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壶
- 浅析紫砂壶艺的艺术价值
称是宜兴传统紫砂制壶技艺,于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这种工艺技法既传统又独特的肯定。宜兴传统紫砂制壶技艺历史悠久,不知从何起,只是一把供春吸引了世人的瞩目,开始了关于紫砂壶的艺术性的热议。后来,明代制壶巨匠时大彬在父辈流传下来的制壶技法的基础上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清晰化、明确化,确立了用泥片和镶接这样完全手作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沿用至今。宜兴传统紫砂制壶技艺是宜兴的,也是中国的,它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紫砂制壶技艺,即使放在世界陶瓷史上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2022-12-08
- 紫韵精工,经典传承
——紫砂壶作品《大彬虚扁》的艺术创作探究
间诞生以来,代代制壶艺人可以说充分发挥了创作能动性,这是对稀有紫砂泥的尊重,更显示出中国匠人的探索精神。几百年来,诞生的精美紫砂壶数不胜数,尤其是一些经典款式,更对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代代传承中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厚度与深度。此件《大彬虚扁》的造型即来源于经典款式“虚扁”,此款壶型诞生较早,工艺难度极高,历来为诸多名家所模仿,佳作颇丰。制壶艺人对这一款式的喜爱也反映出他们敢于挑战的工艺心理,对于紫砂壶艺术的发展来说十分有益。本文对此件《大彬虚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2022-10-19
- 浅谈紫砂器《云肩如意壶》的器型美学和人文意境
无限放大,所以在制壶创作过程之中造型便也会呈现出多样化,同时,紫砂壶总能和中华传统文化例如篆刻、雕塑、书法、绘画相结合起来,因此总是能让人耳目一新。手艺人们常常会在某一瞬间获得创作灵感,这些灵感常常会来自生活阅历之中,也会来自大自然的启迪之中。以今天这把《云肩如意壶》为例,单单从这把紫砂器的颜色上来看,就让人爱不释手,整把壶用紫泥制成,远远望去,这把壶所展现出来的气势是不同凡响的。高贵和典雅贯穿着这把壶的全身,有内涵的同时又不缺乏灵气。壶如其名,整把壶由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2022-07-20
- 浅析紫砂瓶《睦语》的创作解析
06年,宜兴紫砂制壶工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这一小众的实用艺术品走进大家视野,并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手工艺业的佼佼者。2015年,北京东正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顾景舟制的《松鼠葡萄壶》以9200万元的价格成交,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紫砂壶艺的关注。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之间,记录在册的紫砂拍卖最终成交价格逾千万元的约有46件作品,而这46件作品均为紫砂壶。欣欣向荣的市场行情、蒸蒸日上的行业走向面前,高涨的不但是人们对紫砂壶这一手工艺品的关注,还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2022-03-30
- 壶小乾坤大 朱泥韵味长
精神的继承,在于制壶的精巧工艺的继承,在于蕴含在壶中的严谨精神、精益求精的继承,充分体现在如何把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过程中。如何发扬光大,如何让朱泥韵味长留,这便涉及到发展的问题。文化的发展在于创新。第一,制壶匠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造诣,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制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素材和灵感。此外,社会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需求种类的不同,激发了手拉壶技艺生产创新活力。从原本传统的西施壶等,出现了许多新的壶型以适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1期2022-01-05
- 紫砂壶艺的工艺漫谈
录,宜兴传统紫砂制壶工艺赫然在列,这是对这门工艺传统性、独特性、民族性、社会性的肯定。紫砂制壶工艺为什么要在前面冠以“宜兴”二字呢?这是因为宜兴不仅是紫砂泥的原产地,也是紫砂工艺的发源地。早在明代供春及董翰、赵梁、元畅、时鹏这四大家时,他们就使用了手工捏塑、泥条盘筑、泥片镶接等工艺技法,并创造了部分制作工具。后来时鹏之子时大彬,改善并确立了拍打成型与镶接成型的工艺技法体系,这是今天宜兴紫砂制壶工艺技法的摇篮,自此,宜兴匠人们在这套技法的工艺上继承、进取、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2022-01-01
- 书、画与紫砂的三通与三达
悠悠天钧。”精进制壶技艺的同时,开始了紫砂装饰艺术的研习,包括陶刻、彩绘等。随着审美的日益多元,装饰日益成为紫砂壶艺整体造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制壶与装饰是两种不同的工艺,用的是不同的技法,所以一般来说,一把附有装饰艺术的紫砂壶,是由制壶匠人与装饰匠人携手完成的作品,更与甚者,做壶、书画、陶刻分别由各自领域的匠者一起完成,那么在衔接中难免会出现思维角度、艺术习性的偏差,呈现的艺术效果就会打些折扣。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无论是制壶还是装饰,它们都是作用于一件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2022-01-01
- 传统紫砂壶艺的制作工艺探究
