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

  • 社会支持视阈下“老漂族”社区融入问题研究
    殊的群体——“老漂族”由此形成。“老漂族”是在我国当今社会变迁下和中国式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在我国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后,这个群体在流动人口中占比也在逐步上升。何惠亭认为老漂群体主要是指为了照顾孙辈而背井离乡, 来到大城市生活的老龄群体。[1]本文研究的“老漂族”就是指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为了帮扶子女照顾孙辈或是个人养老的需求,迁移到子女所在的城市而户籍未发生变动的老年群体。在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打拼,安家,并且在我国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2023-09-26

  • 农村“老漂族”的社会适应困境及其对策探究
    特的群体——“老漂族”。从字面意义来说,“老”限定了该群体的年龄与身体状况等人口特征;“漂”表征了该群体人户分离、流动迁移的社会特征;“族”表明了该群体的同质性。芦恒、郑超月将“老漂族”划分为四大类型:“双漂型老漂”“保姆型老漂”、“民工型老漂”和“受养型老漂”。[1]本文所讨论的“老漂族”便是“保姆型老漂”。综合部分学者对于该群体的属性描述,“老漂族”的内涵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在流动年龄方面,以55岁或60岁作为定义“老漂族”的起点[2]第二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2023-09-26

  • 看见隐秘角落的“老漂族
    ,他们被称为“老漂族”。“老漂族”的规模不可小觑,而且呈继续增长趋势。相较于年轻人为了事业主动奔赴大城市,老人们“漂”在他乡更多是无奈之举。让在故乡待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在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语言不通、风俗不同、理念有别,兢兢业业看护孙辈,可能还要小心翼翼看子女的脸色行事,“老漂族”遭受着身心双重压力。囿于家庭住房、经济条件等,多数“老漂族”都是只身一人前往子女所在城市,“拆老”让其和原本朝夕相处的老伴成了一年见不上几次面的“牛郎织

    时代邮刊 2023年17期2023-09-25

  • 老漂族”返乡再适应三要诀
    迁居民,俗称“老漂族”。当孙儿们日渐长大,大多数“老漂族”还是倾向于“叶落归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安度晚年,这一部分人群又被称为返乡“老漂族”。“老漂族”着实不易,为了孩子,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为了减少子女的后顾之忧任劳任怨,好不容易适应了城市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当他们选择再一次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生活时,除了体会到无法改变的暮人已老,还会有种“熟悉的陌生人”之感。因此,对返乡“老漂族”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享受当下,不抱怨返乡“老漂族”以前在子女家帮忙

    心理与健康 2023年7期2023-07-12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老漂族”精神养老问题研究
    的老年人称为“老漂族”。而我们所要探讨的农村“老漂族”群体,是指原住地为农村的老年人群体,是“老漂族”中人数更为庞大,更有典型性、复杂性的一个分支。在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在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物质条件不再似以往一般匮乏的情况下,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富足与否与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

    市场周刊 2022年1期2022-11-13

  • 老漂族”们过得好吗?
    他们的处境:“老漂族”。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比例更高。大润发2021年发布的《“老漂族”逛超市报告》显示,有72%的随迁老人来到上海,都是为了帮子女带娃。是“漂”在城市还是“空巢”在家?他们放不下在大城市的子女和孙辈,但也难舍自己的乡愁。在纠结与彷徨中,他们还是坚定地成为那些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最坚强的后盾。即使头发花白,也依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18期2022-10-11

  • 数字包容视角下“老漂族”的数字融入研究
    入的难题,让“老漂族”们也能乐享信息科技,是学术界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数字包容”的视角出发,以贯彻核心理念为着力点,借助螺旋动态模型,力争厘清数字融入的内在逻辑,找准破解之道。一、相关概念界定(一)“老漂族”“老漂族”也称随迁老人、进城老人,特指年龄在60岁以上,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老年人。社会以年龄结构和空间动态为参考依据,将其形象地称为“老漂”。迁移行为的原因复杂多元,隔代照料、城市养老和劳动务工构成了老年人流动的三大主要拉力,其中“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9-03

