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

  • 朱耷花鸟画中的留白意境研究
    泛运用。清代画家朱耷的花鸟画运用了大面积留白的构图形式,画面虽空阔,但却一点不显其单调,反而会激发人在观赏画作时的想象力,同时体现其在绘画中所渲染的孤寂、清冷的意境。一、朱耷花鸟画中的留白运用留白与物象之间的空间位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呈现一幅和谐完美的画作。中国画构图中的物象布置即“置陈布势”,韩玮在《中国画构图艺术》中也说道:“置陈布势,乃画之总要。”①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已在他的《论画·孙武》中指出:“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2期2024-01-03

  • 朱耷夸张冷逸的隐喻写意绘画风格研究
    121013)朱耷是“清初四家”之一,原为明代宗室后裔,号八大山人。“八大”是在“朱耷”二字的基础上去掉了“牛”和“耳”。古代诸侯盟会“执牛耳”者用来指那些拥有权势的人。朱耷去掉“牛耳”,就意味着失去了权势,道出了他作为“明朝遗民”故国不在的落魄处境。明朝覆灭,家国破碎后,朱耷出家为僧,这段经历导致朱耷思想和生活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逃避清朝统治者的迫害和威逼利诱,他隐姓埋名,脱离尘世,装聋作哑,苟且偷生,面对家国破碎他无能为力,时而呜咽,时而仰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0期2023-10-25

  • 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人士,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明朝皇室后裔。不仅如此,他还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等都是有名的书画家,耳濡目染下,朱耷打小擅长读书画画,小小年纪就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对毛笔的运用和笔法都非常娴熟。8岁写诗,11岁画青绿山水,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你别看他文艺范十足,也许是因为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朱耷心中的梦想从来就不是做个闲散画家,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朝《国典》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朱耷

    北方人 2023年9期2023-09-22

  • 清·朱耷《松树双鹿图》
    树双鹿图》 清·朱耷 纸本墨笔 182cmx91. 4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朱耷(约1626—约1705),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明末清初画家,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著称于世。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此图落款为“庚辰”,即1700年,为其晚年之作。图绘一角山崖,崖边一株古松遒然挺立,崖下一雄一雌两只梅花鹿亲密地依偎在一起。画面疏淡,笔墨劲简;山崖上草石与古松以浓墨点

    老年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4

  • 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人士,是一個正儿八经的明朝皇室后裔。不仅如此,他还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等都是有名的书画家,耳濡目染下,朱耷打小擅长读书画画,小小年纪就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对毛笔的运用和笔法都非常娴熟。8岁写诗,11岁画青绿山水,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你别看他文艺范十足,也许是因为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朱耷心中的梦想从来就不是做个闲散画家,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朝《国典》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朱耷

    视野 2023年14期2023-08-02

  • 仿品
    出自明朝八大山人朱耷之手,画中还应该有一个鹤形符号的签押。画友惊讶不已,说,你真猜中了,的确是朱耷的《鸟石图》,不过你说的那个鹤形符号,我倒没注意。画友说着展开了整个画轴,再往签押处一看,眼睛瞪得溜圆,忙说,是有个鹤形符号!画友瞅着鹤形符号问于半尺,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呢?于半尺指着符号说,它是由三月十九四个字组成。哦?那是啥意思呢?甲申三月十九,崇祯的忌日。噢,对呀,朱耷是朱元璋的后人呐!还有,才展开半尺画面,你是怎么看出这轴画是朱耷的画呢?于半尺说,关键

    辽河 2023年6期2023-06-29

  • 南宋遗民绘画对朱耷绘画的影响研究
    整个画面变革中。朱耷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经历山河易主后成为遗民,将对故国的怀念深植于自己的绘画中。南宋遗民与朱耷一样经历了亡国之痛,二者的画面隐喻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结合南宋遗民与朱耷的相似经历,分析二者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表现形式,探索二者的共性与联系。关键词:遗民绘画;南宋遗民;朱耷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3与遗民含义相近的是逸民。逸指逃亡,遗指亡失。逸民每朝每代都有,而遗民则是曾

