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
- 《搜神记》中纺织服饰信息的社会心理及品名考
430200)《搜神记》是由东晋时期干宝(?~351年)所撰,书中记录众多短篇志怪故事,其中不乏一些与纺织服饰相关的信息[1-2]。这些信息既有玄幻的纺织服饰神话和物件,又有在当时历史生活中存在过的纺织服饰物品。然而对于这些纺织服饰信息的研究,纺织服饰史学界由于《搜神记》的志怪小说之故重视不够,殊不知志怪小说的故事情节虽怪异,但其纺织服饰方面的描写还是相当有价值的。纺织神话和玄幻纺织物件都是当时纺织生产、生活、心理的夸张表现,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纺织服饰经济
丝绸 2023年12期2023-12-15
- 论《搜神记》神仙形象的形成及价值
与融合的过程,《搜神记》中的神仙形象便处于两者的融合过程之中。《搜神记》中自然神很少,更多的是通过外力成仙的人,神与仙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区分。在《搜神记》记载的神仙当中,有神农、赤松子、炎帝少女、赤将子、宁封子、偓佺、彭祖、师门、葛由、冠先、琴高、陶安公;修道成仙的术士有:焦山老君、鲁少千、八老公、刘根、王乔、蓟子训、汉阴生、常生、左慈、于吉、介琰、徐光、葛玄、吴猛、园客等。战争、灾异、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文学传统,等等,诸多影响使这些神仙形象呈现出
名作欣赏 2023年14期2023-09-28
- 《搜神记》写妖怪,有多神
还魂的故事外,《搜神记》中最常写的便是各类动物化身为人,参与到人间的故事。东晋文学家干宝创作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本刊有售,包邮价50元),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当时的一些琐闻杂记和民间传说,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相传干宝少勤学,博览群书,西晋末年在晋愍帝朝中任佐著作郎。他还曾参与平定永嘉年间由蜀郡人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317年,西晋灭亡,东晋初建,中书监王导上书要求修国史,特推荐干宝负责国史《晋纪》的撰写。干宝后来还被升
新传奇 2023年13期2023-05-30
- 《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搜神记》创作的影响之我见
》的较大影响。《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内容涵盖魏晋志怪小说的大多数特点,可以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该文以《山海经》和《搜神记》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探究《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1 “龙”的形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天族”是龙的化身,拥有对神仙的统治权。虽然龙在现在考证的资料中并非真实存在,仅来自古人对自然的想象,但是龙代表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着超越一切动物精怪的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6期2022-11-27
- 《生经》与《搜神记》平比句比较研究
——《生经》和《搜神记》,对书中的平比句作了较为详尽的统计和分析,尝试探索中古译经与中古中土文献中平比句的异同。王建军等人[10]指出:“平比句是指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在某一程度量值方面彼此相同或十分接近的句子。”本文继续沿用此定义。《生经》《搜神记》是中古时期口语化程度较高的著作。其中,《生经》由西晋竺法护翻译,主要由讲述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集辑而成。《搜神记》由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是一部古代志怪小说集。这两本书口语化程度较高,成书年代相近,是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年2期2022-03-17
- 《搜神记》引书《汉书》辨析*
300072)《搜神记》的成书方式之一是从前人典籍中撷取素材,在《搜神记序》中,干宝曾对此反复强调:“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群言百家,不可胜览”[1]19。据笔者统计,以李剑国《新辑搜神记》为文本依据,343篇故事中,可以确定约177篇来自于《搜神记》之前的59部典籍,其中,被征引最多的是《汉书》,达28篇。《搜神记》引书《汉书》,在征引方式上非常灵活,在征引内容上也体现出规律性。1 《搜神记》引书《汉书》的方式例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8期2022-02-08
- 敦煌本《搜神记》研究综述
料价值。敦煌本《搜神记》与传世版本多有不同,与干宝《搜神记》的关系亦多有争议。在文体、校勘与考证方面,研究者众多,成果丰硕。它的文学意义也得到广泛肯定,但缺乏对其具体内容的研究。我们将对其写本状况及内容做一点补充,并就其相关研究择要做一综述。一、写本状况敦煌本《搜神记》现存8个写本,它们分别是中村不折藏本、P.5545、P.3156、S.3877、P.2656、S.525、P.5588以及S.6022,P.5588与S.6022可缀合。下面依次对上述写本状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31
- 乐史《太平寰宇记》引干宝《搜神记》考论
寰宇记》引干宝《搜神记》考论张保见(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乐史《太平寰宇记》有集志型特点。《搜神记》是干宝的代表性著作。《太平寰宇记》引用《搜神记》题名的有15条,其中一条为误书。《太平寰宇记》引用《续搜神记》3条,“筝笛浦”一条当出自《搜神记》,今本《搜神后记》误收。从《太平寰宇记》引用《搜神记》个案,可以窥知宋以前古人著述,对于资料来源并不重视,改变自乐史始,或受到类书著述模式的影响。《太平寰宇记》引领了后世地方志的走向。《
