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绘画风格研究

2020-12-17 10:56李阳
书画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绘画风格

李阳

关键词:朱耷;人生经历;绘画风格

一、人物介绍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代表画家,“清初四家”之一。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幼时家境优渥,由于父亲和祖父都对诗文书画有所钻研,因此自小便深受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不过,朱耷一生生活在一个被民族和阶级矛盾所包围的时代,这也决定了他这一生坎坷多难。朱耷自小聪颖,年幼时艺术才能就已经显现出来。在朱耷15岁之时,清军攻占了北京,随着明朝的灭亡,朱耷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也随之覆灭,身份的落差以及亡国之痛,使朱耷的心理和精神遭受了重大打击。在他的晚年,以卖画为生,此时其绘画风格已完成了从具体到夸张再到返璞归真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转变。1705年,朱耷最终在茅草屋内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悲惨却放荡不羁的一生,也是被时代的枷锁束缚的一生。

二、时代背景

古代中国在经历了原始社会,走过了奴隶社会之后,沿着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入了封建社会。纵观整个封建社会的历程,从夏朝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趋势是慢慢上升的,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宋朝时期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少,后期直接被异族蚕食一半。到了元朝则完全由骁勇善战的蒙古族来统治,疆域越来越大。在汉人被压迫了百余年之后,不堪重负的农民阶层率先起义,最终由朱元璋取得胜利,建立政权,这便是明王朝。明朝初期朱元璋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家元气恢复如初,但晚期的朱元璋疑心病重,斩杀国家重臣与人才,权分六部,垄断政权,导致综合国力大不如前。在政治文化方面,程朱理学的教条主义深深禁锢了大众的思想,束缚了文人的个性化创造与发展,不少文人志士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落榜,并且封建的人治制度越来越僵化,在社会规律中逐渐被淘汰,明代晚期商品经济出现萌芽,社会矛盾逐渐尖锐,以至于后期的明王朝处于一片血雨腥风之中,在时代背景的驱使下,大众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主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并且王阳明心学的出现也给了理学重重一击。与理学的“格物致知”相对的则是王阳明的“致良知”,王阳明提倡遵从自己的内心,打破了在当时处于主流位置的理学的霸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僵化思想,一股强调个人意志的声音出现,并且给予了人们诸多力量。明清时期位于我国封建社会王朝的末端,中国的美术在这段历史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日趋保守且日渐衰落,另一方面则在不断酝酿巨大的变革。

三、朱耷绘画风格形成的三个阶段

朱耷以描绘怪异夸张的花鸟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这一绘画风格共经历了三个时段,与其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在明朝灭亡前,朱耷作为皇室贵族,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闲适生活。因其父亲和祖父都对诗文书画有所钻研,他自小便深受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绘画才能显露,尤其喜爱花鸟,此时其绘画风格多受明代沈周等吴门画派的影响,以临摹为主,诗画中的自我主观意识薄弱,对绘画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期探索的阶段。明朝灭亡后,23岁的朱耷在遭受重大打击下遁入佛门,潜心参禅,全身心投入绘画创作之中,一心钻研笔墨,将心中的悲愤与痛苦倾注在笔墨之中,将艺术作为思想情感寄托的物质载体,抒发自身细腻的情感。此时,朱耷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花鸟作为主要绘画素材,以写生临摹为主,画面典雅清新,画中事物形象生动,富有灵气,笔墨技法较为稚嫩,虽然仍可见前人的笔墨痕迹,但此时画面中已经有了作者自身情感思想与禅道生活的经历融入,以此来隐晦地抒发心底的遗民情怀。在朱耷早期的系列作品中,常常以淡墨来描绘物象,笔墨果断泼辣、劲健,为后期的写意画风埋下了伏笔。早期朱耷的代表作品有《花果图》《梅花图册》《墨花图卷》等。在《墨花图卷》中有梅、西瓜等生活中常见的花卉果蔬,并且作者题诗一首,布局安排得错落有致,单个物体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卷轴,淡墨勾勒的花叶以及果蔬的用笔较为方硬,画中可见作者那独特的剪裁式构图。此时作者因国破家亡的遭遇内心十分痛苦、矛盾,然而亦不能直接宣泄自己的情绪,只能借由作品采用青门瓜的典故,隐晦地抒发心底的遗民情怀。

