有熟悉不断丰富的阐释传统和不断增员的阐释共同体,才能为读者选出合适的阐释文本。
名作欣赏 2021年5期2021-05-17
- 论废名的鲁迅研究※
上,尤其是在鲁迅研究领域,倾注了最多的心血和智力,先后完成两部著作和多篇论文,是废名晚年最重要、最用心的实绩之一。本文重点考察废名《跟青年谈鲁迅》《鲁迅研究》两部著作和长篇论文《“阿Q正传”》,据此探讨废名的鲁迅研究的主要观点、方法与得失,进而深入了解晚年废名的思想和心态,以及与时代的思想、精神状况之关联。1952年夏秋,经过酝酿,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迅速展开,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废名被调整到了位于长春市的东北人民大学。“从久居难忘的北京到生疏的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9期2021-04-17
- 思想如何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
——伊藤虎丸“鲁迅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意识
4)对于日本鲁迅研究,出色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基于研究者自身深刻的现实体验。作为日本鲁迅研究的奠基之作竹内好的《鲁迅》是这样的,其后继者丸山升、伊藤虎丸等人也是如此。相对于他们的研究结论,理清楚他们在鲁迅研究中贯穿了怎样的问题意识则更为重要。一是让我们能够在有别于中国的社会语境中看到鲁迅原创性思想所具有的巨大辐射力;同时也启发我们在本土与域外的对比阐释视野中去重新理解鲁迅,从而在承续性的历史阐释中让鲁迅成为参与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活的存在。一伊藤虎丸的学术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16
-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百余年来的鲁迅研究,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但归纳起来,其成果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宏观论述与微观剖析。对于这种研究,有时我们可以用“大问题”与“小问题”来概括。所谓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一般指是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整体把握,比如鲁迅的思想与学说(如“改造国民性”、“立人”思想)、鲁迅作品总体特色等;所谓鲁迅研究中的“小问题”,一般指鲁迅某些具体作品的细读与精读、某则史料的考证与辨伪等。当然,这种研究中的“大”与“小”是相对的,有时也难以绝对区分,“大问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28
- “回到鲁迅那里去”
点,意在强调鲁迅研究应从过去侧重于政治的与意识形态的研究窠臼中摆脱出来,回到鲁迅作品本文中去,回归到鲁迅研究的原点中去。实践也证明这一主张的远见卓识,出现了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专著如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汪晖的《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等,而单篇论文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成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见证着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实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26
- 鲁迅研究的困境与“政治鲁迅”的突围
1世纪以来的鲁迅研究:是繁荣,还是陷入困境?如果下一断语:21世纪以来鲁迅研究陷入困境,而且大有愈陷愈深之势,可能很多鲁迅研究者会不以为然,认为是危言耸听。因为鲁迅研究的繁荣状况显而易见,令人欣喜。比如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鲁迅研究学术会议,不仅数量多,与会人员也多。就著作出版和论文发表而言,21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成果的数量是让人振奋的。根据葛涛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1980—1989年),年均发表论文787篇,年均出版著作37部;90年代(1990—19
社会观察 2020年9期2020-11-17
- 讲授鲁迅的方法
示。关键词:鲁迅研究 教育教学 细读 对话在当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有鲁迅专题研究课。这门课属于拓展课程,没有通用教材和教纲,讲什么和怎么讲,基本都由任课教师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识之士都对如何讲授鲁迅展开了探索,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以下简称《十五讲》)即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作者写作本书,就是期待其“可以作为开设《鲁迅作品选讲》课的参考”①。钱理群借本书所提倡的讲授鲁迅的方法很简单:重视文本“细读”,重视“对话”教学。这两点看起来已经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怀疑意识、主体性及其他
视角是孙郁的鲁迅研究中起步早、且一以贯之的一个方向,他独创性地将鲁迅与康德进行比较,认为在强调认识的有限性这一点上,二人不乏相似性。孙郁强调怀疑意识作为鲁迅思想的“内核”,并指出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他以“主体性”思想为参照,对鲁迅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进而指出传统的“主奴文化”是形成“相互主体性”思想的障碍。概而言之,孙郁对于哲学视角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生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关键词〕 孙郁;鲁迅研究;哲学视角〔中图分类号〕I210〔文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06