    艺术科技 2022年18期2022-05-30

  • 朱耷书法艺术中的取与舍
    邵仲武摘要:朱耷是中国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清代以后的绘画和书法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关于他的学术论文专著相当丰富,但大多针对其绘画艺术,或将其书法与绘画相结合进行探讨。文章将朱耷书法艺术的产生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简要阐述朱耷走上艺术道路的原因,论述朱耷在其书法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作出了哪些取与舍。取,即学习临摹过哪些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并举例说明;舍,即在汲取了这些书法家的长处之后,作出了哪些突破。除上述观点外,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在学习朱耷书法作品时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2022-05-30

  • 分析朱耷绘画的艺术特征及情感表达
    容一、绪论(一)朱耷绘画的艺术特征及情感表现研究的目的和价值目的:为了对朱耷绘画风格及情感表现有一定了解,并且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朱耷是我国清初的著名书画家,绘画大家,在写意花鸟画方面成就突出,主体造型夸张怪诞,画面简洁,在中国美术史上,可谓独树一格。有着极为坎坷的经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活的艰辛使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只能通过绘画表现自身情感,所以,他的绘画也是其自身真实的写照。分析朱耷绘画的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可以由此了

    艺术品鉴 2021年23期2021-09-10

  • 一个白眼6272万元,艺术史上还没谁这么狂过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朝皇室后裔。朱耷的开局很好,从小生长在诗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等都是有名的书画家,所以他很小就很会读书画画。另外,朱耷8岁就能写诗,11岁就能画青绿山水。也许是因为从小就读圣贤书,朱耷心中的梦想反而不是做个清闲的贵族画家,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明朝《国典》明文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朱耷干脆自动放弃了爵位,以布衣身份应试,并且在15岁那年一举取中秀才。正当他的人生志得意满,准备再上一个台阶的

    意林彩版 2021年12期2021-08-29

  • 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研究
    摘要:朱耷,号八大山人,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常借助绘画来抒发亡国之痛,传达内心强烈的情感。他的绘画极具个性,画风奇简冷逸,绘画技艺上达到了写意花鸟画当时的空前水平。朱耷的写意花鸟画吸取了陈淳、徐渭的精髓,并擅长夸大花卉鱼虫的形态特点,画中往往只布局一只鸟、一条鱼或一朵花,构图简洁冷逸,笔墨淋漓,长于借物抒情的绘画语言,画面充满韵味。关键词:朱耷;写意花鸟画;艺术特色;影响朱耷,号八大山人,清初四僧之一。与石涛、髡残、弘仁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常借助绘画来抒

    收藏与投资 2021年7期2021-08-11

  • 攀登高塔更能吸引朱耷的了,似乎在任何突兀耸立的建筑物面前,他都会涌起强烈的不可名状的攀登欲望。瘦弱得像一只蚂蚱的朱耷,有着一张后继乏人的脸,骨节过于肥大的四肢,年过三十之后,他的日常表情显得更加郁郁寡欢。然而,一旦接近高塔,或者说一旦获得攀登高塔的机会,不论它是水塔、瞭望塔、纪念塔,还是形形色色的木塔、砖塔等,他的双眼就会刹那间冒出两道可怖的光芒,浑身上下所有零部件顿时被激活了。没等多长时间,他便已经站在高塔的顶端,你无法搞懂他怎会有如此高超的攀缘技巧,更

    福建文学 2021年3期2021-03-24

  • 朱耷
    朱耷画鱼为何都在翻白眼?但他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画手,翻一下他的履历——他还是明朝的皇室后裔。虽然是皇室后裔,可惜生不逢时,在他所处的年代,崇祯皇帝吊死,明朝灭亡,他成了亡国奴。金人建立了清朝,山人失去了自己家园。满目凄凉,孤独和忧愤如影随形,他的心情跌落至谷底。萬念俱灰的他遁入空门做了和尚,成了清初四僧之一。为僧的课业之余,把自己满腔悲愤的爱国之情宣泄于绘画创作之中。其绘画的特色就是一只只翻白眼的小动物。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9期2020-12-23

  • 图说书法(179)
    山人·山水画条幅朱耷(1622一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权的后裔。明亡时,朱耷十九岁,遭国毁家亡之难,令其悲愤欲绝,装聋作哑哭笑无常混迹于市,后削发为僧。数年后回南昌,建青云谱道院,作主持。八大山人朱耷画像八大山人·行书(局部)八大山人·草书朱耷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書画家,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其绘画笔简意赅,形神兼备,体现出孤傲出世的思想情感。书法学习过董其昌、王宠,中年后又习“二王”、钟繇、李北海等,善用淡墨秃笔,含蓄内敛,造型独

