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
- “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展专业属于“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交叉领域,是培育“三农”领域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学者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杨尚钊等[1]从转变教学管理人员观念、提高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凝练课程体系特色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谭智勇等[2]、姚学林等[3]对农学概论、农村社会学等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曾芳芳[4]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以培养应用型“三农”工作者为目标,重点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孟志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22期2024-01-20
-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探索
鹏摘 要:在新农科背景下,如何挖掘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到课程教学中是实现培养新型人才之立德樹人的关键。文章以“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为例,围绕大国“三农”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历史责任和使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使命感和责任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挖掘了该课程的思政案例,并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扩充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等举措驱动该课程思政改革,以期为培养有正确价值观的三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6期2024-01-15
- “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
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以前的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范式都需要做相应的变革。“新农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这些新兴技术基本上都是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即首先对实际问题提炼和抽象,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借助计算机编程得出结论,最终反馈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新农科”要求面向新农业,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理、农工、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3-12-25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类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借鉴。关键词:新农科;植物保护;专业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革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5-0189-04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ies lies in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
高教学刊 2023年35期2023-12-11
- 基于“新农科”的动物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初探
点,提出了加快新农科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2019年6月,在教育部新农科建设组主办的会议上,全国五十多所涉农高校共同发出了“安吉共识”,为新农科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思路。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相关高校又提出了“北大仓行动”。2019年底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召开,推动了高校新农科建设落地生根,发芽开花[1]。在新农科建设体系中,动物科学类相关专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探索课程体系建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2023-12-02
- “新农科” 背景下涉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重要基地,应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涉及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涉农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涉农专业教师能将思政教育理论有机地融入于农学专业授课之中,但 “重在融合,也难在融合,这需要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不断挖掘农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传授给学生,这也是专业课教师要面对和承担的一项重要责任”[2]。新农科背景下推进涉农专业 “课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2023-11-07
-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 年,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正式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会议提出了新农科建设的共识、任务、目标和责任,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和新农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1]。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学校立足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探索改革卓越种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思政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三农情怀,业务素质过硬的种业创新人才,是助力我国种业振兴,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2]。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
科教导刊 2023年25期2023-11-05
-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念,该文在探讨新农科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涵,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途径,创建多元考核方式等策略,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提升课程质量的同时,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并行,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新农科;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0-
高教学刊 2023年30期2023-11-05
-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5 结语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势在必行。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润物无声”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内容与方法中。潜移默化的走进学生的“心尖”,流进学生的情感血脉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形成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的浓厚情怀,有利于“新农科”人才的培养。
猪业科学 2023年10期2023-11-03
-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苗圃学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永华摘 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应依托园林苗圃学课程特点,加快推进实践教学与苗木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农林人才。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开设的园林苗圃学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从实践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新农科专业人才,并为新时期园林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科;园林苗圃学;实践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自2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9期2023-10-27
-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部启动实施了“新农科”建设计划,“新农科”建设的重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与提升现有涉农专业,适应新产业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新农科”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高质量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生物化学”作为农科类高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创新型卓越农林新人才的基本单元,在本科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验
科教导刊 2023年23期2023-10-14
- 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广西大学为例
件,首次提出“新农科”的教育概念。同时国家层面战略性地提出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1-2]“新农科”是相对传统农科而言,基于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农科教育体系改革要求。“新农科”的“新”,新在“农”,也新在“科”。[3]一是对传统学科的改造,“新农科”专业的设置是对传统农科专业设置的彻底改造,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学科。二是“新农科”要服务新产
教书育人 2023年12期2023-10-08
- 地方涉农院校“新农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辽东学院农学院为例
教育需要探索“新农科”建设。随着当今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变化,社会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有了一定的转变。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充分发挥作用,顺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发展的趋势,加快培养新型农业人才。1 “新农科”建设目标2019 年 9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为新时代涉农高校指明了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新农科”建设方向,赋予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6期2023-09-27
- 新农科视域下农类职业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实践与思考
袁海胜关键词:新农科;农类职业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面向新农科建设与落实“耕读教育”,涉农高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8期2023-09-19
- 新农科视域下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征与发展,剖析新农科背景下劳动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下增强价值引领、重视劳动实践与激发创新创造等措施。关键词:新农科;劳动教育;改革措施;人才培养;劳动教育意识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5-0078-05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高教学刊 2023年25期2023-09-06
- 新农科通识课程教学理念与建设路径
