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老漂族”城市社区融入研究

2020-01-07 09:32张玉玉杨敏洪紫金
中国市场 2020年31期
关键词:老漂族子女社区

张玉玉 杨敏 洪紫金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一群特殊老人群体——随迁老人涌入视线,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文章旨在研究“老漂族”的城市社区融入,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和实地走访(主要以问卷的形式),了解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现状,拟出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利用问卷数据得出现阶段影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最大原因以及现阶段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最高效率提升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感,为政府解决此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另外,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分析近年来安徽省随迁老人数目趋势并给出2020年安徽省随迁老人数目。

[关键词]“老漂族”;社区融入;层次分析法(AHP);社区融入感;灰色预测模型(GM(1,1))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1.040

近年来,有关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研究逐渐增多,但90%左右的关于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研究都是从随迁老人的现状分析,提出对策,这对提高随迁老人社区融入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没有针对性,故效率不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让老人从心理上融入社区。文章发现这一缺陷,从小区着手,建立层次分析数学模型,利用数据给出最直观的答案。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九新村小区为实地调研地,分析得出当地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最大影响因素和最优解决方案,收集近年来安徽省随迁老人数目并预测,证明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

1 文献综述

1.1 随迁老人概念

什么是随迁老人?不同的文献给出不同的观点,如“随迁老人是长期在农村生活,后来因为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子女,因而跟随子女来到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老年人(农村随迁老人并不强调必须拥有农村户籍或户籍必须在农村)”。[1]这里的随迁老人可能是城镇户口,但是却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从农村进入子女所在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生活的农村老年人”[2]也强调了是来自农村。另外,“愿意向子女所在城市流动的父母”[3]这种说法则强调了子女所在地。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术界对随迁老人尚无公认的概念界定,文章将随迁老人定义为:随子女进城到异地居住且户籍留在老家的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

1.2 社区融入概念

对于社区融入的概念,相关研究较少,大部分学者仅仅定义社会融入的概念。“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来看,社区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4](文章引用此定义)。

2 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现状

2.1 语言沟通困难

社会交往在随迁老人融入社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而语言作为与他人交往的第一要素,可见其重要性。安徽不同地区语言差别很大,就合肥来说,它独特而又复杂的方言,使得语言成为阻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第一道屏障。据调查可知,合肥大多数随迁老人来自合肥周边农村地区,少量来自其他城镇地区,能听懂本地话同时还能用它来沟通的随迁老人只占15%,仅能听懂本地话的占30%,而听不懂的占55%,这大多数存在着语言障碍的随迁老人往往会选择减少和本地人的沟通和交流,使得老人结交新朋友的积极性降低,可见克服语言障碍是融入社区的第一步。

2.2 生活适应困难

由于地区存在差异,各个地区的生活习惯蕴含着当地特殊的文化底蕴,而老人的生活习惯基本很难改变,导致随迁老人在饮食、电器使用、人际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不利于老人融入社区。据调查,只有20%的老人能适应社区的环境,30%很难适应;50%的老人很少和周围老年人来往,30%会有偶尔的接触,10%几乎不来往。在访谈中,有51位随迁老人反映会与子女在饮食方面有分歧,但大多会妥协,以至于适应较慢;有65位老人表示不会使用一些高科技的电器,即使努力记住,过了几天又忘了,很让人着急。这些都导致老人融入社区生活的时间较长。

2.3 社区参与度严重不足

随迁老人基本来自农村,思维、习惯、语言、价值观与城市老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农村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本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难和本地老人有共同话题,更很少结识新朋友,更多会接触跟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其他随迁老人。有很多随迁老人表示城里人既会唱歌、跳舞,又会打球、写书法,自己也很想尝试,但害怕遭到嘲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导致低社会参与度。调查显示,50%的随迁老人很少参加社区活动,20%的随迁老人偶尔和几乎不参加社区活动。另外,随迁老人的子女经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老人交流,以致随迁老人更落寞、更孤独。

