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区
- 广西南宁蔗区2023年糖料蔗生产情况调查分析
。南宁是广西主要蔗区之一,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位居广西第三,蔗糖业是南宁市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蔗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增加蔗农收益、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全面了解广西南宁蔗区最新糖料蔗苗期生产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该蔗区的种植面积、植期、品种结构及甘蔗苗情等进行了调研和评估,以期为预测和评估2023年南宁蔗区整体生产形势提供参考。1 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于2023年5
广西糖业 2023年5期2024-01-09
- 广西宜州蔗区灾害性病虫调查与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喜温作物,大部分蔗区属于热带、亚热带,蔗区气候和环境复杂多变[1],加之甘蔗属无性繁殖宿根性作物,多年来轮作区域少,长期连作,导致甘蔗病虫日趋积累而加重;多种病虫复合侵染为害,扩展蔓延迅速,甘蔗受损极为严重[2-3]。自2017年以来,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规模化种植,导致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在广西、云南主产蔗区流行成灾,减产减糖严重[4-5]。多数蔗区因防治不及时不到位,感病品种常使大量蔗茎枯死,病株率60%~100%;甘蔗减产30%~48%;糖分降低2%
甘蔗糖业 2023年2期2023-06-09
- 甘蔗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
针对我国低纬高原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施肥量大、生产成本高、甘蔗单产低等关键问题及甘蔗产业对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的科技需求,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抗逆栽培岗位团队自2009年开始系统研究了甘蔗节水抗旱轻简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示范,形成了甘蔗除草(除草降解)地膜全覆盖技术与一次性施肥集成技术模式。通过集成技术,一是提高土壤含水量、温度,促进甘蔗出苗早、出苗齐和出苗壮,有效解决少雨干旱制约甘蔗出苗生长的土壤水分问题。二是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实现一次性施
云南农业 2022年12期2022-12-06
- 云南低纬高原甘蔗梢腐病菌检测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实现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梢腐病的抗病育种和精准科学防控,有必要对该病的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和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前人研究进展】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sp.)是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10]。能够引起梢腐病的镰刀菌种类繁多,目前已报道的有7种,分别为F.andiyazi(Fa)、F.incarnatum(Fi)、F.oxysporum(Fo)、F.verticillioides(Fv)、F.proliferarum(Fp)、F.sacchari(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9期2022-12-05
- 2021年广西崇左蔗区生产调查
是广西面积最大的蔗区,为全面了解崇左市蔗区甘蔗苗期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蔗区整体形势,广西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调查组,对该蔗区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调研和评估。1 调查方法调查于2021年6月3—6日进行。调查地点包括崇左市的扶绥、江州、宁明3个甘蔗主产县(区),共调查3县(区)8个乡镇的57个样本区(表1),其中新植蔗19个,宿根蔗38个。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
园艺与种苗 2022年10期2022-11-18
- 基于时空尺度的广东农垦蔗区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植地区,广东农垦蔗区也集中在该区域。统计资料显示,2014—2019年粤西甘蔗种植面积年均1.37×105hm2,平均产量85 t/hm2[9]。基于此,笔者以广东农垦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养分时空变化情况。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2016—2020年,在广东农垦湛江垦区蔗区进行布点采样,采样地点涉及东方红农场、火炬农场、友好农场、五一农场、湖光农场、金星农场、南华农场、华海公司、广前公司和丰收公司等10个垦区农场。2016—2020年,分别
乡村科技 2022年18期2022-11-14
- 广西崇左蔗区2022 年糖料蔗生产调查
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蔗区[2],约占广西甘蔗的35%,蔗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特色优势产业,对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蔗农增收、稳定就业等均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全面地了解崇左市蔗区甘蔗苗期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蔗区整体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调查组,对该蔗区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调研和评估。1 调查的时间、区域与方式调查于2022 年5 月29 日至
