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属

  •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较少,分别为铁角蕨属(Asplenium)7 种、卷柏属(Selaginella)6 种、薄唇蕨属(Leptochilus)6 种、双盖蕨属(Diplazium)5 种、凤尾蕨属(Pteris)7 种,这5 属就涵盖了1/4 的种数,是该区的优势属。寡种属(2~4 种)共计23 属、59 种,各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7.09%和47.96%,是所含种数最多的类型,有叉蕨属(Tectaria)4 种、伏石蕨属(Lemmaphyllum)3种、耳蕨属(Polys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6期2024-01-07

  • 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nella)、岩蕨属(Woodsia)、鳞毛蕨属(Dryopteris),共包含16种,占总种数的29.63%;寡种属共6个,包括石松属(Lycopodium)、问荆属(Equisetum)等,共含15种(占27.78%);单种属共23个,包括木贼属(Hippochaete)、蕨属(Pteridium)等,含23种(占42.59%)(表3),说明小北湖保护区蕨类植物优势属以卷柏属、岩蕨属、鳞毛蕨属为主。虽然寡种属、单种属较多,但大大增加了保护区蕨类植物属、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7期2023-09-19

  • 云南地区营养繁殖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12种)、铁角蕨属(10种)和耳蕨属(12种),共有34 种;含5~10 种的属有铁线蕨属(7 种)、蹄盖蕨属(5 种)、实蕨属(7 种)和刺蕨属(5 种),共有24种;其余属为5 种以下的有岩穴蕨属(1 种)、稀子蕨属(1种)、星毛蕨属(1种)、苍山蕨属(1种)、狗脊蕨属(2种)和叉蕨属(2种),共有8种。表1 云南省蕨类营养繁殖的物种组成(续表1)(续表1)中国蕨类植物的大科为鳞毛蕨科(13 属453 种)、蹄盖蕨科(18属321种)、金星蕨科(18

    南方农业 2023年3期2023-05-09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0 种)仅有铁角蕨属(Asplenium)1 属,共11 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14%、6.18%。中等属(5~9种)共计4 属30 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4.54%、16.85%,分别为凤尾蕨属(Pteris)9 种、卷柏属(Selaginella)9 种、书带蕨属(Haplopteris)7 种、毛蕨属(Cyclosorus)5 种。寡种属(2~4 种)共计33 属87 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7.50%、48.88%,包括叉蕨属(Te

    乡村科技 2023年4期2023-05-05

  •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
    inella)、蕨属(Pteridum)、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蹄盖蕨属(Athyrium)、羽节蕨属(Gymnocarpium)、蛾眉蕨属(Lunathyrium)、岩 蕨 属(Woodsia)、鳞 毛 蕨 属(Dryopteris)、瓦韦属(Lepisoru)、石韦属(Pyrrosia)、水龙骨属(Polypodiodes);寡种属(2~4种)有7属17种,分别占区系总属、种的36.84%、58.6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3-01-08

  • 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调查及区系组成分析
    ,新记录属为沙皮蕨属、夜花藤属、苦木属、麻楝属、木樨榄属、球兰属、假福王草属、石豆兰属、隔距兰属、菱兰属、苦竹属、弓果黍属。保护区内新记录到蕨类植物有7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属于5科7属(秦仁昌系统)(表4)。新记录属1属,为沙皮蕨属(Hemigramma)。新记录物种丰富了保护区内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也体现出保护区多年来优良的管护、保护成效,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场所与空间。表4 黄石坳保护区蕨类植物新纪录统计4.2 蕨类植物区系通过对保护区内

    绿色科技 2022年18期2022-10-20

  • 广东省陆河县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生态特征分析
    )2属,包括凤尾蕨属、卷柏属;种数仅20种,占总种数的13.1%,属的优势不明显。中等属(5~9种)、寡种属(2~4种)及单种属共61属,包括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双盖蕨属等;种数达到133种,占总种数的86.9%。表2 陆河县蕨类科和属的分级统计2.3 区系特征陆河县蕨类植物53个属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3个变型,缺乏东亚-北美间断、地中海与西亚至中亚、中亚以及中国特有分布型属。世界分布属(T1)共8属,占总属数的12.7%。包括阴石蕨属、铁角蕨属、石松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8期2022-10-06