天中学刊 2021年6期2021-12-21
- 《搜神记》文本辑采来源考辨
300072)《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序言中,干宝反复申说其成书的素材来源:“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1]19。即撷采诸书和源于口耳相传。这两种素材的来源方式颇具代表性,尤其是前者,在其他志怪作品中也较常见,如《博物志》“皆刺取故书,殊乏新异,不能副其名”[2],《述异记》“其书文颇冗杂,大抵剽剟诸小说而成”[3]。对这一成书方式,虽说各家小说史论著作多有论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10
- 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抉隐
修《晋书》取材《搜神记》”说法的发生与接受贞观二十二年,由房玄龄领衔编修的《晋书》撰成,唐太宗御撰“以其书赐皇太子,及新罗使者,各一部”[1](宋)王溥.唐会要.(日本)株式会社中文出版社,1978.(P1091-1092),太宗本人对该书的期许和激赏于此可见。最早对该书提出批评者是著名史家刘知幾,《史通·采撰》明确指出:“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恢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
史志学刊 2021年3期2021-10-22
- 《搜神记》: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它就是干宝的《搜神记》。干宝与《搜神记》干宝,字令升,晋汝南郡新蔡县(今河南新蔡)人。年少时便博览群书,尤其对阴阳术数、易卜占筮等感兴趣。西晋末年,因才能出众,干宝被朝廷任命为佐著作郎,后因平定叛乱有功,封为关内侯。东晋元帝时,经中书监王导的举荐,负责国史的编纂。后因家贫,上书请求做山阴令,又迁始安太守。干宝一生著述颇丰,除《搜神记》之外,还有《晋纪》《春秋左氏义外传》,又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还著录了他的《百志诗》九卷、《干宝集》四卷。不过,这些
月读 2021年6期2021-06-17
- Nominal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Reconsidering the Title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Pu Songling’s Liaozhai zhiyi
ushen ji搜神记,Kuoyi zhi括异志,to name but a handful.There are,of course,exceptions where verbs are non-existent such asHonglou meng红楼梦,literally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orShanhai jing山海经,literally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
翻译界 2020年2期2020-12-17
- 有趣的神话
界状态。焦璐萍 搜神记·一 布面丙烯 60 cm×90 cm 2020 年所以我很想画一些看似高科技又低水平生活的矛盾体来表现“神话”这个主题。我就在考虑,如何在画面中构建一些神像符号、蕴含着生命的细胞图像,让它们与现代生活产生联系和矛盾。所以我在每幅画里组合了一些比较琐碎的神像、植物、生活物品、星球,甚至是网络标签加上几句备注,这种突如其来在画面上的直接阐释看上去或许很荒诞,但图像的错叠正好符合我内心的神话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我只是借用神话的“文本”或
油画艺术 2020年4期2020-11-25
- 我看焦璐萍近期的作品
20 年焦璐萍 搜神记·1 布面丙烯 直径40 cm 2020 年焦璐萍 搜神记·八 布面丙烯 60 cm×90 cm 2020 年焦璐萍 搜神记·2 布面丙烯 直径40 cm 2020 年焦璐萍 搜神记·九 布面丙烯 60 cm×90 cm 2020 年焦璐萍艺术简介1985年生,2014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2020 年,作品《乌鲁木齐的星期天》参加“第四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收藏于雁儿湾当代美术馆;201
油画艺术 2020年4期2020-11-25
- 制造《搜神记》
现了久已失传的《搜神记》。东晋干宝所作之《搜神记》,于南宋之际已罕见流传。南宋收书极多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不见收。元末陶宗仪编《说郛》,也未曾见到《搜神记》,只从《类说》转引三条。可见《搜神记》在宋元间已经散佚,周中孚、余嘉锡等前贤以为南宋时就已不传,大抵是不错的。这本自南宋时代就已经亡佚的《搜神记》,今日竟在胡应麟的藏书中重见天日,自然引起了姚叔祥的关注。作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藏书家,胡应麟藏书“合之为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读书 2020年6期2020-06-11
- 《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
430079)《搜神记》被视为古代小说史上的典范作品。洄溯中国知识统序的建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书归于小说的范畴之内,并非天然的、原生的,而是历时性、过程性的,是在中国知识体系建构、调整的进程中逐步确认的。公元4世纪,《搜神记》成书,之后的千余年间,它在知识谱系的构架内稳步挪移。隋唐之时,《搜神记》跻身进入四部分类法,被置于史部杂传类。宋代,《搜神记》与《列异传》等其他文本共同迁移至子部小说类,重置了这套知识类目的构型规律、内在间架和典型范例。19世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7
- 论《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