中国种业 2022年10期2022-10-21
- 广西糖料蔗种植区干旱遥感时空分析
大,很难对大面积蔗区旱情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价。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具有客观、及时、覆盖范围广、数据连续等特点,已成为农业干旱监测中最具有前景的技术手段[16]。匡昭敏等[17]采用植被温度旱情指数监测2004年和2005年的秋季糖料蔗旱情监测,其指标分级的合理性及模型的适用性都还需通过更长时间的检验。另外,植被温度旱情指数只适用于植被全覆盖地表[18],不适用于裸土和植被的混合地表,因而该指数是否适用糖料蔗苗期或分蘖期旱情监测尚待检验。蒸散发(evapotran
自然资源遥感 2022年2期2022-06-22
- 境外蔗区(缅甸佤邦勐波县)土壤理化状况分析与评价
甘蔗生长。勐波县蔗区甘蔗种植施肥主要依靠传统生产经验,施肥比例不合理,普遍存在重视氮肥,较少施用磷肥和钾肥,形成“广种薄收”现象,不利于稳定和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针对国内蔗区土壤养分相关研究[3-4]报道较多,而境外蔗区的土壤分析及配方施肥建议的研究鲜少有公开报道。随着国内糖厂派遣农务人员在境外蔗区进行甘蔗种植技术推广和指导,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蔗区土壤养分状况基础信息,提出因地制宜的科学测土配方施肥解决方案,改善蔗区土壤肥力状况,提高甘蔗单产和糖
甘蔗糖业 2022年2期2022-05-22
- 广西蔗区土壤肥力和叶片养分状况调查研究
76 万t。广西蔗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崇左市,其次为南宁、来宾、柳州等地。吴多广等[2]对中国蔗区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和综合比较优势,需要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来发展甘蔗产业。合理施肥是保证甘蔗高产的重要措施;土壤养分状况影响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叶片养分则反映植株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了解土壤和植株叶片养分状况,结合养分分级标准进行施肥推荐是指导作物合理施肥常用的方法之一[3]。近20 年来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年2期2022-04-08
- 2021年广西蔗区糖料蔗生产调查
为全面地了解广西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蔗区整体形势,广西糖业发展办公室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和广西甘蔗创新团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对蔗区的甘蔗苗情、种植面积及品种结构等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1 调查的时间、区域与方式调查于2021年6 月3-18 日进行。调查地点为崇左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等10 个甘蔗主产市,共调查了10 市24 县(区)633 个样本,其中新植蔗235 个、宿根蔗398
中国种业 2022年3期2022-03-17
- 中国主产蔗区气候生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态空间分布研究和蔗区生态特性分析,对中国蔗糖产业规划与发展、选择甘蔗优良品种和应用科学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甘蔗的气候生态研究比较多,但主要是基于各省区域进行,空间尺度小。苏永秀等人根据广西甘蔗产区(县)90个台站的气候资料,结合甘蔗生产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GIS系统技术和气候资源的小网格分析方法,对广西甘蔗适宜种植区进行了甘蔗农业气候区划细化研究[4];张跃彬等人根据云南蔗区自然气候特点进行生态区划,根据作物生态区划的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10期2021-12-14
- 云南西盟蔗区土壤大量元素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土壤因素成为云南蔗区继干旱之后制约高优质蔗园建设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笔者已经对云南孟连蔗区进行了土壤大量元素养分状况研究分析[4],为配合甘蔗轻简栽培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云南蔗区全面推广,需及时掌握蔗区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指导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使用GPS对取样点进行定位,记录各取样点坐标及海拔,采样点分布图见图1。2020年11月在3400 hm2蔗区中选择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海拔梯度、品种、新植和宿根甘蔗的土壤
甘蔗糖业 2021年5期2021-11-21
- 广西主要蔗区螟虫种类调查与分析
环节。目前,广西蔗区甘蔗螟虫主要有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 Snellen、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条螟C.sacchariph-agus Bojer和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Walker)。二点螟每年3月—5月的第一、二代是主害代,为害蔗苗造成枯心苗。黄螟整年都有发生,无明显的越冬现象,3月—5月为害甘蔗造成枯心苗。条螟越冬代成虫一般于次年3月中旬始见,4月上
植物保护 2021年4期2021-11-12