  • 陕西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0种
    记录科,另有方秆蕨属(GlaphyropteridopsisChing)、钩毛蕨属(CyclogrammaTagawa)和肋毛蕨属〔Ctenitis(C.Chr.)C.Chr.〕3个新记录属。这10种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见图1,凭证标本保存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植物标本馆(SDFGR)。1)红秆凤尾蕨PterisamoenaBl.(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Linn.)(图1-A)A: 红秆凤尾蕨Pteris amoena Bl.;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2

  • 基于PPGI 系统莽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如里白属、鳞毛蕨属、贯众属、复叶耳蕨属、双盖蕨属、蹄盖蕨属蕨属等属内的所有种,大多体量较大,多为喜光种类,是莽山森林群落草本层的主要组成部分。2.3 莽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采用PPGI 系统对莽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由表2 可知,在莽山地区物种的10 个分布类型中:热带成分的科有5 科,占非世界分布总科数的83.3%,热带成分的属有35 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68.6%。温带成分的科只有1 科,占比16.7%,温带成分的属为16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6期2022-07-26

  • 广西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个,分别为凤尾蕨属()(10 种)、铁角蕨属()(8种)、卷柏属()(7 种)、鳞毛蕨属()(6 种)共含有31 种,占本保护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2.6%;含2-4 种的属24 属,如短肠蕨属()(4 种)、蹄盖蕨属()(4 种)、线蕨属(Colysis)(3 种)、石韦属()(3 种)、瘤足蕨属()(3种)等,共有61 种,占本保护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44.5%;单种属有48 个,如石杉属()、藤石松 属()、阴地蕨 属()、金毛狗属()、碎米蕨属()等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2期2022-07-13

  • 中国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数最多的属为鳞毛蕨属(),有14种,占总种数的9.93%。此外,9 种及以上的属有5个,分别为木贼属()11种、岩蕨属()11 种、铁角蕨属()10 种、蹄盖蕨属()10 种和卷柏属()9 种。上述6 属为东北地区的优势属,包含了65 种,占总属数的12.50%,总种数的46.10%。仅含1 种的属有21个,占总属数的43.75%,总种数的14.89%。表2 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属的种数量Table 2 No.of species in genera

    植物研究 2022年3期2022-05-19

  •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有6个,分别为耳蕨属(Polystichum)、卷柏属(Selaginella)、鳞毛蕨属(Dryo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铁线蕨属(Adiantaceae)、瓦韦属(Lepisorus),这6属共有65种,分别占保护区总属数的11.3%和总种数的41.7%,在本区蕨类植物属的组成中占有主要地位。含4~7种的属有6个,分别为凤尾蕨属(Preris)、贯众属(Cyrtomium)、凤丫蕨属(Coniogramme)、木贼属(Equis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6期2022-02-26

  • 基于叶柄基部鳞片形态特征分析大膜盖蕨属的系统位置
    系的认识。大膜盖蕨属(LeucostegiaC. Presl)一直归于骨碎补科(Davalliaceae)[1]78,[2,3],[4]472,直至分子系统学研究支持大膜盖蕨属从骨碎补科分离,并与肿足蕨属(HypodematiumKunze)有较近的亲缘关系[5]。在基于分子系统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中,大膜盖蕨属与肿足蕨属组成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6-9],[10]535。大膜盖蕨属含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及太平洋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5

  • 广东省凤尾蕨属植物抗白血病药物研究
    18107)凤尾蕨属植物为传统中药材,目前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1]。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L、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Burm、刺齿凤尾蕨Pteris disparkze、蜈蚣草Pteris vittata和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是广东地区常见的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清热利湿、利尿、消食、杀虫等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疳疮、湿疹、蛇虫咬伤等[2]。半边旗的水提物和醇提物

