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各类型细菌、真菌等病原菌引起,病原菌经由微生物循血途径引发患者心内膜、心瓣膜或者的靠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1〕。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按照病情发展可以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发病人群会发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同时病情发展十分急促,如果缺乏及时的诊疗救治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则并不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症状,患者的初期全身中毒的情况较为轻微,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8期2023-09-26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综合护理1例
,亢彩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据有关资料显示[1],术前肾功能异常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其他心脏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前肾功能不全一般表现多为栓塞及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过手术能够将病灶清除,减少栓剂,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十分有利[2]。本研究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病例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5期2023-09-17
- 超声心动图诊断SLE继发APS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复发1例
虑非典型疣状心内膜炎(狼疮所致)。患者予以甲泼尼龙24 mg/d口服5 d,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赘生物体积变小,患者症状好转出院。图3 心尖四腔心切面图2 讨论Libman-Sacks心内膜炎是一种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典型心脏表现,其特征是心脏瓣膜形成非细菌性疣状赘生物[1]。一些SLE患者可继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本例为继发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复发性Libman-Sacks心内膜炎,较为罕见。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5期2023-05-26
- PNI、NLR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360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引起的心脏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心脏瓣膜是最常受累部位[1]。而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可导致肝、肾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半年死亡率为20%,1年死亡率可超过30%[2]。因此,尽早评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预后状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预后营养指数(PNI)是评估患者术前的营养状态、免疫状态、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之一。研究发现,PNI与急性心肌梗死[3]、肺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3-18
-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原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08—2018年10年间收治的17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4例IE中有14例为PVE,其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58.07±16.64)岁。14例中晚期PVE病人9例,占64.3%。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赘生物7例(50%),其中累及主动脉瓣4例、二尖瓣3例,且PVE组与自然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NVE)组赘生物阳性率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1期2022-03-13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00)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于微生物经血液循环后感染心脏,引起心内膜、心瓣膜等感染后伴赘生物形成,多发生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病率较低,但随着近年来群众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疗效,降低病死率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分别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以及二尖瓣置换术等手术治疗,在手术后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患者采取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降低
医药前沿 2021年17期2021-11-29
- 感冒发烧谨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正常人群感冒是不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和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抵抗力差的人群,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多样,容易造成诊断困难和治疗延迟。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无明显原因的全身感染体征和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超过85%的患者出现发热,疾病初期容易误认为感冒,如发热、头痛、寒战、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大部分人认为多喝水,注意休息就会好了,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菌血症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必要
华声文萃 2021年10期2021-10-18
- 感冒发烧谨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展成了感染性心内膜炎,随时都有生命之忧。当感冒时,人体的抵抗力往往会下降,细菌乘虚而入,当细菌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细菌在心内膜表面,特别是瓣膜处定植,滋生繁殖,形成感染性赘生物,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正常人群感冒是不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和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抵抗力差的人群,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多样,容易造成诊断困难和治疗延遲。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无明显原因的全身感染体征和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超过8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2期2021-09-13
- 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
-Sacks心内膜炎又称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典型心脏表现,其特征为瓣膜非感染性疣状赘生物形成[1],主要累及二尖瓣[2],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发生率最低。超声心动图是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在其诊断及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Libman-Sacks心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6-27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课题。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在欧美患者中病死率高达20%[4]。因此,如何筛选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国尚无相关文献,而国外文献也鲜有报道且样本量较小。笔者对2011年至201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人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寻中国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测因素。1 资料和方法1.1 筛选方法在2019年4月,本研究组从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人超声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2期2021-05-09
- 老年与非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38)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经血液途径直接侵袭心内膜、心脏瓣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伴赘生物形成。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各种侵入性导管的置入增多,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有增加趋势。本文对老年及非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总结了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3-05
- 不明原因反复发热 千万警惕这种病!
好几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初起症状都是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伴有或不伴有心跳快、气促等症状,在反复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最终查出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今年我们科收治的这类患者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该院心外科主任张晓慎提醒,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果可以非常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两类人群尤其不能掉以轻心。这种病不挑年龄 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内膜表面发生微生物感染,通常感染性心内膜始于血流感染,微生物随着血液流至心脏,并在心脏定植,产生发热、咳嗽、呼吸
养生阅刊 2020年12期2020-12-23
- 周口地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与临床特征研究
口地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与临床特征研究邵光威*(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内五科,河南 周囗 466100)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与临床特征,以期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治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4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血培养方式鉴别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类型,对94例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20
- 脑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应该作为常规检查吗?
