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
- 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 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 和PD-L1 表达一致性研究
scope 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 和PD-L1的表达水平与一致性,以期为临床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特异性免疫位点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9 年3 月至2021 年2 月被江阴市中医院病理科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80 例患者石蜡组织标本,患者年龄25~86 岁[(65.17 ±7.63)岁]。纳入标准:(1)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7];(2)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3)均接受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3期2023-05-11
- CEP8联合CD45检测NSCLC患者血液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研究
EP8)荧光原位杂交法与CD45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两种[2]。虽然两种检测方法应用在NSCLC 检测的准确性均较高,但多以单独检测,两者联合却鲜有报道。故本次研究将通过CEP8 联合CD45 检测NSCLC 患者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检测的价值,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至2021 年12 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肺癌204 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7期2022-08-02
- 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联合膀胱肿瘤抗原对尿路上皮细胞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ion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清楚而精确的检出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化,成为筛查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一种新手段。此次试验选取了在本院通过膀胱镜活检已经确诊为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患者80 例,进行UroVysion 荧光原位的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学联合BTA 检测,评估UroVysion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膀胱镜取活组织进行病理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3期2022-03-03
- 细胞遗传学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40例AL患儿进行检测,探讨联合检测对提高白血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样本收集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140例AL患儿,其中ALL患儿99例、AML患儿41例。诊断和分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2014年制订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5]。抽取患儿3~5 mL骨髓,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1.2 试剂与仪器Cha
检验医学 2021年10期2021-11-13
- CK和P63与原位杂交EBER在诊断复发性鼻咽癌中的价值分析
K、P63与原位杂交EBER在诊断复发性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2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发患者123例,复发患者77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鼻咽癌且相关病例资料完整;复发患者在鼻咽癌复发之前已经确诊为鼻咽癌并经过相关放射治疗;首发患者在病理诊断前未经过相关治疗。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所有鼻咽癌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12~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2021-06-11
- 温度胁迫下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及分子表征
观察,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不同温度处理下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随着水温的升高,卵形鲳鲹仔鱼头部软骨的细胞增大,软骨基质增多;高温下更多仔鱼的脊索向脊柱转变,软骨组织增多增大。头部骨骼中BMP2、BMP4、RUNX2、MMP9、MMP13和OCN的原位杂交信号均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强;而在脊柱中,BMP2和BMP4的原位杂交信号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強,RUNX2、MMP9和OCN在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MMP13的信号则先增强后减弱。【结论
南方农业学报 2021年11期2021-03-05
-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三)
shh)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原始后脑通道primordial hindbrain channels(PHBC)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2期2021-01-02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PV16/18型感染和Rb蛋白的表达状态及相关性研究
正常乳腺组。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 D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IDC组中HPV16/18 DNA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和ADH组;R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乳腺组和ADH组(均P < 0.05)。三组HPV16/18 DNA感染与Rb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性(r = -0.802、-0.774、-0.802,均P < 0.05)。IDC患者HPV16/18DNA、Rb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密切相关(P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9期2020-12-14
- 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染中酶消化和抗原修复的优化
陆侨,廖集琴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是在不同层次来检测同一细胞上某些物质的表达是否有相关性的一种实验方法。由于操作步骤复杂,实验不易取得理想效果。我科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摸索,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经验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9年1~5月EBER阳性病例16例,其中NK/T淋巴瘤 8例,Burkitt淋巴瘤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4例,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所有标本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9期2020-11-03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高中生物学试题中的考查
简要概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并解释了人教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第30页的教材配图,最后,辅以典型例题加深理解,以期对教师备课及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人教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第30页中写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教材旁栏配图如图1所示.上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20年6期2020-06-23