尧宜兴传统手工制壶方式,行话称作“全手工”。全手工制壶,即使是在世界陶瓷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成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逐渐增强,作为茶具之首的紫砂壶,走进大众视野,它的成型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与外地壶友的交流中得知,在大众的认知里,对紫砂壶的成型方式存在很多疑问,甚至有一些误区,其中最多的疑问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紫砂壶是不是和景德镇陶瓷一样是手拉一体形成?全手工紫砂壶,是不是只用双手制作完成?本文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2021-12-09
- 漫谈紫砂壶艺的前世与今生
春常看一位老和尚制壶,顺手学了去。所以史上第一把紫砂壶距今年代不详,众多学者根据文献资料推算紫砂壶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不过“供春”确实是史上第一把有名有姓的紫砂壶。在此之前,有紫砂,也有壶,作为日用,既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没有得到文人的追捧,被称为紫砂壶的“草创期”。而供春的出现,不仅开创了紫砂的花器时代,开启了仿生艺术,也是紫砂壶正式步入艺术殿堂的开端。五百年前,“供春”的出现,造型新颖,意趣横生,受到文人的追捧,成为雅士的文玩,自此,紫砂壶不再只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2021-12-09
-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潮州手拉壶的传承与发展
于宜兴紫砂壶并将制壶工艺引入潮州,根据潮州本地的风土人情、制壶原料等实际情况对手拉壶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发展创造属于潮州的手拉壶工艺。旧时制壶的技术水平和制壶工具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和齐全,先辈们通过反复地试错和尝试,不断改进手拉壶制壶工艺,才使潮州手拉壶的制壶工艺有了质的飞跃,使潮州手拉壶自成一派、风格鲜明,使潮州手拉壶享誉世界。那时手拉壶的传承和发展靠的是制壶师傅现场的言传身教,靠的是弟子们反复地观摩学习,靠的是无数手拉壶手工艺者日复一日地钻研创新。在那个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2021-11-15
- 浅谈紫砂“龙带壶”的造型艺术美感
调温润的特点深受制壶艺人的喜爱,颜色不娇艳、质地细腻温润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与享受,几百年来,紫砂壶都是文人墨客的珍藏之物,特别是那些制壶大师们的名壶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珍惜罕见、造型独特,极具收藏价值。就像是这款“龙带壶”(见图1)是许多现代制壶艺人心中的精品,在紫砂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1、紫砂“龙带壶”的造型特征紫砂“龙带壶”是几何体圆器与花器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龙带”的来历是指壶身上的装饰线犹如黄帝身上的玉带,圆形鼓腹,腹上微微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2021-05-13
- 陈显伦、郭剑林的紫砂雕刻艺术
美术系,师从紫砂制壶大师李碧芳、陈岩,从事紫砂壶制作多年,作品曾经应邀在中国美术馆和首都博物馆展出。正如郭剑林女士所言,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与转折也必须交代清楚与流畅外,还必须审视其作者“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技术水准,另外还不能忽略壶所应有的文人特性、审美品格。如果工艺家们多读书,多穷理,就有可能从传统的工艺匠人进入工艺大师的行列。陈显伦毕业于中山大学,又受业于北京大学王岳川先生,是一位专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3期2021-04-24
- 浅谈紫砂“扁韵壶”的造型与艺术韵味
术价值,但是随着制壶艺人对于紫砂壶的造型研究地深入与改变之后,造型变得更加强调艺术性,更加突出其文化属性和实用价值。紫砂壶简练的壶形、高度的艺术价值,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灵魂,可以表达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塑造出一件艺术品的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水平和自身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诉说着紫砂质朴的本质,发扬着紫砂的精神,传达出大众对于紫砂壶的喜爱。1、紫砂“扁韵壶”的造型“扁韵壶”(见图1)的扁圆形设计映入眼帘,就给人们一种怡然自得、逍遥洒脱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2021-04-20
- 浅谈紫砂“曼生式提梁壶”的艺术表现力
形态上看出,历代制壶艺人对于传统美学的追求。紫砂壶形态美的产生主要源自于作者对于空间感的认知,对于点、线、面的完美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紫砂壶每一部分的构造比例以及布局是否合理运用,这才是紫砂壶的美学所在,也是紫砂壶的艺术表现力。1、紫砂“曼生式提梁壶”的造型特征紫砂“曼生式提梁壶”(见图1)在紫砂壶种类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曼生壶”来源于清朝陈曼生先生,由于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因此他所创作的作品带有很明显的个人标签,成为前无古人、寄情于紫砂的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2021-04-20
