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走下神坛”的鲁迅

2009-10-28 07:01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

王 权

摘 要:纵观研究鲁迅的文章和著作可谓蔚为大观,洋洋洒洒,然而在这个学术大厦中,我们却发现鲁迅先生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对于中学教材鲁迅作品选文也存在众多争议,现在的趋势是鲁迅选文在减少,学生甚至有一种怕鲁迅文章的现象,这就说明了研究鲁迅的文章虽多,但成效不佳。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也教过鲁迅文章多篇,因此就后现代语境下鲁迅现象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鲁迅研究 教材选文 鲁迅为人 冬天的太阳

冯钧国说靠研究鲁迅吃饭的人很多,的确如此。纵观研究鲁迅的文章和著作,蔚为大观,洋洋洒洒,然而在这个学术大厦中,蓦然回首,“先生本人已不见了”。本来鲁迅先生“走下神坛”应该更方便大众走近,然而我们却发现先生正渐行渐远。是因为这个时代已不需要鲁迅了呢?还是鲁迅真的不合现代人的口味了呢?

周海婴曾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建国后,曾有人问毛泽东:“假如鲁迅还在的话,他会怎样?”毛泽东回答:“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投进监狱继续写作,我想他多半会选择后者。”笔者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沉默,后来联系现实一想也就明白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因讲真话而遭遇打击报复的案例并不少,现在虽然国家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已经到位,可要你署名去检举生活中的坏人坏事还是很难做到,这就是要沉默的原因,好在现在有了网络,大众可以不再沉默。鲁迅先生曾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把与顽固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进行到底。这正说明了在当今社会仍需要鲁迅这样的人,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鲁迅精神仍然非常可贵,人们仍在呼唤着鲁迅;对于鲁迅是否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对笔者各人而言,对于鲁迅的文章笔者比较喜欢他的散文和《故乡》这样的小说;对于鲁迅的为人,其爱憎分明,笔者也很难仿效,对于他对待朱安的态度,笔者虽然理解作为一个行为非常传统而精神又非常现代的鲁迅这样的做法,但从内心来讲并不赞同他的处理方式。但无论如何,笔者还是非常景仰鲁迅先生的。

笔者不敢说是作为鲁迅的研究者来写文章,而只想作为一个教过鲁迅多篇文章的普通教师谈谈个人的想法。现在中学生有这样一种倾向:“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怕文言文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一种记载历史的静态文字,有历时的沧桑与隔膜;怕写作文也好理解,因为学生写作文与教师教作文并非一一对应而是有所脱节的;至于怕周树人,根据冯钧国的观点:“鲁迅先生的文章,年龄大一点的人看可能会比较好”。现在新编教材减少了鲁迅文章的篇数。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既然要读,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就是要把学生从课内有限的文本中引到课外鲁迅文章中,走近鲁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其文章,而少读些研究者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鲁迅并不总是冷峻,他还是一个有火一般热情的人,是个充满生活情趣、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从一个完整人的角度来看鲁迅,认识到他性格的多侧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他。

鲁迅《自嘲》一诗中“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两句话是对鲁迅坎坷一生的写照。冯钧国在谈到鲁迅时说:他一生不停地在希望与绝望的交织中挣扎以至最后心力交瘁而死。他甚至死时告诫子孙不要做文学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足,荷戟独彷徨。”但他并没有彷徨,而是选择在沉默中爆发,由呐喊而投入战斗,用他的“匕首”和“投枪”刺向社会的丑恶。五四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时代产生了一个时代巨匠。一个世纪以后我们同样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然而内涵却有了深刻的变化,民众的文明素养整体上有了巨大变化,面对世界和未来,人们充满信心,我们也不会自欺欺人,所以读《阿Q正传》有一种距离感,这很正常。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总体和平、安逸的环境中,人们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另外,读鲁迅的小说,我们知道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灰色小人物,有着悲惨的人生。笔者认为这与鲁迅从小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关。他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而入狱,从此家境一落千丈。鲁迅作为长子过早地体验了世态炎凉,从小康而困顿,给了他接触下层人民的机会,所以其作品反映的社会内涵深刻。

鲁迅一生的重大转变就是弃医从文。他从要救治像父亲那样的病人以及战时去当个军医的理想转变到要拯救国民的灵魂,从事文学事业,是由于他在东京受到留日学生麻木不仁的看客态度的刺激,假如他没有一腔热情也就不会反应如此强烈。以至于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看客、过客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一些中国人的看客态度让鲁迅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也只能做无聊的看客,无论是《药》中无聊的看客,还是《阿Q正传》中的既看且聊的茶客,都让鲁迅感到中国人精神的需要远远比身体的强健要强烈,当然最好的做法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但鲁迅强调是即使跑在最后也要坚持到终点的精神,尽管他对看客的麻木不能容忍,对如阿Q式的自欺欺人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他对革命者抱以深深的同情,尤其是对女革命家秋瑾表示了无限的哀思,小说《药》中的人物夏瑜就是秋瑾的形象,笔者在讲课时也做了论证:夏者对秋也,瑜者美玉也,瑾者玉也。他虽然批评国民的弱点毫不手软,但他用墨如泼对中国女性加以赞美和讴歌,并始终对中国人报有信心,认为自古以来就有勇于牺牲,为民请命,埋头苦干的人。

其实同情革命只是鲁迅作品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看到他“横眉冷对”的一面时,往往忽略他“俯首甘为”的一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一直徘徊在中下层小人物的关注,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任何一位大家。现在有人对鲁迅的小说总是写灰色人生的小人物,似乎觉得有点偏颇,但真的勇士敢于面对现实而不逃避,笔者认为假如鲁迅生活在当下,他的作品中很可能反映的多是充满阳光的有积极生活态度的奋斗人生。因为鲁迅就是光和热,他的冷正是热的另一种表现。他的学生曾这样描写道:“大家抬起头,见到了鲁迅先生的苍白冷静的面孔上,浮动着慈祥亲切的光辉,像是严冬的太阳。”“严冬的太阳”正是绝妙的比喻,最形象的说明。

从《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狗·猫·鼠》到《范爱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披挂上阵的战士,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对亲人、朋友和师生都情义笃厚的有情人。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以引用他的文章及其言论作一点佐证:

“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会议,鸟、鱼、兽都来了,单是缺少了象。大会议定:派个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这当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只猫,立刻弓起脊背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背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 对于猫除了写它与虎的关系,鲁迅还不无风趣地说道只是平添了些媚态。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花香自然要好得多。”

“我有一时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和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的,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王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07级教育硕士 291317)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
讲授鲁迅的方法
怀疑意识、主体性及其他
重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内部秩序
我国维吾尔文学中鲁迅研究一瞥
李长之与“批判”之含义:伊曼努尔·康德如何激发对鲁迅的开创性研究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鲁迅研究中的歧路
竟然有这样的学术著作
在童心失落的荒原上真心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