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正庚 喻国忠
关键词:临摹;意象山水画;山石造型;线条
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里,在对自然的观照中形成的独特绘画形式。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视错觉意识,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与精神追求。学习山水画成了美术爱好者的首选。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山水画临摹课程也成为大学美术、设计等学科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
在临摹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山水画的造型符号、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传统的艺术观,体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内涵。在山水画临摹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首先讲述树木、山石、云水的造型规律,如树分四岐、石分三面以及点叶法、水的鱼鳞纹等;在讲述了山水画基本的造型特点之后,再进行物象的笔墨练习。这些造型符号是一代代绘画人的经验总结,既来源于自然,又不等同自然,要高于自然。所有的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但又是古老的。而当大多数学生连握笔的姿势都还没有掌握时,教师就开始把毛笔的中锋与侧锋,墨的干、湿、浓、淡、焦等技巧与生疏的造型符号,一齐灌输给没有中国画基础的学生。可以想象,有多少学生不知所措、顾此失彼,甚至被浇灭了其学习中国画的热情,还有的学生失去学习中国画的信心。
学生虽然在入校之前有美术基础训练,并经过美术入学考试,但由于受西方绘画和现当代设计影响,所学知识和考试内容都是与写实造型有关的素描、色彩和设计图案,这些知识和技巧与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笔墨技巧完全不符。自然物象丰富而繁杂,空间宏大。中国山水画强调画家要到自然空间去感受山水意趣,去提炼并概括山水元素,以符号的形式再现山水面貌。而西方绘画强调结构、明暗光影、色彩的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变化等,要求真实地表现所见物体及空间。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写实造型基础,来为表现山石树木服务,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写实与写意的关系,并衔接好两者,是山水画教师必须思考并且有待解决的课题。
一、解读自然山水的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从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解读入手,从真实的自然山水、树木的结体分析入手,再过渡到学习有笔有墨的意象山水符号。在进行临摹之前很有必要就自然山水、树木的结构属性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三种形式进行,做好知识点的衔接。
(一)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或在离校园不远的公园或湖畔等地方观察。一般的大学校园都有树木、廊亭、假山石、水塘等基本的山水元素。有的大学办学时间长,自然环境优美,可供欣赏入画的山水元素丰富。与校园相比,校外的湿地公园、河畔、湖边等城市周边自然景象更加丰富,也更有特色。树木的种类和造型多种多样,层次也丰富。教师根据物象的造型特征,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对真实的自然风景进行观察、解读,强调以点、线、面造型,逐渐引导,过渡到山水画特有的符号表现。
(二)在课堂上观看、解读自然山水图片。教师有目的地收集造型特征明显的树木、山石、云水等图片供学生观看,再分析结构特征。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要临摹的课程内容,从结构造型、虚实变化、肌理变化、主次关系、线的穿插、空间处理、层次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讲解自然风景与山水画的区别及如何进行转换表达。与实地观察相比,课堂上所看到的图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目的性更强,更有针对性。
(三)在课堂上提供部分实物,比如石块、树枝、树叶、水、烟雾等。但相比于对自然山水的观察,课堂观看的实物数量和大小有限,空间的体验感不足,有欣赏盆景的感觉。
二、解读自然山水的内容与造型法则分析
(一)对林木的观察、解读
山水画树木以松树、柏树、柳树和一些杂树为研究对象。《芥子园画谱》说:“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1]画树须从立干、出枝、点叶依序而作,观察树木亦然。因叶茂会遮挡树的枝干,当从单棵枯树入手,如此树之结构便一目了然,便于观察、理解其形态和生长规律。画树必有态,亦正亦欹,亦直亦曲,亦左亦右,关键是看主干走势。主干太正显呆板,入画的树主干应有斜势且有弯曲转折,有动感。
