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亡
- 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4-5]。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属于PCD的一种,目前研究发现其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退变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6-10]。细胞焦亡的发生可能受到MSCs 调控,而MSCs与其他细胞一样也会发生衰老和死亡,其中细胞焦亡可能参与MSCs 的死亡,但目前关于MSCs 与细胞焦亡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对MSCs调控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MSCs1.1 发现及来源 MSCs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2-15
- 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
死亡方式——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促炎细胞死亡方式,现有的研究证明AF 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其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有所增加,表明在AF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焦亡是其中一环[6-8]。消皮素D(GSDMD)作为焦亡的效应物,有希望将GSDMD抑制剂开发用于炎症性疾病。细胞焦亡1.细胞焦亡的定义细胞焦亡最早在1992年被Zychlinsky等[9]首次发现,但这个术语直到2001 年才被创造出来,这是因为观察到了受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在caspase-1 活性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20期2023-12-14
- 细胞焦亡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模式,它包括细胞焦亡、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坏死、铁死亡和胞葬6种方式[1]。炎性坏死是细胞焦亡的基于炎性层面的一种说法,作为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在近年受到广泛关注,据相关文献报道,细胞焦亡不仅已证实与炎症[2]、肿瘤[3]、糖尿病肾病[4]、癫痫[5]等疾病的存在联系,而且与多种肺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转归有着紧密的联系,参与到了COPD、哮喘、肺纤维化、肺癌、肺部炎症等疾病过程中。1 细胞焦亡的概念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程式化死亡模式,需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2023-12-09
- 细胞焦亡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21)近年来细胞焦亡(pyroptosis)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细胞焦亡在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还进行了相关通路的探索,旨在进一步了解细胞焦亡对疾病的作用机制。细胞焦亡本质上属于非特异性的先天免疫反应,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1]。2001年,Cookson BT等[2]首次提出了焦亡的概念,定义为沙门氏菌感染的巨噬细胞非凋亡的、炎性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依赖
医学信息 2023年21期2023-12-01
- 非编码RNA 调控糖尿病肾病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伤等[3]。细胞焦亡是一种先天免疫反应,可通过毒素、病原体、代谢物等激活炎症小体触发。细胞焦亡被认为是一种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4],其特征表现为:细胞内炎症小体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激活、细胞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染色质断裂,以及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等[5]。细胞焦亡引起的炎症和细胞损伤可加重肾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损伤,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密切相关[6]。ncRNA 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ncRNA 主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3年10期2023-10-19
- 细胞焦亡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的损伤,细胞焦亡就涉及其中[3]。本文总结关于ICH诱导的细胞焦亡的相关知识,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减少ICH后细胞焦亡的策略,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细胞焦亡细胞焦亡是一种经由caspase-1/4/5/11等炎症小体触发的程序性死亡的炎症方式。细胞焦亡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其肿胀、细胞膜裂解、染色质破裂并活跃细胞内促炎因子促进分泌。作为众所周知的蛋白酶caspase-1,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8,IL-18)与白细胞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8期2023-09-28
- 中医药调控细胞焦亡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重要意义。 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IS 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因此,深入了解细胞焦亡与IS的作用关系,有助于IS 的临床诊疗及预后。 现就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细胞焦亡与IS 的关系、中医药调控细胞焦亡干预IS 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对IS 未来的治疗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1 细胞焦亡概述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炎症性细胞死亡方式,由炎症小体、胱天蛋白酶(Caspase)及焦孔素蛋白家族介导引发,其通过细胞膜形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09-25
- 细胞焦亡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研究
730000细胞焦亡属于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其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机制不同于细胞的自噬、凋亡、坏死等[1]。细胞焦亡激活过程中释放炎症因子及炎症小体,引发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2]。适度可控的细胞焦亡有助于机体及时清除病原体。然而,细胞过度焦亡会促发强烈的炎性反应,加剧疾病病理进程[3]。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中一类可发生在全身的骨代谢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其特征为骨密度降低,骨量明显减少,临床表现多为腰背部及全身疼痛、脊柱畸形以及容易发生骨折等。相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3年8期2023-09-12
- 细胞焦亡在卒中及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王 荔审校细胞焦亡(pyroptosis)作为新型促炎性程序细胞死亡类型,通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3,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介导发生[1]。激活的炎性小体介导GasderminD(GSDMD)蛋白的裂解,随后发生细胞焦亡[2]。卒中是以骤然发生、迅速发展的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器质性脑血管病变。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5期2023-08-17