系统并发症的心内膜炎患者,许多心血管外科医师更愿意推迟或避免进行必要的瓣膜手术,因为手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由于心内膜炎患者的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异常很常见,这对于具有紧急瓣膜手术指征的患者是个严重问题。在之前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Chakraborty等研究了以下问题:瓣膜手术前进行脑MRI检查是否能够提供重要信息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是否需常规接受此项检查。尽管195例患者中(其中95例接受术前MRI检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3%,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年2期2020-01-11
- 羊布鲁氏菌心内膜炎一例
布鲁氏菌;心内膜炎;血培养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4-0377-02布鲁氏菌心内膜炎,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最易累及主动脉瓣。目前首先推荐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抗感染治疗,尽早行瓣膜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近来收治1例羊布鲁氏菌心内膜炎患者,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浙江丽水人,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加重伴畏寒寒战1月”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爬2层楼梯时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4期2019-10-18
- 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耐药性发生改变,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实施一项有效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1-2]。因此,本次研究对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见下文。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超声诊断)、对照组100例(实施CT诊断)。观察组100例不典型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2019-07-24
- 心脏有问题,感冒莫大意
严重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挽救小李的生命,我们为小李实施了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室缺修补术。如今,小李即将康复出院,但令我们备感惋惜的是,其实室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本只需做一个微创室缺修补手术就能解决,而现在,由于小李没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感冒,耽误了病情而导致细菌侵袭至心脏,不得不置换两个心脏瓣膜才解决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又是如何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细菌、真菌主攻,感冒助攻感染性
家庭医药 2019年2期2019-03-04
- 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的文献研究
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由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直接感染心内膜,继而在瓣叶上形成赘生物,导致心血管内膜、瓣膜发生炎性改变。该病好发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静脉滥用药等人群,近年来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但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极为罕见,据报道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仅为0.006%,孕妇和胎儿的病死率分别高达22.1%、14.7%[2]。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和抗生素治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3期2019-01-16
- 阜外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300例临床特征分析
谭慧琼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瓣膜或心室壁内膜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引起的一系列以炎症表现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呈明显增加趋势,同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植入器械术以及各种血管内介入检查治疗技术的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临床表现和病原微生物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2]。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差,病死率高[3,4],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阜外医院300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24
- 沙门菌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但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却很罕见。国内外至今对沙门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仍非常有限,尤其国内仅限于个案报道。本人在报道此项病例同时,检索收集了我国近50年来公开报告的13例沙门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综述如下。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于2010年5月11日出现寒战、发热,Tmax41℃,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稍模糊。血常规:WBC 9.1 × 109/L,N 0.93,PLT 71×109/L。诊断:肺部感染,败血症。先后给予“哌拉西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2018-10-23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心脏内膜面的微生物感染形成赘生物所致,其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12%~40%[1],其中以从心内膜赘生物上脱落的栓子引起的脑梗死最为多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50%[2],而颅内出血较少见,仅占5%[3],但其致死性较高,因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本研究收集了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的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更进一步加深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颅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4期2018-08-29
- 感染性心内膜炎130例临床分析
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130例临床分析陈晨1a,王夏芹1a,崔宁1b,彭俊夫2a,韩永生2a,褚俊2b[1.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a心血管内科,b科研部,合肥23004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a 急诊内科,b 心血管内科][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近10年来1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受累瓣膜,及院内及近期死亡率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估计值的关系。结果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年3期2018-06-25
- 感染性心内膜炎—2016年AATS专家共识与2015年ESC指南对比阅读
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AATS专家共识)[1]。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了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以下简称ESC指南)[2]。这是目前最新的两篇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指南性文献。感染性心内膜炎至今仍有较高的死亡率,2011年我科曾提出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近远期临床疗效满意[3],但学术界关于手术时机、手术指征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AATS针对这些争
吉林医学 2018年7期2018-02-13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升高。我院心胸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内膜炎患者27例,外科手术治疗26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2 ~ 47(14±18.5)岁。单纯室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7例,主动脉瘤破裂2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赘生物累及主动脉瓣10例,二尖瓣2例,三尖瓣7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2-10
- 疑似布氏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菌;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图分类号】R5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1..02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发热1月,再发伴胸闷气短2 h”于2017年6月17日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以“1.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2.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形成”收入院。1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寒战,体温最高达39.2℃,伴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偶伴有夜间阵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1期2018-02-06
-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症、关节炎、心内膜炎等,并且传感给人群发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导致患者死亡。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疫病,在我国流行多年,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显得十分关键。基于此,临床上对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但是其中还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关键词:猪链球菌病;诊断;败血症型;心内膜炎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型性疾病,主要是以孕猪和新生仔猪为主,患病率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7年11期2018-02-03