- 2021年广西河池和百色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赴广西河池和百色蔗区进行甘蔗生长情况调查,为及时制定相关对策,促进广西甘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 调查方法1.1 调查时间2021年6月8日~6月18日。1.2 调查地点选择具有代表的甘蔗地区进行调查,包括河池蔗区(罗城县、宜州区、金城江区)11个村,百色蔗区(田林县、右江区、田东县)10个村,见表1。表1 河池和百色蔗区调查地点1.3 调查内容、方法及样本量调查内容: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面上调查包括听取各有关市(县)糖业局
广西糖业 2021年4期2021-10-17
- 孟连蔗区土壤大量元素养分状况分析
产高糖栽培技术在蔗区推广,本文对蔗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解,为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土壤样品的采集2020年11月在甘蔗成熟期间于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蔗区6700 hm2中选择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不同海拔梯度、不同品种分布的土壤混合样品195份。土壤样品的采集时间选在甘蔗砍收前1个月,反映土壤真实养分状况和供肥能力,采样地点分布于孟连县娜允镇、芒信镇、景信乡、富岩镇、勐马镇、公信乡和澜沧县糯福乡等7个乡镇。每
甘蔗糖业 2021年4期2021-09-26
- 2020/21年榨季广西桂西南蔗区甘蔗生产及苗期生长调查报告
年榨季广西桂西南蔗区甘蔗生产及苗期生长调查报告黄海荣1,2,3,匡昭敏4,刘志平4,唐仕云1,2,3,覃振强1,2,3,马瑞升4,丁美花4,丘立杭1,2,3,段维兴1,2,3*,吴建明1,2,3*(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7;3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7;4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通过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
甘蔗糖业 2021年1期2021-03-24
- 广西糖料蔗压榨期机收作业气候适宜性评估及应对气候策略
月至翌年1月广西蔗区平均机收作业适宜(无雨)天数53天,接近三分之二时间适宜机收作业,而2~3月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适宜机收作业;全压榨期机收作业适宜天数最多区域为百色市右江河谷蔗区,达三分之二以上,崇左市等西南部蔗区和北海市等南部蔗区次之,贵港、横县和来宾市的象州以南等广西中部的大部分蔗区再次之,上述蔗区机收作业适宜天数占压榨期总天数的一半以上,而柳州、河池等北部蔗区机收作业适宜天数低于一半。广西蔗区全压榨期机收作业适宜(无雨)天数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每
甘蔗糖业 2021年1期2021-03-24
- 广西南宁蔗区2021年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地了解南宁蔗区2021年的甘蔗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蔗区整体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调查组,对该蔗区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了调研。1 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调查于2021年6月7日~10日进行。调查地点包括南宁市的武鸣、横州、宾阳3个甘蔗主产县(市、区)。共调查了51个样本区,其中新植蔗17个,宿根蔗34个,见表1。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
广西糖业 2021年6期2021-03-11
- 甘蔗新品种桂糖51号的产量表现及适应性评价
05-51在德宏蔗区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对各新品种的评价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目前来说,结合高稳系数法与变异系数法的结果来评价品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2,9]。通过观察桂糖51号在广西区域试验中多年、多点的表现,利用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产量及稳产性表现进行分析和验证,分别评价其在广西各主蔗区的表现,旨在更全面、科学地评价桂糖51号的种性及适应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与试验方法桂糖51号由广西农
种子 2020年11期2020-12-06
- 云南甘蔗丰产优质种植制度实施及成效
8)0 前言云南蔗区甘蔗平均入厂单产为 45~60 t/hm2,随着劳动力及其它种植成本近年大幅上涨,糖厂效益下降,蔗糖产业生存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采用轻简技术,挖掘原料蔗最大效益潜力-气候资源,实现丰产优质原料蔗生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甘蔗产量直接由甘蔗伸长期生长量决定,含糖量受成熟期、蔗糖积累发生期内气候因素的影响。然而,生产上并没有把气候因素直接作为提升甘蔗经济效益的资源来开发,这也是导致云南甘蔗单产较低的原因之一。1 云南蔗区不具备甘蔗高产气候条件
甘蔗糖业 2020年4期2020-08-31
- 广西三大蔗区国家区试,农垦区试,品比区试品种甘蔗田间抗梢腐病评价
量,近年来,我国蔗区频繁暴发大面积甘蔗梢腐病危害。防治甘蔗病害对于甘蔗产业来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药防治依然为稍腐病防治的主要手段,但单一的施用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影响着甘蔗的生长环境,降低了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群落,使得甘蔗病害更易爆发;其次由于在种植过程中,许多农民只进行单一的种植,并没有进行间套作结合的种植方式,也使得病害发生更加普遍。甘蔗品种结构长期单一化,发病严重、宿根性差、产量下降等突出问题更进一步阻碍甘蔗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优良新品种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0期2020-05-11