- “超越”与“独在”:评木山英雄的鲁迅研究
一、木山英雄鲁迅研究概述日本的鲁迅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鲁迅留学日本的年代,发轫于中国文学革命时期,继而在国际左翼文化运动中快速发展,战争年代虽艰难跋涉,但最终在战后迎来全面发展[1]。提及日本鲁迅研究学者,耳熟能详的大概有竹内好、丸山升、伊藤虎丸、丸尾常喜、尾崎文昭、坂井洋史、中岛长文、长堀祐造、藤井省三等人。如果以竹内好的《鲁迅》作为日本鲁迅研究成熟的标志,那么1934年出生、20世纪60年代初始涉及鲁迅研究的木山英雄应该处在日本百年鲁迅研究史的中间地带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09
- 重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内部秩序
—为原点,以鲁迅研究脉络(1913—1989)为主线,以学界质疑的政治背景和世界性为切口,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内部建构的合理性。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史观 鲁迅研究 内部建构前言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在《文学评论》第五期上发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其后,《读书》杂志连载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酝酿、阐发过程,一个新的文学史观念由此产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位学者提出要“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鲁迅研究文集》
大学出版社“鲁迅研究文集”共六本,分别是《太阳下的鲁迅——鲁迅与左翼文人》《新月边的鲁迅——鲁迅与右翼文人》《“立人”与“立宪”——鲁迅与胡适》《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被污蔑被损害的鲁迅——鲁迅去世后对他的种种非议》《鲁迅这座山——关于鲁迅的随想与杂感》,是房向东鲁迅研究的集大成。书中文章多采用随笔、散文和杂文笔调,通俗易懂,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是鲁迅研究的大众化、学术研究的通俗化。
文学自由谈 2020年3期2020-01-02
- 我国维吾尔文学中鲁迅研究一瞥
统地讲述我国鲁迅研究,尤其是我国维吾尔文学中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状况。【关键词】维吾尔文学;鲁迅研究;状况【中图分类号】J210 【文献标识码】A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性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并使得文学交流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在这种便利的条件下,我国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了亲密而广泛的接触,相互吸收各民族的文学优点。鲁迅作品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学中广为流传,在我国汉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5期2019-10-21
- “社会历史学派鲁迅研究”的经典话语
会历史学派的鲁迅研究者的话啊!”是的,自悲惨的2017年5月以后,钱理群老师在多个场合、多处文字间论及“生命学派的鲁迅研究”,我大抵明白他的意向,然而心中却另有思路。将中国、日本,乃至韩国的一系鲁迅研究者们意为“社会历史学派的鲁迅研究”,于我而言由来已久,但一直无意以此为文,大概觉得这并非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此刻,借着钱老师文字的激发,似乎不得不多说几句。对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系鲁迅研究者们的学术、思想成果,在“生命学派”的界定之前,王富仁先生
名作欣赏 2019年2期2019-09-10
- 李长之与“批判”之含义:伊曼努尔·康德如何激发对鲁迅的开创性研究
;康德哲学;鲁迅研究;五四运动[作者简介]苏文瑜(Susan Daruvala)(1949-),女,文学博士,剑桥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剑桥镇CB21TN);华媛媛(1982-),女,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大连116000),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工作人员(上海200240)。李长之(1910-1978)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史研究领域算不得名家,无疑因其观点不适合标准话语。本文试图展示李长之如何通过运用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
关东学刊 2019年4期2019-02-18
- 实践品格、作品新读与历史局限性——当前鲁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36000)鲁迅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汪辉,朱正等一代学人奠定了基础框架。在我看来主要体现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鲁迅史料的搜集和校正,一个是“回到鲁迅”的研究立场。《鲁迅全集》(2005年版)应当是鲁迅研究在史料方面的主要成果之一。目前并无听闻该版本有何重大的遗误,亦无出版新版本的消息,和十分重大的发现。这或许足以说明鲁迅研究在史料方面的工作基本完成。因此在没有新的有价值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鲁迅研究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回到鲁迅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1-14