    中国药业 2022年3期2022-02-17

  • 云南早泥盆世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存良好。其中,镰蕨属在滇东徐家冲组中保存最多且最完整(李星学和蔡重阳,1978),能为逐层分析同一属种的植物化石稳定碳同位素变化提供丰富材料;滇东南坡松冲组植物群以丰富的形态明显分异的工蕨类植物为特征(郝守刚和王德明,2003)。因此,笔者选取镰蕨属与工蕨属为研究对象,并辅以同时采集到的始叶蕨属,开展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这3类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不同器官间稳定同位素的差异以及早泥盆世碳同位素的变化趋势。2 区域地质背景中国早泥盆世

    古地理学报 2021年5期2021-09-30

  • 陕西省蕨类植物新记录
    iaceae)姬蕨属(HypolepisBernh.)(图版I: A-B)Filic.Afr.: 120.1868;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138,1985;中国植物志,2: 248,1959;Flora of China 2-3: 152, 2013.凭证标本:Shaanxi, Nanzheng County, alt.650 m.Moist soil under pine forest.Wang Yong 20200127001(HZTC)。在《中国植物志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8-02

  • 秦岭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属 ——荚囊蕨属
    ceae),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Scopoli),荚囊蕨(S.eburnea)的野生居群,结合所采集的标本,通过分类鉴定和资料查阅[3-4],发现该属在秦岭地区和陕西省均为新记录。该新记录对于研究陕西即秦岭亚热带和温带蕨类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有重要意义[5]。荚囊蕨(图1,A、B)Struthiopteriseburnea(Christ) Ching Sunyatsenia.5:243.1940.(乌毛蕨科Blec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5期2021-06-22

  • 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2种,分别为凤尾蕨属(Pteris)、鳞毛蕨属(Dryopteris),以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优势,共53属64种,占区内总属数的89.83%(表2)。蕨类植物属的组成在本区呈现较高的多样性,组成成分较复杂,是该区蕨类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保存、分化中心。3.3 区系特征(1)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类型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基本一致。根据秦仁昌[11]的方法,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 33 科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泛热带分布的科(共14科)占比例最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6-04

  • FOC基础上的福建石松类及蕨类植物科属分类系统
    trum、香鳞始蕨属Osmolindsaea、膜叶铁角蕨属Hymenasplenium、东方荚果蕨属Pentarhizidium、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崇澍蕨属Chieniopteris、对囊蕨属Deparia、连珠蕨属Aglaomorpha、修蕨属Selliguea、鳞果星蕨属Lepidomicrosorium、薄唇蕨属Leptochilus、滨禾蕨属Oreogrammitis、锯蕨属Micropolypodium和剑羽蕨属Xiphopt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2021-03-31

  • 广西毛蕨属植物一新种 ——广西毛蕨
    530002)毛蕨属(Cyclosorus)为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全属约250 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亚洲分布最广,我国有40 余种,其中有10 种为特有种[1-2]。在最新的PPG I 蕨类植物系统中,毛蕨属囊括了秦仁昌系统中的方秆蕨属(Glaphyropteridop⁃sis)、龙津蕨属(Mesopteris)和新月蕨属(Pronephri⁃um)等叶脉连接的类型[3-4]。Li 等[5]根据大量的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1期2021-03-03

  • 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分别为:凤尾蕨属(Pteris)9种、双盖蕨属(Diplazium)5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5种。寡种属(2~4种)共计20属48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40.82%、51.61%,分别为:铁角蕨属(Asplenium)4种、薄唇蕨属(Leptochilus)4种、里白属(Hicriopteris)3种、耳蕨属(Polystichum)3种、鳞盖蕨属(Microlepia)3种、圣蕨属(Dictyocline)2种、木贼属(Equise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12期2021-01-06

  • 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的中型属只有鳞毛蕨属Dryopteris(6 种),共1 属6 种。含2~4 种的寡种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4 种)、凤尾蕨属Pteris(4 种)、鳞始蕨属Lindsaea(3 种)、短肠蕨属Allantodia(2 种)、铁角蕨属Asplenium(2 种)、狗脊蕨属Woodwardia(2 种)、线蕨属Colysis(2 种)、瓦韦属Lepisorus(2 种)等17 属39 种。其余的39 属均为单种属。中山河蕨类植物区系中,寡种属和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9-18