- 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对比分析
。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法是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的常用方法,但两种方法存在不一致性[3]。鉴于此,本文对我院140例乳腺癌患者检测结果展开分析,进一步对比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14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9.84±9.59)岁;体重指数(BMI)18~32,平均BMI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2020-06-09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五色探针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技术特异性强且较为快速[1]。为研究分析产前诊断中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临床价值,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采集羊水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采集羊水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50例孕妇中,年龄范围为22-42岁,平均年龄为(27.12±4.33)岁,采集时孕周时间18-28周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4-11
- 以子房为材料制备烟草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析,也可用于原位杂交分析。关键词:烟草;幼嫩子房;染色体制片;原位杂交中图分类号:S572.03 文章编号:1007-5119(2019)04-0056-06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9.04.009Study on Chromosome Specimen Preparation Using OvaryYANG Yao, ZHANG Yan, DANG Jiangbo, LIANG G
中国烟草科学 2019年4期2019-09-10
- 荧光原位杂交在布鲁氏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100)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原位杂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和癌症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微生物诊断等许多领域[1-3]。FISH 原理是,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单链核酸为探针,依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使其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杂交,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来显示目标片段的丰度和位置。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等特点,荧光原位杂交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9期2019-09-09
- 骨髓活检组织EBER原位杂交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EBER原位杂交法因其准确的定位、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已成为公认的EB 病毒标准检测方法,并作为病理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原位杂交检测步骤多,容易受各种因素(如组织标本的预处理、标本类型、酶的消化程度、杂交后洗涤等)的影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骨髓活检组织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时,常因组织脱片或者染色结果不稳定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为此,本研究通过实验,从脱钙方法、蛋白酶K消化时间、抗体孵育温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摸索较佳的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7-11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尿脱落细胞学、膀胱肿瘤抗原对尿路上皮细胞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准确、清晰地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改变,或许可成为早期诊断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一种新技术。故本研究选取泌尿外科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学联合BTA检测,比较不同方法对上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的差异,并分析了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选取2014-2017年鄂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2019-06-04
- 小麦-长穗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筛选与鉴定
研究综合利用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6份小麦-长穗偃麦草种质系中,L20161461、L20161462两份材料是二体异附加系,分别附加6E和7E染色体;L20160940、L20160942、L20161457、L20161459四份材料是二体异代换系,分别是4E/4D、4E/4D、1E/1D、3E/3B;与中国春相比,L20160947的千粒重增幅57.02%,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2%NaCl溶液处理下,L20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4期2019-06-03
- 采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RRSV与PCV2的共感染
Ascope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示踪组织或细胞内的RNA[7]。RNAscope技术已经在肿瘤、胚胎发育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检测细胞、石蜡包埋切片或新鲜冰冻组织切片中的RNA。已有研究报道RNAscope能够有效检测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组织中的PRRSV RNA[8]。本研究利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PRRSV和PCV2共感染的PAM和石蜡包埋切片中的PRRSVN基因和PCV2Rep基因。为PRRSV和PCV2共感染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8年11期2019-01-22
- Cep164基因缺失对小鼠胚胎早期脑发育的影响
小鼠胚胎进行原位杂交,分析Foxg1、Gbx2、Otx2、Fgf8和En1基因在Cep164基因缺失小鼠胚胎脑中的表达情况,确定Cep164基因对脑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ep164基因突变小鼠胚胎头部Gbx2、前中脑Otx2和中后脑的边界Fgf8表达无明显变化,但端脑泡Foxg1表达减少,前神经脊Fgf8表达减少,Otx2在晶状体板和嗅状体板表达减少,背侧中脑和后脑前En1表达减少。这说明Cep164基因是维持胚胎头部正常发育的重要基因,C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2019-01-11
- 将分子细胞遗传学内容纳入高等农林院校“遗传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例
其中,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为代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在染色体精准识别、染色体作图、染色体畸变、物种进化以及功能基因定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分子细胞遗传学内容纳入本科生“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一、分子细胞遗传学内容长期未纳入高等农林院校“遗传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原因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课程与细胞学有机结合而建立的一门遗传学分支科学,是从细胞学的角度,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与其他细胞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生物遗传变异规律的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3期2019-01-11