- 细胞焦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积聚[1]。细胞焦亡也称为细胞炎性坏死,是由炎性小体引起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2],其特征是炎性小体组装、孔隙形成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1]。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增强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的不稳定性[3]。脂代谢紊乱和炎性反应对于斑块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4]。有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焦亡调节CA 的进展。1 细胞焦亡定义和特征细胞焦亡“pyroptosis”源自希腊词根,表示促炎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3期2023-08-09
- 细胞焦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得十分重要。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细胞死亡机制,它与传统的细胞凋亡、细胞自噬性死亡及细胞坏死均不同[2]。20 世纪90 年代,科学家们首次在巨噬细胞中观察到了细胞焦亡的现象[3],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其机制了解并不清楚。近年来,在众多科学家们的努力下[4](我国邵峰教授在细胞焦亡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5-7]),细胞焦亡的生物学过程逐渐被揭示: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通过炎症小体介导多种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18期2023-08-06
- 原发性肝细胞癌焦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某些情况下(包括焦亡、自噬、铁死亡、坏死和凋亡),无疑对我们的健康有益,例如癌症治疗[5-8]。焦亡是一种炎症细胞死亡的新形式。它是由 caspase-1/4/5/11 触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炎症形式。它被一些炎症小体激活,释放促炎因子IL-1β和IL -18以诱导细胞焦亡。 caspase-1 的激活将细胞焦亡与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区分开来。在此过程中,细胞焦亡导致细胞裂解、染色质碎裂并释放细胞内促炎成分[9]。因此,激活诱导细胞焦亡可能会促进HCC细胞死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07-05
- 滑膜成纤维细胞焦亡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对其干预探讨
,破坏关节。细胞焦亡是一种伴随强烈炎症免疫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可保护宿主免受微生物感染,但过度的细胞焦亡则会引发疾病。而中医药从整体观出发,采用辨证论治原则,灵活施治,药理活性广泛,作用持久,治疗前景广阔。因此,从滑膜成纤维细胞角度探讨其焦亡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焦亡;发病机制;中医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侵袭性、自身免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4期2023-05-17
- 细胞焦亡最新进展及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30022)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多项研究表明焦亡参与了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病理过程是抗原提呈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捕获外来抗原并活化T 细胞等获得性免疫细胞,活化后的T 细胞通过直接杀伤或激活巨噬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焦亡可能参与到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过程,本文将针对焦亡在心脏移植排斥中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加深对移植排斥反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2期2023-05-13
- 细胞焦亡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狼疮性肾炎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焦亡参与狼疮性肾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展开讨论。一、细胞焦亡焦亡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ammed cell death,PCD)的一种,是混合坏死和凋亡特征的一种非典型细胞死亡方式,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在1992年,Zychlinsky等发现了福氏志贺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了细胞死亡,该型细胞死亡有细胞凋亡的特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2023-03-27
- 细胞焦亡在肝脏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①
细胞凋亡、坏死、焦亡、铁死亡、自噬和效应性细胞死亡等多种类型。其中,对于细胞凋亡的研究最为明确。然而,目前对细胞焦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2]。细胞焦亡又被称为炎症细胞坏死,是一种新发现的PCD,主要以细胞肿胀、胞膜破裂、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容物释放为主要特征。细胞发生焦亡后,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细胞会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IL-1β和IL-18[3]。肝脏作为机体内最大的实质器官,具有维持内环境稳态、能量供应、维持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3-04
- 细胞焦亡及其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00近年来,细胞焦亡(pyroptosis)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可能对抗癌治疗提供有益作用,并且癌症治疗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凋亡(apoptosis)相关药物的耐受性[1],因此,探究细胞焦亡与癌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发现治疗癌症的新药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尽管目前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其转移及复发迅速,预后极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1-30
- 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与探析*
开发新疗法。细胞焦亡(pyroptosis)参与人体固有免疫,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以往有学者认为细胞焦亡在脓毒症发生初期可能因其对机体固有免疫的积极作用发挥抗感染的效果,但近些年的研究显示细胞焦亡的激活在患者脓毒症期间会促进全身性级联炎症反应的失控,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6-7]。因此,对于有效抑制细胞焦亡激活的药物及其机制的探索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已经成为近些年抗脓毒症研究的重点。祖国医学发展迅速,大量证据显示,脓毒症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8期2023-01-05