  • 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大仰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分别是:鳞毛蕨属22 种、卷柏属10 种、复叶耳蕨属8种、瓦韦属8 种、铁角蕨属8 种、蹄盖蕨属6种、毛蕨属5 种、瘤足蕨属5 种、凤尾蕨属5种,共计55 种。含2-4 种的属有22 属,分别占蕨类植物属、种总数的29.3%、30.9%,常见的属有石韦属3 种、耳蕨属3 种、鳞盖蕨属2种,碗蕨属3 种、贯众属2 种、金星蕨属3 种、里白属2 种、凤尾蕨属3 种等,计54 种。仅含1 种的属最为丰富,共有44 属,分别占本区蕨类植物属、种总数的58.6%

    自然保护地 2020年2期2020-06-25

  •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9 种的属有鳞盖蕨属Microlepia(6 种)、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5 种)、毛蕨属Cyclosorus (8 种)、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7 种)、对囊蕨属Deparia(9 种)、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6 种)、瓦韦属Lepisorus(8 种)、薄唇蕨属Leptochilus(5 种)和石韦属Pyrrosia(7 种),这9 个较大的属包含的种数有61 种,占总种数的20.1%,含10 种以上的大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3期2019-10-16

  • 从配子体世代再谈紫萁的原始特征*
    iaceae)叉蕨属(Tectaria)植物[9]。②紫萁孢子在近极面产生初生假根,而在远极面产生的较大细胞为原叶体细胞,原叶体细胞再横向分裂为2 个细胞(图3)。初生假根和原叶体细胞之间的横壁与孢子赤道面平行,这2 个细胞沿孢子极轴各自向两极生长,紫萁这种孢子萌发方式属于较原始的紫萁型。书带蕨型萌发是最进化的,例如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Dryopteris)植物[10]。③紫萁孢子萌发产生的2 个原叶体细胞纵向分裂(图4),

    生物学通报 2019年11期2019-09-14

  • 浙江建德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9种)仅鳞毛蕨属(10种,下同),鳞毛蕨属在区系组成中有重要的地位,但从其分布的特点看,大部分种类是常见类群,如阔鳞鳞毛蕨,变异鳞毛蕨,稀羽鳞毛蕨等;小型属(4~8种)有卷柏属(6),铁角蕨属(6),凤尾蕨属(5),复叶耳蕨属(4),铁线蕨属(4),石韦属(4);寡种属(2~3种)有耳蕨属(3),凤丫蕨属(3),狗脊属(2),金星蕨属(2),碎米蕨属(2)等;单种属有安蕨属,鞭叶蕨属,菜蕨属,灯笼草属,盾蕨属,粉背蕨属,茯蕨属,骨牌蕨属,贯众属,海金沙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2期2019-08-08

  • 山东对囊蕨属(蹄盖蕨科)植物孢粉学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50014)对囊蕨属(DepariaHook.& Grev.,Icon.Filic.2:t.154.1829.)隶属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Flora of China 2[1~2]首次在中国新采用的一个属,记载约有70种,中国有53种。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由于种类较多,分类系统复杂,需要为其进行新的探索。多年来,经秦仁昌院士的深入研究,建立起秦仁昌分类系统[3],记载了由他建立的介蕨属(DryoathyriumChing)(1941)、网蕨

    植物研究 2019年5期2019-07-23

  • 广东蕨类一新记录科 ——轴果蕨科
    964年建立轴果蕨属(Rhachidosorus),将其置于蹄盖蕨科(Athyriaceae)轴果蕨亚科,并认为该属与蹄盖蕨属(Athyrium)和双盖蕨属(Diplazium)近缘.然而,该属自建立后其分类等级和系统位置长期存在争议[1-8],例如,Kramer和 Kato(1990)将轴果蕨属并入双盖蕨属中;王玛丽等(1997)开展的叶表皮微形态研究结果支持轴果蕨为独立的属;王中仁(1997)根据染色体并结合孢子囊群特征将轴果蕨属置于蹄盖蕨亚科;Has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07-16

