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蓉 张明琪
摘 要:培养农业人才是响应新农科发展的需要,各地区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发挥地域优势和农业高校的教学优势为农村注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针对当前存在的新型农业人才供给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政府投入、地域特点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增加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信心,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2-0103-03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型农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而农林高校是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源头。2019年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农业人才培养正逢际遇“新农科”建设和“农业人才缺口大”的现实背景,地方高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优化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应当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大力支持农业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型农业人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做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选派,大力推进种源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农业人才是发展新农科的关键要素,农业发展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点必须转向提供有能力的人力资源。Hunt(2010)[1]指出,受过培训的、熟练的且懂技术的劳动力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农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农林高校学生己经是解决农业人才缺乏的重要支撑。
(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外通过立法、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支持本国农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1.政策立农
通过对典型农业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依次颁布的《合作推广法》《赠地法案》以及《哈奇法案》使得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臻完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未来发展,针对性地选择就业方向和职业,从而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Robert Mathis(2016)[2]所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指出,荷兰作为一个人口稀少的国家,农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教育兴农
其他欧盟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均受到德国的“双元制”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影响,联邦教育与研究(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报告中总结了德国“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并提出在研习农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其在农业操作的实用性。Im Youn-Kee(2006)[3]认为,韩国通过在农村教育中引入“教育福利模式”,为农村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服务,确保农村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自身发展,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优秀人才。Lv X(2020)[4]近年来随着美国的智能农业装备快速发展,智能农业人才培养受到关注,包括农业工程师、农业信息人才和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日本农业教育的宗旨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农业生产技能,尔后能投入农业生产。
3.资金助农
Fan等(2008)[5]对印度农村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业补贴可以促使农户有更多的资金选择更好的农业技术,从而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的存在。以色列贫瘠的农业资源决定了必须通过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替代资源的稀缺,以色列政府每年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上亿元的专项经费,占农业产值的3%。日本政府对农村投资的方式及渠道较多,60%以上的预算以各种补助和奖励的形式发放给农民。日本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资逐年增长,20世纪50年代已占到国民经济投入的20%左右,1998年增至10 910亿日元。
二、国内文献综述
作为支撑新农科发展的主体力量,新型农业人才具有丰富的知识、足够的能力和较强的技术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多途径助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对提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新农科人才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新农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保障,为培养适应发展需求的农林人才提供指引。由此可见,建设“新农科”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知识经济推动发展的今天,全社会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质量人力资本的支撑。提高农业人才质量,使农业教育适应或超前于社会发展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李纵擎(2021)[6]提出,新农科建设是面向未来教育提出的新方針新思想,以适应并引领农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从而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迅速高效完成。
(二)关于农业人才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剖析有利于发现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未来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
1.农业人才短缺
农业人才结构日渐改善,但是农业人才依然短缺。目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乡村基层人才少、拔尖人才少,并且休闲农业专业人才存在结构性和行业性的人才短缺问题。苏振泉(2021)[7]认为,目前我国存在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缺口大、农业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人才脱节的问题。
2.对农业人才的培养不够全面
传统农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输送合格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但现有的对农学生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学科视野局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力不足、人文素养普遍弱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农科发展对大量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惠志丹(2020)[8]通过对农业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进行的关联分析发现,目前高等农林教育存在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国内农科类研究生培养方面还存在生源、导师团队、学校实验基地建设和培养方式与农业人才实际需求不符合等问题。当前我国在农科研究生的培养上存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向和培养评价与农业产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三)关于新农科背景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建议的研究
新农科对农业教育和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各农业高校应该紧紧地跟随新农科建设的脚步,响应发展新农科的号召,快速提升专业发展和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水平。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国内学者着重对政府财政资助和制定法规政策两方面提出参考建议。关于政府财政资助方面,主要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建设发展农业院校。通过免费提供农业从业教育,实现高等教育与从业教育共同发展。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注入,以及对农业教学和农业培养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在法规政策方面,刘春兰(2006)[9]认为,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保护体系,如建立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府应对选择从事相关农业工作的农职院校毕业生制定优先择业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学农、增加涉农高校吸引力,政府应加大对涉农高校的扶持力度,从而吸引爱农人才。
2.培养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人才
根据不同地区对农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培养模式。董冬冬(2015)[10]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对南疆地区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研究提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农业人才整体素质、鼓励农业人才的合理流动等对策建议。郭华(2018)提出,天津休闲农业想要实现整个产业体系人才的创新创业,应该从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协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人才、提高对农村劳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3.农业高校改良培养方案
农业高校需要从多方面构建农业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提出农业高校应对农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加强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刘京国(2022)[11]从首都农林业的发展变迁、新农科的建设内涵和办学定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复合应用型都市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专业竞争力;培养农学生复合知识能力;培养农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3+1”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协同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三、结束语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普遍强调了政策、资金、教育对农业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通过政府力量,借助政策手段推进农业人才服务农业方面具有共性。但是,国外学者更偏向于围绕学生发展、学生学习投入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更侧重“以人才发展为本”的理念,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國内研究者都从比较微观的层面入手,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农业院校或者农业地区作为典型调查对象来分析,针对某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论据更加充分。但在分析与实践方面国内外研究在如下三个方面存在不足。
(一)在分析视角方面
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手工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的转变,不同的研究背景,使得国外研究者在发挥农业人才作用、促进现代科技农业发展方面缺乏关注度。国内研究虽然关注到发挥新型农业人才的作用、促进新农科发展等方面,但大多没有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新型农业人才回归农田、帮扶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在分析内容方面
发达国家的农业人才与农业对接的冲突并不明显,虽然在对接方面有一些具体的实践,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对引导毕业生服务农业方面的专门研究仍有欠缺。国内虽然注重分析影响新型农业人才和新农科对接的因素和发展策略,但目前尚未有充足的实践基础。
(三)在分析方法方面
国内外在培养体系、科技推广与农业经济增长方面都比较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但在新型农业人才对新农科促进作用方面的实证分析略显欠缺。此外,新型农业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见到。
综上,通过分析农业的相关政策和发展环境,为农业人才有序流向农业领域,使之成长为新农科所需的各层次和各类型人才创造了条件,使得新型农业人才在建设新农科背景下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Hunt R C.Labor Productivi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esting Boserup[M].Springer US,2010.
[2] Robert L Mathis,John H 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3th Edition[M].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2016.
[3] Im Youn-Kee.Features of the rural education policy in Korea and itfuture direc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6,24(4):27-50.
[4] Lv X,Zhang Z,Wang H.Hou T.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Talent Training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20,9(4).
[5] Fan S Gulati A.and Thorat S.Investment,subsidies and pro-poor growth in rural India,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39(2):163-170.
[6] 李纵擎.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1.
[7] 苏振泉.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166-168.
[8] 惠志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0.
[9] 刘春兰.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 董冬冬.阿克苏地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
[11] 刘京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复合应用型都市农林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2(2):68-70.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Training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Qiu Ronga, Zhang Mingqib
(a.Western Modernization Research Center;
b.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i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the teaching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ow to inject high-quality talents into the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through carries on the collation analysis to the correlation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the supply of new-type agricultural talents at present, and sort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odes, etc. ,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research to provide ideas.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alent training; agriculture-related universities
[責任编辑 若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