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

  • 契约管理激活班级管理活力
    当下的小学生推行契约式管理,能够取得可持续的效果。所谓契约式管理,是指基于学生学情,依据师生、生生协约,实行任务驱动的一种着眼于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管理方式。实施班级契约式管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管理潜质,从而能有效地激活班级管理活力。契约式管理,是一种凸显契约精神的班级管理方式。契约,一般可以分为外在的制度性契约和内在的心理契约。班级契约管理的根本价值指向就是:让学生从外在的管理制度契约向内在的心理契约

    教书育人 2023年14期2023-09-11

  • 会计契约、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职业判断
    良(博士)企业的契约性质、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导致了会计信息需求——企业契约各方通过财务报告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保障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瓦茨和齐默尔曼[1]指出,会计是产权变化的产物。企业契约包含两类经济契约:一类与生产要素的交易有关,另一类与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使用有关。这两类经济契约是企业的核心契约,并且都使用到会计信息。将会计契约与上述两类经济契约区分开来,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性质的契约在企业中的签订和履行情况。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

    财会月刊 2022年3期2022-02-14

  • 契约管理:构建有意义的班级生活
    动,更依赖良好的契约契约不是强制性的管束,更不是放任的自流。契约是一种建立在对约定内容心理认可、认同基础上的重叠共识。契约管理,能促进学生公共意识的养成,能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让学生成为一个讲逻辑、讲道理的人。一、制度契约:“有意义”的班级生活的根基“契约”是一个复合词,是由“契”和“约”组成的。“契”的本义为“刻”,引申为符契,又引申为符契。“约”就是一种“约定”,它规定了权利和义务。契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班级管理中,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9期2020-09-23

  • 契约管理:构建有意义的班级生活
    动,更依赖良好的契约契约不是强制性的管束,更不是放任的自流。契约是一种建立在对约定内容心理认可、认同基础上的重叠共识。契约管理,能促进学生公共意识的养成,能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让学生成为一个讲逻辑、讲道理的人。一、制度契约:“有意义”的班级生活的根基“契约”是一个复合词,是由“契”和“约”组成的。“契”的本义为“刻”,引申为符契,又引申为符契。“约”就是一种“约定”,它规定了权利和义务。契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班级管理中,

    教书育人 2020年25期2020-09-18

  • 审视心理契约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魏鹏程审视心理契约不仅有利于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还能促进内部审计信息传递,审视心理契约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审视心理契约的形成、遵守和违背,均会对内部审计质量形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有优化审计环境建设,在关注个体发展需求的同时,努力提供审计契约发展机会,完善审计激励机制,方能真正促成审视心理契约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一、心理契约的特点分析(一)主观性心理契约的显著特点是主观性。企业雇主与雇员往往会

    时代经贸 2020年7期2020-04-16

  • 金融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在讨论公司的金融契约结构时,是何种因素影响其变动的,现代金融契约理论与新古典金融契约理论所持的观点不同,新古典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契约是外生的,其种类、交易的方式,以及结构是预先设定的,而现代金融契约认为金融契约是企业内生的,其种类和契约结构是签订金融契约双方或者多方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现代金融契约的发展也分为两个阶段,根据金融契约在签订的时候是否能够预见合同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安排,将金融契约分成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本文在阅读国外相关文献之后,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2020-02-25

  • 清代南疆契约精神探究
    坚定的信仰叫作“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一种正义的力量,犹如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稳健转动,制约着社会公民的行为,使其按照规矩行事。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规则无处不在,所谓规则,是指规定人人都要遵守的制度或章程。遵守协商订立的规则是契约精神的延续。在新时代的社会中,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以及契约信守精神依然重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不需要事事、物物都签订契约,而是在无形的道德的约束下自然而然遵守契约精神。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决策探索 2019年18期2019-10-14

  • 不起诉契约的法律问题分析*
    070一、不起诉契约的概念不起诉契约作为诉讼契约的种类之一,学者对其定义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吴英姿教授认为其指当事人承诺特定事项不争议、有争议也不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合意。①在《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中张里安教授认为不起诉契约为放弃行使诉权的合意。张嘉军教授通过对放弃型的诉讼契约的定义来说明不起诉契约的含义,其认为放弃型诉讼契约指的是当事人基于契约而放弃某种诉讼请求,主要指不起诉契约、不上诉契约、协议撤诉契约和撤回上诉契约等②。学者们主要是从契约本身的合