550025)《搜神记》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代表作,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离奇荒诞、曲折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且其价值一向被认为是在当代志怪书之上。整部著作共有大小故事464个,涉及到的形象有神仙鬼怪、普通大众,也不乏王侯名臣、巫师道士。故事所记多为常人难以理解或平常现象无法解释的神灵怪异之事,却展示了人民高度自由和解放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也有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内容大多精炼简约,情节简单,又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后世对《搜神记》的研究已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3
- 《搜神记》中的民间叙事研究
俗,等等。一、《搜神记》与民间叙事的关系《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记录了许多神奇怪异之事,其中有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这一类作品是全书的精华,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干宝在《搜神记》的序中写道:“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如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20-01-14
- 请罗贯中吃饭 苍蝇馆子足矣
然是《后汉书》《搜神记》之类的书里就有的,但那些书里的鲈鱼,有三尺来长,很可能是花鲈,也就是现在菜市场里常见的“海鲈鱼”。《三国演义》却改成了明清时更推崇的四鳃鲈。相应地,《搜神记》里曹操吃的是生鱼片,《三国演义》就改成了炖汤(烹)。虽然,按照今天的标准看,《三国演义》的写法未必更刺激食欲,但却是罗贯中老师在写吃时难得流露出的创作欲。既然罗老师心思通常不在吃上,那么请他去高档饭店还是下苍蝇馆子,可能没啥区别,只坐下来聊天就好,他大约也不会挑剔。但如果再摆上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12期2019-12-16
- 经济发展推动哪吒装备
是从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中嫁接而来。自元代到明代,民间神谱中影响最大的是三种:《搜神广记》 (元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明代)、《增补搜神记》 (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是当时民间各种传说的综合版,难免受三教合流的大氛围影响。在明代,哪吒还有一大变化,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装备空前提升。在唐代,哪吒用的是金刚棒和戟;在元雜剧中,哪吒已拥有多种武器,但主要靠绣球取胜。到了明代,哪吒的主兵器成了“紫焰蛇矛火尖枪”,而枪是明骑兵的标配
读书文摘 2019年11期2019-11-18
- 《搜神记》和鄂伦春民间故事比较
志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和鄂伦春民间故事在情节片段、题材主题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在异闻记录、预示题材方面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即便是同一题材也展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可以通过两种文本作品的对比判定《搜神记》的文体性质。[关 键 词] 《搜神记》;鄂伦春民间故事;相同点;不同点[中图分类号] I27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80-04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2019-10-09
- 浅析《搜神记》中的“蛇”意象
有极大的比重。《搜神记》作为一本民间小说集,其中出现了大量动物的古怪之事,关于蛇的故事居首位。本文将以《搜神记》为例,对这些故事进行分类解读,探究其意义发展的根源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关键词:《搜神记》;蛇;意象作者简介:观梦雨(1999.5-),女,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文学;指导教师:魏珊(1978.11-),硕士,副教授。[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2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2019-09-17
- 《搜神记》,为你开启一段奇幻之旅
异非常之事”的《搜神记》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小说。六朝志怪小说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上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3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代表,当之无愧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搜神记》作为魏晋时期新文学的一支奇葩,其背后的时代背景俨然是孕育它的一方沃土。魏晋前后,由于治乱交替频密,社会秩序很不稳定,再加
金桥 2019年5期2019-09-10
- 论谶纬对《搜神记》的影响