- 鲁迅研究的三个问题
图把自己放在鲁迅研究的历史过程中,来看自己与鲁迅及现实的关系时,有三个问题很醒目地出现在我面前。第一、研究鲁迅还是消费鲁迅?2012年春天,我第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自那时到现在,共发表19篇关于鲁迅的论文,出版了2本鲁迅研究专著。在6年的时间内,我产出了这些所谓的“成果”相对那些丰产的研究者而言,似乎还不算多,可从人文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无论如何都算多了。去年11月份在海口参加鲁迅研究年会,赵京华老师在主题发言中讲到,一年能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1-14
- 远去的,永在的,和正在到来的——鲁迅研究及其他
生命学派”的鲁迅研究——笔者)研究者自己的人生与学术追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学术研究从一开始就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的参与感,心中始终有一个“中国问题”,有一种用学术的方式参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变革的自觉意识。这样的研究,就自然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具有某种实践性的品格,并且把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学术选择、做人与治学融合为一体。其三,献词还表明,我和我们这一群朋友,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的主要接受对象,是“正在致力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改造的青年朋友”,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1-14
-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上发表,中国鲁迅研究界便掀起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学术论争[1],当时鲁迅研究界、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各路学者大多卷入其中。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思想上的博弈,也开启了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的转型。王富仁,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他的鲁迅研究独具特色,“是这门学科最有理论家品格的一位”[2]。不同于其他学者,他不拘泥于理论注释,常立足于时代需求,以关联性、整体性视角,糅合中西文论的论证思维,对鲁迅的文本和思想进行回归性、历时性探讨,以期得到鲁迅研
文学教育 2018年23期2018-11-28
-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代学术领域的鲁迅研究专家,其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通过论析王富仁在鲁迅研究中所包含的特征,来展示其鲁迅研究的整体态势,并进一步探求王富仁为人为文的精神内核。关键词:王富仁 鲁迅研究 特征 精神随着1985年王富仁的博士论文摘要《〈呐喊〉〈彷徨〉综论》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中国鲁迅研究界便掀起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学术论争[1],当时鲁迅研究界、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各路学者大多卷入其中。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思想上的博弈,也开启了新时期鲁迅研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8期2018-09-02
- 重启鲁迅研究的政治对话空间
)在当代青年鲁迅研究者中,或者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在学术生产过程中,持续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下中国,当我们讨论鲁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些什么?或者说,作为21世纪中国的鲁迅研究者,我们研究鲁迅的意义究竟何在?其实,这样执着自我提问的学者,在1980年代中国并不少见,即如壮心不已的钱理群先生,至今仍在以鲁迅为媒介,继续追问着自己和国人:何以自我,如何现代,怎样立人,何谓中国?对于那些能够积极自我反省的学者来说,鲁迅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积累、著述生产和职称
东岳论丛 2018年2期2018-04-11
-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0800]《鲁迅研究年刊》(以下简称《年刊》)是西北大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刊的,是在茅盾、周建人、许广平、曹靖华、李何林等人的支持下,先后由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陕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是西北大学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出版物。《年刊》栏目丰富,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历经二十年,共出版了十期八本。每年出刊一期(有时是两年合刊),选载本年度报纸书刊上发表的有关学习、研究鲁迅的重要文章、资料,特约一部分专稿,并将未录入的资料编为目录索引附于其后,荟萃