- 52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受病毒侵染情况
右,因此了解广西蔗区甘蔗受病毒侵染情况,对广西甘蔗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及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有一些关于广西蔗区甘蔗受病毒侵染情况的报道,如颜梅新等[8]在2011年对广西北部蔗区甘蔗黄叶病进行调查检测,发现柳州郊区、柳城、鹿寨和宜州等蔗区都已发生甘蔗黄叶病,SCYLV的检出率在50%以上;黄伟华等[9]对广西南部蔗区甘蔗黄叶病进行了调查,发现甘蔗黄叶病在广西南部大部分蔗区发生且蔓延,感病最严重的钦州蔗区感病率高达80%。颜梅新等[10
热带作物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2
- 广西湘桂蔗区甘蔗虫害调研及防控对策
3]。甘蔗产业对蔗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广西湘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桂集团)2017/18年蔗区面积达7.68万hm2,占全区种植面积约 10%。多年来甘蔗连年种植、高产高糖高抗良种偏少、品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产低糖红皮及其他淘汰甘蔗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影响企业效益,加上近年来药肥市场混乱、假冒劣质药肥产品众多、蔗农盲目使用不合格药肥,缺乏有效的虫害发生预警预报,虫害防治不科学等原因,导致甘蔗地上、地下害虫日趋严重,特
甘蔗糖业 2019年5期2019-11-04
- 云南西盟蔗区发现检疫性病害甘蔗白叶病
18年在云南西盟蔗区发现的甘蔗病害是否为植原体引起的甘蔗白叶病。使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用引物Pl/P7和R16F2n/R16R2对10份采自云南西盟蔗区的疑似甘蔗白叶病样品进行巢氏PCR检测,并将巢氏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巢氏PCR结果表明:所有10份样品均能扩增得到1240 bp左右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10条16S rRNA基因序列大小均为1247 bp,序列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100%。BLASTN分析表明,从病株扩增
农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07-10
- 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据调查,在广西蔗区甘蔗螟虫卵期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和黑卵蜂[3-4]。赤眼蜂和黑卵蜂作为一类卵寄生蜂,能将害虫杀死在卵期,有效阻止害虫对作物产生危害。它们是影响螟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也是蔗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组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甘蔗螟虫及其天敌卵寄生蜂,本文概述了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研究及应用前景。1 甘蔗螟虫主要种类和为害甘蔗螟虫俗称钻心虫,从甘蔗下种到收获全生育期,都对甘蔗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在苗期,蔗螟侵入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伸长期,可造成
广西糖业 2019年6期2019-02-24
- 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4年,在澳大利亚蔗区的甘蔗品种Q28上首次发现该病害[1],目前,该病害在全球各个蔗区均广泛分布[2-4]。甘蔗宿根矮化病在发病初期没有典型的外部症状,在发病严重时才表现出明显症状,表现为蔗株矮化、分蘖减少、蔗茎变细、节间缩短、生长不良、田间植株高矮不齐等[5],这些症状与甘蔗在干旱、养分不足时的表现相似,因此,从外观上很难判断蔗株是否发病。甘蔗宿根矮化病有时会表现出内部症状,感病的幼嫩蔗株的生长点变成淡粉色,成熟蔗株近基部节部维管束变色,出现橘红色或红褐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4期2019-02-09
- 云南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
糖生产基地,云南蔗区主要分布于德宏、临沧、保山、普洱、红河、西双版纳、玉溪、文山等8个州 (市)[1-3]。2012、2013年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超过360.1 khm2,甘蔗农业产量22.05 Mt,工业产量17.58 Mt,食糖产量2.24 Mt[4-5]。甘蔗种植已成为振兴云南省边疆民族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农田施肥是保持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之一[6-8],尽管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主要是依靠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条件的改善来实现,但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9
- 陇川蔗区甘蔗金龟子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木端金龟子是陇川蔗区主要地下害虫之一,由于种植面积大,连作时间长,耕作不合理,甘蔗金龟子发生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发展。根据金龟子的发生规律,结合陇川蔗区实情,讨论其生物学特性,针对危害情况制定金龟子的防治对策。金龟子是陇川蔗区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陇川蔗区危害甘蔗的金龟子约有20多种,按色泽可分为黑色蔗龟、褐色蔗龟和绿色蔗龟三大类。多年来由于以金龟子为主的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甘蔗大面积减产,宿根蔗年限缩短,种植成本增高,严重地影响陇川县蔗糖产业发展。为进一步