供了丰富素材。《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其受到谶纬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学界对此问题的论述却相当薄弱。20世纪,仅有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等极少著作略微提及此问题。马德禹《谶纬思想源流及其在〈搜神记〉中的体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主要探讨谶纬思想源流,论述小说中记录的朝代更替之事。孙蓉蓉《谶纬与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之卷)论到谶谣、感生、符瑞、灾异等在《搜神记》中均有表现。罗玲玉《〈搜神记〉中的阴阳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7
- 一字之师
觉得于宝的那本《搜神记》写得非常好。我从小就读,里面讲述了很多奇怪的故事……”杨万里一边讲一边兴奋,这时外面走进来一个仆人。“发生了什么事?”杨万里问道。仆人说:“刚才听到主人提到《搜神记》这本书……”杨万里又问:“你也想听这里面的鬼故事?好,那你就坐下来一起听吧。”于是,杨万里又神采激昂地讲起来,一直讲到天黑为止。客人见状,起身打算告辞。仆人却站起身来,恭敬地对主人说:“刚才我想对你说,《搜神记》这本书是干宝写的,不是于宝写的!”杨万里一听,愣了一下。“
人生十六七 2018年16期2018-11-14
- 分析《搜神记》中动物精怪的形象特征
动物精怪形象在《搜神记》中占有相当比例,本文拟对《搜神记》中出现的动物精怪的主要形象特征进行分析。一、变形能力在《搜神记》的动物精怪故事中,变形能力作为其重要的形象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一物变为他物《搜神记》中有的动物精怪在变形时,具有从一物变为他物的能力。1.由一物变形为其他物种例如在《张氏传钩》中,鸠飞入张氏怀中之后变为“金钩”;《张颢得金印》中则是发生了两次变形,先是喜鹊飞入繁市之后化为圆石,而后打开圆石,竟然又有一枚金印。《宋大贤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2018-07-23
- 一字之师
觉得于宝的那本《搜神记》写得非常好。我从小就读,里面讲述了很多奇怪的故事……”杨万里一边讲一边兴奋,这时外面走进来一个仆人。“发生了什么事?”杨万里问道。仆人说:“刚才听到主人提到《搜神记》这本书……”杨万里又问:“你也想听这里面的鬼故事?好,那你就坐下来一起听吧。”于是,杨万里又神采激昂地讲起来,一直讲到天黑为止。客人见状,起身打算告辞。仆人却站起身来,恭敬地对主人说:“刚才我想对你说,《搜神记》这本书是干宝写的,不是于宝写的!”杨万里一听,愣了一下。“
人生十六七 2018年6期2018-07-03
- 从《搜神记》的归类看古代目录学的小说观
子部小说类,而《搜神记》则被归入史部杂传类。内容真实的《世说新语》被归入小说,而荒诞不经的《搜神记》被归入历史,对这一似乎不合情理的归类,陆续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仔细阅读他们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其研究标准无一例外都是文学类小说观,而用现今的文学类小说观来评价古代的目录学小说,总觉得其研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一、《隋书·经籍志》对两者的归类《隋书·经籍志》对史部杂传和子部小说的论述有很明显的区别,杂传为: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是以穷居侧陋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3-03
- 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
余思源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余思源干宝是我国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当代关于干宝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深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干宝生平籍贯研究,《搜神记》研究,干宝著述及其思想研究。干宝 《搜神记》 研究综述一、干宝生平籍贯简介干宝,(286?—336),字令升,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祖父干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2017-11-25
- 한국 화담이야기 중국 원류 고찰*
기는 『수신기(搜神记)』 권18을 비롯해서 몇 가지 판본이(8)있는데 줄거리는 대동소이하다 .재능이 뛰어난 여우 한마리가 사람으로 변신해 사회적 지위가 높은주인공 장화 앞에 나타나 재능을 자랑하다가장화에게 의심을 받아 결국 처참하게 죽음을당한다 .세 판본의 이야기는 줄거리가 비슷할뿐만 아니라 인물구성이나 요물을 원래 모습으로 소환시키는 도구가 일치하다.판본 간에는 두 가지 차이점이 있다.첫째 ,나쁜 짓을 하는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7年4期2017-10-20
- 《搜神记》与《搜神后记》
有两部:干宝的《搜神记》与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书名中的“神”乃是非理性存在的一个代表,二书中固然有神,而更多的是仙、鬼和精怪。这四类非人分子在中国人头脑里一向颇为活跃,至今尚远未绝迹。一干宝(字令升,?~336)是晋代最重要的小说家,而他的主要身份却是史学家,著有西晋五十三年的编年史《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甚为当时所称”。又有经、史、子等方面的著作二十余种,均大抵散佚;干宝本来并不信鬼神,后来遇到几件怪事,一变而为笃信,并花多年时间以史家之笔大写
书屋 2017年9期2017-09-27
- 《搜神记》的主要版本流传及研究概览
张薇薇《搜神记》的主要版本流传及研究概览张薇薇*(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2 )关于《搜神记》,尤其是其中的敦煌本,我们之前从语法和词汇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除了敦煌本,世间流传的还有干宝本和稗海本。三种版本之间的关系,是否杂糅互错,如何流传,以及前人的研究情况,并没有进行专门的阐述。文章从版本流传等方面,着重分析题名为《搜神记》的这几个主要版本从何而来,怎样发展,前人的研究值得借鉴和思考之处。搜神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4-15
