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有问题,感冒莫大意

2019-03-04 18:33吴延虎
家庭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内膜心内膜炎瓣膜

吴延虎

【典型病例】

患者小李,24岁。在他1岁半时体检发现心脏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一直没有治疗。成长的过程中,小李活动后经常出现心悸、气短的症状,休息后能缓解,家人也未予以重视。几个月前小李不小心着凉患上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起先他也没当回事儿,认为自己能扛过去,没想到情况越发严重,持续的发热令他疲乏无力,食欲全無,日渐消瘦,还不时冒虚汗,吃了感冒药也未见好转。随后家人陪小李前往我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小李患上了严重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挽救小李的生命,我们为小李实施了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室缺修补术。如今,小李即将康复出院,但令我们备感惋惜的是,其实室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本只需做一个微创室缺修补手术就能解决,而现在,由于小李没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感冒,耽误了病情而导致细菌侵袭至心脏,不得不置换两个心脏瓣膜才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又是如何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

病因:细菌、真菌主攻,感冒助攻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引起。通常,正常人群的感冒是不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年老体弱、抵抗力差的人群,引起感冒的病毒感染及伴发的细菌感染会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者静脉通道随血液循环到心脏内膜,从而引起心内膜感染,导致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并损害瓣膜功能。

像小李这位患者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就容易造成心内膜的损伤,这是他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基础;长时间的感冒导致细菌在血液中蔓延并随着血液涌入心脏,是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直接诱因。细菌侵入心脏后,逐渐聚集在小李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脏瓣膜边缘,并开始结成团块肆意破坏瓣膜,导致其心内膜发生感染产生溃疡,进而使主动脉瓣上出现直径约1.5厘米的穿孔,二尖瓣上出现约1厘米的穿孔。

危害:心衰、血栓、脑梗、心梗样样不少

感染性心内膜炎除了会引起瓣膜穿孔,导致心脏血液的反流,造成心衰(稍微活动或不活动时气喘),还会在心脏内或瓣膜处形成血栓。一旦脱落的血栓或菌栓随着血流走向身体其他部位,如阻塞大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塞;阻塞心脏血管,会引起心肌梗死;阻塞脾脏血管,会引起脾梗死等。还有部分患者,一开始是由于其他脏器梗死(如脑梗塞),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种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症状:发热最常见

发热往往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热,有的发热时间可能会较长,极个别患者无发热。此外患者还会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另外80%~85%的患者可听到心脏杂音。约1/3的患者可出现栓塞症状,皮肤可见散在的小淤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这是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以上的非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等到前去就诊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治疗:抗生素和手术并驾齐驱

如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亦要足够长,力求治愈,时间一般需4~6周。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为抗生素治疗无效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个渐进性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将会有很大帮助。

猜你喜欢
心内膜心内膜炎瓣膜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单心房1例
家畜急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假性deta波时限在室性期前收缩中的诊断价值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配合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小鼠胚胎心内膜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