    视野 2020年21期2020-12-23

  • 八大山人绘画风格研究
    李阳关键词:朱耷;人生经历;绘画风格一、人物介绍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代表画家,“清初四家”之一。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幼时家境优渥,由于父亲和祖父都对诗文书画有所钻研,因此自小便深受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不过,朱耷一生生活在一个被民族和阶级矛盾所包围的时代,这也决定了他这一生坎坷多难。朱耷自小聪颖,年幼时艺术才能就已经显现出来。在朱耷15岁之时,清军攻占了北京,随着明朝的灭亡,朱耷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也随之覆灭,身份的落差

    书画世界 2020年10期2020-12-17

  • 论山水画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以“八大山人”朱耷为例,很多书本曾评价朱耷是“充满孤高悲愤的艺术家”。身为明代遗民的他,亡国后,不服从于新朝,内心苦闷忧郁。个性强烈的他将国破家亡之痛寄情于山水画之中。朱耷的作品《秋山图》观览整幅作品,笔墨纵横、豪放不羁、自由奔放,可以感受到他笔墨运笔果断,收放自如,比起山水的造型,他似乎更注重整幅画面用笔的表现,传达情感意味。有人曾说朱耷画的是“泪眼中的江山”确实如此吧。即便朝代更迭,山水之色依旧如故并不会改变,而看山水的人——朱耷的心情已不似从前那般

    艺术家 2020年5期2020-12-07

  • 纵情笔意,无惧俗尘 ——朱耷文人画赏析
    末清初的皇室后裔朱耷充分继承了徐渭的艺术特点,并在徐渭写意绘画基础上发展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文人画的艺术体系。一、构图留白,创设一方净土中国文人画发展至后期愈发呈现出写意与自我的艺术特性,其中最为典型的艺术家便是明末清初的皇家遗室——朱耷朱耷在经历了坎坷的一生后,于晚年自号八大山人,画风逐渐由写实精密转变为写意神秘,在构图上亦从要素齐全转变为大量留白。这种大面积留白的构图,恰好体现出朱耷将故国情思的复杂情绪凝结在作品中的艺术特点,那种难以言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2020-11-19

  • “八大山人”哭之笑之
    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的别号。由于特殊身世和纷乱世事的影响,朱耷的作品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在愤世嫉俗的冷峻笔墨下,有着晦涩难懂的深意。他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他将满腹心事赋于笔墨,做到艺术与情感的交融,个性强烈,对后世影响颇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署款朱耷晚年时常用“八大山人”的署名题诗作画,他把四字的笔画连接起来,形似“哭之笑之”的字样,用来形容他哭笑不得的苦闷心情。朱耷擅长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20年10期2020-10-29

  • 朱耷的“避”
    经迈入古稀之年的朱耷,在道观挥毫写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行草兼融,拙中见巧,笔断意连,不守故常,显露出傲岸的笔力。境由心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那么朱耷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呢?他又想通过《桃花源记》来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呢?晋武陵人渔,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林,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艺术启蒙 2020年3期2020-03-28

  • 画 僧
    石溪、八大山人(朱耷)和石涛。其中弘仁和石溪相类,均为主张抗清的志士;壮志难酬,失败后皈依佛门,隐匿山寺;随着“大明江山”已去,弘仁自武夷山归梓皖南,石溪于34岁时定居南京,入住大报恩寺等。朱耷和石涛都是大明的后裔,尤其是朱耷为明皇的嫡系后人。杜甫有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论是朱耷还是石涛,国破家亡之恨长怀一生,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书画作品中。不管是个性张扬如石涛,还是简约沉郁如朱耷,他们虽然处境相似,内心世界很复杂,对后世

    山东文学 2019年12期2019-11-13

  • 探索写意画的绘画造型设计
    借鉴意义。本文以朱耷的作品为例,对水墨写意画中的种种元素进行分析。首先,从构成、构图和色彩三个方面,分析其景物生动、意蕴深远的妙处所在。其次,向更深层的作者情感和志怀探寻,分析景与物的造型设计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做到遗形写神,取意当先。最后,联系现代设计,取其精华,分析水墨写意画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如何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的风格,表现出更多个人特色,提升辨识度。【关键词】水墨写意画;造型原理;朱耷;情感表达;启示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志码:A  