- 《搜神记》中跨越死生界限的文学形象分析
许海月《搜神记》中跨越死生界限的文学形象分析许海月在干宝的《搜神记》中有许多跨越死生界限的文学形象,这些人物不同寻常的经历大致可分为“还阳”和“入冥”两类。作者在这些跨越生与死的人物身上,往往寄托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使得他们的传奇故事表现出一股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抗精神。这类文学形象的广泛传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尤其表现在对民间传统信仰的继承和渗透,除此之外,《搜神记》中的这类人物也成为唐传奇和明清小说中许多主人公的原型,可以说是树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2017-03-28
- 壮族《七仙妹》与《搜神记》中之《毛衣女》故事的比较
——兼谈壮族《七仙妹》故事的学术价值
七仙妹》与干宝《搜神记》中记载的《毛衣女》故事同属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今笔者将通过比较两者之异同,揭示壮族“天鹅处女型”故事《七仙妹》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一、壮族《七仙妹》与《搜神记》中《毛衣女》故事的内容介绍为了便于在下文中展开壮族《七仙妹》与《搜神记》中《毛衣女》故事的比较,笔者将在本节中向大家介绍两则故事的基本内容。《七仙妹》故事采录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新县,讲述人农高荣,搜集者农盛业,两人都是壮族群众。该故事讲:一个孤儿某天于月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09
- 《搜神记》中婚恋故事的社会文化解读
361021)《搜神记》中婚恋故事的社会文化解读徐晓元(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婚恋故事格外引人关注。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心态,也有干宝主观创作意图的呈现。以《搜神记》中的婚恋故事为考察中心,对其中女性、男性形象作深入解读,对干宝的创作意旨深入发掘,可以从新的视角更接近真实地认知魏晋时代的人间百态、社会风尚与思想观念。《搜神记》;婚恋故事;干宝;社会文化据李剑国先生的考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2-23
- “网红”,红得没防备거침없이 잘 나가는 ‘왕홍(网红)’
4일,‘수신기(搜神記)’의 녹음 현장에서, 사회자 펑탕(馮唐)이 인터넷에서‘이마오뿌바다쓰’로 불리는 베이즈청(貝志城)과 왕홍이 팬을 많이 끌어들이는 비결에 대해서 뜨겁게 토론하고 있었다.2月24日,在《搜神记》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冯唐与“网红”“一毛不拔大师”贝志城现场PK,曝网红吸粉成功秘诀。성공의 뒤에 담겨있는문화적 수요미디어에서 왕홍들을 다룰때는 거의 대부분 비판적인시각을 취하는 경우가 많다.왕홍들에 대한 비하와
金桥 2016年4期2016-10-14
- 《搜神记》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学价值
250014]《搜神记》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学价值⊙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250014]节日文化是传统风俗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内容。伴随着节日而产生的风俗文化事项也是异彩纷呈、多姿多彩的。《搜神记》中记载的节日习俗深刻反映了两汉魏晋时期的社会风俗状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学价值。干宝 《搜神记》 魏晋节日习俗文化《搜神记》所载两汉魏晋时期的节日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独特的社会风俗状况。由此,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2016-07-16
- 《搜神记》节日习俗描写
250014]《搜神记》节日习俗描写⊙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250014]我国的岁时节令发展到魏晋时期,很多的节日习俗于此时逐渐形成并趋向稳定。这一时期的节日习俗,不仅见于地理志等史学典籍著录,也可于《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中寻见蛛丝马迹。对《搜神记》中的节日文化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可以窥见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节日习俗的内容与特点,以更好地把握古代岁时节令的发展脉络,而且还可以深入研究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内容。干宝 《搜神记》 魏晋节日习俗我国的岁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2016-07-16
- 《搜神记》饮食描写的文学价值
250014]《搜神记》饮食描写的文学价值⊙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250014]饮食描写作为日常生活描写的重要一环,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干宝在《搜神记》的创作中,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饮食描写,从而拉近了人与神仙鬼怪之间的距离,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干宝 《搜神记》 饮食人物情节《搜神记》是一部搜罗和记载各种神仙鬼怪故事的书籍。作者干宝,以良史之才,精心为神仙鬼怪立传,在当时就被名士刘称为“鬼之董狐”。干宝在记载这些神仙鬼怪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2016-07-16