    法制博览 2018年33期2018-01-22

  • 浅议民事证据契约
    州)一、民事证据契约概述(一)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民事证据契约这一概念源于大陆法系,但是迄今为止,对于证据契约包含的内容未取得一致,很多学者对于民事证据契约概念的理解大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关于诉讼上确定事实方法之诉讼契约,谓之证据契约”高桥宏志认为证据应当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界定,在广义上,当事人之间就事实的确定方法达成的合意,包括举证责任契约;而狭义的证据契约仅指证据限制契约。在高桥宏志广、狭义的分类基础之上,台湾学者对于证据契约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2期2018-01-22

  •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契约精神
    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的论述类文章阅读题。文章结尾处写到:“今天部分国人存在不尊重契约的现象。”这让我感慨良多。虽然文章旁征博引论述了中国人不缺乏契约精神,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如何呢?背信弃义的事件屡屡发生。中国的历史传统中不乏的契约因素,但离契约文明还很远。而恰恰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到来,缺乏契约的传统被凸显,诚信危机随之而来。于我而言,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学生的“违约”。作为一名老师,与学生相处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遵循着契约精神。老师言而有信,可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8期2017-09-19

  • 不完全契约的类型及规制
    6026)不完全契约的类型及规制叶桂峰1,吴 煦2(1.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9; 2.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契约法理论假定契约当事人是完全理性的,而实际上缔约双方不能完全预见契约履行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无法达成内容完备、设计周详的契约条款,在法律实践中大多数契约是不完全的。对这些不完全契约进行类型化拆分并分别规定不同的法律规制方法是现实有效的做法。针对缔约的不同阶段,在立法层面上,法律可以分别规定当事人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3-15

  • 关系契约之非契约效力说明理论本质
    0080)关系契约之非契约效力说明理论本质王艳慧(黑龙江大学《北方法学》编辑部,哈尔滨 150080)关系契约与个别性契约相对,是契约系谱不断趋向复杂的结果。关系契约理论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的契约现象,揭示了契约关系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契约效力说明理论旨在说明契约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的根源。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分别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契约的效力基础。关系契约理论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经验观察的产物仅具有描述性功能,与契约效力说明理论处于不同的理论层

    学术交流 2016年8期2016-02-27

  • 契约精神离国企有多远矛盾深处是现代规则意识的缺失
    契约精神离国企有多远矛盾深处是现代规则意识的缺失谈到国企的契约精神,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关系。其实,国企与职工交往时,相互之间也应该拥有平等、协商的契约精神。有了契约,劳动关系双方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规范约束各自行为,实现劳动过程的有序管理和协调发展。如果契约关系未固,则企业发展不稳;契约精神不彰,则职工权益受损。

    当代工人(B版) 2015年1期2015-12-17

  • 契约精神是企业强大之本
    080)一、厘清契约精神的基本内涵所谓契约精神的要义,就是要求相互交往、相互关联的各方,在交往前要订立权责明确的契约,在交往中要严格而认真地遵守已订的契约,始终将契约作为各自行动的根本准则,将契约视为协同行动的命根子。正式的契约要以文字或书面的形式签署,非正式的契约(或隐形契约)也可以是一种不言自明的约定俗成。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契约,对涉事的各方都有行为制约作用,否则就不是契约,也就不能维系各方的正常交往。契约的内容要由涉事的各方共同商定,而非正式契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0

  •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谈到国企的契约精神,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关系。其实,国企与职工交往时,相互之间也应该拥有平等、协商的契约精神。有了契约,劳动关系双方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规范约束各自行为,实现劳动过程的有序管理和协调发展。如果契约关系未固,则企业发展不稳;契约精神不彰,则职工权益受损。endprint

    当代工人 2015年2期2015-03-10

  •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数据,在强调心理契约违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对员工群体认同在心理契约破坏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过程中存在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在心理契约破坏及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群体认同在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违背之间有显著调节作用。endprint摘要:基于246名员工的调查数据,在强调心理契约违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对员工群体认同在心理契约破坏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过程中存在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在心理契约破坏及

    软科学 2014年8期2015-01-20

  •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零售商的回购联合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整个供应链所处市场的需求分布随之改变,原有协调的联合契约功能被破坏。通过改进联合契约使其能够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并具有抗突发事件性,且新联合契约能减少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最后应用一个算例分析其有效性。endprint摘要:在随机市场需求下,单生产商一单批发商的收益共享与单批发商一单零售商的回购联合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整个供应链所处市场的需求分布随之改变,