- 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曲晓光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其主要致病原因为病毒、细菌等侵染患者心内膜, 进而引发各种炎性病变, 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通过单一观察患者临床症状难以准确判断疾病, 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等情况, 导致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对该病的临床诊治造成极大阻碍[2]。近些年, 超声技术的逐渐成熟为疾病诊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超声心动图逐渐应用于心脏瓣膜及赘生物的检查, 可对病灶所在区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2018-01-18
- 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外科手术价值评估分析
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外科手术价值评估分析胡荣娟(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目的 研究与分析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外科手术价值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患者3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且之后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对比术后手术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其中,经手术证实有27例患者存在赘生物,且检出率为90.0%(27/30);经超声检查有24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2017-12-22
- 感染性心内膜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33)感染性心内膜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黄慧君(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老年患者的病原学和临床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IE老年患者96例,对其采动脉血,进行细菌培养,使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96例IE患者中,病变位置在左心者76例(79.17%);病变位置在右心者7例(7.29%)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0期2017-09-19
-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 以指导临床预防及控制疾病。方法 50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 按照患者血培养结果分为实验组(20例, 阳性结果)和对照组(30例,阴性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以及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并比较两组发生肾功能不全、脏器出现栓塞及先天性心脏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6例(30.0%), 脏器出现栓塞6例(30.0%), 对照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3.3%), 脏器出现栓塞1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2017-09-12
-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
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认识及诊断率,为进一步探讨机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及总结经验。结果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条件致病菌,亦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通过针灸感染这种途径更是罕见,早期明确诊断,经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好。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复杂,无特异致病菌,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意识,提高诊断及治愈率。【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肺炎克雷伯菌【中图分类号】R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1期2017-03-03
- 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徐家行1,朱水波2,刘勇2,张晓明2,殷桂林2(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胸外科,湖北 武汉 430000;2.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心胸外科,湖北 武汉 430070)目的 探讨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2008年5月-2016年5月1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将该组资料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10例患者中,3例患者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治愈,2例患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6期2017-01-17
- 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刘冰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可行性。方法140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差异具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2017-01-1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吸氧配合头孢替唑钠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服用14剂后仍有气虚水停之证,则给予春泽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PaCO2均下降,PaO2均上升,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3期2016-11-30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评析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评析王富春(黑龙江省牡丹江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目的 研究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方案基础上增加血必净注射液。比较(1)赘生物缩小率、死亡率;(2)住院时间;(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CRP、WBC、IL-6、体温的差异。结果 (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7期2016-10-28
- 医疗机构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黄雪梅叶国永陈媚珠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深圳518118【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机构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HAI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HAIE患者51例为观察组、社区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AIE)患者13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年龄、性别、Charlson合并症评分、原发疾病及治疗史、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harlson合并症评分≥2分占比明显更高、人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1期2016-08-03
- 医疗机构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HAI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HAIE患者51例为观察组、社区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AIE)患者13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年龄、性别、Charlson合并症评分、原发疾病及治疗史、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harlson合并症评分≥2分占比明显更高、人造瓣膜置换史占比明显更高、先天性心脏病史占比明显更低、风湿性心脏病史占比明显更高、长期免疫抑制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占比明显更高、累及主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6期2016-07-18
- 起搏器电极巨大赘生物合并肺栓塞1例
搏器,人工;心内膜炎,细菌性;肺栓塞;超声心动描记术;病例报告1 病例简介男,76岁。主诉:间断高热、寒战9年,加重2周。9年前于当地因窦性心动过缓植入起搏器,此后寒战、高热间断发作5次;1个月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2周前再次寒战、高热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史5年,9年前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2年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体格检查: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培养提示葡萄球菌感染可能。经胸及食管超声(图1A)提示右心内起搏器赘生物。头部CT:右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7-13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的临床研究
安静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的临床研究安静目的探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实施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患者为实验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未合并血管栓塞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糖尿病史(72.1%、48.8%)、有高血压病史(76.7%、48.8%)、血培养阳性(72.1%、44.2%)、赘生物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2016-03-08
- 高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32)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较少见但预后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高龄患者已占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20%~40%[1-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剧,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日益增多和感染易患因素增加,我国高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将呈现增多趋势。对于高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更加困难,是否手术干预往往难以抉择,常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死亡率高达40%左右[4-7]。目前国内尚缺乏高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相关报道。现总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4例高龄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2015-11-19