- 《搜神记》:志怪小说之鼻祖
【书籍简介】《搜神记》是一部记录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怪灵异故事的小说集,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全书原有三十卷,晋朝之后多有遗失,今天我们看见的内容为明朝人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增益而成,共二十卷,有大小故事四百多篇,其中的名篇有《三王墓》《弦超》《宋定伯捉鬼》等。【关于作者】干宝,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出身于官宦家庭,自小博览群书,一生著述颇丰。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这为撰写《搜神记》奠定了
学苑创造·B版 2015年12期2016-06-23
- 论《搜神记》的生死形态转化
1331)论《搜神记》的生死形态转化莫 芸(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搜神记》披着“志怪”的外衣,对现实人生的生死问题给予关注,描述了人死后的三种主要情形,即人死成神、人死复生、人死为鬼,并通过描述人、神、鬼三种形态的转化,突破生死之间的界限,凸显“人”的勾连作用,体现了作为史官的作者干宝对现实人生的“人性”关怀。《搜神记》;生死形态;转化;人性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人们的生死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而人的生死伴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30
- 《搜神记》中“义”型文化探析
30299)《搜神记》中“义”型文化探析黄正娇*(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搜神记》作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明珠,蕴含了丰富的“义”型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忠义、信义、孝义、仁义等方面。搜神记;忠义;信义;孝义;仁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言:“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倡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1]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盛行。而干宝的《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7
- 敦煌本《搜神记》三种复音词初探
037)敦煌本《搜神记》三种复音词初探张薇薇*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敦煌本《搜神记》出自敦煌石室,未经后人改动,语料价值很高。文章从语法角度切入,对文本中出现的联合式、补充式和附加式三种复音词情况作一整理、分析和说明。敦煌本;《搜神记》;复音词;联合式;补充式;附加式《搜神记》原本三十卷,为东晋史学家干宝所撰。现在可看到的题名为《搜神记》的主要有三种本子,即二十卷本、八卷本(或称《稗海》本)和敦煌本(1)(或称句道兴本,仅有一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4-18
- 神仙也怕权贵
/谢丽成电视剧《搜神记》剧照东汉时,在袁绍控制的河北地盘上,出现了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叫度朔君,起码有三千岁,他谙熟儒家经典,学问很大,所结交的也是各路神仙,连南海君这样知名度很高的神仙都和他称兄道弟。当地人敬重度朔君,为他建了庙。度朔君也是有求必应,竭尽所能为百姓解忧,所以庙里的香火很盛。但是,当这个神仙遇到权贵曹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据说,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路过度朔君这儿,向他讨借些盘缠。虽口说是讨借,估计也没打算还。度朔君心疼钱,不想给他。曹操恼了,
神州民俗 2015年9期2015-03-17
- 《搜神记》方言词研究
1756)1 《搜神记》版本的流传《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原书共三十卷,但是至五代或宋代已亡佚。现存《搜神记》有二十卷本和八卷本,今人汪绍楹为二十卷本《搜神记》做了详细的校注,对其中的464条材料一一核对,并搜索出被胡震亨遗漏的34条佚文。王国良说:“由于运用的方法正确,汪氏本人又做过《太平广记》、《艺文类聚》等大部头类书的点校工作,相关资料甚为熟悉。因而,整个研究成果也就更为可观。”汪绍楹校注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年3期2015-01-05
- 论干宝的精神向度
——基于《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比较分析
0079)干宝《搜神记》与刘义庆《世说新语》分别被后人目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干宝后,人们对《搜神记》的评价除刘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外,还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搜神记》被编选甚多,其续作、仿作也多,被戏曲、诗文取材或用于典故者更多。干宝主要以《搜神记》留名,总体看来后人对干宝的欣赏是偏重于其故事记叙才能。从历代对《世说新语》的评价看,大多认为其体现了魏晋名士风流,仅举一例: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谓:“读其语言
华中学术 2014年1期2014-08-09
- 中古文学研究