    戏剧之家 2019年27期2019-11-05

  • 朱耷艺术性格形成探究
    要:本文通过探索朱耷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他的艺术性格特点形成原因:年少时过得是丰衣足食的皇室贵族生活后因为家庭变故、妻子俱亡而产生的孤独之情到中年以后云游四海见识广博风格有所长进,不拘泥于前人所设的条条框框,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孤独”和“狂放”是我对朱耷性格的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艺术性格才使得他的作品在艺坛上独步古今。关键词:朱耷;艺术性格;孤独;狂放;洒脱一、 朱耷生平(一) 末路王孙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政权以后为了巩固政权将他的儿子们分封到全国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10-21

  • 八大山人:大道至简 冷眼人生
    定论,通常以其字朱耷称之。朱耷本应有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然而,国劫家难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世上多了一个“疯子”,也造就了一位艺术天才。亦颠亦狂一画僧朱耷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父亲朱谋觐、叔父朱谋垔也以画著称。他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受到父辈良好的艺术熏陶,很早就表现出了艺术天赋。他八岁能诗,十一岁作青绿山水,很小即能悬腕写小楷。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耷正值弱冠之年,明朝覆亡,父亲和妻儿也先后离世。突来的

    中华瑰宝 2019年5期2019-09-10

  • 皇室后裔
    朱家的子弟,你叫朱耷!”突然一阵晃动将他从梦中惊醒,映入眼帘是森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的脸。“啊!”他本能地想尖叫。“别叫!我是森,到丑时了。”森眼尖,一把捂住清池的嘴,小声说。说着,便麻利地拉起清池,只听见一丝细微的鞋子摩擦的声音,清池和森便已经到了窗外。清池本来还有些困,但被院里的凉风吹醒了,揉了揉眼睛,边打着哈欠边问森:“现在你能告诉我要去哪了吧?”“你猜?”森说着说着忍不住捏了捏清池那柔嫩的脸蛋,又忍不住说:“你住的寺庙香火一般,吃的肯定好不到哪去,

    延河 2019年6期2019-06-28

  • 八大山人:吸猫第一人
    色?毫无疑问,是朱耷。那些翻着白眼的鱼、孤傲的鸟、逸笔草草的房舍茅亭……看似漫不经心,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却全然居于法度中。他对古人的笔墨法则信手拈来,情感如此丰满,难怪齐白石会说在九泉之下愿做朱耷的“走狗”。实际上,除了鱼和鸟,朱耷常画的动物还有猫。从活力十足到睡意绵绵,他笔下的猫,不仅见证了其绘画风格的演变,也亲见了这位清初画僧个人心绪的起起伏伏。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的时候,他才19岁。在躲避清兵追

    读者欣赏 2019年4期2019-04-17

  • 用睥睨的姿态面对人生
    直干,叶有残边。朱耷用他质朴雄健的笔触,让其有浓有淡,错落有致。水墨晕染更是恰到好处,运笔纵横捭阖,急缓得当,不多不少,不繁不散,简而不陋,虚实相生,笔墨挥洒出的酣畅之姿皆蕴藉其中。八大山人之画倾注感情,感慨人生。那水鸟傲立倒石,向天仰望的姿态,不正是朱耷对世俗的不屑,上翻的白眼更体现了他孤傲的姿态。那残荷摇摇欲坠之姿,就像是朱耷颠沛流离的生活,亦佛亦道,或哭或笑,似乎无论世界怎样,朱耷都以睥睨之姿傲然面对。 我合上双眼,脑海中一花一鸟那冷漠高傲的姿态依旧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2019-01-28

  • 怪诞之笔 极简之墨—浅谈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
    天津博物馆一、朱耷的身世背景对其艺术造诣的影响(一)身世背景朱耷(1626-1705)于明朝天启六年出生于江西府南昌的弋阳王府,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代[1]。其父朱谋觐擅长画山水花鸟,对书画艺术有很深的造诣,其在朱耷幼年的习画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从小受皇室级别的文化教育,加上对绘画的热爱,使朱耷有了很好的文化艺术基础。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的入侵使明朝灭亡,朱耷全家为躲避迫害开始南迁,在诸多现实的打击之下,朱父抑郁身亡,此