名作欣赏 2018年17期2018-01-28
- 东亚学者论“日本鲁迅研究”
学者论“日本鲁迅研究”◎曹 珊自1909年《日本及日本人》杂志对鲁迅兄弟最初的文学活动进行介绍以来,日本学界对鲁迅本人的介绍及其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正所谓“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独自历史传统的文化和文学的国家,像日本那样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一个特定国家(中国)的现代文学保持如此长久的热情与关注”。面对这样的机遇与冲击,对“日本鲁迅研究”进行系统的“再研究”,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致力于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2期2017-11-13
- 东亚鲁迅研究的历史与成因
何敏燕东亚鲁迅研究的历史与成因◎ 何敏燕“东亚鲁迅”这一命名,从地缘意义上说,是指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鲁迅研究,包括各国学术界之间关于鲁迅研究成果的对话与交流,以及鲁迅思想在日本和韩国的文学旅行与本土化。本论文在梳理大量学术资料的基础上,对“东亚视角”的界定、“东亚鲁迅”的历史进程以及“东亚鲁迅”的历史成因进行考察,从而辨析跨文化对话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东亚鲁迅”现象。一、“东亚视角”浅析“东亚”这一范畴直到近代才出现。1987年,一位欧洲学者在所著的东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2期2017-11-13
- 2016年“浙江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16年“浙江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2016年12月23至24日,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暨“浙江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绍兴召开,来自浙江省鲁迅研究界的60余位学者紧密联系浙江鲁迅研究的历史成就和发展动向,围绕“浙江鲁迅研究的回顾”、“鲁迅与浙江”和“鲁迅及其作品的再解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新时期以来浙江鲁迅研究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浙江鲁迅研究未来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2期2017-04-13
-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本文旨在综述鲁迅研究的现状,分析其中最主要的研究范式,指出在这种研究范式下应该采取的正确的价值选择。关键词:鲁迅研究;历史;学术;现代;价值选择一、鲁迅研究现状综述1.研究结果同质化、细分化。鲁迅研究是一个研究题材内容有限的学术研究领域,因此研究角度与广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基本固定,学者也会将精力投入到深度研究当中。但是人的思想观念发展也是有限的,在鲁迅研究的研究话题刚被提出的时候,学术研究发展迅速,不断向更深层次推进,新的观点层出不穷。而现在,大部分观点都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期2017-02-21
- 从杨义近年的新成果看鲁迅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年的新成果看鲁迅研究的创新与突破王卫平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要:从鲁迅研究出发,然后扩展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研究,接着跨界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之后不断向前追溯,经唐宋,一直上溯到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这就是当今著名学者杨义的治学路径,他的治学路数是由今及古,古今贯通,以开放、融通、参照、感悟、还原的学术姿态,一步胜似一步,渐进学术佳境,学术风景美不胜收。他所倡导并实践的文学与地理、与文化、与民族、与图志相耦合的研究范式,开辟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12-16
- 林如稷的鲁迅研究
)林如稷的鲁迅研究童秀芬在鲁迅研究的历史长河中,“浅草社”“沉钟社”的主要发起人林如稷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名字,然而林如稷又是作为一个鲁迅研究者独特存在着。亲历者的参与、对鲁迅先生高度的美化(神化)、对鲁迅杂文战斗精神的侧重关注是林如稷鲁迅研究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与林如稷家族史和时代政治话语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林如稷 鲁迅研究 亲历者 神化鲁迅研究历来受很多学术研究者的关注:新中国成立时期得到初步的发展;“文革”时期鲁迅被歪曲、 篡改、 拔高,成为政治符号①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2016-11-26
- 鲁迅研究中的歧路
的解读,展示鲁迅研究中的歧路。关键词:夏志清;普实克;鲁迅研究作者简介:钟赵二(1992-),男,广东韶关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21、缘起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这本专著综论1917年至1957年间中国白话小说的新传统。书出版后有一篇文章认为它是英语国家第一本专论中国现代小说的严肃著述。全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2016-06-30
