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殷圳
与中国人“圆融贯通”之思想不谋而合的手拉朱泥壶,清代已成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喜爱的日用器,但由于潮州制壶艺人素有“只传内不传外,只传男不传女”的习俗,阻碍了潮州手拉朱泥壶的传播和发展。
潮州手拉朱泥壶的传承人,在当代,突破传统观念,向所有有志学习这门手艺的人们传授技艺。潮州手拉朱泥壶在开门授艺之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一
朱泥壶是紫砂壶的一个分支(紫砂泥料包括朱泥、紫泥、段泥、绿泥、团泥五种,俗称“五色泥”),因其泥料(原矿是石黄石)含铁量极高,烧制出来的壶身颜色呈现温润的朱红色而得名。
手拉朱泥壶的发祥地是潮州枫溪,始于明代末期,盛于清代中期,蕴含着深厚地域文化,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壶坯薄、身小、耳细、口秀,小巧玲珑,非常精致,虽然尽为圆器,但“圆非一相”,变化万千。
制作一把手拉朱泥壶很不容易,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
1、选料——不同的制壶人对壶的型制、呈色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多年积蓄的经验自己采矿石、试泥料;
2、调配——在生泥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或粗、或细、或熟、或半熟的砂粒,以增加泥料的质感、肌理感、透气性;
3、练泥——需要经历粉碎、研磨、过滤、陈腐等数十道练泥工序,才能将生泥练成熟泥;
4、揉泥——为的是排出泥中的空气,均匀泥料的含水量,增强柔韧性和可塑性;
5、拉坯——采用最传统的辘轳制陶技法,以挤、拿、压、捏、按之手法,拉坯成型;
6、修坯——拉好的坯体晾晒两、三天后,再用刀具进行修整,直到器型精准完美;
7、理光——用尺片对壶身进行修整,直到壶体表面平整光润;
8、烧窑——烧成温度一般是1080℃~1180℃,烧成时间一般为10~12小时。
由于朱泥的收缩率比较大(正常有22%左右的收缩率),烧制时容易出现起皱、开裂等问题,所以自古就有“十朱九皱,一朱难求”的说法,可见制成一把朱泥壶有多难。
潮州手拉朱泥壶,古时候就有四大老字号,“俊合号”(谢氏)、“老安顺”(章氏)、“源兴炳记”(吴氏)、“裕德堂”(张氏),各家都有密不外传的独特的泥料配方和制作技术。
二
“俊合号”第五代传人、工艺美术大师谢华,突破潮州手拉朱泥壶“只传内不传外,只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桎梏,创办“明德园”,开放教学,传授技艺,让更多想拥有这门技艺的人有学艺之处,让更多想精湛这门技艺的人有深造之处,我有幸成为了谢老师的门生。
谢老师谆谆教导我们:“一辈子专注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简单的事情天天做,这就是匠人精神。”
我认为,要想做一位好的制壶匠人,需要有千锤百炼的基本功,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安定不浮躁的心境。
我对制壶,最深刻的体会是:
1、要胸有成竹。心中有壶,才能手随心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2、要心中有情。带着情感制壶,与壶对话,壶也会生情,也会产生灵性,壶之态、壶之势自然不同。
3、要有过硬的功夫。比如,选料,要练就火眼金睛的识别功夫;练泥,要练就不畏琐碎消磨工夫的心态;揉泥,要练就准确感知泥料的含水量、柔韧性、可塑性的手感;拉坯,要练就心、眼、手合力的快、准、巧功夫;修坯,要练就能随器型而变的磨刀功夫和把控毫厘精度的运刀功夫;烧窑,要练就根据不同泥料、不同气候调整烧制方案的本领。
我制壶从仿古做起,仿先辈,以求深学。我制作的手拉朱泥壶《仿古》,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圆圈把匀势而起,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学先辈,我悟得了判断一把壶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首先要看其型制是否精巧且比例协调,周身是否完全对称且不歪不斜;其次再看壶嘴、壶纽、壶把是否三点呈一线(俗称“三山齐”);然后再看壶盖是否严密合缝,出水是否顺畅,提壶时的手感是否轻盈不费力。明白了这些道理,制壶的时候,我就有了标准。
谢老师说:“一把好壶可以让品茶的人心情愉悦,无论是器形还是线条,都能与主人的感情互相交流,这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追求。”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结 语:潮州人之所以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朱泥壶,是因为看着手中一团团泥料漫漫变成一个个有形、有姿、有态、有灵性的鲜活的器物,有如同孕育生命之悦。
当代潮州的制壶人,都立志在传承中求创新,比如对泥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器型的创新,让潮州手拉朱泥壶彰显当代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