    艺术家 2019年3期2019-01-12

  • 浅谈绘画艺术中的布白之道
    樊海鹏摘 要:朱耷,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尤善花鸟。他将时代变化和内心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作品中,形成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新风格,对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八大山人矛盾的心理,成就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中国绘画的虚实观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虚实”等对立统一的理念。本文从形式语言中的布白出发,来论述朱耷绘画作品中的虚实之美。关键词:朱耷;布白;虚实一、无形之象大面积的布白其实也是对物象描绘的另一种方式,在朱

    大东方 2018年7期2018-10-21

  • 墨点无多泪点多
    唐晓亮朱耷(1626—1705),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自幼聪颖,祖辈、父辈都是有名的书画家。他8岁能诗,11岁能画山水画,还能悬腕写行书。由于从小读的是圣贤书,受儒家教育较深,儿时的朱耷就萌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但是,明朝的《国典》却明确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公关世界 2018年20期2018-09-10

  • 八大山人
    是朱元璋八大山人朱耷八岁、写诗十一岁,画山水十九岁、明朝灭亡二十三岁,妻子亡故,遁迹空门三十六岁,定居青云圃,過着亦僧亦道的生活六十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晚年还俗卖画为生,在破败的草屋“歌草堂”里迎来八十岁生日,不久去世朱耷题诗作画的笔名很多他叫雪个他叫个山他叫人屋他叫驴汉他叫驴屋驴他叫个山驴他叫刃庵他叫道朗他叫良月他叫破云樵他叫八大山人,等等八大山人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朱元璋没有想到他的

    诗潮 2018年4期2018-04-26

  • 朱耷艺术思想转变探究
    现代转变的时期。朱耷曾题:“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1]。”朱耷以这样的“遗民思想”挖掘艺术中美的内涵,书法风格表现出独有的“狂伟雄奇”。结合当时真实历史情境以及其诗文画作,分析朱耷的艺术思想转变过程。关键词:遗民思想;朱耷;遗民书法一、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明晚期,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官吏腐败达到高潮,宦官干政,谋害忠良,残害百姓,民不聊生,朝野上下一片黑暗,百姓敢怒不敢言。贫苦百姓终于揭竿而起,于天启七年(1627)发动起义,随即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2期2018-01-29

  •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静 ——话剧《哭之笑之——八大山人传奇》观后浅谈
    的形式去侧面展现朱耷的画,将其画作中的枯荷、怪鱼等根据心境、场景、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天幕背景中凋敝的荷花恰映证了时代的衰败、垂挂而下的冷眼直瞪的丑鱼暗合人物的与世不合等。编剧不拘泥可考有限的人物生平,将一些传说巧妙融入,增加了人物的生平意趣。如“大耳朵”一称,其实是对朱耷其名来源的传说的一种亲切回应。同时巧妙融进了戏曲元素,将八大山人的情感经历与戏曲元素相融合,无论是定情伤情的昆曲《牡丹亭》片段,还是钦慕敬仰他的戏剧家裘琏,这些桥段、阅历丰富了八大山人的

    影剧新作 2018年3期2018-01-24

  • 荷凫图
    ◎文/刘杨朱耷(1 6 2 6-1705),清代画家,僧人。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朱耷的花鸟画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突出画中形象,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

    金秋 2017年20期2018-01-22

  • 中西文化之另类比较研究
    国清初大写意画家朱耷放在一起来对比。正是因为他们一生命运多舛,造成他们内心极度的孤独感,但他们又不愿意向生活妥协。所以他们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在绘画上都不追求形似,都是借物抒情。本文通过他们的生平经历、宗教信仰、内心情感变化历程等的影响来描绘这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画家,如何在绘画理念上有高度的相似处。关键词:梵高;朱耷;经历;理念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58-02一、引 言

    今传媒 2017年7期2017-08-22

  • 八大山人,在画里翻白眼
    人被杀,19岁的朱耷幸运出逃。当时,政权立足未稳的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借由各种原因绞杀朱氏一族。为了保住性命,朱耷隐姓埋名,先遁入空门,又住过道观,后来还俗,装疯卖傻,坎坷一生。没想到,因为这样的不幸遭遇,朱耷以画笔抒发心中愤懑,最终成就了艺术上的大幸。这个朱耷正是“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他与同时代的弘仁、石涛、髡(音同“昆”)残合称清初“画坛四僧”,名噪古今。2017年5月5日至6月28日,“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书画馆举行,在展