- 后殖民语境下的欧美鲁迅研究与误读
语境下的欧美鲁迅研究与误读张天骄西方对于中国作家鲁迅的研究始终保持较高热度,本文以海外汉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为切入点,汇总当下欧美鲁迅研究的重要成果,由此论证西方学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也未能跳出旧思维窠臼,并由此产生明显的文化误读。东方主义 文化误读 鲁迅研究 海外汉学鲁迅是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亚洲作家,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值得每一位华人铭记与怀念。即使到今日,他的作品依然在世界许多国家为其追随者拜读,西
文学教育 2016年31期2016-04-03
- 韩国的鲁迅研究
界文学韩国的鲁迅研究权赫律鲁迅,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许多国家也享有盛誉,其作品在三十多个国家有五十多种文字的翻译版本。二十世纪初,鲁迅的作品在韩国面世不久就受到了韩国文人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形式介绍于韩国文坛,历经波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就是说韩国的鲁迅研究在二十世纪就经历了一个起步、发展、受挫、再复兴的过程。本文拟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依据二十世纪韩国的鲁迅作品的接受与研究的相关史料,对二十世纪韩国的鲁迅研究作一个全面的概述。鲁迅;韩国;二十世纪;
东吴学术 2016年4期2016-03-20
- 拟想2049:鲁迅研究虚实谈
想2049:鲁迅研究虚实谈山东 韩琳 韩琛走出八道湾十一号,捷克青年小D站在门口,吸尽最后一口“野草”,憋了足足三十秒,仰头呼了出去。白烟飘散,头顶一块牌匾,在夜幕中清晰起来:鲁迅青年药店。意识前面,神经尽头,一种莫名的痒、麻飘过,小D飞上云端,颈上的电子纹身在肾上腺激荡下,突然疯狂闪烁:“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不过片刻,纹身逐渐暗淡,隐入皮下。当一切痒和麻,从舌尖退去,小D舔舔上颌,心头瞬间滚过万只神兽:FFFF——这是世界上最棒、最嗨的草。没有丝毫犹
名作欣赏 2016年34期2016-03-12
- 2049:寻找鲁迅研究的迁流
049:寻找鲁迅研究的迁流广东 张克以“2049年的鲁迅研究”为题笔谈,由头还得追溯到同辈学人2015年10月在深圳大学举办的首届“鲁迅研究青年工作坊”。二十余人的工作坊了无禁忌,紧张高效,午休都不许,只准思考、诘问,以至于姜异新发出“学术集中营”的感慨时,众人都连呼传神。会后不久,有机会请教傅书华先生,他也颇为赞许一干人等认真的劲头。兴之所至,率而相约:何妨以“2049年的鲁迅研究”为题,“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现在看来,我们分明低估了这题目的分量,一年
名作欣赏 2016年34期2016-03-12
- 竟然有这样的学术著作
词:朱崇科;鲁迅研究;《广州鲁迅》一平时逛书店,见到关于鲁迅的书都会翻翻,如觉有点意思,就会买下。前些时候在书店见到一本名为《广州鲁迅》的书,作者朱崇科。书的封面右上角印着“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字样。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书的版权页之后,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出版说明”。这个“说明”强调:“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
当代文坛 2015年5期2015-11-22
- 学缘漫忆
本刊相当重视鲁迅研究,曾经在第六辑发表许祖华教授主持的“鲁迅研究”专栏,在第八辑发表陈天天、许祖华解读鲁迅作品的论文,在第十辑发表岁涵解读鲁迅作品的论文。本辑又有幸约到全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安湖教授总结其数十年研究鲁迅的文章。作为华中师大文学院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作为一名年逾八旬的老教授,陈先生回顾其一生研究鲁迅所走过的学术道路,具有特别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陈先生的文章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鲁迅研究简史的缩影。陈先生独到的“以鲁解毛,以毛释鲁”的研
华中学术 2015年2期2015-03-27
- 略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5)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可概括为:用全球性、关联性的眼光,暗含部分西方美学的论证方法,对鲁迅的文本和思想进行回归性的探讨,并将文化因素与文献学的因素带入历时性的研究过程,以期得到鲁迅研究成果与时俱进的本土意义和世界意义。从具体上看,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拥有如下五个特征。第一,王富仁将文献学的方法论带入鲁迅研究,力求把与鲁迅相关的资料收集完整。他在《评介》一文中,提出了以下几点说法。首先,王富仁认为针对鲁迅的文献学研究的出现和兴起,是一件好事。因为文献学确立是某一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年7期2014-04-07
- 推介语
表了四篇有关鲁迅研究的文章。从互文应用来研究《阿Q正传》,在学术界鲜有人问津,拙作开了一个先例。《记念刘和珍君》的精神实质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和文本颂主人公的倾向,往往掩盖了作者的真实意旨。杜永青文则通过现象论述本质,立论深刻。穆旭光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立论,来谈周氏兄弟失和事件,新鲜独到,富有创新思维。刘爱丽文是对误解鲁迅精神的驳论,详尽鲁迅对“施舍”和“报恩”的立场,内容比较深刻,深邃。现在对鲁迅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新的成果不断出现。青年学者是一支不
