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亚
(宜兴214221)
紫砂壶艺术最为简单和直观的就是“形”,砂壶形制,制作工艺相较于其它手工制品来说要求较高。从字面上理解,“墩”给人一种踏实厚重的感觉,是一种坚实的基础,被广泛运用到建筑物与日常生活中。在紫砂壶造型中,壶身大多被设计成圆形、扁圆形、球形,而略微扁圆的球形被称为“墩形”,从视觉上给人一种踏实、稳重、大气的冲击力。 这一设计和人类早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倾向于类似“碗”、“盆”这类容量较大且重心低,不容易倾倒的器皿,造型宽矮、厚实稳重、使用方便是“墩”式造型能够流传于世且现代大众能够接受的原因。现代建筑运用“墩”式造型亦是如此,如门墩、柱石,象征着建筑物本身的大气稳重之感。
“墩”式壶形在设计理念上寓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紫砂壶设计中也是制壶艺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寄托。 虽然现代紫砂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壶身的造型也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但是作为传统文明的延伸,“墩”形壶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在紫砂壶行业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是紫砂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紫砂艺人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件作品,既像大家展示紫砂壶无与伦比的魅力,同时也诉说着紫砂壶灿烂的历史。
“古墩壶”(见图1)在装饰技巧上其实没有过多修饰,就像一位素面朝天的清纯女子,制壶艺人为了提升艺术效果和审美效果,在壶身用“陶刻”和“泥绘”的装饰,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增添把玩乐趣, 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壶身整体造型稳重厚实、圆润饱满,腹鼓凸起,比例适中,大口直径,圆形把手,连接自然,大道至简,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简洁明快的造型,朴素温润的色泽, 自然流畅的流线, 简约朴素的气质让人爱不释手,看似简单的壶身、壶把、壶嘴在制壶艺人手中变得如此活灵活现, 让人们感叹紫砂泥百变可塑的同时,也称赞着制壶艺人高超的制壶技巧和艺术审美。
图1 古墩壶
紫砂壶独一无二的制壶技巧和紫砂泥特有的“双重气孔”,透气却不透水的特性,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紫砂人, 也让紫砂壶在世界陶瓷艺术品中艳压群芳、独树一帜。 赏壶外观的“形”、“神”、“韵”之美时,品味着制壶艺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历史的见解、对于文化的学习,仿佛在与作者交流,碰撞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真谛。 此把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把普通的器皿, 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历史文化的厚重,呼唤着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紫砂壶的产生和发展, 是历代制壶艺人和大师的探索和实践参与的结果。 回看各位紫砂前辈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位大师流芳百世的紫砂壶,最初的设计灵感都是来源于平时生活中最普通的元素,但是大师细心观察、巧妙构思、充分理解、抽象艺术,将本来生活中最为平凡的事物变成了艺术品,这其实就是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古墩壶”的造型来源于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石墩造型, 但是作者理解这一造型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情怀, 并加以构思, 因此创作出了这一把看似普通其实最为接地气,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认可的佳作。 因此大师们在创作紫砂壶造型的时候, 往往都没有过于追求各种花里胡哨的装饰和冗繁复杂的造型, 而是着重将作品中的立意表达出来, 以及力求简约的造型设计,能够充分地展现出生活中的情趣与韵味。 艺术的发展又是永无止境的, 紫砂行业应紧密结合生活实用和环境美化, 应当有更多各种各样的修饰手法来衬托其美,当然也应该尊重其发展规律,也正是因为如此,紫砂的独特材质、低调温润的性格才有了如今紫砂业的辉煌。 紫砂壶在这么多年的历史生涯中,虽然一直都秉持着创新的精神, 但是却并不曾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掉, 作者亦是想将这种精神通过这件“古墩壶”传达出来,呼吁大家莫忘传统文化,重视中国传统工艺,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 紫砂壶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慢慢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有着内敛的灵性,温和而不张扬的性格,和中华民族的气质如此契合,就像“古墩壶”优秀的实用功能、内敛的外表、稳重厚实的造型、优质的泥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紫砂作为一股清流,融合了艺术与实用之美,把历史的优秀传统和现代的审美相结合,紫砂艺人重视美感、重视传统、重视创新、重视文化,把传统手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 赋予了现代紫砂壶新的生命力和设计美感,把紫砂壶的艺术之美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