    环球人物 2017年11期2017-06-10

  • 大是懵懂
    庵梦忆)序》有怀朱耷先生春阳中捧着新茶,杯中芽叶起伏。山淺绿浓绿嫩绿干燥的绿湿润的绿,不同的绿中,忽然忆起八大。三月间,桃花开遍陌上,杜鹃鸣了,什么也不做也不想,散散淡淡翻一本朱耷的书画册。有时,从午后一直看到日暮,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暑热难熬,读八大解暑。秋凉肃穆,读八大壮怀。寒意中喝一杯红茶,温一壶黄酒。窗外的乔木,落叶成渣,敞头淋着冬天的风,木然立在山林中。屋檐下,木椅一把,方桌一张,茶杯一只。忽然忆起八大。木器色朱耷的名字,音好。八大山人的

    大家 2017年1期2017-05-18

  • 朱耷还俗后的艺术心理结构解析
    255000)朱耷还俗后的艺术心理结构解析孔 涛(淄博市博物馆,山东 淄博 255000)朱耷的现存诗画与题跋多为其还俗后的作品。解读其蕴含的儒、庄与禅的“情”“理”内涵,可以清晰地还原其还俗后的艺术心理结构。宏观上表现为庄禅一体,同时兼通于儒;微观上则在其还俗早期存在儒、庄之“情”与禅宗之“理”的对立与冲突,其表现就是情与理的对立。朱耷晚年心境日渐平和恬淡,其“情”与“理”多处于调和状态,其绘画作品也达到了情理交融的艺术化境。朱耷的艺术心理所蕴含的矛盾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4-03

  • 愿与朱耷同行
    愿与朱耷同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三(7)班 范 奕若说人生是一程又一程的修行,下一段路,想与朱耷同行。也曾醉心于吴道子鹅管下端庄秀致的女吏,也曾爱恋过张择端豪笔间富庶繁扉的汴京城,也曾恋恋不忘板桥刚劲有节的墨竹,可兜兜转转,始终魂牵梦萦的依旧是八大山人的丹青。明朝贵胄,却无力回天。大明大势已去,又谈什么富贵荣华?不如且去,觅一片山清水秀,与陶潜,嵇康做个神交,用笔墨纸砚叹一叹那国破的苦,家亡的恨。可如只是如此,又痛那亡国遗老的哀叹无异,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1期2017-03-23

  • 朱耷花鸟画的美学意蕴
    330095)朱耷花鸟画的美学意蕴朱衍美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330095)朱耷是清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他的花鸟画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他的花鸟画虽然很怪异,但是却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朱耷;花鸟画;美学意蕴一、朱耷的花鸟画朱耷(1626—约1705)是清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他的花鸟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极具美学意蕴。朱耷花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他坎坷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遭受国亡家破

    大众文艺 2017年24期2017-03-12

  • 朱耷 《松树双鹿图》
    朱耷 《松树双鹿图》《松树双鹿图》 清·朱耷 纸本墨笔 182cm×91.4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朱耷(1626-1705)的生平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在他剃发为僧的第十三个年头,又成了一所道观的开山祖师。他重建南昌城郊的天宁观,并改名为“青云圃”,重建事项由其弟朱道明主持。此后几年中,他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圃之间。朱耷正式定居青云圃,约在39岁以后。55岁那年,他在临川县令胡亦堂家疯癫后,独自走回南昌,一年多以后,又回到了青云圃。62岁时,他把道观住持之事交给

    老年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09

  • 八大山人的不堪与狂傲
    书生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他出生后,父母发现他耳朵特别大,便给他取乳名“耷子”。在清初画坛上,朱耷算是一座高峰。朱耷是大明朱氏皇族的一位后裔,却遭逢了大明王朝的覆灭。在顺治年间,朝廷一度规定,凡是明朝宗室格杀勿论。为了活命,年轻的朱耷携母亲远避山中,最后无奈,削发为僧。此后三十多年,他过上僧人画家的日子。1674年,朋友黄安平为他画了一张全身像:穿着宽袍,戴着斗笠,一副文人打扮。朱耷在题诗中有“曹洞临济两俱非,羸羸然若丧家之狗”之感,还在这幅画像上盖了“西江弋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6年10期2016-11-09