名作欣赏 2013年20期2013-08-15
- 论鲁迅研究中的“细读”
价直到今天,鲁迅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一批又一批研究者的辛勤工作使这门学科不断朝着科学化、体系化的方向迈进,从而形成了一门“显学”。鲁迅研究的日益成熟离不开研究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及兼容并蓄的发展,而研究方法的丰富与完善也同样经历了由简单模式到“百花齐放”的过程,即从最初的感悟式研究,到三四十年代的社会思想分析、阶级分析,再到新时期以来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接受理论、阐释学等诸多方法融合汇流,使鲁迅研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本研究的一
戏剧之家 2012年3期2012-07-12
- 鲁迅研究在东亚文化交流中的资源价值
53004)鲁迅研究在东亚文化交流中的资源价值成 然(六盘水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4)日本与韩国的鲁迅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以鲁迅在本国的影响研究及鲁迅与本国或他国作家的平行研究为重点,在鲁迅及其作品的本体研究上也以新视角开辟了诗学研究、意象研究等新领域,是中国鲁迅研究的有益参照。中、日、韩三国已围绕鲁迅资源形成了较发达的研究体系,有望进一步拓展为东亚鲁迅研究,但社会状况、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学术上的分歧不容忽视,应以激活鲁迅研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鲁迅研究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资源价值
53004)鲁迅研究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资源价值成 然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4)韩国的鲁迅研究分为3个发展阶段,在沦陷期以介绍、评论为主,因将鲁迅视为反封建的斗士而引起共鸣,光复后主要吸收鲁迅反抗专制的精神内核用以争取民主的社会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体现出将鲁迅的思想与艺术融合、作品分析与时代背景融合、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而贯穿这3个阶段的是对鲁迅精神内涵的重视,此即为鲁迅研究在中韩文化交流乃至东亚文化交流中最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3-31
- 走近“走下神坛”的鲁迅
会。关键词:鲁迅研究 教材选文 鲁迅为人 冬天的太阳冯钧国说靠研究鲁迅吃饭的人很多,的确如此。纵观研究鲁迅的文章和著作,蔚为大观,洋洋洒洒,然而在这个学术大厦中,蓦然回首,“先生本人已不见了”。本来鲁迅先生“走下神坛”应该更方便大众走近,然而我们却发现先生正渐行渐远。是因为这个时代已不需要鲁迅了呢?还是鲁迅真的不合现代人的口味了呢?周海婴曾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建国后,曾有人问毛泽东:“假如鲁迅还在的话,他会怎样?”毛泽东回答:“要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2009-10-28
- 在童心失落的荒原上真心回眸
。【关键词】鲁迅研究 《朝花夕拾》 儿童视角 散文研究鲁迅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在《阿长与〈山海经〉》文章结尾,作者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编者把这篇文章安排在以普通人的“爱”为主题的阅读单元。那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读到的“爱”又是一种怎样特殊的“爱”呢?这还待从文章两种叙述视角说起。作者运用两种视角在写,一种是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的视角,这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两种视角交叉进行着,那作者为什么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4期2009-05-21
- 废名的两部鲁迅研究专著
他还撰有两部鲁迅研究专著,一为《跟青年谈鲁迅》,一为《鲁迅研究》。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废名由北京大学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有半年多没有分配工作。他利用这一段时间,潜心撰写《跟青年谈鲁迅》(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1956年编印的《全国高等学校已完成的重要科学研究题目汇编(第一集)》,原题似应为《跟青年谈谈鲁迅》),至1953年1月17日脱稿。废名曾将书稿交给学校,希望能够作为辅助材料印发给青年教师和学生阅读。他一直等待校方的
博览群书 2009年2期2009-03-03
- 鲁迅研究的研究
法的更新,在鲁迅研究界,似乎有一种压力感和困惑感:在新的形势下,鲁迅研究怎样才能继往开来,取得新的拓展和新的突破?不少专家、学者在思索着、探求着、努力着,袁良骏同志即是其中之一。为了总结过去鲁迅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找出必须填补的空白点和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以利开创鲁迅研究的新局面,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他便开始对七十余年来鲁迅研究的历史作系统的考察。经过艰苦的努力,《鲁迅研究史》上卷终于作为“鲁迅研究丛书”之一种,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研究史》以时间顺序为线
读书 1987年8期198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