  • 老漂族”的微信使用与地方感建构
    30001)“老漂族”又称流动老人、随迁老人、迁移老人、候鸟型老人,虽定义尚未统一,但大体上都是指因各类原因而处于流动或迁移状态的老年群体。其滥觞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从长期生活的故乡迁徙到一个新的、甚至完全陌生的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场域。然而,地理位置上的变化仅仅是“老漂族”“漂”的第一步,他们在“漂”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更复杂问题,是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融入的不适和地方感的缺失。当前学者们主要聚焦于“老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7-25

  • 让“老漂族” 真正快乐起来
    彭训文如何让“老漂族”们快乐起来?这是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苗艳梅在研究中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为了让“老漂族”之间、他们与本地老人之间熟络起来,苗艳梅联系当地社会工作站,组建了“你来我往,快乐分享”文化融合小组、随居而安——随迁老人社会支持小组及促进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等相关活动。从最基础的相互认识,到在养生讲座、法律讲座上踊跃答问,再到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歌咏比赛、志愿巡逻,和本地老人结伴买菜,很多随迁老人通过参加小组活动,有了参与社区活动、服

    金秋 2022年5期2022-06-30

  • 老漂族”更需要“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个名字——“老漂族”。“老漂族"首先面临“退而难休”。“儿子儿媳白天要工作,带孙子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还要买菜做饭,每天都是连轴转,比退休前可累多了。”对一些“老漂族”来说,陪伴孙辈成长、和儿女住在一起,固然有喜悦和欣慰,但琐碎的家务和操劳,也令上了年纪的他们感觉“吃不消”。一些儿女忙于工作,疏于帮老人分担,甚至觉得祖辈带孙辈"理所当然”,在客观上导致“小车不倒只管推”。不少“老漂族”背负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家务重担,又不忍心“撂挑子”,可谓“进退两难”

    晚晴 2022年4期2022-06-01

  • 老漂族”生活现状调查:到他乡融入新生活不易
    的环境,成为“老漂族”。这些老人在异乡生活得习惯吗?和邻里关系融洽吗?生病就医方便吗……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总在忙 接送孩子、买菜做饭三点一线65岁的吴爱芳(化名)是湖南人,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工作。为了照顾年幼的孙女,吴爱芳在儿子的邀请下来到河北省廊坊市的燕郊(紧邻北京)与儿子儿媳同住,照顾一家人的起居生活。由于儿子儿媳要早起上班,吴爱芳每天必须赶在7点之前做好早饭,等儿子儿媳吃完走后,再把孙女喊起来吃饭。“吃完饭送完孩子上学,还得去买菜。

    党员文摘 2022年1期2022-04-03

  • 多维度视角下“老漂族”社会融合现状与对策研究
    年流动人口”“老漂族”或“随迁老人”等,本文统称为“老漂族”。“老漂族”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双职工家庭缺乏居家看护者、社会流动的推动作用、社会缺乏育儿和托幼服务、对社会育儿和托幼服务不信任、家庭养老模式偏好、帮忙照看孙辈的传统家庭责任驱动、独生子女政策效应显现等结构性因素,以及家庭团聚的现实需求等。[2]“老漂族”既承担着繁重的照顾孙辈、操持家务的生活压力,又由于精神孤独、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生活质量较低,甚至陷入“回不去”又“难留下”的尴尬境地。回去养老

    现代交际 2022年3期2022-03-25

  • 老漂族”社区融入状况研究及解决措施 ——基于层次分析法
    分离”现象以“老漂族”的面目出现并逐渐引发普遍的社会关注。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老漂族”来源于“北漂”“上漂”,最早在2011年时有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向这一群体,但其对应的概念仍未得到明确的界定。本团队研究的“老漂族”群体系为照顾第三代、减轻子女负担或为了得到后辈照料而随子女进城到异地居住的年龄在六十岁及以上的非本地户籍老年人群体。随着“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庞大,如何帮助“老漂族”快速融入城市生活,解决他们的就地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查阅大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2022-03-19