    科技与管理 2014年4期2014-12-31

  • 传统中国不乏契约精神
    韩伟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与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在广义上基本与法治精神等同。但在狭义上,主要是私人契约精神,包含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及契约救济的精神,这是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价值基础。由于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对“契约”的不尊重,背信毁约现象的屡屡发生,以及司法对契约救济的不力,导致一些人指出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甚至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中国历来就没有契约传统。恰恰与此形成照应的是,部分学者从现代民法的角度对于中国契约史的研究,同样给人增添中国没有契约传统,

    书屋 2014年3期2014-04-09

  • 论不完全契约契约法中的地位
    26)一、不完全契约之成因不完全契约最早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一般认为,它起源于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格罗斯曼、哈特、摩尔、西格尔等人的经典工作,创立了经济学上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其重点在于从产权(GHM)和治理结构(TCE)的角度去克服不完全契约的投资无效率问题。随后,法学研究人员将该理论引入法学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基于下述的几个理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完全契约。(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bounded ra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3

  • 诚信符号之契约
    诚信符号之契约现存最早的契约,是近三千年前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周共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卫典田契》等4件土地契。将契约文字刻写在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承认、信守,“万年永宝用”。另据《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凡民间买卖,“听卖买以质剂”,这里的“质剂”就是买卖契约。在战国时期,买卖双方订立契约已很普遍。《荀子·君道》曰:“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韩非子·主道》亦云:“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

    读者欣赏 2014年1期2014-01-10

  • 供应链回购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研究综述
    0124)供应链契约的本质及类型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王迎军,2001)。它的本质是一种协调机制,供应链契约通过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结构,使供应链达到协调运作状态。供应链契约是经济学契约理论在供应链中的一种运用,其研究主要源于多阶段库存理论。自从早期有人提出供应链契约理论之后,有众多学者对供应链契约做了一些研究。通过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结合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现状,可以将供应链契约分成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7期2013-04-12

  • 心理契约违背感知的个体差异:研究进展与模型构建
    ■张晓旭一、心理契约违背感知的研究进展心理契约是由Argyris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当时用来描述组织和雇员之间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90年代以后,心理契约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用来描述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连接员工和组织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行为。心理契约违背是指因组织违背心理契约,员工所产生的一种相对强烈的情感或情绪反应。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没有履行曾经的承诺时,心理契约违背就产生了,此时员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2012-10-26

  • 心理契约理论浅析*
    013)一、心理契约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组织行为学的开创者Argyris教授和Schein教授共同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未书面化的契约”,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相互期望的总合。当然,在很多场合下,雇主也可以指员工所在的组织。1960年,Argyris在其出版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使用了“心理契约”来描述工人与工头之间的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在他看来,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的一种交换关系,包含着雇佣双方对权利和义务的主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4-11

  • 契约
    :“那么,请你在契约上签名吧。”我瞄了那文件一眼,依然面无表情地说:“你应该知道我的规矩,我一向是口头约定。况且,我也没有固定的名字,怎么签名?”雇主把文件平摆在桌上,平静地说:“按手印也可以,现在全世界都用法律说话,没有契约,我不放心。”我回了一句话,立刻让雇主闭了嘴:“法律?如果人人都遵守法律,那就没有我了。”说完,我检查了一下弹夹,起身离开,留下雇主一个人对着契约发呆。我毫不费力就找到了目标——刚刚竞选胜利的新任州长。这个人看上去很像是一个正直的人。

    小品文选刊 2006年10期2006-07-18

  • 对“债权契约”概念的逻辑质疑
    谐统一。而“债权契约”概念不合逻辑,又无法与物权契约相对应;物权契约仍为契约,也不能与物权行为相同一;物权特为既为处分行为,就不可能与任何契约划等号。因此,“债权契约”概念应该废弃,物权契约(称物权合意更妥)概念如果允许其存在,就应作新的解释。与此紧密相边的买卖行为具有双重属性;买卖合同本身是债权行为(负担行为),买卖合同的履行(交付或登记)是物权行为(处分行为)。只有坚持这一区分原则,才能理清民法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概念的混乱与矛盾;才能恰当处理

    浙江社会科学 2004年5期200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