- 细胞焦亡在肝损伤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3002)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其分子机制及形态学特征与凋亡,坏死,自噬等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别[1]。细胞焦亡以形成细胞微孔、细胞肿胀、胞膜破裂、最终导致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为主要特征。细胞焦亡激活后细胞内产生焦亡相关炎症因子及炎症小体,最终引发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2]。一方面,细胞焦亡可以协助机体免疫系统及时清除病原体[3]。另一方面,过度的炎症小体激活可引起强烈的炎性反应,并最终导致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2-28
- 细胞焦亡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括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等。凋亡是机体生理性的主动自发的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存在部分相似性的同时又有区别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层面上具有很大不同,比如细胞凋亡常伴随着细胞核结构的变化,可形成凋亡小体,细胞凋亡不会将细胞内部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可以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而细胞焦亡具有快速的质膜破裂,释放出细胞内容物以及促炎介质,这些物质能够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影响。细胞焦亡作为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程序性细
浙江畜牧兽医 2022年2期2022-12-08
- 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亡、坏死性凋亡、焦亡等均属于RCD。近年来,在这些固有的细胞死亡形式中,细胞焦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细胞焦亡是PCD的一种新形式,由多种病理因素(如感染、恶性肿瘤等)触发,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形成孔洞,细胞外的水分透过孔道进入细胞,引起细胞肿胀破裂,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等炎症因子,促进炎性反应[2]。随着研究的深入,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29期2022-12-04
- 细胞焦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亡方式,并称其为焦亡(pyroptosis)。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铁死亡、程序性坏死等不同,它在细胞死亡的机制和形态学变化上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其中细胞焦亡产生的炎症反应最具特征,并且与机体免疫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焦亡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方面,细胞焦亡对肿瘤的发生以及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机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和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1 细胞焦亡的机制细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8期2022-11-25
- 细胞焦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进展
来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IS的发展过程,提示其可能成为IS治疗的重要靶点。现就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其参与IS的发病机制和靶向细胞焦亡治疗IS的新进展进行综述。1 细胞焦亡概述细胞焦亡是Cookson等在2001年正式提出的一种促炎性调控细胞死亡方式[2],其在形态及病理生理学上兼具细胞凋亡和坏死的部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出现孔洞、细胞渗透性肿胀、细胞膜快速破裂、胞浆内容物释放。与细胞凋亡类似,细胞焦亡也是由分子定义和精细调控的生物过程,也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5
- 细胞焦亡在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71000)细胞焦亡是1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于1992年在感染了福氏志贺菌的巨噬细胞中被首次发现[1],并于2001年首次被提出。细胞焦亡是由Gasdermin(GSDM)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由炎性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介导并有大量炎性因子释放。细胞焦亡是1种重要的炎症小体效应机制,它控制炎症小体依赖的细胞因子的分泌,其过度激活诱发的无菌炎症,可致严重的组织器官损伤。焦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2]、动脉粥样硬化[3
重庆医学 2022年7期2022-11-23
- 细胞焦亡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量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肺癌[3]、乳腺癌[4]、肝癌[5]等恶性肿瘤的发展或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细胞焦亡参与肿瘤的进展或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些发现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新思路。1 细胞焦亡概述细胞焦亡现象在1992年首次被观察到,直到2001年才确定用“焦亡”来描述这一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6]。细胞焦亡是由gasdermis家族蛋白(GSDMs)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当机体受到侵入性病原体、化疗药物、毒素等攻击时,GSDM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6期2022-11-15
- 细胞焦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由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等构成的程序性死亡和由细胞坏死等构成的非程序性死亡两大类.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Caspase-1介导的典型信号途径和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介导的非经典信号途径[3].目前有研究直接或间接表明细胞焦亡为肝癌[4-6]、胃癌[7-8]、前列腺癌[9]、乳腺癌[10-12]、皮肤癌[13]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10
- 细胞焦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00091)细胞焦亡是一种由Gasdermin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焦亡的发生会形成质膜孔,引起细胞肿胀和溶解,随后细胞膜破裂、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从而诱导和放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细胞焦亡及其相关炎症小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复方、单体能够调控细胞焦亡防治心血管疾病[2]。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探讨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的新探索,以期加深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0-27