- 浅谈紫砂“古墩壶”的艺术美感
紫砂壶设计中也是制壶艺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寄托。 虽然现代紫砂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壶身的造型也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但是作为传统文明的延伸,“墩”形壶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在紫砂壶行业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是紫砂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紫砂艺人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件作品,既像大家展示紫砂壶无与伦比的魅力,同时也诉说着紫砂壶灿烂的历史。“古墩壶”(见图1)在装饰技巧上其实没有过多修饰,就像一位素面朝天的清纯女子,制壶艺人为了提升艺术效果和审美效果,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2021-03-24
- 浅谈紫砂“同心壶”的设计意蕴
艺的形成,是历代制壶艺人手艺传承的结果,同时也是古代劳动人们对于紫砂泥的观察与把控,细心观察紫砂泥的特性,在传统制壶技法的改进与创新,大量史料记载,中国制壶技法最早始于宋朝,许多工艺灵感皆来源于生活细节,不过民间器皿大多外形粗狂、造型简单纯朴、注重实用,不加修饰。伴随着文人墨客和喜茶人士的增加,紫砂壶的造型开始变得丰富和有趣,紫砂壶不再仅仅是喝茶的器皿,更增添了把玩的作用以及收藏的价值。紫砂壶的形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陶艺里面造型最为丰富的一大种类了,普通的一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2021-03-22
- 浅谈紫砂壶“花开富贵”的美好寓意
浓厚的文化内涵,制壶艺人通过对制壶泥料巧妙地堆砌和捏造,所制作出来的造型以及装饰都在很大程度上将紫砂壶的艺术鉴赏性得到了提升和丰富,除了外表形制上的体现之外,紫砂壶艺术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以一般事物来作为主题进行创造和制作来说,早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制壶艺人要赋予其情感和生命力,就像古代诗人作诗一样,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地在诗句中所表达出来,制壶艺人同样也要如此,要让每一件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这便是紫砂壶艺术中的多样性,才能使得紫砂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2021-03-22
- 正是含苞欲放时
——浅谈“含苞欲放壶”的神韵特征和艺术魅力
文化的不断进步,制壶艺人们不仅仅只关注于紫砂壶的实用性,而是希望紫砂壶能够带给大众更多美学的享受,提升现代壶艺的艺术魅力。制作者通过作品将美好的事物赋予其中,将自然形态与紫砂造型完美结合、大胆创新。以“含苞欲放壶”为例(见图1),作者将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整个紫砂壶的设计主题,按照大自然的常见景象,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元素加入其中,让收藏者感觉到一种洒脱的怡然之情。“含苞欲放壶”壶器造型之所以优美,是因为制作者没有对它进行简单的写生设计,而是对整个壶的流线线
江苏陶瓷 2021年6期2021-02-16
- 谢黎卿:最爱阳羡一丸泥
细腻的手法,传递制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青年传承人谢黎卿出身于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紫砂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她看来,大自然是紫砂艺人最好的老师,沉浸其中,就能获得创作灵感。师法自然谢黎卿198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大学毕业后,跟随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董正强系统地学习紫砂壶制作,至今已十多年。生活中,谢黎卿是个急性子,但制壶人需要静下来、用心揣摩作品,收徒前,董正强曾一度怀疑风风火火的谢黎卿是否适合制壶。当时,董正强没有急着收徒,只是同意谢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12期2020-12-28
- 谢黎卿:最爱阳羡一丸泥
细腻的手法,传递制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青年传承人谢黎卿出身于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紫砂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她看来,大自然是紫砂艺人最好的老师,沉浸其中,就能获得创作灵感。师法自然谢黎卿1985 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大学毕业后,跟随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董正强系统地学习紫砂壶制作,至今已十多年。生活中,谢黎卿是个急性子,但制壶人需要静下来、用心揣摩作品,收徒前,董正强曾一度怀疑风风火火的谢黎卿是否适合制壶。当时,董正强没有急着收徒,只是同意
莫愁 2020年35期2020-12-25