  • 老漂族”的类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认知-行为”双维度框架
    的传统义务,“老漂族”的产生、现状与归宿也都将成为老龄少子化时代背景下探究家庭照料、社会融合和政策改革的重要议题。纵观“老漂族”群体“漂”的生命历程,往往会面临“想留的留不下”“想走的走不了”“不想留的返乡后不适应”“不想走的留城后出现生活难题”等种种困境,然而目前学界仅是达成问题共识,却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更没有认识到这些情形模式的背后是源于身份认同获得的差异性——流入地归属感(认知)与未来居留选择(行为)——的差异化组合[1-3]。因此从“认知-行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7

  • 如何帮助“老漂族”做好心理调适?
    迁居民,俗称“老漂族”。老漂族年纪较大,却还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來到陌生的城市生活,这一切着实不易,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在日常的社会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老漂族是只身随迁来到子辈所在城市的。可能因为女性在带孩子、做家务方面有着性别优势,所以这其中以女性居多;也有一部分老漂族是老年夫妻一起随迁。但不管哪一种情况,随迁而来的陌生城市,都会使老人生疏感、孤独感倍增。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更应多关注随迁老年人的心理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期2022-01-13

  • 老漂族”的休闲旅游实践与身份认同构建
    00引言聚焦“老漂族”的休闲旅游实践与社会融入问题,以成都人民公园为案例选取地,基于扎根理论,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的个案研究法,探讨随子女来成都定居的“老漂族”休闲旅游实践内容,以及他们在异城他乡中进行身份认同的过程和结果。一 文献回顾“老漂族”是指为了照顾子女或第三代,前往陌生城市生活的老年人。“老漂族”为了辅助子女的生活与工作,在一个身体机能下降,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下降的“尴尬的年纪”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中,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与节奏、社会地位与

    当代旅游 2021年17期2022-01-04

  • 倔强“老漂族
    一族”,或叫“老漂族”,家乡的老同事、老同学都慢慢断了联系,和小区其他老人又很难沟通,带孩子的间隙,父母只能各自靠手机打发时间。事情的转变是在妻子二次怀孕期间,二次怀孕本是在双方长辈鼓励下才有的。可谁想怀孕第三个月,岳母查出肠癌,一家人顿时乱了,四处张罗看病,虽然发现得早控制住了病情,但只能勉强照顾自己,再帮不上我们。更可怕的是这期间,父亲开车帮着跑来跑去,出了一场车祸,右腿骨折,由于上了年纪,恢复后只能拄着拐杖慢慢走动。记得有一句俗语,“若父母安好,便是

    当代工人 2021年22期2021-12-09

  • 基于推拉理论的“老漂族”养老地点选择研究
    被形象地称为“老漂族”。“老漂族”这一群体所具有的“流动”和“老年”的双重属性,使其在异乡的生活呈现出百态,在完成了照顾第三代这一阶段性任务后,是留在城市还是返回故乡养老成为了其不得不再次进行选择的现实困境。如若选择留在城市,将对城市公共服务提出不小的挑战。本文采用推拉理论对“老漂族”的养老地点选择进行分析,分别从城市和农村各自的推力及阻力入手,深度剖析“老漂族”在面临养老地点选择中的处境,在当下对于我国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让老年人得以幸福终老都具有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1-29

  • 团聚下的孤独:城市“老漂族”非正式社会支持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流动大军,即“老漂族”。“老漂族”是指为了照顾子女及其第三代离开故土到子女的城市生活的老年人[1](80)。同时各城市相继出台“抢人”政策,高层次人才引进将加剧人口迁移,“老漂族”群体壮大已不再是某城市个案问题。关注和研究“老漂族”在城市社会中的异地社会支持网络现状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主要从非正式社会支持角度分析并重新建构“老漂族”的社会支持网络。一、“老漂族”产生的原因(一)调研地点与对象的选择国家卫健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1-27

  • 代际支持对“老漂族”城市适应的影响研究 ——以S市为例
    口。学界多以“老漂族”来称谓流动老人。唐钧首先提出“老漂”概念:“老了老了,还在漂泊”。《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表明我国现有“老漂族”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门迁移到城市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老漂族”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双职工家庭缺乏居家看护者、社会流动的推动作用、社会缺乏育儿和托幼服务、对社会育儿和托幼服务不信任、家庭养老模式偏好、帮忙照看孙辈的传统家庭责任驱动、独生子女政策效应显现等结构性因素