  • 福建君子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6属,分别为瘤足蕨属Plagiogyria、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铁角蕨属Asplenium、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ceae、鳞毛蕨属Dryopteris,6属共55种,占本区蕨类植物的30.89%。2~4种的有33属共86种,占本区蕨类植物的48.68%,如线蕨属Colysis、石松属Lycopodium、膜蕨属Hymenophyllum等;单种属37属共37种,占本区蕨类植物的20.78%,如钩毛蕨属Cyclog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6期2019-01-21

  • 诸广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及区系研究
    %,分别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19种、凤尾蕨属(Pteris)17种、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11种、卷柏属(Selaginella)11种;含5~9种的属有8个共49种,占总属、种数的9.2%和19.7%,分别为:铁角蕨属(Asplenium)9种、耳蕨属(Polystichum)和凤丫蕨属(Coniogramme)均7种、贯众属(Cyrtomium)6种、瓦韦属(Lepisorus)、石韦属(Pyrrosia)、金星蕨属(Pa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5期2019-01-15

  • 基于PPG I系统的贵州石松类及蕨类植物
    riaceae肠蕨属Diplaziopsis和轴果蕨属Rhachidosorus上升为肠蕨科Diplaziopsidaceae X. C. Zhang & Christenh.和轴果蕨科Rhachidosoraceae X. C. Zhang。刘红梅等[7-8]和张宪春[9]分别对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进行修订。2013年 Flora Of China(FOC)[10]正式出版,该巨著无疑是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尽管蕨类植物系统正不断趋于完善

    种子 2019年7期2019-01-06

  • 山西蕨类的新记录-凤丫蕨属
    5属[1]:泽泻蕨属(HemionitisL.)、粉叶蕨属(PityrogrammaLink)、金毛裸蕨属(GymnopterisBernh.)、翠蕨属(AnogrammaLink)、凤丫蕨属(ConiogrammeFee)。迄今为止,山西共记录1属[2],为金毛裸蕨属(GymnopterisBernh.)。2017年8月3日,作者在进行山西省第二次重点野生植物调查时,在山西阳城蟒河猕猴自然保护区新发现了凤丫蕨属(ConiogrammeFée)的分布,该属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12-12

  • 明城墙上肿足蕨的分布之谜
    墙体及周边的肿足蕨属植物进行调查,发现肿足蕨属植物具有独特的分布方式,通过对南京城墙上不同部位及周边区域的基质进行常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正是南京明城墙墙体的特有基质组成成分满足了肿足蕨属植物的生长需要,由此探讨了肿足蕨植物起源和适应性演化的历史。引言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建造于明初的南京明城墙,在经历了六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依然岿然屹立,成为今天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南京明城墙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都城墙。南京明城墙

    生物进化 2018年2期2018-07-13

  • 24种鳞毛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的研究
    将笼统划分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和耳蕨属(Polystichum)2个大类的鳞毛蕨科植物进一步确认其不同种单系位置的划分。研究表明,真蕨纲气孔形态及其相关性状在每属中是相对稳定的,即叶表皮形态特征可作为科内属间划分的部分依据[7]。梁晓华等[8]对鳞毛蕨科2属8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的观察结果支持秦仁昌对鳞毛蕨科及科下鳞毛蕨属和耳蕨属的划分处理。王秀华[9]观察鳞毛蕨科2属9种植物叶片的部分解剖结构具有鳞毛蕨属和耳蕨属的特征;张丽兵[10]对中国耳蕨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2期2018-04-08

  •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科,优势属有鳞毛蕨属、双盖蕨属、铁角蕨属和凤尾蕨属。地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东亚分布种占主要部分,共有65种,占总种数的54.17%,属东亚植物区系;(2)热带成分种26种,该地区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3)中国特有种27种,该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蕨类植物;区系分析;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1 调查区概况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和黔西两县交界处,为黔西北最高高原面向中部高原面的过渡地区,享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之美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5期2017-11-20