随着朱耷步入佛门的时间越来越久,其对艺术精神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艺术风格也開始转变。这一时期也是朱耷个性化独立风格的形成时期。他此时的绘画作品直抒胸臆,抒发性灵,他赋予了画中花鸟鱼虫生命,给予了它们人的情感,强烈地表达了自己那愤世嫉俗、激荡难平的情怀。笔墨收放自如,画中的花鸟鱼虫形象生动自然、栩栩如生,构图简洁大方、意味深长。画面大多带有讽刺意味,画中的题诗多一语双关,大都是抨击讽刺清朝统治者。画面中的花鸟鱼虫的形象夸张怪异,朱耷习惯运用各种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忘旧朝初心、反清复明的抗议思想。这个时期的朱耷在经历了年少懵懂之后深深体会到了明朝灭亡带来的痛苦,内心十分悲愤,精神一度崩溃,带着对明朝与清朝复杂的情感投身于创作之中,画面中透露出了朱耷极度疯癫的思想情绪。朱耷在花鸟画风格上的创新与其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这时朱耷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开始离开佛门之地,寻找新的人生之路。在这一时期,朱耷的绘画风格逐渐确立并且开始走向成熟。在对物象的刻画上,与前期相较更为精致,突破传统范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个人意识观念更加强烈。在笔墨上,更加肆意、放纵。在构图上,更加大胆。画面整体风格由前期的淡雅转向雄浑磅礴。此时朱耷的代表作品有《古梅图轴》《孔雀牡丹图》《瓜月图》等。其中的《孔雀牡丹图》称得上最为典型的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对时事进行辛辣讽刺的国画精品,画中两只奇丑无比的孔雀站立在一块残破的石壁上,石块底部尖锐不稳,画面上方倒挂的石壁上布满了牡丹与竹叶。这原本应该直立在地面上的石壁被朱耷画成倒吊在山岩缝隙处,他在有意表达一种搬弄是非的画外之意。在作品顶部作者题诗一首,为画面营造出了一层更为深邃的意境,朱耷在诗中借用三耳的典故,讽刺官场中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画中的孔雀就是对他们现实的写照。朱耷借由此幅作品来宣泄心中的不忿,表明自己不忘旧朝的初心,作者将诗、书、画三者结合,为画面营造出了更为深层次的意境,为其晚期绘画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到了晚期,随着心态的转变,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与人生的起伏后,朱耷对艺术有了新的感悟,自号“八大山人”。这一时期他的心态也逐渐沉稳,开始坦然地面对人生,一心钻研绘画,多年以来心底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精神也得到了解脱,此时朱耷的绘画风格已经完全成熟,对画面的处理手法也越来越老辣,怪诞不仅是停留在画面表层的怪,而且是渗透到诗画的内涵中,怪诞的艺术风格得以逐渐升华。朱耷画面中的动物大都以白眼瞪天等夸张的造型出现,这种不符合常理的动物形象发人深思。朱耷的艺术作品,从整体来看画面内容追求空白化的视觉效果,对画面的塑造无刻意为之,通过原始事物本质中的“拙”气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独特的画面布局使空白化的效果意味深长,空间意境氛围更加浓郁。在朱耷后期的艺术作品中,其画中物象的数量上和绘画时的用笔上都十分简化,但并没有给观者一种空洞的无力感,反而通过清冷的画面传达出了朱耷肆意洒脱的心态与空灵的意境。朱耷用极为简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传达出了极为深刻的画面内涵,他对空白式的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布局安排,使整幅画面浑然天成,无画处皆成妙境。精简的笔墨蕴藏着无限的深意,不仅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形态,笔简意赅,恰到好处,而且使画面的布局更具震撼力,寥寥几笔便展现出万千世界之貌。朱耷代表作品有《杂画册》《安晚册》《鱼鸟图轴》等。《安晚册》是朱耷晚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安晚”两字具有安度晚年的诗意情怀,效仿宗炳“卧游”,营造出大自然中绝美的诗画意境。画册共22开,画册结合了诗、书、画,营造出了古拙淡雅的意境情趣。画册的第一开,朱耷画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花瓶,里面插着一枝兰花,花瓶上的裂纹以墨色表现,没有过多雕琢,与单枝的兰花相呼应,强调景外之景,画外之意。朱耷认为,画不作为任何事物的替代品而存在,而是个人意识的体现,画是灵感的迸发,信手挥洒,与观者产生共鸣的存在。在技法表现上,朱耷以简洁明快的线条与恰到好处的墨色变化表现物体,以此来抒发淡泊、孤傲的内心世界。在画册的第七开中,朱耷描绘了一只在石头上栖息的鸟儿,画中的鸟儿形态夸张,低垂的头,拱起的背部,凸起的腹部,犹如一位世外仙人,不谙世事。朱耷笔下的鸟儿大都是静态的,喻示经历了红尘往事后,心态也逐渐沉稳,坦然面对人生的自己。

四、结语

朱耷作为“清初四僧”代表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均受到其绘画风格的影响。朱耷敢于冲破传统的绘画范式,不受束缚,创造出了丑拙夸张的绘画形式。朱耷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放蕩不羁的一生,也是被时代的枷锁束缚的一生。其借由艺术作品抒发了浓烈的思想情怀,表达了内心放荡不羁的情感。中国画讲究以形写意,画面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意味深长的意境。朱耷不拘泥常理,将形式演绎推到了极致,蕴含着其独特的思想活动和情感表达。可以说,朱耷作为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使清代水墨写意花鸟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绘画风格
感知陈淑霞绘画意境之美
从《黄庭经图》看梁楷画风的转变
莫兰迪绘画风格形成原因分析
浅议黑土画派的绘画风格
八大山人绘画风格浅析
浅析梁楷的绘画风格及成因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晚清艺术市场中的任伯年
论龚贤山水画独特气韵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