- 品管圈活动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进行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项目的开展已成为常规病理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手段。但由于原位杂交步骤多,每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对相同的原位杂交探针会因为不同的实验室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导致实验结果有所差异[4],因此应用品管圈质控自动免疫组化仪行原位杂交的整个过程,将原位杂交的操作标准化,提高原位杂交的成功率及染色质量,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医疗诊断。材料和方法1 资料科室使用Leica BOND-MAX全自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11-07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0)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
乡村科技 2018年25期2018-02-10
- 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石蜡切片EBER检测中的应用
-5]。显色原位杂交技术(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是以设计与标本中的靶序列互补的探针为基础,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杂交、酶标显色,从而确定标本中是否有目的核酸片段的一种检测方法。笔者所在单位于2010年开展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石蜡切片中EBER,在此结合其近年的制片工作经验,将本实验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与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科2014年6月—2016年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3期2018-01-29
-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评价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MLH1、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
·临床医学·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评价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MLH1、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罗教秀,储兵,曹晓珊,黄志伟,吴师珍,杜娟*(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528403)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两种不同方法在检测评价直肠癌术后新辅助化疗治疗后患者三种错配修复蛋白(hMLH1、h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患者260例,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较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12-25
-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
斌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罗俭权 曾秀英 吕镜雄 陈春梅 程思锐 冯天斌目的 探析鼻咽癌诊断中检测EB病毒更为快速及更灵敏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鼻咽癌患者,分别采用EB病毒一抗、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EBER探针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染色,检测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后的阳性细胞的胞膜表现为红色,原位杂交后的阳性细胞胞核表现为蓝黑色,而双阳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2期2017-07-18
- Smad7 mRNA和NF—κBp65 mRNA及其蛋白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
法和石蜡切片原位杂交法检测各肝组织中Smad7 mRNA、NF-κBp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mad7蛋白、NF-κBp65蛋白、Smad7 mRNA、NF-κBp65 mRNA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P[关键词]Smad7;核因子NF-κB;免疫组化;原位杂交[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a)-0008-04[Abstract]O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4期2017-04-06
-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喻永洋目的 探究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效果。方法 结核病患者142例作为结核病组,另选取1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结核病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71例,A组进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B组进行原位杂交技术诊断,观察两种方法在显微镜下的病变形态,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A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32%、6.00%,B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3期2017-03-21
- DNA原位杂交法及斑点杂交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实验研究*
著·DNA原位杂交法及斑点杂交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实验研究*常志尚,王 冰,吕 锐,张艳丽,赵 蓉(青岛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21)目的 探讨DNA原位杂交法及斑点杂交法在卡氏肺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合成卡氏肺孢子虫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建立卡氏肺孢子虫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第6、8、10周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提取DNA及石蜡切片进行斑点杂交及DNA原位杂交,结果同瑞氏-吉氏染色法比较。结果 DNA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杂交法第6周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4期2017-01-06
- 亚麻花蕾发育中MS2-F基因的原位杂交
2-F基因的原位杂交伊六喜1,2,斯钦巴特尔2,侯建华1,张辉2,高风云2,周宇2(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以雄性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亚麻为材料,利用T7和SP6引物对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S2-F基因特异cRNA探针,并与亚麻花蕾切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MS2-F mRNA在亚麻花蕾内的时空表达信号。结果发现:亚麻MS2-F在四分体时期和小孢子
中国麻业科学 2016年6期2016-12-24
- 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张可星(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1)目的:通过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状态,评估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82例,分别用免疫组化及双探针显色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Her-2基因及蛋白进行检测,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及Kappa检验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2016-10-27