  • 铁角蕨属与鸟巢蕨属8种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50091)铁角蕨属与鸟巢蕨属8种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梁晓华1,2,肖敏丹1,李学美3,徐成东1,2(1.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滇中高原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铁角蕨科铁角蕨属4种植物(长叶铁角蕨、石生铁角蕨、岭南铁脚蕨、细裂铁角蕨)与巢蕨属4种植物(细叶鸟巢蕨、圆叶鸟巢蕨、鹿角鸟巢蕨、皱叶鸟巢蕨)的叶表皮结构、叶脉特征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11-03

  • 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利用价值
    势,主要有新蹄盖蕨属、薄鳞蕨属、多足蕨属、过山蕨属、荚果蕨属、假瘤蕨属、卵果蕨属、凤丫蕨属、膀胱蕨属、球子蕨属、铁线蕨属、团扇蕨属、羽节蕨属、沼泽蕨属、石杉属、瓦韦属、紫萁属、蕨属和毛枝蕨属共计19属,占丹东地区蕨类植物总属的61.3%;含2~4种的区域寡种属有蛾眉蕨属、粉背蕨属、铁角蕨属、阴地蕨属、木贼属、石韦属、碗蕨属、耳蕨属、岩蕨属、蹄盖蕨属,共计10属、25种,其分别占全区蕨类植物总属、总种数的33.3%和46.3%;含5~7种的区域中等属有卷柏属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3期2017-06-19

  • 贵州少数民族常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蕨类植物△
    。5 毛轴蕨蕨科蕨属Pteridiaceae Pteridiumr volut-um(BL.)Nakai.的根状茎,又名苦蕨、反爪蕨。贵州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石灰岩山地。治疗蛔虫病引起的多种肠道寄生虫病[2]。6 绿柄蹄盖蕨蹄盖蕨科蹄盖蕨属Athyriacear Athyr-ium pubicostatum Ching et Z.Y.Liu.的全草,又名贵州蹄盖蕨、柔毛蹄盖蕨。贵州中部、北部及雷公山、梵净山均有分布;生于海拔1000m~2000m的山地林下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01-14

  • 贵州现代石松类及蕨类植物科属新系统
    属,其中,假钻毛蕨属Paradavallodes为贵州新纪录属;与贵州蕨类原分类系统比较,在科和属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差异。石松类;蕨类植物;新系统;贵州1 引言根据吴兆洪,秦仁昌(1991)所编的《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中国现代蕨类植物分为5个亚门共63科,222属,贵州有蕨类53科151属[1]。但最新的陆地植物系统发育关系表明小型叶的石松类植物是维管植物分化最早的类群,石松类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呈并系关系,原来认为属于拟蕨类的松叶蕨科(Psilotace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2-17

  • 15种蹄盖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的研究
    统[2]中,蹄盖蕨属(Athyrium)、短肠蕨属(Allantodia)、蛾眉蕨属(Lunathyrium)、角蕨属(Cornopteris)、介蕨属(Dryoathyrium)、单叶双盖蕨属(Triblemma)和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这7个属都隶属于蹄盖蕨科;而 Christenhusz 等[3]的系统,蹄盖蕨科包含3个主要的类群,蹄盖蕨属、对囊蕨属(Deparia)和双盖蕨属(Diplazium)以及一些小属,如安蕨属(Anisoca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10期2016-12-17

  •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3期2016-11-17

  • 10种蕨类植物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有3属,分别为碗蕨属(Dennstaedtia)、姬蕨属(Hypolepis)和鳞盖蕨属(Microlepia);凤尾蕨科(Pteridaceae)约有10属,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尤以热带美洲为多,我国仅有2属,分别为凤尾蕨属(Pteris)和栗蕨属(Histiopteris);铁线蕨科(Adiantaceae)有2属,分别为铁线蕨属(Adiantum)和黑华德属(Hewardia),前者广布于世界各地,后者仅产于南美洲,但通常被认为是单属的科[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9-20

  • 中国珍稀特有蕨类植物资源及分布概况
    或特有属。对光叶蕨属、扇蕨属、黔蕨属和中国蕨属等中国特有珍稀蕨类植物的资源、形态、分布、生长环境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其中部分濒危或保护蕨类植物的濒危机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蕨类植物;特有种;珍稀植物;资源;分布;药理作用;濒危机制;保护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全世界上总共有蕨类植物约12 000 种,中国约2 600 种,超过世界的1/5,且多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按照秦仁昌的分类系统,中国有蕨类植物分63 科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1期2016-07-14