    市场周刊 2021年11期2021-11-15

  • 老年人权益保障,别忘了城市“老漂族
    者采访了多位“老漂族”发现,像王燕、王贵香一样的老人离开家乡来到异乡,面临着对当地语言、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问题。即使孩子们能够让“老漂族”们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些老人依然要忍受孤单和焦虑。“兑”不成的“空头支票”近年来,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都出台了不少措施。相关条款从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卫生保健、商业服务等方面,细化了不同年龄阶段老人可享受的优待事项。政策虽好,但实际落地情况不一,有些政策甚至成了“空头支票

    决策探索 2021年19期2021-10-21

  • 城镇化进程中“老漂族”社会融入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定义后,对“老漂族”面临的养老、精神、社会融入等危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从政府、社区、个体和子女等层面对“老漂族”顺利融入社会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解决“老漂族”融入社会提供思路和方法。[关键词]老漂族;社会融入;托育服务;城镇化;社会福利[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0281 前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代际支持的延续,“老漂族”急剧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中国市场 2021年25期2021-09-14

  • 抑制还是促进:“老漂族”的隔代照料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6%[1]。“老漂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隔代照料”和“异地养老”两个方面,尤其是隔代照料已日益成为中国老年人普遍的日常活动。在 1~5 岁儿童中,隔代抚育的占比达到 41.1%[2],可见受到根深蒂固的家庭文化观念和社会育儿服务缺位的现实困境的影响,由家中老人提供隔代照料成为儿童抚育的重要选择和“老漂族”形成的主要动因。“社会融合”是一个纵向的过程概念,指“老漂族”通过调整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在异地社会中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或积极再社会化

    社会保障研究 2021年3期2021-08-12

  • 老漂族”城市适应困境与帮扶对策研究*
    1所示,城市“老漂族”不断壮大是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带有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区隔的特点——人户分离,同时反映出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合理性和隔代育幼的现实性。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 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达43%,[2]由此可以推测,未来“老漂族”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老漂族”作为流动老年人口相较于青年流动人口,在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军中所占比例较低,因此常常成为被忽略的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6-21

  • 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光宗【关键词】老漂族  社会适应  老龄化【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处在流动、分离和聚合的巨大变动中,随着年轻人口流迁的定居化和家庭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作为“从属人口”也卷入人口流迁的大潮中。老年人口的“人户分离”现象以“老漂族”的面目出现并引发普遍的社会关注。“老漂族”群体现状中国有很多漂泊的群体(如被广泛关注的北漂、蚁族),其中一个漂泊在各大城市的亚人口群体就是“老漂族”,这是社会急剧变迁背景下中国式家庭生

    人民论坛 2021年12期2021-05-17

  • 老漂族”,及其相关话题
    市社区里采访“老漂族”及其相关话题。“老漂族”是什么?在各个社区采访,我问到许多人,包括社区工作者,知晓其义的并不多。其实,这个词可以“顾名思义”一下——那就是漂泊在异乡的老年人。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漂”在异乡的老年人,绝大多数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计,而是出于为人父母的情义。他们离开家乡给儿女帮忙,帮着他们带孩子——家庭里的第三代,尤其是在当下“全面放开二孩”的大背景下。“老漂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先如此称呼这些给儿女帮忙的随迁老人。社区里,“给儿女

    山西文学 2021年1期2021-05-17

  • 老漂族”更需要精神赡养
    冯双等“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作为人口破千万的杭州,拥有成千上万帮子女照顾小孩的“老漂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漂泊在外难免令人黯然神伤,而对“老漂族”来说,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他们往往承受着比年轻人更多的压力,面对着更多的困难。被迁徙,老两口一个焦虑一个抑郁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病区主任赵明学的门诊里,有一对老夫妇令他格外头疼,又无比心疼。这对60岁出头的老夫妇来自山东,来杭

    保健与生活 2021年5期2021-04-12

  •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老漂族”精神赡养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三个典型社区为例①
    万。有学者以“老漂族”来称谓老年流动人口,意指在外漂泊、离乡背井的老年人群体,本文具体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或者是为了得到后辈照料而远离家乡、来子女工作的城市的非本地户籍老年人群体。伴随城市化进程与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流动人口群体规模不断增大,已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应当引起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涵义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而随着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得到基本满