色发展新时代,新农科通识教育是建设农业强国、培养“三农”人才的关键。本文以“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课程为例,探究新农科通识课程教学理念与建设路径。课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以“融合、创新、发展”为课程理念,设计了“遵从自然、利用资源、创新技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五大主题教学内容,创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Transdisciplinary)—线上线下多场景联合(E-platforms)—朋辈教学体系支撑(Assistants)—“教师—朋辈—学生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7期2023-09-03
- “融合式、多元化”蔬菜育种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要]文章以“新农科”建设的八个举措为指导,以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园艺专业蔬菜育种学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构建并实施“融合式、多元化”教学体系。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科研项目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实验教学多元化的蔬菜育种学教学新体系。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新农科人才,全面提升园艺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关键词]新农科;蔬菜育种学;
大学教育 2023年10期2023-08-27
-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化学保护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张金林摘要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涉农相关的实验课程进行深入改革。植物化学保护实验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探索性、综合性,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以及课堂教学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从优化实验内容设计、融入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知识的认知深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1期2023-08-05
- 新农科背景下实践育人的价值、困境与出路
建奎摘 要: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当前,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着系统不强、协同性不足、广度和深度不够及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等困境。西南大学通过系统构建新农科背景下“五维三核”实践育人体系,即将“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国际化育人”三个核心育人理念有机融入“三农认知实践”“课程实习实践”“专业实习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特色活动实践”五个维度的实践环节,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农科时代新人,为涉农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
高教学刊 2023年21期2023-08-03
-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李国江摘要 新农科建设对涉农高校实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模式为视角,以畜牧兽医类人才就业基地的基本作用、校企合作模式为出发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中心,提出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畜牧兽医类人才的多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开展订单培养、专业共建、校企互动、顶岗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一体、两翼、三模式、四结合”的研究成果。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0期2023-07-29
- 新农科背景下食用菌栽培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黄秋茹摘要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国家农林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完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食用菌栽培作为现代农林技术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课程的改革优化,对适应新农科背景下的新三农人才队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食用菌栽培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旨在推进食用菌栽培课程的革新建设,为培养更多的食用菌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关键词 新农科;食用菌栽培;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 Q93-4;G6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0期2023-07-29
- 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综述
农业人才是响应新农科发展的需要,各地区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发挥地域优势和农业高校的教学优势为农村注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针对当前存在的新型农业人才供给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政府投入、地域特点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增加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信心,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研究提供思路。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高校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2-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2023-07-24
- 新农科背景下新专业建设的思考
摘 要] 通过新农科的发展过程、新农科的内涵和新农科引导性专业的设置介绍了新农科建设的背景,提出了新农科新建专业的五点建设思路,即加强新专业论证、加强新专业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加强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新专业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并指出通过明确绩效考核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精心设计考核评价内容、重视考核结果的应用来加强专业绩效考核与评价,促进新农科新建专业的内涵建设,从而加快农林人才的培养,提升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词] 新农科;新建专业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2期2023-07-12
- 新时代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校农业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学位硕士是高校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主要从招生就业、毕业生对专业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认可度、毕业生能力评价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科;专业学位;林业硕士;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S-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2023-07-06
-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南楠摘要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四大使命”,结合分子生物学前沿性强的特点,本文对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教学考核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体系。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企业,锻炼了其生产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关键词 新农科;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7期2023-07-06
-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俊摘 要:“新农科”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新农科”背景下培育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园艺设施是现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设施园艺学”课程的特点及现状,指出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新农科”对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的新要求。针对现存问题及要求提出了在新农科背景下“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程思政”意识建构、教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4期2023-07-04
- 农林类专业土壤与肥料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学模式改革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以山东农业大学土壤与肥料学课程教学为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改进、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土壤肥料学课程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及新农科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必要支撑。关键词:教学改革;土壤与肥料学;实践;混合式教学;新农科中图分类号:G642
高教学刊 2023年15期2023-06-14
-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茶园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习;教学改革;新农科;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143-04Abstract: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has raise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
高教学刊 2023年17期2023-06-11
-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
周伟摘要: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指出了传统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不足,以 期从培养爱农情怀、改良课程体系、转变课堂模式、实施多元化考核和建立健全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革新,构建新型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目前农业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关键词:新农科;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2018年,新农科的概念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这成为指导高等农业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2期2023-06-05
-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路径探究
养高层次创新型新农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农科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新农科;提升路径一、引言农科大学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农科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农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厚植他们的专业情怀是提高农科大学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全面掌握专业认同感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对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二、新农科背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1期2023-06-05
-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心要素。如何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农学类专业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高等院校提供思路借鉴。[关键词]新农科;农学;专业课;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1-0040