新农村 2017年26期2018-03-14
- 云南育出全国最“甜”甘蔗品种
%,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 %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属种最丰富的甘蔗资源圃,现保存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7年6期2017-11-15
-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此,通过阐述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的现状、危害、成因,介绍了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的做法与成效,并对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广西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1.062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用于农业、林业生产或其他用途的农药(卫生用农药除外)使用后被廢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的包装物,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等材质的瓶、罐、桶和袋等。随着甘蔗病虫害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7期2017-09-30
- 甘蔗优良品种第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新植试验
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新植试验潘世明1,2,张树河1,李和平1,李瑞美1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2.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004)在2016年漳州蔗区实施的甘蔗产业体系第五轮集成示范新植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分蘖率较好,植株高度一般,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是粤甘46号、桂糖44号、福农09-4095和云蔗09-1601,这4个品种在蔗
中国糖料 2017年4期2017-07-24
- 柳州和来宾蔗区黑穗病的发生及甘蔗品种抗性表现
05)柳州和来宾蔗区黑穗病的发生及甘蔗品种抗性表现罗霆1,段维兴1,唐仕云1,黄有总2,李毅杰1,王泽平1,林善海1*(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为明确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甘蔗黑穗病的发生情况及品种抗性,2016年采用定点和随机的方法,对广西柳州市和来宾市6个县级蔗区的9个主栽甘蔗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抗性评价。结果表
中国糖料 2017年2期2017-03-27
-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邓宇驰1,王维赞1,张荣华1,韩世健2,陆国盈2,王伦旺1*,李翔1(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南宁530004)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两个蔗区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苗情均较好,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但崇左蔗区相比2015年略差。两个
中国糖料 2016年6期2016-09-06
- 云南甘蔗品种改良提高出糖率对我国蔗区的启示
提高出糖率对我国蔗区的启示张跃彬,吴才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针对近年来云南通过品种科学改良,蔗糖分和出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事实,阐述云南甘蔗品种改良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总结品种改良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甘蔗;品种改良;出糖率云南是全国第二大甘蔗产区,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布局,打造优势区域,目前形成了以临沧、德宏、文山、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玉溪、红河8个州市,40余
中国糖料 2016年6期2016-09-06
- 指针式喷灌在广西甘蔗灌溉中的应用探讨
产,有灌溉设施的蔗区单量6.37 t/亩,比无灌溉蔗区4.02 t/亩多2.35 t/亩;有灌溉设施的蔗区平均含糖分为14.04%,比无灌溉的蔗区14.29%低0.25%。指针式喷灌;广西;甘蔗;灌溉;应用指针式喷灌机是一种易操作、易设计的灌溉器械,对地形的要求低,对水源适应性的较高,因而非常适应土地集中的农业生产。糖料蔗是广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 600万亩,是广西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作物。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大部分蔗地缺乏灌溉条件,导致亩
广西水利水电 2016年3期2016-08-23
- 广西甘蔗生长中期主要病虫害发生与抗病性评价
06)为明确广西蔗区病虫害的发生及对病害的抗性,2015年在生长中期对8个蔗区11个甘蔗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对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螟害枯心率为0.00%~38.55%,其中桂柳2号宿根蔗和柳城05-136新植蔗在北海发生最严重,枯心率分别达到38.55%和37.66%。黑穗病发生率为0.00%~24.89%,所有调查品种宿根蔗黑穗病发生均较新植蔗严重。ROC22对黑穗病的抗性最差,表现为中感;桂柳2号次之,宿根蔗发病率为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6期2016-08-06