  • 《中国植物志》与《Flora of China》蕨类植物科属的变更
    属,我国仅有松叶蕨属Psilotum,无变更。2.石杉科HUPERZIACEAE,2属,我国均产,石杉属Huperzia和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撤销石杉科,2属均转入石松科LYCOPODIACEAE。3.石松科,《中国植物志》第六卷:9属,我国有石松属Lycopodium、扁枝石松属Diphasiastrum、垂穗石松属Palhinhaea、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小石松属Lycopodiella、拟小石松属Pseudolyco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3-16

  • 武功山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51.0%,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组成了武功山地区的优势属,占总种数的26.5%;单种属、少种属较多,显示生境的特殊性,抑制了属种分化;本区属中国-日本区系的组成部分。②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80.9%(扣除非世界分布),显示明显的热带亲缘;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占总种数的61.4%(扣除非世界分布),表明本区系从温带向热带过度的趋势。区系; 蕨类植物; 武功山1 区域概况武功山地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西部,与宜春市袁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2期2016-01-10

  • 广州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调查研究
    的20%,如凤尾蕨属(Pteris,5种)、鳞始蕨属(Lindsaea,3种)、铁线蕨属(Adiantum,3种)、海金沙属(Lygodium,3种)。单种属有11属,即灯笼草属(Palhinhaea)、芒萁属(Dicranopteris)、蕨属(Pteridum)、金粉蕨属(Onychium)、毛蕨属(Cyclosorus)、新月蕨属(Pronephrium)、乌毛蕨属(Blechnum)、狗脊蕨属(Woodwardia)、沙皮蕨属(Hemigramma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2015-12-22

  • 基于蕨素聚类分析的凤尾蕨属药用植物化学分类研究
    素聚类分析的凤尾蕨属药用植物化学分类研究刘建群,刘 健(江西中医药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4)目的:研究凤尾蕨属5 种药用植物蕨素类活性成分,为其质量评价、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依据,为凤尾蕨属植物化学分类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 测定5 种药用植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的蕨素类成分。比较蕨素种类和含量差异,并以蕨素类特征成分及其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对凤尾蕨属药用植物进行化学分类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5期2015-03-24

  •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inella和耳蕨属Polystichum,计11种,分别占本区蕨类植物属、种总数的4.4%、13.4%。表1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科、属、种统计表2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属的统计保护区蕨类植物含2~4种的属有18属,占本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40.0%,含46种,占总种数的56.1%。主要有石松属Lycopodium、木贼属Hippochaete、碗蕨属Dennstaedtia、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蛾眉蕨属Lun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6期2014-12-16

  • 中国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宋流东中国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概况朱艳玲 宋流东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抗肿瘤凤尾蕨属(Pteris.L.)植物, 在国内可以找到大约66种[1], 根据中医古书记载, 能够将其用作药物的有24种[2,3]。在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中, 科学家对本属植物半边旗(P.semipinnata L.)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发现其中存在着几种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成分, 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4], 本文根据相关的报道总结出1970~2006年间凤尾蕨类植物属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2014-09-05

  • 昆虫幼虫对凤尾蕨属植物孢子囊群的拟态*
    助昆虫幼虫对凤尾蕨属植物孢子囊群的拟态*商 辉①严岳鸿②①助理工程师,②副研究员,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201602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F132421)资助蕨类植物;夜蛾科;叶蜂科;幼虫;孢子囊群拟态;协同进化蕨类植物和昆虫共同进化了三亿多年,但是两者的协同进化一直很少得到关注。对湖南省桑植县的凤尾蕨属植物上的昆虫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2棵4种凤尾蕨属植株上有夜蛾科幼虫89条,叶蜂科幼虫21条。叶蜂