大学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探索
要]为了适应新农科背景下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强省属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根据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情况,对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优化,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强化基础课、提前学习专业课、增强专业认同感和引导学生个性成才等特色。[关键词]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培养[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
大学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新农科视域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改革创新项目“新农科视域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编号:J20221454)、2020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互联网+教育专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在线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研究”(编号:HLW-20170)阶段性成果摘要:以《农业创业实训》课程为例,基于新农科视域,全面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线上自学+基地直播+线下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教学设计与做法:(一)应用B+Cloud创业基
西部学刊 2023年10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工科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设;课程评价;新农科;新工科1引言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培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既是学生开展实践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又是提高学生个人专业素养水平的根本途径[1]。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基于新工科理念,聚焦目前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重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系统能力[2]。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总结学院课程建设现状,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进行构建[3]。课程建设应突破传统体系中对学生终结性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将碎片化评价整合为系统化评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5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要]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培养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的人才需求,面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植物营养学”课程开展全方位的教学创新探索。形成了以植物营养发展史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励志教育为辅线的课程思政;重塑知识架构,形成以植物营养基本原理为核心,应用和探究结合的模块,注重理论和实践、前沿和经典、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从科学高度、知识宽度、思维深度、应用广度方面全方位深化教学内容;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2期2023-05-30
-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
大学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
李淑梅摘 要: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种子生产学课程为例,从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提升种子生产学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从而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新农科;课程思政;种子生产学;实践探索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2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HACCP管理体系构建与探索
究调查、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动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确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隐患,从实验动物、实验生物材料、实验设备、实验废弃物、实验人员5个关键控制点进行研究,制订HACCP计划,探索创建与时俱进的动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技术体系,旨在提高农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助推动物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也为同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科;实验室;动物医学;生物安全;HACCP管理体系新农科建设赋予农业院校新的历史使命,也给农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2期2023-05-30
-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问题,对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分析,探讨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适应目前行业变化的创新型人才。关键词 新农科;农学;种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7-0265-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62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Seed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7期2023-05-19
-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改革措施
爱萍摘要 在“新农科”背景下进行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符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将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关键词 新农科;土壤肥料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S158-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4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4期2023-05-18
-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苗圃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程思政在新时期新农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园林苗圃学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连接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间具有重要桥梁作用,其课程内容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优化课程内容和考评体系,探索园林苗圃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关键词 园林苗圃学;新农科;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4-0159-05国家新农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4期2023-05-18
-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增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国家提出“新农科”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自我保障,更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足,同时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的农学专业大学生,通过他们带领美丽乡村的建设,从根本上保证绿水青山,生态可持续发展,也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中国特色方案”[3]。但是囿于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农学专业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上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2期2023-04-15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训练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八个方面推出“新农科”建设举措,并发布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培养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这一战略背景下要求青年一代更要发挥青年人的创造力,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实践更好结合起来,立足地域实际,做出地域特色,利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为全面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总书记激励我们应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1期2023-04-07
- “新农科”视域下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以“RNA转录后加工”一节为例
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现有的涉农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各涉农高校根据“新农科”的发展方向,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生物化学是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的一门科学。它是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水产养殖等多个涉农专业的基础必修课[1,2],在本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心法则”是全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通常是指遗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7
- 新农科背景下工科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设;课程评价;新农科;新工科1引言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培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既是学生开展实践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又是提高学生个人专业素养水平的根本途径[1]。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基于新工科理念,聚焦目前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重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系统能力[2]。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总结学院课程建设现状,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进行构建[3]。课程建设应突破传统体系中对学生终结性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将碎片化评价整合为系统化评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3年5期2023-03-22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何莉摘要: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涉农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存在培养模式适应性低、培养过程实践性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等窘境。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新农科建设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对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从培育知农爱农型人才、优化培养方案、深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路径。关键词:新农科;乡村振兴;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2023-01-09