-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是现阶段诸多行业陶匠应用较多的方法,在制壶操作中主要是选取手工拉坯生产制作。在相同产品生产中,不同产品基本器型、高低、大小以及轻重之间具有较大差别,不同的产品特色鲜明。关键词: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基本技法在手工拉坯成型中主要是基于旋转轱辘的动力,加上工匠双手操作,促使轱辘上的粘土能被拉成空心状态的圆筒,之后产生一系列丰富的成型操作方法。此类成型技术方法应用较多,轱辘基本形式在不同时期存有不同改变。坭兴陶制壶成型方式较多,主要有手工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4
- 浅谈紫砂的制壶艺术
多的匠人对于紫砂制壶工艺的创新与改良,以及对其艺术与灵感的注入,紫砂壶的造型与文化底蕴也在朝着多样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紫砂壶甚至已经不再局限于饮茶使用,许多人更是将其看作藏品进行收藏[1]。二、紫砂制壶艺术的由来及历史的发展在我国,有这样一句话:“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其说的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手工制作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江苏宜兴作为紫砂壶的原产地,其拥有许多珍贵的名山古树,也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最重要的是,紫砂壶制作的原材料也产自宜
名家名作 2020年12期2020-11-22
- 朱亚琴:紫砂进化论,从有意思到有意义
琴宜兴人使用紫砂制壶始于明代,数百年间名家辈出。与师出名门的制壶人不同,饮露山房紫砂艺术馆馆长朱亚琴却是自学成才。朱亚琴说,制壶的过程也是她沉淀自己的过程。多年来,她把对生活的理解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中。她的作品造型简约、线条流畅,追求含蓄与内敛,无论是方器还是圆器,都极具生命力。朱亚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后在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台湾兴起茶文化热,十分青睐宜兴紫砂壶。香港的海洋、锦锋、英泰、双鱼四大公司到宜兴紫砂工艺厂采购紫砂壶,拿到香港后再销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9期2020-09-26
- 朱亚琴:紫砂进化论,从有意思到有意义
默宜兴人使用紫砂制壶始于明代,数百年间名家辈出。与师出名门的制壶人不同,饮露山房紫砂艺术馆馆长朱亚琴却是自学成才。朱亚琴说,制壶的过程也是她沉淀自己的过程。多年来,她把对生活的理解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中。她的作品造型简约、线条流畅,追求含蓄与内敛,无论是方器还是圆器,都极具生命力。朱亚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后在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工作。上世纪80 年代,台湾兴起茶文化热,十分青睐宜兴紫砂壶。香港的海洋、锦锋、英泰、双鱼四大公司到宜兴紫砂工艺厂采购紫砂壶,拿到香港后再
莫愁 2020年26期2020-09-24
-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关键词:紫砂;制壶;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28-01对于文化人来说,紫砂是极具艺术魅力的一门艺术。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参与到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的活动中来,并为此做出了很多贡献。紫砂作为艺术,同时也是文人的理想与情怀的寄托与载体,具有极大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本文正是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探究紫砂艺术中所具备的独特的人文特质,以求紫砂文化与时俱进,更好发展。紫砂壶的造型有简朴,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8-13
- 谈潮州手拉朱泥壶
用器,但由于潮州制壶艺人素有“只传内不传外,只传男不传女”的习俗,阻碍了潮州手拉朱泥壶的传播和发展。潮州手拉朱泥壶的传承人,在当代,突破传统观念,向所有有志学习这门手艺的人们传授技艺。潮州手拉朱泥壶在开门授艺之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一朱泥壶是紫砂壶的一个分支(紫砂泥料包括朱泥、紫泥、段泥、绿泥、团泥五种,俗称“五色泥”),因其泥料(原矿是石黄石)含铁量极高,烧制出来的壶身颜色呈现温润的朱红色而得名。手拉朱泥壶的发祥地是潮州枫溪,始于明代末期,盛于清代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2020-01-07
- 形出于思 技出于心
——谈手拉朱泥壶
的辘轳制陶技法。制壶艺人将炼制好的泥料置于辘轳之上,随着辘轳的旋转,以挤、拿、压、捏、按之手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形态,将泥料拉制成型,因此,其壶身的基本形态是圆形。虽然受到工艺的限制,但制壶艺人却以自己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艺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壶。制壶艺人以圆为基础,改变圆的直径和纵向弧线,千变万化的曲线,使得壶身看是“圆”,却“圆非一相”。追求文巧与精致,是从古至今坚持手拉壶的制壶艺人一直都秉持的。形出于思,技出于心,为人类奉献精美的艺术,是从古至今坚持手拉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2020-01-06
- 判断紫砂壶真伪需“四看”