- 一种稳定的人卵母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李鹏昊,曲婷,黄继华,韩婷婷,温子娜,崔淑艳,钟影*(成都市锦欣生殖医学与遗传学研究所,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66)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简便的人卵母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揭示母方减数分裂错误及其发生原因、探讨非整倍性发生机制、评价外环境因素对人卵母细胞的遗传学效应提供有力工具。方法: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取体外受精术后废弃的人卵母细胞,经低渗、渐进固定处理、制备人卵母细胞染色体核型。应用人16号染色体着丝粒
癌变·畸变·突变 2016年2期2016-09-02
- 青年人胃癌中Cathepsin B的表达及意义
S-P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Cathepsin B蛋白及其mRNA在52例青年人胃癌组织、15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athepsin B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年人胃癌中Cathepsin 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关键词:青年人胃癌;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位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之首[1]。近年来,胃癌的发病规律有所变化,青年人(年龄≤35岁)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年3期2016-05-14
- 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表达及意义
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份膀胱癌组织、15例份正常膀胱组织、15例份良性膀胱肿瘤组织中mfn2/HSG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fn2/HSG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fn2/HSG mRNA阳性表达率为69.23%(45/65),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20.00%及膀胱良性肿瘤组织的33.33%(P均关键词:膀胱癌;线粒体融合蛋白2;增殖抑制基因;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线粒体融合蛋白
山东医药 2016年12期2016-05-12
-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DNA的应用及体会
21003)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DNA的应用及体会李维前,季红菊,王玉莹,刘 霞(徐州医科大学(原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3)目的通过对活检标本检测HPV-DNA,得出原位杂交的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结合其组织病理镜下形态特点作出总结分析。结果 降低了原位杂交假阳性和假阴性,得出一系列体会。结论 值得借鉴推广在原位杂交操作中的各个细节步骤中,应用这些体会提高原位杂交结果满意度。原位杂交;技术;HPV-DNA;应用;体会随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2016-04-03
- 菌落原位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712)菌落原位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丁海燕,冯 伟,李凌智,黄永红,张 虹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为主题,介绍了菌落原位杂交的原理以及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菌落原位杂交;环境微生物;检测20世纪70年代,Pardue 等[1]和 John等[2]成功开发了原位杂交技术,他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4期2015-12-18
- 智利大麦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h附加系进行原位杂交(FISH)分析。以Oligo-pTa535.1和Oligo-pSc119.2进行的双色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前者能在1Hch~7Hch染色体上产生不同信号,而后者能在除3Hch外的6对染色体末端产生杂交信号;以(GAA)8进行的单色原位杂交在智利大麦1Hch~7Hch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也各不相同。以上3个探针在智利大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和小麦染色体信号不同,并且在染色体转移过程中未发现智利大麦多聚核苷酸序列明显删除现象。因此,可以用这3个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10-21
- Sustained release donepezil 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for injection:Preparation,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微 RNA 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优化 倪晨明,倪灿荣,金 钢,焦莉娟,李连峰,郑建明3. Results and discussion3.1. 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onepezil free baseIn the market,DP is usually available in the form of DP·HCl, which is highly soluble in water.However,as f
- 口腔鳞癌组织中Slug表达及意义
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42例OSCC组织(观察组)及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lug、E-cad、Vimentin的表达,比较Slug在两组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Slug与E-cad及Vimentin的相关性、Slug与O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lug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 Slug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与OSCC发病年龄无关; Slug与E-cad的表达
山东医药 2015年18期2015-04-04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华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王华先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90例妇产科就诊孕妇的羊水进行体外培养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其中对45例羊水样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直接对间期核细胞进行13、18、X、Y等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结果 90例羊水样本有88例样本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 诊断成功的几率为97.78%, 其中2例患者出现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情况, 占2.22%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2015-02-01
- 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平市第二医院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张丽娥 353000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目的: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相关,在临床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电镜检测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EB病毒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流程和失败原因,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策略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6期2015-01-27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07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1-2]。他的基本原理是先把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荧光染料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上,通过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定性、相对定量分析。FISH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不但能显示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3期2014-03-25