- 细胞焦亡中Caspase作用及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亡、坏死、自噬及焦亡[1].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最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其他细胞死亡形式较相同,可诱发生物体产生更激烈更快的炎症反应,并与机体的免疫调控密切相关.此外,细胞焦亡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复杂的关系[2].1 细胞焦亡的概述细胞焦亡(Pyroptosis)为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坏死(Necrocytosis)和细胞自噬(Autophagy)不同的是它的发生过程需要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0-18
- 细胞焦亡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ophagy)和焦亡(pyroptosis)[1]。细胞焦亡不同于凋亡、坏死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触发炎症反应,并与炎症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1]。随着对细胞焦亡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相关作用以及抗肿瘤治疗效应也逐渐被发现。本文拟对细胞焦亡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抗肿瘤效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1 细胞焦亡的发现细胞焦亡(pyrotosis)是希腊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2年7期2022-08-06
- 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及多糖在细胞焦亡中的潜在作用
130118)焦亡是一种以促炎形式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与凋亡、坏死以及铁死亡不同,其特点是依赖炎症胱天蛋白酶(Caspases),并伴有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的释放。多种物质可以通过刺激模式识别受体,激活焦亡相关信号通路,产生细胞因子,促使细胞膨胀、爆裂,引发细胞焦亡。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感染性疾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等。因此,
食品科学 2022年11期2022-07-02
- 细胞焦亡诱导在抗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等[4]提出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概念,能较好地阐明上述细胞死亡现象。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gasdermin,GSDM)介导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主要特征为膜穿孔、细胞肿胀、细胞内容物溢出、染色质凝聚以及DNA 断裂等[5-6]。人GSDM 家族包括GSDM-A、-B、-C、-D、-E和DFNB59等6个成员,其中诱导细胞焦亡机制研究最为完整的是GSDMD 和GSDME。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焦亡在多种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神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2年3期2022-06-03
- 娘母良通过抑制焦亡改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良在AD模型中对焦亡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野生型C57B1/6J-Sv129 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n=12),清洁级半合子3xTG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n=12):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娘母良组。模型建立后通过Morris 水迷宫实验评估动物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海马区组织中Aβ40和Aβ42的浓度,通过TUNEL 染色来验证各组小鼠模型神经细胞的凋亡,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海马区Tau蛋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3期2022-06-01
- 细胞焦亡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够得以生存。细胞焦亡可以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和促进两种作用,既可以通过细胞渗透性裂解后释放出来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将肿瘤免疫微环境重新编程为免疫刺激状态,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又可以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细胞焦亡可能会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产生特定影响并促进免疫监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化学药物治疗诱导使肿瘤细胞发生焦亡,如临床常用的紫杉醇、顺铂和阿霉素等。诱导细胞焦亡及其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为抗肿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5-16
- 焦亡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刘恒兴[摘要]焦亡是一种炎症类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发生于炎症小体激活后。焦亡直接由最近发现的一个被称为Gasdermin(GSDM)的成孔蛋白家族调节,其最具特征的是Gasdermin D(GSDMD)。最近的研究表明焦亡与多种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机制有关,尤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发展中,焦亡有广泛的参与。本文主要讨论诱发焦亡的分子机制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焦亡的分子靶点,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策略。[关键词]焦亡;炎症小体;Ga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8期2022-05-01
- miRNA调控细胞焦亡及参与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施十分有限。细胞焦亡由Cookson和Brennan[4]于2001年提出,是一种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其他细胞死亡相比,细胞焦亡的主要特点包括胱天蛋白酶(caspase)依赖性、在胞内形成炎症小体和伴随大量炎症介质释放等[5];在形态学上,细胞焦亡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破裂、染色质断裂和核浓缩等。细胞焦亡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6-8]。近年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可通过诱导炎症加重DN肾脏损伤[9-10]。因此,调控细胞焦亡可能成为防治DN的新策略。微RNA(mi
医学综述 2022年7期2022-04-19
- 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300192细胞焦亡是一种非典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发生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s)的激活,并伴随着细胞膜穿孔和细胞内容物释放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如果发生在肝癌细胞等损伤细胞中,可以加速免疫应答,清除损伤细胞以拮抗病原体的感染;但是如果发生在肝星状细胞等正常细胞中,就容易扩大炎症反应,导致正常细胞大量死亡、组织增生和器官功能衰竭,可见细胞焦亡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双刃剑”的特征。现围绕着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12期2022-01-05