- 云南德宏州糖产业分布格局
的有利条件。德宏蔗区的甘蔗农业气象要素,适宜高产高糖栽培,甘蔗生长的三个阶段,主要气象条件与重要生理要求基本吻合。一是在出苗与苗期生长阶段,甘蔗发根所需的最低温是8.5~10℃,发芽最低温12.5~13℃,而德宏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9~12.5℃(地表温度一般比气温低1~2℃),辅以地膜覆盖仍可下种(但因干旱而发根与出苗极慢);2~3月春温升高,有利于冬植蔗早期生长和春植蔗及宿根蔗出苗,3~4月氣温上升幅度大,光照强,利于甘蔗苗期生长;特别是4~5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2016-05-30
- 加强蔗区管理,维护榨季生产秩序
加强蔗区管理,维护榨季生产秩序2016年2月24日,广西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蔗区管理维护榨季生产秩序的通知》。以下是通知的主要内容。2015/2016年榨季开榨前,自治区糖业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2015/2016年榨季蔗区管理方案》,对加强蔗区管理、稳定榨季秩序提出了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属地管理,制糖企业加强自律,榨季砍运榨秩序基本稳定。当前,榨季工作已进入中后期,部分蔗源不足的企业跨区违规收购外蔗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砍运榨秩序,增加了企业生产成
广西糖业 2016年1期2016-03-10
-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云南蔗区应用前景分析
一体化技术在云南蔗区应用前景分析陈建国,郭家文*,张跃彬,杨洪昌,邓军,李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结合云南蔗区实际情况,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云南蔗区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云南在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建议。水肥一体化;云南;甘蔗;应用云南是我国第二大蔗糖产业省份,甘蔗种植面积达到33万hm2,蔗糖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20%。但云南地区存在严重季节性干旱,云南1—3月发生干旱的面积最大,每
中国糖料 2016年2期2016-01-25
- 2014年柳州、来宾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14年柳州、来宾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邓宇驰1,张荣华1,李翔1,林影3,黄有总4,王伦旺1,2*,谭宏伟1,2,罗松5,罗雨萍6(1.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2.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3.广西农业厅糖料处,南宁530022;4.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5.广西标准化协会,南宁530007;6.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南宁530007)为了预测和评估2014年柳州、
中国糖料 2015年2期2015-12-19
- 论昌宁县甘蔗良种推广策略
糖料基地县之一,蔗区年均温16.9~21.3℃,年降雨量700~1300mm,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半干燥立体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630m~1500m之间的枯柯河及勐统河流域的低热河谷周围的缓坡地。全县可种植甘蔗热区面积2万hm2,现已开发种蔗1.133万hm2,占56.7%。甘蔗旱地面积为1.067万hm2,占全部植蔗面积的94.17%。甘蔗良种在我县蔗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58年引入Co419和F134,为蔗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7年昌宁县
中国糖料 2015年2期2015-12-19
- 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的途径探讨
33612)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的途径探讨贺贵柏,覃振强,黄文武,潘廷由,韦德斌,向 英,李 宣,罗芳媚(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百色 533612)当前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单一性形势依然严峻,甘蔗品种仍以台糖系列为主导。本文就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提出:必须创新甘蔗育种理念,进一步加强甘蔗育种研究工作;必须加强蔗区甘蔗品种调研,进一步调整优化甘蔗品种种植结构;必须进一步加强
甘蔗糖业 2015年1期2015-12-12
- 卵寄生蜂对甘蔗螟虫寄生情况的初步调查
虫的为害,对广西蔗区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的种类分布以及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2011—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甘蔗生长前期在不同蔗区调查的赤眼蜂寄生率均较低。2011年和2014年调查的南宁、崇左和来宾3个蔗区,在甘蔗生长中后期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寄生率均明显高于甘蔗生长早期寄生率;在崇左蔗区,黑卵蜂寄生率较高,甘蔗生长早期和甘蔗生长中后期黑卵蜂对甘蔗螟虫的寄生率相差不大。甘蔗螟虫;赤眼蜂;黑卵蜂;分布;卵寄生蜂在广西蔗区,甘蔗螟虫分布较广泛,种类多,世代重叠
中国糖料 2015年6期2015-11-25