  • 从蒙克看向朱耷
    克;精神;苦难;朱耷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083-01风格迥异的社会文化,使得他们在表现手法上虽无多少共同之处,但世纪、朝代的交叠更替,却催生出血脉相通的艺术表现风格。表现主义的先驱代表蒙克,在面对生活与人生的双重精神折磨,转而用画笔来寄托他无处安放的灵魂。呈现出最真实的呼吸,表达出自己乃至整个社会人们在精神上的痛。而在中国水墨大写意中,造诣达到空前水平的朱耷,虽然所受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2016-11-07

  • 孔雀图
    一的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宗室,明亡之后,出家为僧。朱耷出家后过着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宗室的政治迫害。在艺术上,朱耷以水墨写意为主,兼擅其他,他的作品,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散发着遗民气息。朱耷常常以画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家国之恨”,《孔雀图》即是他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对时事进行辛辣讽刺的一件代表作。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一块残破的石壁,角落里有牡丹和竹叶,而石壁下方站着两只孔雀。这些传统意象本应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意境,

    月读 2016年10期2016-11-05

  • 朱耷
    太多的大幅山水。朱耷丢开这些,以一己面目沉迷于尺幅大小的花鸟虫鱼。朱耷的书画,猫一幅鸟一幅瓜一幅果一幅花一幅草一幅,构图简单得近于空白,以小见大,盈尺间气息饱满,有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让人生出无限想象。尤其是看真迹。第一次看见朱耷的真迹是幅小小的墨笔瓜果,清宫旧裱。旧裱好看,只是镜框雕有祥云,不搭朱耷的心境。那幅瓜果图有题跋,没抄下来,现在忘了。朱耷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这里有为艺的自尊与自信。第一次见到朱耷的书画,是在一

    山花 2016年13期2016-07-13

  • 朱耷名号研究
     121000)朱耷名号研究孟繁昕(渤海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121000)本文研究了17世纪中国伟大画家朱耷的名号,从一六八四年初现“八大山人”的名号到一七零五年朱耷仙逝这期间所出现的名号进行了浅略的分析。朱耷是十七世纪杰出的绘画大师,其名号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有着皇室贵族身份的他,明朝的灭亡,对其造成的影响不可言说。八大山人;“哭之笑之”;“崖上雏鸟”朱耷是17世纪伟大的中国书画家。他出生在朱姓的皇室家族中,在南昌一带生活。明朝灭亡时,朱耷才十八岁。他亲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2016-07-12

  • 现实人格相较
    艺术大师。本文以朱耷和蒙克为例,探寻两人现实人格面貌下的艺术风格,感知画作里持有的精神内省。关键词:现实人格;朱耷;蒙克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83-01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水墨写意画的代表人物;蒙克(1863-1944年),挪威画家,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的先驱。这两位画家相差200余年,距离我们也有几个世纪之远,身处在同样动荡的时代受众人排挤,却在艺术上有着超出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紫茉莉花串
    。这幅画上写着“朱耷有幅小品,画的是紫茉莉花串”,色彩艳丽些。这茉莉花串是佩戴于手腕呢,还是颈间?拿根针儿穿茉莉花,做成茉莉花串,这大概是明清之际的女红。这样一想,再观八大山人的小品,平日里孤傲冷僻的他竟也有些脂粉气。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有了个好故事:次早,天方明时,朱耷便披衣靸鞋往她房中来了。她尚卧在衾内,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条桃红绸被齐胸盖着,那一弯雪白的膀子搁在被外,手上戴着紫茉莉花串。朱耷叹道:“睡觉还不老实,回头被风吹着又嚷肩膀疼。”他轻轻地替她盖

    爱你 2016年15期2016-04-11

  • 徐渭、朱耷书法比较研究
    陈培站徐渭、朱耷书法比较研究陈培站在中国艺术史上,徐渭、朱耷为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开启了一条光明大道,而纵观中国书法史,他二人的书法成就确实不在其绘画之下。二人在生活背景、经历、婚姻、美学思想诸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他们二人的书法创作对文人书法有着总结、反省的意义:一方面他们是明清表现主义、浪漫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另一方面他们可谓是现代书法创作的发韧者和开创风气之先锋。对二者书法作比较研究,是书法本体内在发展规律的选择也是它的需要。徐渭;朱耷;书法;表现主义