2.4 很难适应新环境

“子女长期出门在外,已经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教育观念等,而随迁老人有的还是农村的旧观念和习惯,往往会引起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在第三代的教育上。”[5]據调查,大部分老人表示家庭关系和氛围良好,子女很照顾老人的感受,但是在孙辈的抚养和教育方式上还是会产生矛盾,大部分老人表示看着孩子哭就觉得很心疼,所以会尽量满足小孩的需求,但是子女觉得他们这样是过分宠溺,不能带入孩子的教育中,由此发生争执。一般为了避免冲突,老人会选择妥协,隐忍自己,家庭地位趋于边缘化,使老人心里产生落差和苦恼,不利于他们的社区融入。

除此之外,老人在原来生活地方的朋友圈因为新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在新环境建立朋友圈又难上加难,为老人的社区融入雪上加霜。

2.5 心理认同感低

心理融入是随迁老人真正融入社区的关键一步,但是由于语言、习惯、价值观、政策瓶颈限制,随迁老人潜意识把自己和当地人分隔开,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之分,使得老人利益受到损害,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被认同感。有45%的随迁老人表示在社区居住会有心理压力,其中15%的随迁老人反映心理压力很大。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老人都很苦恼异地医保报销问题以及养老金领取问题,希望国家政策能顾及他们。

3 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现有解决方案

3.1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经调查表明,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难点在于人际关系重建,因此社区可以此为着手点。例如组织团建活动,让随迁老人之间互相了解,建立小朋友圈,为以后与原住居民交往打造牢基。此外,社区应鼓励文化多元化,接受伴随随迁老人来的文化元素。社区可以邀请专业的社工团体提供帮助给随迁老人,同时学习以更专业合理化的方式服务老人群体。

3.2 组建社区服务团队

社区应完善公共设施,组建服务团队,负责社区定期开展文娱活动。比如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设立兴趣学习小组,供随迁老人与其他老人一同学习并促进感情;或可组织随迁老人参加实行积分制的公益活动,阶段结束时,老人可凭公益积分兑换需要生活用品,以此提高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融入社区。

3.3 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6]

政府需深入了解随迁老人的需求与困境,加快相关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对随迁老人这一群体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比如对由于户籍制度导致医疗保险的不完善,应加快医疗和养老制度的跨地域联网互通,简化医疗异地报销的手续;对于养老金的领取条件的某些不合理性,应减少或取消养老金异地取钱的手续费;另外,当地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城区公共基础设施,为随迁老人社区融入提供良好的环境。

4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做出决策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建立模型,层次分析法所需要的权重矩阵数据由问卷得到(权重由实地调查的202份问卷相应各选项出现的次数之比得到的)。

4.1 建立层次结构并画出图解

层次分析法有三个层次结构,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针对文章,目标层为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准则层为影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五大因素,方案层为解决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现有方案,具体见图1。

5.2 随迁老人数目预测

5.2.1 列出基本数据

经过数据查询收集,文章给出2014—2019年安徽省随迁老人数目,并由此利用上述模型对2020年进行预测,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包含一次累加数据)。

5.2.3 精度检验及随迁老人数目预测

经过计算,C=S2S1=0.1778<0.35,所有的E(k)-E-<0.6745S1=4.4967,故P=P{E(k)-E-<0.6745S1}=1,所以方程(11)可外推预测,令k=5,6,带入方程(11)得x︿(1)(6)=374.9378,x︿(1)(7)=452.1597,因此2020年随迁老人数目为:x︿(0)(7)=x︿(1)(7)-x︿(1)(6)=77.2219(万人)。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迁老人是一个新的边缘群体,其问题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能否解决随迁老人社区融入这个问题影响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区的和谐。根据文章实地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影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最大原因是社区参与度不足,最高效的方案是组建社区服务团队(具体做法文章在前面已经提及),根据灰色预测得到的2020年安徽省随迁老人数约为77.2万人,比2019年增加3.7万人,希望对安徽省政府解决此问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程首一.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社会融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王雪,董博.城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状况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7):2690-2692.

[3]易丹,薛中华.重庆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382-4384.

[4]陳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6):66-71.

[5]赵雅慧.邻里关系视角下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9):195-196.

[6]刘超.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文汇,2017(3):379.

[基金项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老漂族”城市社区融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项目编号:201910357325)。

[作者简介]张玉玉(2000—),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杨敏(1999—),安徽光明人,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洪紫金(1999—),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老漂族子女社区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3D打印社区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再社会化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与个案工作介入
“老漂族”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