    南方人口 2021年1期2021-02-28

  • 老漂族”的社区融入困境与措施
    题。为了改善“老漂族”在社区中的居住情况,避免出现问题,便要对其融入时的困境产生清晰了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老漂族”融入社区时产生的困境,同时,细致阐述了加强融入效果的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老漂族”;社区融入;语言沟通;社区搭桥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3-0118-020引言随迁老人的称呼较为多样化,例如:在人口学内称其为“流动老年人口”;媒体则将其称作为“老漂族”。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3期2021-02-07

  • 社会融入视角下“老漂族”精神养老的困境研究 ——基于福州Y 社区的访谈
    、问题的提出“老漂族”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社会流动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当前现有流动人口2.6 亿,按60 岁以上人口的1.7亿推算,“老漂族”不是某个地区的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养老,与子女一起生活,有的是为了给子女照顾孩子。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在与子女团聚的同时,也因为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人际交往有障碍,以及与子女在消费、育儿理念等方面产生分歧,进而内心产生苦闷。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老龄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02

  • 帮“老漂族”融入城市
    李则宣所谓“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生活的老年人。老人和子女刚开始生活在一起,可谓其乐融融。老人能够为子女提供帮助,又能每天见到孩子,心理上会激发出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子女方面,能够得到老人生活上的切实帮助,同时又让父母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但这种良好的感觉,通常情况下不会持续太久。对老人来说,城市实在太大、太陌生了,存在许多他们绕不开的难题。比如,社交圈变小,没有倾诉的对象;由于医保问题,在异乡看病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0年11期2020-11-28

  • 城市发展中老漂族社会创新服务项目研究
    思思摘要:面对老漂族城市融入困境,杭州市阳光社区幸福家园工作室开展幸福家园·老漂书院公益创投项目,在临时党支部的协同下,创立了老漂书院,为社区内老漂族群体提供了集生活与学习为一体的活动平台,有效缓解老漂族的身心困境。基于自组织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立足解释性研究的范式,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老漂书院项目在激发老漂族自发性和自主性与充分整合社区自身力量与资源方面有独特优势,而该项目在资金、安全保障、活动内容设置方面仍有可完善之处。总体上,幸福家园·老漂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2020-10-21

  • 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的不断变迁,“老漂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城市融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而身份认同作为“老漂族”心理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老漂组”的城市融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区“老漂族”的访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老漂族”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老漂族”的身份认同对其城市融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个人的积极适应,家庭的有力支持,社会政策的充分保障是改善“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老漂族;身份认同随着城市化

    青年生活 2020年17期2020-10-21

  • 老漂族”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一、引 言“老漂族”是指为了照顾子女及其第三代而离开故土到子女的陌生城市生活的老年人[1]。 “老漂族”是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也是中国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 具有其自身特点。从一方面来讲,“老漂族”由于需要照顾子女或孙辈等各种原因迫不得已而背井离乡,人到老年却要重新开始适应城市环境, 其必不可少地会面临着生活、娱乐、沟通方面的种种问题,从而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 从另一方面来讲,“老漂族”的子女都是城市建设生力军,“老漂族”的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12

  • 照料型“老漂族”隔代教养问题的路径研究
    故土的照料型“老漂族”。由于隔代教养衍生出诸多问题,有关0—3岁婴幼儿的照护工作重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工作。通过分析隔代教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利弊,有利于将照料型“老漂族”从繁重的隔代教养中抽离出来。与此同时,不断加快完善公共托育服务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下的“幼有所育”。关键词:照料型“老漂族” 公共托育服务 幼有所育中图分类号:C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2020-09-06

  • 帮“老漂族”融入城市
    黄任之所谓“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老人和子女刚开始重新生活在一起,可谓其乐融融。老人能够为子女提供帮助,又能每天见到孩子,心理上会激发出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子女方面,能够得到老人生活上的切实帮助,减少请保姆的经济开支,同时,又觉得让父母享受了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会感觉很开心。但双方这种良好的感觉,通常情况下不会持续太久。对于老人来说,城市实在太大,太陌生了,存在许多他们绕不开的难题。比如