的制作风格。名家制壶的造型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这些大师们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看印款。紫砂艺术大师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历代的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他们的款识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在印章的布局、形式等方面也相当重视,这是鉴定款识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名家身故后,其家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6期2019-08-29
- 趣谈“秋实壶”的自然情怀
大彬为代表的手工制壶者通过对前人技艺的总结和归纳,加之自身的经验,开始形成了紫砂壶完整的制作工艺方式。当时紫砂壶的特点是更注重实用性,在审美和人文情趣上还稍有欠缺。这种欠缺到了乾隆年间得到完善,由陈鸣远、惠孟臣等制壶大师将生活情趣和哲学思维融入到制壶之中,使得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而开始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紫砂壶的人文意味到道光年间有了第一个小高峰,以陈曼生为首的制壶大师的制壶,完全能够体现出一种哲学意趣或是自然情怀,自此,紫砂壶已经不再仅仅是泡茶的实用器
山东陶瓷 2019年3期2019-08-27
- 判断紫砂壶真伪需“四看”
的制作风格。名家制壶的造型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这些大师们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看印款。紫砂艺术大师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历代的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他们的款识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在印章的布局、形式等方面也相当重视,这是鉴定款识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名家身故后,其家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18期2019-06-25
- 浅议制壶与装饰的节奏变化
细、长短等等,在制壶和装饰当中也一定可以称之为节奏。 下面,以“玉成窑虎符提梁壶”为例(见图1),来略微陈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粗浅的认知和感悟。图1 玉成窑虎符提梁壶根据历史资料证明,玉成窑的存在,本就得益于一批文人墨客的组合与创作。 有了这一前提的存在,势必很容易理解, 玉成窑的东西广受追捧也并不令人意外,从古至今,某一物象一旦与文化沾了边,有了文化的参与,价值自然是不同而语。 我们所要谈论的这把“玉成窑虎符提梁壶”的身筒是横向取势的,圆润的壶身搭配浑厚的
江苏陶瓷 2019年6期2019-03-12
- “冯桂林别号卷翁”质疑
冯桂林到杭州家中制壶。冯桂林以‘卷翁’作印章款。”(86页)汪裕泰茶庄的老板即汪惕予(1869—1941),字自新,安徽绩溪人。他出生于徽商之家。父亲是上海汪裕泰茶号的创办人,他自己是医学家、教育家,早年在沪创办西医院和西医学校,以行医和编书为主要工作。晚年筑“汪庄”于杭州,以搜集古董,吟诗作画自娱。汪庄乃西湖名园,原名青白山庄,于1927年建成。庄内附设饮茗室和茶叶供给部。为了吸引顾客,汪惕予于1930年(一说1937)聘请冯桂林来杭制壶,又请画家协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8期2018-11-09
-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的思维。关键词:制壶;紫砂;发展紫砂壶从造型可分为:光壶、花壶、筋囊壶。光壶: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方器要求“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花壶:以仿生为主,表现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活中的形态,别有情趣。其设计的作品必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不仅有适度的夸张又着重于风格洒脱。”所以,紫砂壶不仅应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宜兴紫砂,从明朝紫砂鼻祖供春采土制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2018-09-29
-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泥料;制壶;作用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028-01紫砂泥料作为紫砂作品的基础素材,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然而,广大的紫砂爱好者对紫砂原料的认识,往往存在很大的误区。宜兴又处于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上天的厚爱,地下蕴含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土,特别有利于陶瓷的生产。紫砂,历史悠久。紫砂泥料种类甚多,而紫砂壶之造型更是变化万千,层出不穷。紫砂材质素面素心,所制器物无需施釉即富光泽,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2018-09-26
- 浅谈紫砂壶之“光货”的造型之美
——以“四方抽角壶”为例
光滑,往往最考验制壶艺人的水平。光货多通过点、线、面的精妙结合,并对其进行重组、提炼、变化,从而制作出各式几何立体感的茶具。此把“四方抽角壶”(见图1)就为紫砂壶光器中的代表之作,直线与曲线巧妙结合,主体以四个四方形镶接而成,同时在每两个四方形的中间有一个曲面的四方形相连接,在光器壶中产生和谐的节奏韵律,整把壶以其层次明朗、平整挺括的生动形象,给人以刚柔并济、层次递进的视觉享受。图1 四方抽角壶1 “四方抽角壶”的裸胎艺术美制壶行业内有一句话“制壶最简单的