    关东学刊 2016年1期2016-03-15

  • 无解的人生 八大山人
    国破家亡的命运。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朱耷少时聪慧过人,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的朱耷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明朝。然而,就在他人生盛年,他一心要为之效忠的明王朝灭亡了。那一年,父亲病逝,妻子和儿子也相继离世,这对朱耷是致命的打击。后来,为了躲避清朝的追杀,他隐姓埋名,当了一个修行的和尚。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是他个人的心灵史,亦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史。他笔下的花鸟都是扭曲的、畸形的,还都一个个翻着白眼,

    投资与理财 2015年5期2015-09-10

  •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朱耷题画诗赏析
    文林细揣摩”——朱耷题画诗赏析罗茜周榆华[提要]八大山人是生活中奇人,也是艺术中狂人。在颠沛流离的乱世之中,他留下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到诗、书、画等方面,其中当以八大山人的画最为人称道。其实那落笔于画上的诗歌也是文学史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八大山人;题画诗;艺术气息;佛理;禅学在灿若星河的中国绘画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引领画坛数百年。他就是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这位亦僧亦道、亦画亦诗的人物不仅贵为宁献王的九世孙,而且年少成名。为了报效祖国,宁愿

    老区建设 2015年8期2015-06-15

  • 朱耷简约奇异的艺术风格解析
    奚林元【摘要】朱耷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作品狂放不羁、简约怪异、以少胜多、不求章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常用以简洁、怪异、扭曲、张扬的大写意风格,为中国的泼墨大写意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绘画不仅体现了明末、清初时代的简洁艺术风貌,而且升华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关键词】朱耷;简约;奇异;泼墨大写意朱耷(1626—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坛上“四僧”之一。国画山水、花鸟、书法、诗歌一代宗师。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赣州地区南昌人。明代王室的后

    美术界 2015年6期2015-05-30

  • 深山无闲僧,醉卧听雨中
    锦来。他的名字叫朱耷,八大山人是他的号。他还有好几个号,个山、驴屋等,都是他随着心境给自己取的。若是依后世人的评价,他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可他不这么认为。作画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至于更重要的,是无法对人言说的。朱耷是明朝宁王朱权的后裔。祖父朱多是名气颇高的画家,父亲朱谋觐亦是名震书画界的大画家。朱耷聪明伶俐,自幼受父辈的艺术陶冶,小小年纪就能泼墨山水,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艺术天分颇高。可是明朝灭亡了,他的父亲也去世了。家境急剧转变,朱耷一家由贵族变为平民。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5年11期2015-01-08

  • 朱耷『枯枝孤鸟图』向经典致敬:
    朱耷『枯枝孤鸟图』向经典致敬:朱耷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由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弋阳王七世孙。自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枝上一声怨,雪中半点香。——王弘毅为朱耷《枯枝孤鸟图》作画为纸本墨笔,纵151.5厘米、横43.7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画家在画面右上角自题: 壬申之十二月,既望

    云南画报 2015年9期2015-01-06

  • 朱耷的浮华与苍凉
    册,看到八大山人朱耷的一幅画:一杆铁青的枯枝,站着一只怪鸟,歪着头白着眼睥睨着远方,背景一片苍茫,或者说一片虚无。自己很喜欢国画,尤其是意境寥廓的山水画,每每览之,则若身临其境,快意于胸,陶然忘机于这黑白浓淡之间,甚有东篱之乐。而总觉眼前这八大山人之作,寥寥几笔,怪鸟枯枝过于萧疏荒寒,似不与我意趣相适,便草草翻去。后观赏白石老人的画印,知齐老率性洒脱,不羁不绊,尺幅之间,一经挥洒,便气象万千。又看到了八大山人的那幅画,怪鸟依然睥睨着,枯枝依然散发着寒意,八

    河南电力 2012年12期2012-05-22

  • 身在山水情之外
    到他的艺术表现。朱耷是明王朝的后裔,对于朱明王朝的倾覆,他是刻骨铭心耿耿于怀的,国家没有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于是他的家庭也在动乱中遭遇不幸,如此在家国两不幸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仅仅凭着朱耷画笔下宣泄的“不满”,理解他的作为,应该说似乎是“小”了点儿。当数百年后,我们再看到朱耷笔下那些“自眼向青天”的“蔑视”;那些“危如累卵”的巨石;那些长在悬崖之畔“生不逢时”的牡丹;对那些不知鸡乎鸟乎,却有着“三眼花翎”尾巴的东西进行辛辣的嘲讽时,我们不能不承认曾经有过的

    文物天地 2009年9期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