- 七氟烷暴露促发Caspase-8/GSDME细胞焦亡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形态和蛋白变化特征
干预下海马神经元焦亡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及神经元相关蛋白表达特征。方法 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6、12、24、48 h组)。对照组暴露于21% O2、5% CO2 3 h,七氟烷组暴露于4.1%七氟烷、21% O2、5% CO2 3 h,七氟烷4个亚组根据七氟烷暴露3 h后的4个不同观察时间点进行分组。应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用尼氏染色检测对照组及48 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尼氏体个数和突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9期2021-09-23
- 细胞焦亡在自身炎症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关[2]。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近年来逐渐被定义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凋亡不同,焦亡是一种细胞的炎性死亡,其主要效应是在细胞死亡的同时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亡一方面可通过炎症反应清除胞内危险因素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其过度活化也可导致炎症反应过强而致病。已有研究表明,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均有焦亡参与[3-5]。引起细胞焦亡的主要信号之一为胞内P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1年3期2021-08-24
- 诱导细胞焦亡抑制恶性肿瘤的新策略研究进展
0 引言1 细胞焦亡机制细胞焦亡目前较为确定的有两条途径,即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和非经典焦亡途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主要为:炎性小体→(激活)Caspase-1→(切断)Gasdermin D蛋白(GSDMD)→(N端诱导)细胞焦亡。其中炎性小体包含有Caspase-1前体(Pro-Caspase-1)、模式识别受体(NLR家族(NOD-like receptors,NLRs)、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与Pyrin
肿瘤防治研究 2021年4期2021-04-30
- 细胞焦亡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凋亡、铁死亡、焦亡[4-5]。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本文主要综述肝脏内各种细胞焦亡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细胞焦亡的途径在1992年,细胞焦亡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被观察到,但当时被误认为是细胞凋亡[6]。直到2000年,BRENNAN等[7]才首次提出细胞焦亡的概念。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其依赖于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年24期2021-03-29
- 细胞焦亡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的研究显示,细胞焦亡(pyroptosis)广泛存在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过程中,抑制多种呼吸系统相关细胞焦亡的发生可以降低肺损伤时肺脏细胞的损伤程度,减少炎症因子生成,减轻炎症反应[1-6]。Tsai等[4]的研究表明,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相关的炎症小体(inflammasome)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1年5期2021-03-29
- 细胞焦亡与肿瘤疾病的研究进展
30200)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介导的细胞炎性死亡,是机体的自然免疫反应,具有促炎性和程序性,已知的细胞死亡模式有两种:程序性和非程序性[1-3]。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又分3种类型:细胞自噬(autophagy)、细胞凋亡(apoptosis)及细胞焦亡,前两者是非炎症性的,而细胞焦亡是炎症反应介导的[4]。细胞焦亡的特点是被Gasdermin蛋白介导,细胞膜裂开后,细胞内容物和促炎因子释放到细胞
广西中医药 2021年5期2021-03-28
- 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死、程序性坏死、焦亡和铁死亡等[1]。近来,在各种细胞死亡方式中,焦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CCD将其划分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一种:经炎症性Caspase激活启动,由Gasdermin蛋白家族形成质膜孔介导产生。焦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Zychlinsky等[2]首先发现了细胞焦亡现象,他们观察到福氏志贺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有一种溶解形式的细胞死亡。由于这种细胞死亡与凋亡非常相似,因此在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2期2021-03-09
- 非编码RNA调控的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理生理过程。细胞焦亡又称炎症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依赖焦孔素家族蛋白形成质膜膜孔的可调控且伴有炎性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特点为细胞质膜快速形成直径为10~15 nm的膜孔,可致使细胞离子梯度破坏,进而导致细胞水肿、破裂,促进细胞内容物及促炎因子释放[1],形态上表现为细胞坏死、凋亡,主要表现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12期2021-01-07
- 细胞焦亡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噬、铁死亡和细胞焦亡。细胞焦亡是研究人员在使用志贺氏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中首次发现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细胞死亡形式,其后研究表明其依赖于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和Caspase-4/5/11,并最终定义为细胞焦亡[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细胞焦亡在脑卒中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脑卒中诊断和治疗水平。现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1-02
- 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ophagy)及焦亡(pyroptosis)[1]。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相比,细胞焦亡在细胞死亡的机制和形态变化上均表现出差异,其最具特征性的是细胞死亡过程中会触发炎症反应,而且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2001年由COOKSON等[2]首次使用细胞焦亡一词报道该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细胞焦亡在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的治疗[3]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胞焦亡可通过促炎作用形成炎性微环境或影响某些信号通路的活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2020-12-12