神向度——基于〈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比较分析》,通过两部小说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探讨《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精神向度,研究者换了一种审视角度,时能见人所不能见;安敏的《初唐经史“制作”的文献学考察》,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初唐经史,古人认为经史为文学之“源”,引文为探本溯源的工作;赵目珍的《〈主客图〉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述一部诗论著作在后世的接受与传播。三文论域不同,作者视角各异,但每篇文章都从原始文献入手,它们不仅时有新见,而且都能言之有理。(
华中学术 2014年1期2014-04-07
- 《搜神记》侠客形象论
006)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地位。该书大约在宋代就已经散佚,现今所传,是明代胡应麟的辑录本。该本20卷共464则正文故事和34则佚文故事,今以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最为流行。小说“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①(晋)干宝:《搜神记序》,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以下只注序号及篇名。的故事,以神灵精怪为主要表现对象,干宝也因此博得“鬼之董狐”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二《干宝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1
- 《搜神记》中的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黄利芳《搜神记》中的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黄利芳《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其中所记录的鬼神巫术故事十分引人注目。蛇意象在《搜神记》的各类动物意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蛇类故事的大量出现,是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当时社会思想发展的有力证明。《搜神记》 蛇意象 神性 人性东晋干宝编撰的《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晋书》中称干宝“性好阴阳之术,留思京房、夏侯胜等”。干宝创作《搜神记》的原因即其中所提到的“发明神道之不巫”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1期2013-12-12
- 论《搜神记》中的鬼神与“神道”
401331)《搜神记》为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原本已散失,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二十卷。《搜神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1](序),虚实相混,精彩纷呈,传统将其归到志怪小说类。20世纪以来,不少研究者从民俗学、宗教观、人文精神等方面对《搜神记》进行解读。[2]其实,干宝自谓撰《搜神记》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1](序),也即阐发并证明“神道”并非虚妄。因而一部《搜神记》,就是用人的道德观对鬼神道德的诠释。一、《搜神记》中的鬼神何谓鬼?《说文解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4-02
- 《搜神记》校释札记——《搜神记》语言研究系列之五
5003)干宝《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原书已经散佚,现存的二十卷本是明人纂辑各书引用内容,再加别的志怪书而成,所以鲁迅说它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不过,现存的二十卷本多数条目仍然出自干宝原书,因而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一定语料价值[1]。只是距今已久,书中有一些词语意义不易明确;有些词语虽然常见,其意义又不见于辞书,或是辞书释义不准确;而且汪绍楹先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古小说钩沉》点校补正
[3]371又《搜神记》卷十二:“鸟亦知人不见,便鸣唤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9]154可证。6.晋明帝为太子时,闻元帝沐,上启云:“臣绍言:伏蒙吉日沐头,老寿多宜,谨拜贺表。”答云:“春正月沐头,至今大垢臭,故力沐耳。得启知汝孝爱,当如今言,父子享禄长生也。”又启云:“沐伏久劳极,不审尊体何如?”答云:“去垢甚佳,劳不极也。”(同上)[3]75谨按:“极”在汉魏六朝时常表“疲劳”义,此例中“劳极”实为同义连用,“极”即“劳”义,《钩沉》中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8-15
- 干宝《搜神记》的价值和意义
值得称道的则是《搜神记》。据《晋书·干宝传》记载,干宝撰写《搜神记》的缘由颇有些传奇色彩:因为尝感于其父婢死而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乃撰此书。客观地看,干宝撰写《搜神记》,其实是和他的经历学识见闻有关。干宝是个兴趣广泛之人,不仅读书甚多,而且阅历也很丰富,博闻强记,对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古今中外的许多轶闻趣事都颇加留意,并能给予思考,又特别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干宝撰写的《搜神记》,记述了从上古到汉晋时期的
文史杂志 2009年4期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