江苏陶瓷 2018年4期2018-09-17
- 浅析充满历史底蕴的紫砂壶经典器型
——以“青莲壶”为例
,这五百多年间,制壶匠人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理解都反映于其制作的壶中,由于每一个制壶匠人都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故紫砂壶也就“千人千把”,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把完全一样的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虽然制壶匠人也在不断创新,但是经典器型依然历久弥新,制壶艺人以经典器型为蓝本,让经典不仅古色古香,带着历史的厚重,又别具一格,极具现代特色。1 “仿古壶”的历史起源“仿古壶”自古就是备受大众肯定与赞赏的传统却又经典的紫砂壶器型之一,从第一把“仿古壶”产生至今已经超过一百多年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2018-07-09
- 《八方壶》创作随感
出精美的紫砂壶是制壶人的迫切心愿,但此通常与制壶人的造诣不可分。首先,对紫砂壶历史及发展过程要有颇深的了解;其次,对紫砂壶泥料、造型设计的认识、运用、筹划,灵感悟性要好;再次,基本功底要扎实。制作技术要娴熟,并能借鉴他人之长,还要对紫砂壶的功能的熟知,我认为这些都是制壶人必须具备的。我在创作“八方壶”的过程中,有感于以下几方面:1、造型设计构思观念方壶的要求,必须具有外形线面挺拔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气势贯通,平稳庄重的直线平行线为主,曲线、抛物线为辅,线条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6期2018-01-26
- 老舍戒茶
咽。好友许四海是制壶大师,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他送了他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家里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他表演茶艺。还别说,制壶大师确实有一手,用特别的手法冲泡的茶,还未喝,香味已经在房间里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老舍则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如果没有茶,喝多少水都觉得不解渴。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都不忘随身携带茶叶。饮茶,可以说是老舍一生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11期2017-12-04
- 孙建平作品欣赏
教,练就了扎实的制壶基本功。后又深得师傅王寅仙大师的言传身教、悉心指点,制壶技艺逐步提高。继承传统但不墨守成规,积极创新,融入自身的领悟及见解。所制作品韵味独特,以光素见长;立意新颖、做工严谨,追求自然效果。从选料到成型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完美,追求工艺上的极致。方器线条挺括流畅,线面周正,过渡自然,端庄大度,艺趣天成;圆器稳重大方,骨肉婷匀,力度感强,肌理尽现。作品多次獲奖。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10期2017-11-10
- 浅谈“龙吟天下壶”的文化意蕴
包容万象,聪慧的制壶艺人始终拥有一种开放、包容的视角,不仅利用人们生活中的元素,还利用上古神话中各种寓意丰富的形象去创作每一把紫砂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尊严,中国人也常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炎黄子孙”。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紫砂壶的艺术创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自明、清以来,不少紫砂艺人就以“龙”为创作素材,因此诞生了不少精妙绝伦的“龙壶”。这款紫砂“龙吟天下壶”(见图1)以传统“龙”题材为切入点,在传统的壶型上做
江苏陶瓷 2017年6期2017-05-30
- 漫话手拉壶壶钮
等等,都是对一个制壶者工艺能力的考量。潮州;手拉壶;壶钮;工艺潮州人有着追求精致、一丝不苟、敢于超越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工艺美术技艺中,如:石雕、木雕、潮绣和手拉朱泥壶技艺等。同潮州众多的工艺美术门类一样,手拉朱泥壶的精益求精,不仅体现在其制作工序的繁复,更体现在对壶的造型设计、使用功能要求和对壶的细节的精雕细琢上。一把完美的茶壶,每个部位都要配合得尽善尽美才行。所谓“评头品足”,手拉壶壶钮首当其冲。壶钮既关系到茶壶实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5期2016-12-05
- 制壶事业的多种意识
文 周荣华制壶事业的多种意识文 周荣华若要问我的壶为什么这么“美”,我就一定要告诉你,这与我制壶工艺事业的多种意识有关。一、大局意识世界上有一把最大的壶叫宜兴。将自己特制的壶融入到宜兴的诸多紫砂名壶之中去,这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也是我一生追求的事儿。我深知,将制壶艺术当成一份事业与一份职业的不同,所以,在我心里一直藏有大局意识。我是在宜兴本土出生的,属于真正的“地产”。正是在宜兴本土出生、学艺的我,就是凭借着全手工、本地矿泥等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不断地接着地
天工 2016年5期2016-11-23
- 论文人与宜兴紫砂壶创作的理论来源及其艺术精神