- 右冠右室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入院体格检查:T37.4℃,104次/分,R20次/分,BP122/75mmHg,心尖区可闻及2/6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阴性。腹部B超:脾大,约136mm×43mm。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左房、左室增大;左室内线条样回声(考虑假腱索)。诊断:1.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右室瘘)。予青霉素+头孢曲松静滴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2015-10-21
- 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张利感染性的心内膜炎一般是因致病的微生物经血路直接的侵犯到患者的心内膜而导致患者所出现的疾病,近几年,随着病原菌的不断进化、改变和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应用增加,导致感染性的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的不 典型,增加临床的相关诊断难度,使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增加,如果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适宜则容易出现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1-3]。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对于非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4]。本文对不典型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9期2015-04-19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研究
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研究唐晓华1,陈 琼1,郭旭光1,黄 俊2东(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150;2.广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州 510080)目的 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18例CNS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结果 基础病因中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占首位(5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6期2015-03-15
- 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高媛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抗生素治疗。方法 选取临床20例感染性心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临床痊愈,平均随访5个月无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控制感染治疗,抗生素治疗极为重要,抗生素治疗包括早期治疗、复发的治疗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以细菌最常见,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合理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掌握好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2015-01-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李 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王晓杰 卓春梅 吕小羽 麦玉娇 魏 娟 李 慧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0%),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200 0,P=0.007 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3期2015-01-27
- 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疗效观察
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疗效观察徐学丽(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11)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根据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药敏结果以及血培养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33期2015-01-03
- 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赵吉华(山东省长岛县71887部队医院,山东 烟台 265800)目的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时机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B组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赘生物、被破坏的瓣膜,同时切除瓣环周围坏死的组织细胞。术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33期2015-01-03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邱宗利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而引起的心瓣膜心室壁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炎症,其致病微生物以细菌最常见,也可由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其他微生物引起[1-2]。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如发热、心脏杂音、心力衰竭和脾大等,是心脏内外科较常见而且难以处理的一种严重疾病,其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伴随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给临床诊断带来干扰[3-4]。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很多,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7期2014-06-07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胡建国(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经确诊的7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的心脏基础疾病情况、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等。结果7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中,51例发生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5例发生在扩张性心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2014-04-24
-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段利科 张周龙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追踪结果对照。结果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正确诊断32例,漏诊2例,误诊2例。确诊的32例赘生物分布情况:检出左心赘生物24例(主动脉瓣赘生物12例,二尖瓣赘生物6例,同时累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6例);右心赘生物5例(累及三尖瓣3例,肺动脉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1期2013-10-26
- 超声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袁晓锋目的 对超声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 另抽取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 对这两组患者分别采取用血培养、心电图检查、血清免疫学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诊断, 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 不典型组四种检查方法中, 超声心动图检出率高达9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6期2013-09-01
- 以反复多部位脑栓塞伴出血为首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磊[关键词]心内膜炎;脑栓塞;脑出血;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心内膜、邻近大动脉内膜或心瓣膜伴有赘生物形成的一类炎症性疾病,瓣膜为最常见受累部位。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其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常隐匿,临床表现复杂,累及全身多系统,早期临床诊断较困难。本文对1例以反复多部位脑栓塞伴出血为首发表现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右侧肢体乏力、吐词不清1d于20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34期2013-03-05
-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脑出血的诊治分析
彭伟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我国并不少见的疾病,其中3% ~10%的患者会并发脑出血,其死亡率极高[1]。因其发生率低,文献报道少,临床医生多认识不足。2000 年1 月—2011 年9 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了2 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脑出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 例,例1,男性,61 岁; 例2,女性,55 岁。例1 患者有发热史,2 例均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均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收治。出血部位分别为右基底核区、右顶叶及左侧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8期2012-08-15
- 8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析
,每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病率在2~6/10万[1-3],其中男性患者占大多数,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比例为1.6∶1.0~2.5∶1.0。新近研究显示尽管有了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和临床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后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院内病死率高达16%[2,4]。本文对8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理及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从2001年至2008年确诊的8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诊断根据Duke的急性和亚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期201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