    自然杂志 2014年6期2014-05-09

  • 蕨属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
    蕨类植物分类。肾蕨属(Nephrolepis Schott)隶属于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为蕨类植物中的一个不大的属,全世界约有2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与邻近热带地区。我国原产5种,引入栽培的有1种。在国内有分布的种类主要产于华南和西南地区,部分种类可达华东地区南部;多数种类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少数种类可达海拔1 500米。本属中部分种类为附生,常生于树干上或石上,如镰叶肾蕨N.falciformis;部分种类可附生亦可土生

    园林 2014年5期2014-02-15

  • 保靖县白云山蕨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所有属内,以鳞毛蕨属、耳蕨属和铁角蕨属为常见属,共87种,占总种数的21.96%。基于属的组成,本区系可归属于“耳蕨-鳞毛蕨植物区系”。白云山; 蕨类植物; 区系白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保靖县境内,由于遭第四纪冰川的侵袭较少,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地理位置与重庆、贵州两省相接,植物区系渗入有黔桂成份,是武陵山地区较富于特色的地区。对白云山植物的研究以往着重于木本植物、特有植物[1],而对蕨类植物缺乏系统研究。我们以白云山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对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1期2013-11-18

  •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物种调查(二)△
    )18.1 凤尾蕨属Pteris(9种)18.1.1 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单、双喉鹅,小儿惊风。18.1.2 指叶凤尾蕨 Pteris dactylina Hook.;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定惊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痢疾,腹泻,痄腮,白带,水肿,小便不利,狂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8期2013-01-23

  •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物种调查(四)△
    )33.1 轴鳞蕨属Dryopsis(2种)33.1.1 泡鳞轴鳞蕨 Dryopsis mariformis(Rosenst.)Holtt.et Edwards;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肠炎泄泻,痢疾。33.1.2 阔鳞轴鳞蕨 Dryopsis maximawicziana(Miq.)Holtt.et Edwards;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肠炎泄泻,痢疾。33.2 肋毛蕨属Ctenitis(1种)3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9期2013-01-23

  • 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有4个,分别为毛蕨属(Cyclosorus Link)、铁角蕨属(Asplenium L.)、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和卷柏属(Selaginella P.Beauv.),共包含43种,占该区域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7.6%。含5~9种的中等属仅凤尾蕨属(Pteris L.)和短肠蕨属(Allantodia R.Br.)2个,共包含14种,占总种数的9.0%。含2~4种的寡种属有21个,如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Herte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1期2012-12-31

  • 湖南康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25﹪,即鳞毛蕨属Dryopteris(15种)、凤尾蕨属Pteris(14)、铁角蕨属Asplenium(12)和卷柏属Selaginella(10),它们是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优势属,从优势属的组成上看,除凤尾蕨属1属为泛热带分布型外,其余3属均为世界分布属。含5~9种的属,该区有4属27种,分别占该区属、种总数的5.19﹪和13.37﹪,即蹄盖蕨属Athyrium(8)、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8)、短肠蕨属Allantodia(6)和石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7期2012-12-29

  • 商南金丝峡蕨类植物的研究
    um,6种)、耳蕨属 (Polystichum,6种)、蹄盖蕨属(Athyrium,4 种)、鳞毛 蕨属(Dryopteris,4种)、瓦韦属(Lepisorus,4种)、铁线蕨属(Adiantum,4种)、其种数占商南金丝峡蕨类的44.19%;含2~3种的属有石韦属(Pyrrosia,3种)、凤尾蕨属(Pteris,3种)、木贼属(Hippochaete,3种)、凤丫蕨属(Coniogramme,3种)、荚果蕨属(Matteuccia,3种)、贯众属(C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6期2012-09-25

  • 陕西马家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初步研究
    .)5 种、凤尾蕨属(Pteris L.)5 种、铁线蕨属(Adiantum L.)7 种、铁角蕨属(Asplenium L.)6种、贯众属(Cyrtomium Presl)5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6种、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7种、瓦韦属[Lepisorus(J.Sm.)Ching]5 种、石韦属(Pyrrosia Mirbel)6种,分别占马家山蕨类总属数的16.8%和总种数的39.6%。含2~4种的寡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9期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