译相同。宜兴紫砂制壶艺术却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依然得以传承,甚至出现了一壶难求的景象。紫砂壶;制壶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从紫砂壶出现的背景来说,是和明代士大夫阶层饮茶习惯由“煎煮”变为“冲泡”有很大关系的,这种改变促使了茶具功能性的转变,煮茶用的铁壶必然被泡茶用的紫砂壶所取代。从紫砂壶自身的属性来看,又与书、画等纯艺术不同,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器物,是与文人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有诗曰:“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在这里紫砂壶不但是可“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2016-10-25
- 泥凳上的永恒之花
底是从哪一辈开始制壶,只记得从太公那一辈家里就有窑,宜兴六大窑,她家的窑就是其中之一,制壶的泥亦是自家炼成。说到自己出生的洛潜村,许学芳眼中带些自豪,许多爱壶的人对这个江南小村并不陌生,誉满紫砂界的蒋蓉大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说起自家老辈时,除了骄傲也有遗憾,她的姑姑自小手艺精湛,当时还被挑到上海去制壶,1958年农工分开,作为农民身份的姑姑未能入厂,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姑姑如今也应是大师了。祖辈的遗憾,到了她这一代,更是成了动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国家级工艺
天工 2016年4期2016-10-25
- 聚焦美好,定格幸福
却精致绝伦,可见制壶功底扎实,构思运筹相当从容。每一个角度都极见作者线条运用之流畅,壶嘴微微上扬,壶把曲直有度,嘴与把相印成一个完美的弧度,变换角度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壶钮如一颗精心雕琢的玉珠,此壶整体的造型因而更加丰润有余、生动有致。壶身饱满大气、匀称厚实,壶盖有种厚重感,与壶身上下吻合,恰如天地和合。此壶的如意纹技艺可谓炉火纯青,每一处如意纹饰似乎都蕴含着起伏的动感。跃然眼前,其饱满之态有如浮雕,却更胜浮雕一筹,灵动流转的线条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壶的情感。
江苏陶瓷 2016年6期2016-05-30
- 茶 韵
此一来,一位好的制壶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他的壶带着令人欣赏的意蕴。苏志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制壶人,自幼生长于紫砂文化氛围中的他耳濡目染中爱上了紫砂壶制作,长大后他师从国家级高级工艺师黄丽萍开始全手工制作紫砂壶的学习,在此期间,他还得到顾绍培、何道宏等大师的指点,制壶理念和技艺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尤其擅长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他的作品韵味独特,文化气息浓厚,泥料讲究,成为现代紫砂壶收藏的精品。此外,他的紫砂壶作品还参加了2016年上海泛华春季拍卖,其中作
天工 2016年6期2016-03-06
- 文茶雅集 文人茶器
由金沙寺僧人教授制壶技艺,所制龚春壶艺术价值极高,被奉为国宝,存世至今的龚春树瘿壶仍可供我们学习与欣赏。另一位紫砂大师时大彬,最初主要是从模仿龚春入手,好做大壶,而后受文人影响,改制小壶。时大彬制壶追求小巧、古拙、道器合一的理念,制壶技术精湛,获得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广泛赞赏。紫砂茶具到了清代进入鼎盛时期,逐渐成为贡品。当时紫砂茶具造型丰富多样,尤其这一时期仿生器形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康熙年间的制壶名家陈鸣远,探索紫砂壶新风格加以创新,取法自然,所制
食品与健康 2015年10期2015-09-10
- 方方正正做人——谈紫砂“亚明四方壶”
的腰线创新设计。制壶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制壶人各种品质的体现。要进一步的把握制壶的技术和奥妙就要进行更多的实践锻炼。所谓熟能生巧,只有掌握好制壶的技艺,才能巧用技术将自己的灵感展现在壶上。要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探索技巧、寻找灵感,体会制壶的快乐并且培养自己的情操。前人的制壶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科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的改变着。在制壶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现代人普遍能够接受的创意,也是一种新形势的创新。“亚明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2014-12-27
- 规矩与方圆
。顾景舟把自己的制壶工具拿出来,摆成长长一列,像冷兵器时代的战具,完全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他有一把德国造的“什锦锉子”。小巧、灵便、锋利。这是他当年在上海买的,非常好用。关于工具,顾景舟说,每个人不必完全一样。因为,各人的手势、力气、习惯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一样,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得,得手、顺劲、应心;用,不仅要好用,还要耐用。顾景舟授课自有方圆,各种工具俱全。一字摆开,洋洋洒洒。那做一把壶,具体要用多少工具?顾景舟的一把掇只壶,用了
中华手工 2014年11期2014-12-03
- 微闻兰芷动芳馨——谈紫砂“明月壶”的创作理念思考
身体健康。因此,制壶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制壶人各种品质的体现。要进一步的把握制壶的技术和奥妙,就是要进行更多的实践锻炼。所谓熟能生巧,只有掌握好制壶的技艺,才能巧用技术,将自己的灵感展现在壶上。制壶艺人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探索技巧、寻找灵感,体会制壶的快乐,并且培养自己的情操。在制壶的过程中,茗壶也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现代人普遍能够接受的创意,这是一种新形势的创新,要求壶艺人在创作紫砂壶器时,赋予它艺术创作理念。另一方面,要体现紫砂壶的创作理念