    食品与健康 2020年8期2020-08-06

  • 隔代养育 一名“老漂族”的心声
    了一个名字叫‘老漂族。”“是呀,老了老了,还要漂泊。好在我和她姥姥半年一轮,还有个盼头,他们小两口对我还行,我要求也不高,不过他们小两口总吵架,这也是我不想待着的原因,我不在,他们爱怎么吵怎么吵,我眼不见为净;我在,他们一吵架,我就感到如坐针毡,向着谁都不合适,只要多说一句,都会引火烧身。这不小心翼翼地终于熬满了6个月了,现在想想都一身轻松。”其实,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不害怕辛苦、受累,他们害怕的是漂泊在异乡的孤独感。新地方的气候、饮食习惯、语言环境都会给老

    中华家教 2020年5期2020-07-16

  • 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的不断变迁,“老漂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城市融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而身份认同作为“老漂族”心理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老漂组”的城市融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区“老漂族”的访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老漂族”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老漂族”的身份认同对其城市融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个人的积极适应,家庭的有力支持,社会政策的充分保障是改善“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老漂族;身份认同随着城市化

    青年生活 2020年18期2020-07-10

  • 落寞的“老漂族
    这群人被称作“老漂族”。这些在村里邻居眼里看来是“进城享福”去的“老漂族”,其实进城后并不一定都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感觉不到幸福,有些甚至还觉得没有在农村的生活状态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1.老年人无法融入子女的生活圈。农村老年人突然进到大城市里,既感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感受到与子女情感上的疏离、隔阂。婆媳关系需要磨合,母子关系也需要调整。2.两代人生活习惯有诸多不同。如许多老年人做饭口味偏重,还经常剩下饭菜,吃剩饭剩菜,而

    农村百事通 2020年11期2020-06-27

  • 回不去的故乡,舍不下的儿女:老漂族日常生活现状及对策探析
    王海艳摘 要:老漂族是老年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也是流动大军中的特殊群体。调研发现,老漂族这一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现在受社会关注不多,并在日常生活、异地养老、人际交往、社会融入、代际沟通、心灵支持等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难题。可通过政策倾斜、社会关注、社区活动、子女沟通、邻里陪伴、社工介入等途径改善老漂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关键词:老漂族;生活状况;对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流动人口已达1800万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2020-06-15

  • 基于身份认同差异的“老漂族”社会融入政策精准化研究
    启迪摘 要:“老漂族”在新的社会文化秩序中的身份认同,既可以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义,也可以提升自尊及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据此,以城市或农村户籍的客观身份以及市民或农民的自我定义为维度构建出“老漂族”的身份认同模型:原城市户籍-现城市市民、原城市户籍-原城市市民、农村户籍-现城市市民、农村户籍-农民四种身份认同表现,对应原城市户籍“准城市人”“原城市人”、农村户籍“准城市人”和“农村人”四大群体类别。依据模型中四类群体在资源获取、情感态度、生活质量、行

    克拉玛依学刊 2020年2期2020-06-12

  • 女性“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困境与对策分析
    以济南市女性“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关系融入、家庭关系融入、心理融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其社会融入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调查发现济南市女性“老漂族”城市融入存在社会交际困难、家庭关系紧张、心理状况不佳、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应从自身、政府、社区、家庭四位一体来解决女性“老漂族”市融入困境问题,除了自身要改变思想观念,政府和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政策与保障措施外,社区要为女性“老漂族”提供服务平台,为她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家庭也要给予女性“老漂族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2020-03-24

  • 老漂族”领悟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 ——基于心理弹性、认知功能的中介作用*
    特殊群体——“老漂族”。“老漂族”主要是指那些为了照顾子女及其第三代离开故土到子女的陌生城市生活的老年人。“老漂族”从生活多年的故土来到异乡,面临着语言不通,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难免会容易产生孤独、茫然、失落、无助等消极情绪。但是现今国内对于“老漂族”的研究多数停留于社会层面,很少有研究立足心理层面对该群体进行深入探究。因此,从心理层面对于“老漂族”群体的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文献综述(一)“老漂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20