对树枝的观察分主枝和细枝。“树分四岐”是指树的枝干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生长,枝与枝之间交错、穿插,分清枝的主次、长短、大小的变化,画出空间感。细枝因长势方向不同,向上称鹿角枝,向下为蟹爪枝。细枝三五根一组,交错穿插,疏密要得当,大小匀称,角度一致。
自然界中树叶的形态各式各样,树种之间的区别最明显的是树叶。观察树叶可从形态和团块两方面入手,同时要有高度概括、提炼的能力训练。树叶和枝一样繁多。先观察单片树叶,概括地画出形状。根据树叶的形和叶片的组合规律,古人提炼出了一些树叶表现的程式符号,有个字形、介字形、松叶形、梅花形、胡椒形、鼠足形、梧桐形等。树叶团块是由一组组树叶组成的大小不等的形块。根据疏密变化、参差错落组合规律,将大小团块组合并形成树冠,表现整棵树。
松树、柏树、柳树被文人雅士喜爱,极具形式美感,被赋予了很多内涵,在山水画中屡屡被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和人生追求。
(二)对山石的观察、解读
树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易于观察,理解造型特征并不难。而观察山石和理解古人程式化的造型相对难些。首先是山的体量大、变化多,不易概括表现,古人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其次是山石多被植被覆盖, 特别是南方的山植被多,要理清山脉走势,找出阴阳体面并不容易。最后就是很难做到去名山大川进行亲身体验,感受其壯美与气势。
解读山石, 一开始要以大观小,先观察一些小的石块,理解其结构组合规律,再将其融汇于大的山石组合。观察石头先要看石的轮廓线,石分三面,要强调石头的上面、左面、右面,同时借助光影理解阴阳两面。山石是由块面组成,但以线造型是表现山水画的重要手法,从石块的体面转折处找线条,从石块的纹理中理出线与线的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以线观物、以线造物的能力。山石的勾勒依赖于线条,山石的绝大多数皴法都由长短不一的线完成。特别是自元代文人画成熟以来,线类的皴法更受重视。由西画的以面造型过渡到中国画的以线造型,是学生学习中国画转变观念的重要一步。教师要把这个转变作为教学的重点,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
画山与画石的笔墨技法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山大石小。山是由石块垒叠而成,石块与石块的组合是观察的重点。“画山得体势”,须合理运用远法,并处理好主次、开合、繁简、疏密、虚实、藏露等关系。同时山有南北差异,四季不同,观看角度发生变化,感受也不一样。
(三)对云水的观察、解读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2]云水在山水画中起到通气、助势、造境的作用。云有烟、岚、雾、霭,水有江、海、溪、涧、泉、瀑。云或舒卷或明晦,水或奔流或涌注或幽曲。云水本无常形,然而无常形者有常理。所以观察云水必先掌握常理。水是液态,易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云是气态的水,缥缈易逝。表现云水要虚空而有动感。用笔、用墨要清淡而虚灵,以线勾形是表现云的重要手法,线要灵动、流畅、饱满,近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是画云的高手。观察水要处理好水与山的黑白转换和阴阳虚实关系。初学山水画以瀑布、溪泉题材居多。《松壶画忆》云:“瀑泉甚难,大痴老人亦以为不易作,须两边山石参差错落,天然凑合而成为妙。略有牵强,便落下乘。”[3]瀑布、泉水皆由旁边山石挤出来,多用流白的方法,间以碎石,水流用细线勾勒完成。
(四)对点景的观察解读
在山水画中,除了描绘山水、林木等主要景物外,还常常点缀舟楫、廊桥、人物、房舍、鸟兽等小景。点景有丰富画面、营造意境,乃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观察自然山水时,教师也要对点景的功能与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因为点景丰富,多对其进行概括、提炼,抓住物之常形和常理。
三、结语
自然物象丰富多彩,山水画不能一概描绘,“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4]。如何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取舍、提炼,是迈进山水画殿堂的第一步。要让学生“外师造化”,从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入手。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写实造型知识与技巧,教师对树木、山石、云水的生成规律及形态结构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对自然山水的观察、解读中,提炼出物象的常形、常态,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并结合古人的程式化造型符號及笔墨方法进行山水画表现。下笔前成竹在胸,运笔时方能做到不凝不滞,笔中有物、有神、有情。学生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解读,既拓展了造型空间,提升了运用点、线、面的造型能力,又为接下来的写生和艺术创作能动性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