江苏陶瓷 2014年3期2014-10-09
- 老舍戒茶
咽。好友许四海是制壶大师,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他送了他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家里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他表演茶艺。还别说,制壶大师确实有一手,用特别的手法冲泡的茶,还未喝,香味已经在房间里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老舍则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如果没有茶,喝多少水都觉得不解渴。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都不忘随身携带茶叶。饮茶,可以说是老舍一生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4年7期2014-08-26
- 壶中自有天地——论宜兴紫砂壶创作的理论来源及其艺术精神
情况下,宜兴紫砂制壶艺术却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依然得以传承,甚至出现了一壶难求的景象。这个时代是紫砂艺术繁盛发展的时代,可火爆的市场背后,却也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代工”啦、“以次充好”啦、“化工泥料”啦……对于这些问题,作为这门古老技艺传承者的我们,是否应该深思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是否应该回到紫砂制壶艺术本身,重新找寻紫砂制壶艺术赖以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内核。一、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对于紫砂壶的研究,从古自今的专著可谓是数量众多、各有所长。从专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7期2014-02-11
- 雍正才是中国的制壶大师
壶在素雅中凝聚了制壶工匠高超的手艺。这些看似简单的紫砂壶,体现了最高的制壶水平,尤其是器型的把握,做到了点、线、面的黄金分割,似乎多一点泥是过,少一点泥也是不到位。笔者在雍正紫砂壶的仿制过程中感悟到,在光素器中,雍正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即使被今人称为泰斗级的顾景舟,他的光素器作品,也不过是雍正年代的“再现”,在技术上还没有超越“雍正年代”。如顾景舟的上心桥、提璧壶、掇只壶等光壶,也不刻一字、一画,而是以壶的精、气、神征服人。这样的壶艺特点,恰是雍正在20
中国收藏 2014年1期2014-01-20
- 夫唯大雅 卓尔不群——浅谈“大虚扁”的造型特征
,已不单单局限于制壶技艺的精湛了,而是更多的在意其品性,制壶者的审美眼光和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等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壶艺才可被称为艺术品。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曾经说过:“一件好的紫砂壶,必须是作品本身能够抒发的艺术语言,令人油然而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感受。一是要给人一种美的外在形象,二是要散发美的情趣,三是要有美的艺术内涵。如果能做到三者皆备,便达到了精、气、神融会贯通的境界,就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那才是一件上乘的作品。”所以说,紫砂一技必然是陶瓷史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4期2013-08-15
- 浅析宜兴紫砂制作工艺
独特的成型工艺,制壶艺人巧用双手,匠心独运,以紫砂泥的可塑性,以丰富的装饰、独特的制壶工具,制作出千奇万巧的紫砂壶,形成了如今人们推崇的紫砂文化,成为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品。独特的制壶成型技艺:周容在《宜兴瓷壶记》中说,金沙寺僧制壶是以“削竹为刃,刳山土为之”,掌握了高超的制壶技艺。又在文中说到“供春更斫木为模”,说明供春制壶曾用过“木模”。供春壶以手捏为形,并以茶匙等作辅助,又记载“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这里是说时大彬弃木模法,改为槌片、围圈,把打身筒的成型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8期2013-02-15
- 翰墨壶韵 壶言画语:记沈美华、吴锦川紫砂与书画艺术的合作
畅真挚。自幼在其制壶名家的叔叔沈汉生和姑妈沈蘧华的教导和影响下,对紫砂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传统开始的。特别是其姑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和妻子沈蘧华大师都是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的高足。他们的作品根治于传统,富有古朴典雅的沉着与大气。这些看似刻板的壶形、规矩的线条、统一的刻划,在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沈美华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坚守就是将近二十年。图2《金瓜茶具》,沈美华制壶,吴锦川刻绘我认为,解读沈美华的紫砂茗壶中蕴含的传统精髓,有两点独特性蕴藏其中。其
创意与设计 2012年3期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