- 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必要对广西的主要蔗区生产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以确保我国食糖的生产安全。甘蔗出苗整齐、苗壮,是种植后期获得高产的有力保证。为切实了解当前广西糖料蔗前期生长情况,为2013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及广西大学组成的调研小组,于2013年5月29至5月31日赴崇左、百色蔗区,对该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1 调查地点与方法1.1 调查地点包括崇左市的扶绥、江州区、湘桂糖业集团基地及百色市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
中国糖料 2014年3期2014-12-24
- 富宁县甘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对策,对发展其他蔗区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 甘蔗产业现状富宁蔗区主要分布在新华镇、板仑乡、归朝镇、谷拉乡、者桑乡、剥隘镇、那能乡、洞波乡8个乡镇;同时,在花甲乡、阿用乡2个乡有小面积种植,在里达镇、木央镇、田蓬镇3个镇有零星种植。1.1 蔗区自然条件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部,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位于东经 105°14′~106°13′,北纬 23°11′~24°09′,海拔在142~1851.1 m。全县辖归朝、剥隘、新华、田蓬、里达、木央6个
中国糖料 2014年1期2014-09-10
- 广西蔗区突背蔗犀金龟分布及为害情况调查初报
背蔗犀金龟在广西蔗区的分布及为害情况报道较少。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和耕作制度的变化,突背蔗犀金龟在广西分布区域与以往相比可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近几年,突背蔗犀金龟在百色、宜州和罗城蔗区为害日益严重,导致部分蔗地绝收而改种其他作物。为此,笔者总结了近3年广西蔗区突背蔗犀金龟的发生及为害情况的调查结果,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分布区域调查通过对桂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桂中(隆安县、南宁市、来宾市)、桂中北(宜州市
植物保护 2014年4期2014-02-28
- 新平县蔗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水平建议
3400)新平县蔗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水平建议马家斌1,杨敏芳2,田旺海1,李华珍1,缪一飞3,赵海军3,张翠英3(1.云南省新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新平653400;2.云南省新平县经作站,新平653400;3.云南省新平县农业局,新平653400)对新平县甘蔗主要种植区域的土样进行养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51.76%的土壤偏酸,51.17%的土壤有机质偏低,45.88%的土壤碱解氮缺乏,27.05%的土壤缺磷,50.58%的土壤缺钾,38.57%的土壤缺
中国糖料 2014年2期2014-01-20
- 5种杀虫剂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临沧是云南最大的蔗区,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0余万hm2,甘蔗种植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植蔗面积扩大、种植方式改变和蔗区气候异常,导致甘蔗螟虫、甘蔗白蚁逐年发展成为临沧蔗区的一大敌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造成大面积的单产降低,宿根缩短,种植成本增高,已严重影响临沧蔗糖产业发展。化学防治是目前甘蔗害虫防治的重要措施[1-2]。长期以来,防治甘蔗害虫大量使用呋喃丹(carbofuran)
中国糖料 2013年3期2013-09-03
- 2012年南宁、河池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查
解2012年广西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广西糖业发展局委托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广西糖业协会组织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与广西大学组成调查组于2012年5月15—18日赴南宁、河池蔗区进行调查。采用咨询当地有关糖业生产及管理部门,询问当地蔗农,并进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调查甘蔗出苗情况。此次调查,得到了各市(县)糖业局的大力支持,对所调查蔗区的甘蔗出苗情况有了较全面、客观的了解。1 调查方法1.1 调查材料广西桂西北和桂南地区包括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河池社
中国糖料 2013年2期2013-07-26
- 2012年广西糖料蔗中期生长情况调查
解2012年广西蔗区糖料蔗中期生产情况,广西糖业发展局与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组成调查组于2012年8月14—16日、21日赴百色、崇左、钦州、来宾等4个市的蔗区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得到了各市(县)糖业局、糖业生产及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所调查蔗区的甘蔗出苗情况有了较全面、客观的了解。1 调查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面上调查包括查看资料,听取各市(县)蔗区的糖业局、当地蔗农、糖业生产及管理部门关于甘蔗受灾情况介绍等;数据收集
中国糖料 2013年1期2013-07-26
- 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