- 两种不同缓冲系统的多聚甲醛对鼠脑组化结果的影响
学技术主要有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而这些技术均需要前期的标本制备,尤其是取材后的组织固定。组织固定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持组织内待检测物的原位性、完整性和免疫活性[1],所以组织固定的效果往往决定着组化实验最终结果的成败。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成为目前固定标本组织的常用固定剂之一[2-3],而关于其配制方法,尤其是用于溶解它的溶剂的选择目前还未有定论。本研究以此问题为出发点,比较不同溶剂的4%PFA对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年5期2014-03-05
- 贝类派琴虫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贝类派琴虫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王彩霞1,冯春燕1,袁向芬1,邓俊花1,王宗祥2,吴绍强1(1.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动物检疫研究所,北京100029;2.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18)本研究选择派琴虫特异性引物PerkITS85和PerkITS750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探索建立了派琴虫的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我国黄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研究结果表明,PerkITS85和PerkITS750的PC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6期2014-02-24
- 比较恒温培养箱和原位杂交仪在EBER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恒温培养箱和原位杂交仪在EBER原位杂交中的应用陈永钦 郑宇辉 杨映红EBER;原位杂交仪;恒温培养箱;原位杂交EBER是EB 病毒编码的小RNA, 是该病毒的表达产物,在被感染的细胞核中以高拷贝数存在。许多肿瘤性疾病与其感染密切相关, 例如鼻咽癌、NK/T 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上皮瘤样癌等。近年来, 临床病理诊断越来越依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是否存在, 但是实验过程耗时较长,涉及不同工作温度。目前大多商品试剂盒的主要设备是恒温培养箱, 而利用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2014-01-24
- microRNA原位杂交技术影响因素的探讨
miRNA 原位杂交(miRNA in-situ hybridization,MISH)技术不仅具有较其他常规miRNA分析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同时,由于miRNA具有不易降解而在石蜡包埋组织中长期稳定存在的特性,使得MISH技术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4]。然而,常规MISH操作仍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临床标本的组织来源、保存时间;组织切片的厚度;蛋白酶K的浓度、孵育时间;探针的浓度、孵育时间、特异性;显色方式等。为此,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01-17
-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在细胞病理学的应用
000)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在细胞病理学的应用赵 乐1韩 玲2(1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2000;2 河南省南阳市控制中心,河南 南阳 472000)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细胞病理学杂交的技术原理是核酸碱基互补,指DNA互补链,DNA与RNA或RNA互补链间发生杂交。原位杂交是互补碱基序列形成氢键的过程。构成稳定的复合体或杂交体。主要工具是标记的特定序列探针。目前应用的探针标记物多是非放射性核位素。探针种类主要有四类:双链DNA,单链DNA,反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2013-01-23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临床病理意义
此才需要荧光原位杂交法再次检查,得到准确的Her-2 基因的状态,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对于治疗上也可以依据准确的Her-2 基因的状态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该院针对这一现象,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48 例,对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切除乳腺癌标本48例,年龄在35~60 岁,平均年龄47.5 岁。 经过10%的中性甲醛固定,然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2012-12-15
- 当归对宫内低氧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F mRNA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原位杂交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由第四军医大学试剂公司提供;250 g/L的当归注射液(购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产批号:070823)。三气培养箱购自美国REVCO COMPANY;切片机为德国莱卡产品;OLYMPUS Ax-70显微成像系统购自日本OLYMPUS光学仪器有限公司;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为Media Cybern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2年4期2012-08-30
-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斑马鱼体内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2400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斑马鱼体内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吴 斌1孙铭英2肇慧君11.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大连 116001;2. 铁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铁岭 112400IHNV-DL是一株经过纯化鉴定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体外扩增的IHNV-DL经人工方法感染健康斑马鱼,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感染后出现明显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症状并进行了PCR鉴定呈阳性的病鱼头部、内脏组织切片进行IHNV-DL分子定位和检测。结果显示,病鱼体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7期2011-10-26
- 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监测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胱癌患者荧光原位杂交DNA探针(UroVysion原位杂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结果与尿细胞学比较,以评估其在膀胱癌复发检测中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间,我科共收集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8例,膀胱镜检查留取尿液样本,部分被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另一部分行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膀胱镜、细胞学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均独立完成。如发现肿瘤细胞或高度可疑的细胞,细胞学检测定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5期2011-04-09
-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大麻育种中的初步应用
086)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细胞学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用来分析黑麦(Rye)的野生杂种双亲基因组的分布。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它是利用标记物标记基因组总D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4期20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