  • 母亲正式加入“老漂族
    圈,正式加入了老漂族,早上恋上了太极拳,晚上爱上了广场舞。有时候打听到哪个超市下午有打折菜,哪个超市鸡蛋便宜两毛钱,母亲就和一帮老头老太太组团挤公交、排队、捡便宜。前几天,我听母亲说她要去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比赛,小区有二十来个老头老太太需要统一服装,她问我买一套表演服得多少钱。我马上给母亲出了个主意,我可以帮他们在网上租赁,一件只需要三十多元钱。老太太一听高兴坏了,她还要问我借口红、眉笔,给大家化妆。我把我的化妆品全部奉上,大力支持老太太的活动。这

    分忧 2020年2期2020-03-13

  • 浅析 “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的程度及原因
    市一起居住,“老漂族”这一特殊的老年人群体由此产生。关于“老漂族”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老漂族”指从农村进城照顾孙辈的老人群体[1]。这些老人在进城后会面临一系列因居住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与角色的转变而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在查阅文献时笔者发现,关于人口流动及社会适应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农名工及其子女的身上,极少有学者侧重对“老漂族”进行研究。“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程度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相关,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所在社区的稳定发展。因此,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2020-03-05

  • 何以为家:被城市化的“老漂族
    的大背景下,“老漂族”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类群体。他们往往因为户籍的限制无法享受居住城市的养老福利、医保,同时又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享受原居住地的保障服务,成了“两不靠”的尴尬人。城市服务不能忽视这些数量庞大的“老漂族”,要让他们与当地人一样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使“老漂族”的异地生活开心、踏实。被城市化的老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大背景下,数亿流动人口从中西部涌到东南沿海省份。从出门求学到在异地成家定居,老靳的儿子是亿万流动大

    时代邮刊 2020年3期2020-02-27

  • 何以为家:被城市化的“老漂族
    的大背景下,“老漂族”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类群体。他们往往因为户籍的限制无法享受居住城市的养老福利、医保,同时又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享受原居住地的保障服务,成了“两不靠”的尴尬人。城市服务不能忽视这些数量庞大的“老漂族”,要让他们与当地人一样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使“老漂族”的异地生活开心、踏实。被城市化的老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大背景下,数亿流动人口从中西部涌到东南沿海省份。从出门求学到在异地成家定居,老靳的儿子是亿万流动大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2期2020-02-27

  • 分割与融入:“老漂族”群体的社会行动逻辑*
    目标,与当下“老漂族”群体“被撕裂”的生存镜像形成反差。基于经验的基模(Deutungsschemata),对共同世界的认识既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2)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游淙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22.,“老漂族”研究的核心要义是老年群体居住形态与生存状况,是微观社会结构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当下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被外部诊断与标签为“老漂族”的群体多以年龄的“老”,随子女迁居的“漂”两个最表征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23

  • 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生活困境及出路探析
    明摘要:农村“老漂族”作为跟随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面临着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生活困境,这些生活困境的形成是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农村“老漂族”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主体共同发力,帮助农村“老漂族”早日走出城市生活困境。关键词:农村“老漂族”;人口流动;生活困境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模式逐渐从个体流动转变为家庭流动。那些为支持子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跟随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期2020-02-22

  • 老漂族”抑郁状态调查报告 ——以杭州某小区为例
    帮助,这就是“老漂族”。所谓“老漂族”,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居住的老年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减轻子女的负担,帮助照顾第三代而来。他们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环境适应、文化融合、身份认同、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获取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尤其是抑郁情绪),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最大限度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他们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得更幸福。一、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杭州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2020-02-17

  • 公共图书馆老漂族阅读推广路径构建探析
    摘要:从老漂族的定义入手,分析了老漂族城市适应的多重困境,梳理了国内外老漂族阅读推广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构建公共图书馆老漂族阅读推广的路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开展新媒体技术培训、搭建社交桥梁、培养阅读推广人等。关键词:老漂族;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构建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DOI: 10.13897/j.cnki.hbkjty.2020.01011 何谓老漂族老漂族,指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城市的老年人,是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