、种植方式改变和蔗区气候异常,甘蔗病虫草等多种有害生物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甘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云南蔗区甘蔗害虫达124种,病害40多种,甘蔗有害生物造成甘蔗生产潜在损失率达15%~30%[2-3]。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甘蔗生产实际,对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防控对策。1 甘蔗主要虫害类群及发生动态1.1 甘蔗螟虫甘蔗螟虫是云南蔗区目前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第
中国糖料 2013年1期2013-01-22
- 勐海县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研究
和种植感病品种的蔗区所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损失程度随宿根年数增加而增加,一般减产10%~30%,干旱时可减产60%以上,还可导致品种退化。为摸清勐海县蔗区是否存在RSD,笔者于2012年1月5日至6日对勐海县蔗区RSD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勐海蔗区RSD发病情况,为勐海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RSD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2012年1月5日至6日在甘蔗成熟期,对勐海县景真蔗区 (景真、曼恩)和勐阿蔗区 (曼赛龙、曼真、曼尾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5期2012-07-30
- 弥勒县甘蔗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近12万人,主产蔗区为朋普镇、竹园镇、江边乡。2008年该县甘蔗种植面积为6260 hm2,其中旱地甘蔗面积约3967 hm2,占63.4%,平均产量67.5t/hm2,2008/2009榨季收获甘蔗约为46万t。2009年甘蔗种植面积为5667 hm2,其中旱地甘蔗面积3467 hm2,占61.2%。近年来由于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等的发展,导致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并有逐渐向旱坡地转移的趋势。本文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弥勒县甘蔗产
中国糖料 2011年1期2011-02-11
- 云南省沧源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
0)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农增产增收。甘蔗生产;调查;沧源甘蔗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也是最佳的生物能源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甘蔗生产国[1],由于作物种植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综合要素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2],我国甘蔗种植由沿海
中国糖料 2011年4期2011-02-09
- 甘蔗新品种云引3号试验示范初报
号比较适宜保山市蔗区种植。该品种出苗快而整齐,出苗、分蘖率高,成茎率高。属中熟高产高糖、抗性强的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甘蔗新品种;云引3号;试验示范保山市植蔗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市加大了甘蔗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1996年以来,推广应用早熟、高糖良种新台糖10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我市的蔗糖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新台糖10号由于种植要求太高,需要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才能达到高产,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
中国糖料 2010年4期2010-03-25
-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选择的探讨
种现状,四川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宜只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果蔗品种选育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可用华南54-11;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23号,若选育中熟品种,则用川蔗6号;在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早熟品种选育用桂糖1号做对照品种,中熟品种选育用川蔗6号,晚熟品种选育用川蔗13号。盆地蔗区不宜用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甘蔗育种;对照品种;建议有资料说,对照品种是“当地普遍栽培的当家种”[1];另有
中国糖料 2010年2期2010-03-23
- 滇西南地区甘蔗生产调查报告
0)对滇西南四大蔗区106户甘蔗种植者的生产情况,如蔗地类型、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及效益、产业科技应用状况和甘蔗的竞争作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田间管理较粗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种蔗效益较低。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建议。甘蔗;生产调查;滇西南地区甘蔗糖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区域性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甘蔗良种的选育引进与推广应用[1],云南
中国糖料 2010年3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