- “新农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产科教”融合、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新农科”建设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新农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工具,需要充足的涉农环保专业人才储备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保障。环境类专业在新农科背景下如何优化专业人才培养功能,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和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2023-01-02
- “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探索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专家开始关注“新农科”概念,“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19年6月28日,《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明确指出,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2]。这极大地鼓舞了高等农林院校的全体师生,也为高等农林院校的“新农科”建设提供了思想遵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1期2022-12-30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①
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2]. “新农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加快培养高层次、 高水平和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2]. 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 目的也是在数理化等理工类基础学科里培养一批有志向、 肯钻研、 感兴趣的优秀创新学子,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培养出更多解决未来“卡脖子”技术的人才.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新时代、 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 例如, 创新性地发展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25
-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用”[1]。“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提出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农业专业,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2]。“新农科”建设的提出为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适配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在新农科视域下,人才培养的知识范畴将纳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神经和认知科学以及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的知识,培养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才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1期2022-12-18
-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加快推进三级专业认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这个核心,做好各项工作。”这次会议也首次提出了“新农科建设”一词,为未来农科院校及专业发展提供了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新农科”是指对现有的高校农科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更加倾向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等新类型,建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模式[2]。吴司长同时还指出,我们要打造成“两金一高”的标准,即要建立金专、金课及高地,构建农林教
畜禽业 2022年3期2022-12-07
- 聚焦“新农科”,探索优势特色骨干学科建设
——以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为例
协同化。目前,新农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让农理、农工、农文、农艺的融合更加紧密,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强农兴农的根本任务[1]。所以,高校新农科建设要找准定位,实现应用型办学宗旨,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注重“第二课堂”的创新利用,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为强农兴农培养更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一、准确定位探索研究应用型办学,促进新农科转型发展要办好一所高校,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才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和
黑龙江粮食 2022年2期2022-11-25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重要的作用。“新农科”建设的大力推进,对实践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建设也需协同推进。[3-5]改革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和不足,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不仅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是推动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和实践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本研究针对高校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
教育观察 2022年28期2022-11-24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院校如何应对“新农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引人深思。“新农科”建设的提出,一方面为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指明当前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着不能契合国家战略、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等不足。一、“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价值(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建设的发展使命农林院校是为国家农林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国家“三农”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新农科”建设的新背景下,农林院
商业经济 2022年5期2022-11-14
- 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
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提出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之后的“北大仓行动”提出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行动方案,“北京指南”明确了“新农科”建设的实践方案。“新农科”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农业科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农科专业的转型跨越式发展,旨在为国家培养真正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事业后备人才。“新农科”建设为涉农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机遇,以此为契机,结合农业科学各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特色,各涉农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2022-10-15
-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路径探析
言,首次提出“新农科”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回信给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秘书长、校长和专家代表时,指出了“新农科”建设方向应是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等,由此“双创”教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千万,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1 世纪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必须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的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9期2022-09-28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卓越班有机化学(英文)课程内涵新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的新形势下,“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需要基础课教学为推进农林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求做出更大贡献[8]。2021年底,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共同确定推介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支持建设196个涉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快培养急需紧缺涉农专业人才。面临上述人才培养挑战,有机化学教育教学就需要在解决以往教与学多方残留核心问
大学化学 2022年8期2022-09-05
- “新农科”背景下林业院校植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要教学环节。“新农科”是高等农林教育适应全球变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高等农林教育的新形势下,“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林现代化的人才需求作出更大贡献[4]。在“新农科”背景下,现有的植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多年以来变化不大,开设的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低,缺乏信息化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实验流于形式,缺乏自学能力,停留于教师
大学化学 2022年8期2022-09-05
- “新农科”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教学改革设计实践
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全国农林院校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指明了方向[1]。同时,教育部也特别强调了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农科建设[2]。因此,为进一步响应新时代国家的战略布局与需求,高等农林院校教育亟需集合基础学科教学与科研资源,以推动学科战略布局。其中,化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更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需求,唯有在“新农科”背景下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提高农林高等院校特色化学学科的吸引力,促进化学
大学化学 2022年8期2022-09-05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分析化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从此拉开了中国“新农科”建设的序幕,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主动对接正在全球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主动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1]。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建设融会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是“新农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主干课程
大学化学 2022年8期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