- 细胞焦亡与PCSK9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SK9)以及细胞焦亡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就AS中PCSK9、细胞焦亡及PCSK9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前白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细胞焦亡;炎症小体;半胱氨酸天冬酶[中图分类号] R5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7(c)-0054-04Research progress of pyroptosis and PCSK9 in athero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1期2020-09-02
- 细胞焦亡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2]。细胞焦亡是一种有别于细胞凋亡、坏死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参与包括肝纤维化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3-5]。本文现简要综述细胞焦亡对肝纤维化发病机理影响的进展情况。1 细胞焦亡的概念细胞焦亡是由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新型程序性死亡方式,可造成炎症介质、内容物、电解质等释放,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6]。通常状态下,适度的细胞焦亡能帮助机体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然而,焦亡激活过度,则会导致机体出现病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5期2020-06-17
- 细胞焦亡与癫痫
CD的一种形式,焦亡、胀亡、自噬、程序性坏死等新的PCD形式不断报道。细胞焦亡(pyroptosis)为炎性PCD,参与感染、神经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2-3]表明细胞焦亡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抑制神经元焦亡可能成为癫痫治疗的新思路。1 细胞焦亡1.1 细胞焦亡的概念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Gasdermin介导的炎性PCD,由感染与内源性损伤相关性信号诱导,依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切割Gasdermi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2-28
- 细胞焦亡与肾脏疾病
包括凋亡、自噬、焦亡等。焦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途径,又称细胞炎性坏死,发生于微生物感染(如沙门氏菌、军团菌和弗朗西斯菌)和非感染性刺激(如心肌梗塞产生的内源性因子)时,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从而激活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还具有细胞裂解和释放炎性细胞内容物的特征,因此焦亡本质上是促炎的过程。焦亡是由caspase-1介导的细胞自我破坏的程序化过程,其caspase-1依赖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特征与凋亡不同,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9年3期2019-07-26
- 细胞焦亡发生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自噬、铁死亡、焦亡等新的细胞死亡方式[2]。其中,细胞焦亡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由炎性半胱天蛋白酶 (Caspase-1)介导,并伴有大量炎性因子及促炎因子的释放,最终诱发级联放大的炎性反应[3]。通过对细胞焦亡的形态特征、诱发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防治策略。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细胞焦亡的概念Chen等[4]第一次报道了在感染志贺菌的小鼠巨噬细胞中发
疑难病杂志 2019年7期2019-07-23
- 细胞焦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特殊模式
、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细胞的种类繁多,其生命过程丰富多彩、长短不一。所有细胞的生命周期都包括两个重要环节: 一个是细胞分裂,延续生命活动;另一个则是细胞死亡,生命活动消失。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其重要性与细胞分裂与增殖等同,都为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根据死亡细胞的形态特征、死亡途径和方式,以及是否可控等特点,可以将细胞死亡划分为细胞自噬(autophagy)、细胞坏死(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期2019-01-11
- 细胞焦亡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和自噬等。而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不同于凋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依赖于炎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细胞肿胀破裂、炎性因子外释引起炎症级联反应等,是对刺激因素一种过度的应答反应,其最终结果是造成了细胞的损伤。细胞焦亡信号转导途径可分为经典的Caspase-1依赖的细胞焦亡途径和非Caspase-1依赖的细胞焦亡途径。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表明,
山东医药 2018年30期2018-03-21
- 细胞焦亡与肿瘤的关系
江志超 细胞焦亡(pyroptosis)于2001年首次发现并命名[1],是一种炎性死亡方式,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释放[2-3]。大量研究发现炎症环境可诱导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细胞焦亡形成的炎症反应环境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但亦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4-8]。细胞焦亡作为广泛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死亡方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日渐凸显,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机制及其与肿瘤关系作一综述。1 细胞焦亡的机制细胞焦亡表现为细胞不断胀大至细胞膜出现1~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8年6期2018-01-15
- 致病细菌诱发细胞焦亡研究进展
致病细菌诱发细胞焦亡研究进展卫朝辉,刘超英,高飞龙,王世玉,严玉霖,高 洪*(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科技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在细胞焦亡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主要依赖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半胱天冬酶4(caspase-4)、半胱天冬酶5(caspase-5)及半胱天冬酶11(caspase-11)也可以介导。致病细菌刺激细胞内模式识别
动物医学进展 2017年7期2017-08-10
- 炎性小体激活与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性小体激活与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杨斯迪,邓奇峰,黄瑞,吴淑燕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苏州 215123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caspase-1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炎性小体的激活在细胞焦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当病原体入侵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3期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