    河北科技图苑 2020年6期2020-01-11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老漂族”城市社区融入研究
    文章旨在研究“老漂族”的城市社区融入,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和实地走访(主要以问卷的形式),了解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现状,拟出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利用问卷数据得出现阶段影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最大原因以及现阶段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最高效率提升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感,为政府解决此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另外,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分析近年来安徽

    中国市场 2020年31期2020-01-07

  • 缓解“老漂族”隔代照护压力的对策与出路 ——构建托育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
    随子女生活,‘老漂族’开始出现。”[1]据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老年流动人口规模已从2000年的50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304 万人,年均增长6.6%,其中“举家迁徙”已成为人口流动的重要转变形式,随子女流动的“老漂族”群体日益壮大,且增长趋势迅猛,其主要迁徙原因则是帮助子女照料孩子。当前“老漂族”成为隔代照料的主力群体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快速城镇化,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托育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家庭需要的情非得已。因此

    天中学刊 2019年6期2020-01-06

  • 融合与排斥:都市“老漂族”代际关系矛盾心境分析
    迁居的庞大的“老漂族”群体日渐形成并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同于其他流动群体,“老漂族”大多是为了子女而“漂”,但由于家庭内不同代际的人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难以融合,以及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代际关系同时又表现出紧张和冲突的一面。西方学术界较早地对这种代际关系中团结与矛盾因素共存的家庭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学者卢休在研究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家庭关系时注意到,代际互动常常伴随着行动主体矛盾的感受、想法、愿望和目的,以及主体对于家庭关系、社会结构

    人口与社会 2019年2期2019-12-23

  • 农村“老漂族”的异地养老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
    被形象地称为“老漂族”。“老漂族”具有双重弱势,既是“老年人”,也是“流动者”,而农村“老漂族”则在双重弱势之上又多了一重弱势,是具有“老年人”“外来者”双重身份的“农村人”[1]。他们在无限责任的驱使之下,以爱的名义,背井离乡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让子女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自身的事业中去。他们不求回报地为子女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然而离开农村老家多年之后,家中的田地和房屋大都已经荒废,随着自己年龄渐长,自我照顾能力也会每况愈下,返乡养老困难重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年4期2019-12-09

  • 老漂族”的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樟发关键词:“老漂族”;城市适应;社会工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之下,一些农村人口逐渐地涌入到城市。因为农村人口在城市中获得了事业,在城市中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样也让农村中老年人为了照顾子女,尤其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孙辈,从而离开自己的家乡到自己子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成为了城市“老漂族”。因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各种方面的差异,这些“老漂族”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生理、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可以帮助“老漂族”,需要社会相关机构的介入,帮助“老漂族”解决各方

    名汇FAMOUS 2019年2期2019-12-02

  • 苏州工业园区“老漂族”体育健身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
    女来苏生活的“老漂族”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数据显示,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户籍人口为459535人,而流动人口却多达 676000人[1],这表明苏州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就包括很大一部分的“老漂族”。据苏州某高校的调研数据显示:“老漂族”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2]。这一庞大群体在生活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城市适应、家庭、心理、社会保障等,这些都影响着“老漂族”的生活质量。“老漂族”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的

    体育科技 2019年1期2019-11-26

  • 城市化进程角度下老漂族异地养老问题
    城市化背景下,老漂族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当前我国又面临老龄化问题,养老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而老漂族的养老问题非常的突出。在本文中,基于当前养老服务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结合当前的现实状况分析了老漂族在异地养老当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关键词:老漂族;异地养老;问题2019年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成立,突出表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当中有一个群体的问题非常突出,即老漂族。在城市化背景下,老漂族

    世界家苑 2019年9期2019-10-08

  • 老漂族的形成机制与多重角色困境
    摘要:所谓的“老漂族”,其实就是一种新兴族群,这一种族群是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的老年流动人口。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老漂族”这一种族群的形成,其实是在多种结构性力量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如今,在城市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人口的流动性在增加,这一新兴群体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解决,本文就针对“老漂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关键词:老漂族;形成机制;多重角色困境在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不断增

    世界家苑 2019年9期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